宇文邕是如何使羸弱的北周走上富強之路的?

公元557年宇文覺接手西魏帝國的江山,以長安為都建立起北周帝國。公元577年北周滅北齊,一統北方。從西晉八王之亂後,少數民族在北方建立了大量的割據政權,連年互相攻伐。此後,北方僅僅出現過三次短暫的統一,但沒有一個帝國能夠鞏固統一的成果,北周也不例外。但不管怎麼說,

北周帝國從建立到北方一統僅用了短短的二十年,這一點確實不易。而北周能夠完成統一北方的大任,與周武帝宇文邕對北周進行的全方位改革是分不開的。

公元560年周明帝宇文毓意圖誅殺權臣宇文護,卻反遭宇文護毒殺。明帝死後,宇文護又立當時擔任北周司空的宇文邕為帝,此時的宇文邕僅僅十七歲。宇文邕繼位後設計成功除去宇文護,同時對北周的政治、軍事、經濟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使北周帝國的國力在極短的時間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最終消滅強敵北齊帝國,進而一統北方。

宇文邕是如何使羸弱的北周走上富強之路的?

北齊校書圖

前言

宇文氏的歷史由來已久,其祖先是匈奴人的後裔。西漢年間漢武帝北擊匈奴,匈奴大部向西遁逃,少數的匈奴人不願西遷於是留在了北方。其中一支匈奴人與鮮卑人互相通婚,最終融為一體,到東漢末年,這支由匈奴人和鮮卑人共同組成的部落逐漸崛起,其部落中還曾經出現過鮮卑族內掌管東部地區的首領。《魏書》中對此有相關的記載:

“匈奴宇文莫槐,出於遼東塞外,其先南單于遠屬也,世為東部大人。其語與鮮卑頗異。人皆剪髮而留其頂上,以為首飾,長過數寸則截短之。婦女披長襦及足,而無裳焉。秋收鳥頭為毒藥,以射禽獸。”

公元535年,宇文氏一族中的宇文泰毒死北魏孝武帝元修,然後擁護元寶炬為帝,以長安為政治中心建立起西魏帝國。而宇文泰因擁立有功,成為西魏帝國的首席功臣,於是順理成章的把持了西魏朝政大權。在西魏存續期間,宇文家一直把持著西魏朝政,成為國內第一大族。宇文泰死後,其子宇文覺與宇文護一同顛覆了西魏政權,在原西魏的土地上建立了北周王朝。

宇文邕是如何使羸弱的北周走上富強之路的?

北周儀仗俑

宇文護因與宇文覺有極近的血緣關係,所以宇文覺在登基稱帝后放心地將大權下放給宇文護。北周初年二人在政治上配合的極好,但很快就發生了諸多矛盾並逐漸激化,於是宇文護便殺死宇文覺奪取了北周王朝的實際控制權。宇文覺死後,宇文護先後曾立拓跋廓和宇文毓二人為帝,不久為鞏固手中權力又將兩位皇帝先後殺死。宇文護的所作所為引起了大臣們的強烈不滿,曾多次意圖暗殺之,但卻因消息不慎走漏導致獨孤信等人反被宇文護所殺。此後,北周朝堂之上再無人敢於對抗宇文護。

宇文護獨攬朝政期間,曾發起多次對外征服戰爭,但多數以北周戰敗而告終。宇文護雖然作戰勇猛,但無統兵才能,在他執政的這段時間內,北周因連年攻伐導致國力大幅衰弱,民不聊生。這一情況直到北周武帝宇文邕即位後除去權臣,大興改革之後才發生了反轉。最終北周能夠從一個積貧之國發展到能夠一統北方的龐大帝國,這都與宇文邕對北周所進行的全方位改革是分不開的。

宇文邕是如何使羸弱的北周走上富強之路的?

