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儿子临死前,为何后悔没有除掉姜维?两人有何矛盾?

L雪媛


提起三国时期著名的人物,很多人都会想到诸葛亮,诸葛亮不仅仅是一位谋士,他出将入相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有人说,如果不是因为诸葛亮的存在的话,可能就不会有三足鼎立之势。刘禅上位之后,面对诸葛亮时会有一种不安感,刘禅的父亲曾经说过,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所以这种不安感从未消失过,虽然刘禅知道诸葛亮并不会这么做,但是他内心仍然会有一种恐惧!

并且,他还对诸葛亮所培养的下属十分不满,视这些人如大敌。诸葛亮在世刘禅并不能说什么,更不能对这些人做什么!诸葛亮去世之后,刘禅终于不用再隐忍了!他希望朝堂如今的局势能够出现转变,因此刘禅就把目光放在了诸葛亮的儿子身上。诸葛亮的儿子从小就没待在诸葛亮身边,所以自然也没学到父亲的本事。诸葛亮死后,短短数十载名将名臣相继陨落,有一句话说得好叫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这句话并非说廖化能力不足,而是说蜀汉后继无人,到最后身为降将的姜维,扛起了蜀汉大旗。刘禅想利用诸葛瞻来对付姜维,在费祎遇刺之后,整个蜀汉的军队就由姜维掌管,姜维带领军队继续北伐。其他人对姜维的这个做法感到非常不满,而其中最不满的就是诸葛亮的儿子了。刘禅想要除掉姜维,就要从诸葛瞻入手。虽说诸葛瞻没有他父亲那般有才华,但是此人也算得上是精通书法,而且才思敏捷。

诸葛亮曾经对自己的哥哥说过,诸葛瞻虽长得聪明可爱,但怕他太过于早熟,将来成不了大器!诸葛亮死后,诸葛瞻继承了他的爵位,人们对他抱有很大的期待,觉得他一定会像诸葛亮那般有才华,百姓认为诸葛瞻将会是第二个诸葛亮。每当朝廷发布一些好的政策,百姓都会自然而然的认为是诸葛瞻所提倡的!而真正的情况是,诸葛瞻只是拥有父亲的名头罢了,而诸葛瞻自然也知道这一点,因此他的心中多少会有一些怨言。表面上是他接了诸葛亮的班,但实际上他只是空有头衔罢了,真正接诸葛亮的班,完成诸葛亮遗志的是姜维。

时间一晃就到了景耀5年,姜维北伐失败。诸葛瞻趁此机会像刘禅建议收回他的兵权,刘禅采纳了他的这个建议。不仅收回了姜维的兵权,并且同意他回乡种麦。次年,魏国的军队偷袭蜀国,诸葛瞻奉命带兵抵抗,在军队将要到达涪县时,一位尚书建议诸葛瞻赶紧占据险要地势,万万不可以让敌军顺利进入平原。

诸葛瞻听了这个建议之后,十分的犹豫,也正是因为他的犹豫使得他们错过了最佳的时机。之后敌军击败了蜀军的前锋,而诸葛瞻率兵退到了绵竹防守!就在这时,对方的大将写信劝诸葛瞻赶紧投降,诸葛瞻看了之后非常的生气,并且斩了来使!此时诸葛瞻的情绪已经崩溃了,他说了一段话,说自己对内不能够除掉黄皓,对外不能够牵制住姜维,现在带领军队进攻却不能够守卫住国土,这三宗罪让他没有脸面再回去了!之后,诸葛瞻带兵拼死顽抗,最终战死沙场!可见,诸葛瞻是十分后悔没有彻底除掉姜维的,那么他究竟为什么如此恨姜维呢?

姜维支持北伐,他一直遵循着诸葛亮的遗志,并且付出了实际行动,但是诸葛瞻却非要和他反着来,还上奏弹劾他。诸葛瞻认为,继续北伐就是把国家置于不顾,因为国家如今的情况是满足不了战争的消耗的,诸葛瞻认为姜维非常自私。因为这件事情,这二人的成见越来越深。


木剑温不胜


诸葛瞻(227~263)是诸葛亮的唯一的儿子,诸葛亮46岁时喜得贵子。由于诸葛亮一直带兵北伐魏国,不可避免疏于了儿子的教育。

所以历史上的诸葛瞻并没有他父亲显赫的名声和智慧。

诸葛亮能掐会算有识人之能,再者说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知子莫若父”,诸葛亮对儿子的将来早已了然于胸。

他在儿子7岁时,曾写信给哥哥诸葛瑾曰:“(瞻)十分聪明可爱,只怕他过于早熟,将来成不了大器。”讲真诸葛亮果然高明,诸葛瞻确实没成大器。

这也不能全怪诸葛瞻,诸葛亮死时他只有7岁,换言之,诸葛亮的才能和智慧并没有传给他的儿子,反倒传给了他的接班人——姜维了。姜维的名气要远大于诸葛瞻,姜维九伐中原时,当时诸葛瞻在干什么呢?



诸葛亮死后,7岁的诸葛瞻承袭了父亲爵位——武乡侯。17岁时,娶后主刘禅的女儿为妻,官拜都骑尉。次年担任御林军中郎将。

当时蜀汉百姓怀念诸葛亮,把朝廷的成绩都归功于了诸葛瞻,这让诸葛瞻飘飘然不知所以。

在蜀国成都保卫战——绵竹之战时,【景耀六年(623年)】,诸葛瞻带领的京都禁卫军至少在3万人以上,竟阻挡不住邓艾1万人马的进攻。诸葛瞻最后兵败悲愤地说道:【“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护卫国土,我有三罪也”。】

诸葛瞻为何要说不能制衡姜维?他和姜维有什么仇呢?

姜维(202~264)是诸葛亮的徒弟,古语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如此看来诸葛亮是姜维的长辈,虽然姜维比诸葛瞻大25岁,但二人应该是平辈,故兄弟相称。



按照常理来说,兄弟之间应该相互帮助,诸葛瞻和姜维之间没有利害冲突,应该和睦相处共保蜀国。

然而在景耀四年(262年)(即诸葛瞻战死前一年)。诸葛瞻和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统领国事时,当姜维北伐失败回来后,他和董厥等人认为姜维好战无功,以致于造成国内疲弊, 于是上表后主刘禅,要求削夺姜维的兵权,但后主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

为何刘禅没理会他们的建议呢?原来刘禅了解内情,姜维执行的是诸葛亮的遗嘱——誓死北伐。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六出祁山,七伐魏国的事情吧。诸葛亮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了和曹魏死磕上。难道诸葛亮不懂“劳民伤财和穷兵黩武”的道理吗?非也,诸葛亮比谁都看得清楚,不打仗蜀国死的更快。


▲姜维

原来这是蜀地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蜀国的命运,蜀国山多地少人稀,不容易做大做强,只有不断主动出击侵扰魏国,迟延魏国的发展才是唯一的办法。

换言之,诸葛亮是以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无畏精神去战斗,否则蜀国灭亡的更快。

姜维执行的是诸葛亮的战略战策,这一点刘禅比谁都清楚,诸葛瞻可能不明白,因为父亲死时他才7岁,所以才有这种愚蠢的想法。

说实话,假如要惩罚姜维,首先第一个受惩罚的应该是诸葛亮。

诸葛亮六伐中原无寸土之功,没有踏出祁山半步,消耗了蜀国20多年的国力、财力,姜维有罪,诸葛亮难辞其咎。

这也是刘禅对他们的建议置之不理的原因。



姜维的功与过轮不到诸葛瞻说三道四,姜维再不济也没有失去最关键的一战,假如是姜维带着禁卫军阻击邓艾,我估计成都不会很快失陷,刘禅也不会不战而降。(脑补姜、邓斗智的精彩片段)

诸葛瞻在兵力优势,条件有利的情况下却错失良机,失去了拯救蜀国的最后机会,诸葛瞻不检讨自己的责任,反而把所有责任推给姜维,难道能制衡姜维就能拯救蜀国吗?(诸葛瞻想和邓艾公平决斗,不自量力的诸葛瞻)

我看未必,我们来看看诸葛瞻在蜀国保卫战的表现吧!