北周勢力圖

政治改革:誅權臣,強皇權

宇文邕即位後,首先面對的問題不是國內萎靡的經濟狀況,也不是東方強敵北齊,而是攝政的宇文護。宇文護不僅總覽朝政大權,而且掌管北周軍隊的調度之權,這是北周特殊的軍事制度所決定的。在宇文泰執掌西魏朝政期間,為了緊握手中兵權故設立八大柱國將軍和十二位大將軍。每個柱國將軍統轄兩名大將軍。如曾經意圖除去宇文護的獨孤信、趙貴等人皆擔任過柱國將軍一職。宇文泰不僅也是八大柱國將軍之一,而且為八大柱國之首,掌握京師內外的全部兵馬都督之權,就連百官都要聽其號令。《宇文泰改革評析》中提到:

“除自己在大統三年(537年)由西魏文帝任命為柱國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 , 為西魏軍隊最高統帥外,又任命宗室元欣為柱國大將軍 , 但只掛虛名,並無實權。另任命趙貴、李虎、李弼、於謹、獨孤信、侯莫、陳崇六人為柱國大將軍,統率六軍。”

宇文邕是如何使羸弱的北周走上富強之路的?

八柱國

該制度本是宇文泰為了強化自身勢力而設立的,但這項制度也對北周王朝帶來了強烈的反噬作用。宇文泰死後,八大柱國將軍之首的位置便落在了宇文護的頭上,統領其他柱國將軍和其手下十二位大將軍的權利也盡歸他手,即便是皇宮內院的內軍也要聽其號令。手握重兵的宇文護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還徵調了大量士兵衛戍其府邸。內政和外部軍務皆先送至宇文護府,經過其決斷後再進宮面見宇文邕。然而這也僅僅是走個形式而已,宇文邕礙於宇文護手中的軍政大權不好反駁,只得一一應允。

宇文護手握雄兵,又有強兵把守府邸內外,使宇文邕意圖除掉他時倍感艱難,但宇文邕也從未放棄製造和尋找除去宇文護的時機。公元572年,宇文護班師回朝。宇文邕稱太后嗜酒,喜怒無常,所以想請宇文護前往太后寢宮規勸太后注意身體。宇文護隨即應允,與宇文邕一同前往。在進入太后寢宮前,宇文邕拿出一篇《酒誥》,希望宇文護將此念給太后聽。在宇文護專心誦讀時,宇文邕用大臣上朝時手中所持的笏(古代大臣上朝拿著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製成)從背後擊暈了宇文護,然後立刻讓潛伏在太后寢宮內的侍衛將其砍殺。至此,北周權臣宇文護命喪黃泉,

全國政務和兵權終歸武帝宇文邕所有,也就是從這時候起,宇文邕才擁有了能夠對全國進行全方位改革的能力。

宇文邕是如何使羸弱的北周走上富強之路的?

宇文護影視劇照

軍事改革:修改府兵制

北周經濟之所以十分羸弱,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便是府兵制。府兵制本為宇文泰所創,當時北齊皇帝高歡握手二十餘萬的兵馬,而宇文泰手中僅有三萬餘人,雙方軍事實力相差十分懸殊。所以宇文泰希望通過府兵制來增加軍隊的數量和作戰能力。宇文泰時期的府兵制主要是通過招募世家大族和地主手中的鄉兵來強化其手中部隊的作戰能力,在府兵之上的八大柱國將軍也都由這些世家大族和豪強地主首領所擔任。《周書》中曾有記載:

“其州鎮郡縣,率土人離,或州鄉冠冕,或勳庸世濟,並宜舍逆歸順,立效軍門。封賞之科,已有別格。凡百君子,可不勉歟。”

宇文邕是如何使羸弱的北周走上富強之路的?

北周武士傭

宇文泰創立府兵制的初衷是好的,他希望通過這些府兵之間的血緣關係來強化對軍隊的控制,並且能夠有效提升軍隊的作戰能力。換句話說,宇文泰就是將地方的武裝力量轉變為國家正規軍,但這也導致這些部族勢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愈發的強大,使北周朝廷十分忌憚。而且這些豪強地主勢力的崛起也與大量農民依附有關。北周時期許多農民為了尋求豪強地主的庇護,於是自願劃入地主的家籍。這些佃農不僅要繳納高額的地租,還要承擔豪強地主的勞役,同時國家也無法對其徵稅,使國家財政收入大量減少,而且兵源也隨之減少。

宇文邕是如何使羸弱的北周走上富強之路的?

宇文泰

公元573年宇文邕下詔,令漢族農民填補至府兵序列之中。為了調動佃農參軍的積極性,允許參軍之人免除徭役和租調,參軍之人的家人也可以在三年內享受這項政策。宇文邕所頒佈的這項政策對於佃農們來說是巨大的誘惑,故大量的佃農脫離豪強地主,紛紛參軍。

宇文邕對府兵制的改革雖然是軍制改革,但改革具有兩重積極意義。

  • 首先能夠將依附於豪強地主的農民重新吸收進軍隊,增加北周軍隊的數量,以此便可以擁有對抗北齊王朝的軍事實力。
  • 其次,大量的農民脫離這些豪強地主後,豪強地主們的勢力隨即就遭到了削弱,北周朝廷也能夠加強對地方的控制能力。

經濟改革:滅佛寺,解放勞動力

影響北周經濟發展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大量的勞動力依附於佛寺。宇文邕繼位的時候,佛寺勢力就已經十分膨脹,其主要原因就是佛寺能夠享受免除賦稅的待遇。不僅如此,佛寺還大量吞併土地,使北周朝廷財政收入逐年減少,大量勞動力湧入佛寺出家為僧也減少了北周的勞動力數量。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農業是一個國家的命脈。勞動力的大量流失使北周國內每年的糧產量逐漸下滑,從而導致出現饑荒。饑荒一旦發生,勢必會引發人口的減少,如此勞動力將更加不足。而且,北周時期許多奸人逃犯也將佛寺作為庇護之所,依附於佛寺勢力後不思悔改反而變本加厲。比如在宇文邕統治期間曾發生過一次大旱,從而導致關中地區遭遇饑荒。佛寺僧侶不僅毫無濟世救人之心,反而將佛寺所藏的糧食高價出售,更有甚者向民間發放高利貸。這不但對北周的社會和經濟不利,還嚴重損害了佛門形象。

宇文邕是如何使羸弱的北周走上富強之路的?

北周時期僧侶壁畫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宇文邕開始了浩浩蕩蕩的滅佛運動,即“北周武帝滅佛”。關於這場滅佛運動的破壞規模,《道宣·續高僧傳》中有著相關記載:

“前代關東西數百年來官私佛法, 掃地並盡。融刮聖容,焚燒經典。禹貢八州 ,見成寺廟,出四十千,並賜王公,充為第宅。三方釋子,減三百萬,皆覆軍民,還歸編戶。三寶福財,其貲無數,簿錄入官,登即賞費,分散蕩盡。”

宇文邕是如何使羸弱的北周走上富強之路的?

宇文邕

從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北周時期佛寺擁有巨大的財富和眾多的僧侶。宇文邕為防止佛教勢力反撲,於是將佛寺財產盡數賞賜給臣下和宗室,並且將三百萬的信徒全部遣散回家,不允許再次出家為僧。此次滅佛運動對北周時期的佛寺勢力造成了嚴重打擊,大量人口重新回到土地上勞作。不僅如此,宇文邕還曾下詔解放北周境內大量的奴婢,使他們恢復平民身份,這樣也使相當大的一部分人口得以解放,北周的經濟逐漸好轉了起來。

結語

北周自建國之日起就一直處於萎靡不振的狀態,與鄰國北齊形成鮮明對比。北齊皇帝雖然昏庸,但國家的根基要優於北周,不僅擁有強大的經濟基礎,還有一系列精明能幹的文臣武將。而北周權臣宇文護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征服戰爭使北周國力更加衰弱,更加不及北齊。大量的人口依附於豪強地主、佛寺和充當奴婢,使北周軍事力量也在日漸衰退。如果北齊皇帝能夠不沉迷酒色,能夠精心治理朝政,可能一統北方的就不是北周而是北齊。當然,歷史沒有可能。

北周在經過一代英主宇文邕的一系列改革下,社會矛盾逐漸得以消除,影響國家發展的因素也逐漸消失,逐漸走上高速發展的道路。宇文邕在位期間對北周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的改革使北周帝國後來者居上,一舉消滅曾經繁榮且強大的北齊,為南北朝歷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參考文獻:

1. 《魏書》

2. 《宇文泰改革評析》

3. 《周書》

4. 《道宣·續高僧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