景耀六年(263年)冬天,魏国征西将军邓艾率领3000人马,走阴平小路从景谷道(剑阁其中的道路)攻入,诸葛瞻请命前往拒敌,刘禅把守卫成都的精锐部队交给女婿指挥。

诸葛瞻带领着张飞之孙张遵、李恢的侄子李球、黄权之子黄崇等人出发了。

诸葛瞻带领着部队行进到绵阳时,突然下令部队停止前进。当时尚书郎黄崇多次劝诸葛瞻迅速抢占险要地势,不让敌人进入平原。把邓艾人马消灭在峡谷之中。

不知道诸葛瞻哪根神经搭错了,他断然拒绝了黄崇的建议,直急得黄崇痛哭不已。这就是人们吹捧他的结果,诸葛瞻养成了自以为是的坏毛病,听不进不同意见。


▲邓艾

当时诸葛瞻心中咋想的我不知道,也许他想和邓艾来个公平交手,不想乘人之危吧!说实话就凭诸葛这点能耐,假如他乘邓艾立足未稳主动出击,邓艾兴许就会被包了“饺子”。

然而,机不可失,时不可再来。诸葛瞻在绵竹摆开阵势等待邓艾,邓艾进入平原后,派儿子邓忠和大将师篡从左右包抄,结果诸葛瞻被二人打得大败,诸葛瞻,张遵等人战死。

亲们看到了吧!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不仅是一个草包,而且是一个好高骛远之人。行军打仗,讲究的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历史上只有春秋战国时宋襄公“半渡不击”,诸葛瞻堪比当年愚蠢而“仁义”的宋襄公。

像他这样水平的人,有什么资格来指责姜维?


秉烛读春秋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与姜维的矛盾,并非出自个人恩怨,而是对其穷兵黩武政治的不满。当时在蜀国,包括诸葛瞻在内的许多蜀国军政人物,都对姜维年年发动北伐、劳民伤财持反对意见,所以后来他发出“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的感叹。但是我们要明白,姜维就算有过错,与黄皓也不是同一性质的。

第一,姜维频繁的北伐,大伤蜀国元气

在蒋琬、费祎当权时期,蜀国一改诸葛亮积极进取的政策,趋于保守。姜维是少数坚定主战的将领,主张以武力夺取陇西。费祎不认同姜维穷兵黩武的军事冒险计划,有心压制,每次姜维请战,他拨给的士卒不超过一万人。

公元253年,费祎被刺身亡,姜维成为蜀国军政一把手,从此,蜀国几乎年年对外用兵。是年,姜维以数万大军攻狄道,无功而返。

公元254年,狄道县令李简投降蜀汉,姜维再次出兵陇西,包围襄武城,击破并斩杀敌将徐质,魏军仓惶败退。不过,史料还有另一种说法,却是魏将徐质斩杀蜀将荡寇将军张嶷,蜀军败走。

公元255年,姜维领着数万兵马,抵达桴罕,兵锋再指狄道。在洮西之战中,姜维大破魏军,杀敌万余,取得大捷。然而在攻打狄道城时失利,无功而返。

公元256年,姜维兵出祁山,遭到魏将邓艾的反击,伤亡惨重。《资治通鉴》记:“士卒星散,死者甚众。”国内对姜维的不满情绪也与日俱增,“蜀人由是怨维”。

公元257年,姜维又率领数万人马,奔袭秦川。魏征西将军司马望与安西将军邓艾祭出乌龟战术,只守不攻。双方陷入僵持局面,相持几个月后,姜维无法取得进展,遂于公元258年初撤军而去。

从姜维上台后,连续六年时间,连连主动出击,多数无功而返。就算取得得洮西大捷,对蜀国亦无大利。蜀国本是弱国,频繁战争令劳民伤财,故而此战略被斥为穷兵黩武。

第二,姜维的北伐战略遭到多数将领的反对

在蜀国内部,反对姜维北伐战略的大有人在。

首先反对的人是征西大将军张翼,他在朝廷上与姜维展开舌战,认为:“国小民劳,不宜黩武。”不过,拍板权终究在姜维手中,他不听张翼意见,坚持出击。在姜维取得洮西大捷后,张翼又认为应该见好就收,否则将反胜为败。姜维不听,后来攻打狄道果然遭到失利。

公元256年北伐失利后,不仅是将领们反对北伐,连百姓都怨声载道。国内对姜维的不满情绪也与日俱增,“蜀人由是怨维”。时任蜀国中散大夫的谯周写了一篇《仇国论》,批评姜维的军事冒险主义。认为“民之疲劳则骚乱之兆生”,“如遂极武黩征,土崩势生,不幸遇难,虽有智者将不能谋之矣。”

当时诸葛瞻被任命为卫将军,录尚书事,就是负责内政,他对姜维的穷兵黩武也是持反对意见。时任右车骑将军的廖化私下里说:“穷兵黩武一定会把自己烧死的,这就是姜维的写照。智谋不如敌人,兵力也不如敌人,却没完没了地用兵,国家何以自存呢?”

由此可见,姜维的北伐战略,是不得人心的。

第三,姜维北伐是导致魏国发动灭蜀之战的主要诱因

公元262年,姜维又一次出兵北伐,进攻洮阳。魏征西将军的邓艾率部反击,大破蜀军。姜维退守沓中。

尽管姜维频频发动战争,对魏国却没形成致命的打击。不过,司马昭对姜维的流寇战术十分头疼。这时有个名叫路遗的骑士自告奋勇,情愿潜入沓中,伺机刺杀姜维。从事中郎荀勗反对说:“明公主宰天下命运,理应挥动正义的权杖讨伐不归顺者,何必采用刺杀这种下三滥手段呢?”

司马昭认为魏国军事力量远远强于蜀国,却一直居于防御地位,成倒悬之局,应该要反客为主,转守为攻,讨伐蜀汉。

司马昭从三个方面分析伐蜀势在必行:其一,魏国自平定诸葛诞叛乱,经过几年休整,元气已经恢复到全盛时期的水平;其二,欲消灭东吴,势必要先消灭地处上游的蜀国,便可沿长江而下,水陆齐进,直捣吴都;其三,蜀国总兵力只有九万,驻守首都及其他军事基地的部队有四万人,能机动作战的人数只有五万人。这五万机动部队,主要由姜维统领,驻扎在沓中。只要把姜维的部队困在沓中,魏军主力部队从东部乘虚而入,直指骆谷,奔袭汉中。只要汉中失守,暗弱的刘禅必定六神无主,百姓也将陷入恐慌之中,到时必可一举灭掉蜀国。

在此之前,姜维之所以屡屡北伐,魏国采取守势,主要是魏国连续爆发几起内战,无法集中精力对付蜀国。如今司马昭已经平定内乱,可以腾出手来进攻蜀国。可以说,姜维的北伐,是司马昭决定发动灭蜀之战的主要原因。

当诸葛瞻的军队作为蜀军最后一道防线被邓艾击破后,诸葛瞻知道蜀国大势去矣,他在临死之前,对姜维咬牙切齿,正是因为认为蜀国灭亡的罪魁祸首就是姜维。


君山话史


在诸葛亮的儿子临死前悲愤地说道:“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我有三罪,还有什么面目回去呢?”关于这三罪,其中“内不能除去黄皓”和“进军不能守护国土”这两条还好理解,但他说的“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这天有点难以理解了。那么,这个诸葛瞻与诸葛亮北伐方针坚定执行者的姜维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矛盾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二。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在他的出生的时候,诸葛亮已经46岁了,典型的老来得子。这个诸葛瞻遗传了诸葛亮的优良基因,从小就特别聪慧。但是对此,诸葛亮在儿子八岁的时候,认为自己的儿子成熟得太早,将来不能成大器。不久之后,诸葛亮就病逝五丈原。这一年,诸葛瞻刚刚八岁,诸葛亮还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好好培养,将自己的一身绝学交给诸葛瞻,就撒手人寰了。

在诸葛亮死后,诸葛瞻袭爵武乡侯。17岁的时候,他迎娶了公主,并被授为骑都尉,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由于他老爸诸葛亮的名声在外,所谓虎父无犬子,再加上诸葛瞻记忆力强,并精通书法绘画,因此百姓对这个诸葛瞻有着很高的期望。当时朝廷发布的政令,即使不是诸葛瞻倡导的,但是百姓们普遍迷信这都是诸葛瞻的功劳。一时间,诸葛瞻美满天下,实则有些名过其实。也就是这样,让诸葛瞻有点飘飘然了,以自己的父亲诸葛亮作为榜样,希望可以内安朝堂,外御强敌,成为说一不二的大佬。




随后,诸葛瞻一路升迁,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统领国事。此时,诸葛瞻感觉距离父亲的差距越来越小了,踌躇满志。然而,梦想是美好了,现实是残酷。虽然蜀国朝堂中的大臣基本都是当年诸葛亮提拔的,可以纵容他,惯着他,但是宦官黄皓和手握重兵的姜维都不鸟他,一时间诸葛瞻很有挫败感,对黄皓和姜维很是不满。

宦官黄皓因为有刘禅撑腰,诸葛瞻拿他没办法。于是,他就将矛头指向了姜维。262年,姜维北伐败回,诸葛瞻上表给刘禅,削夺姜维的兵权,让他去担任益州刺史。再加上之前姜维请求将黄皓斩杀,刘禅不肯,这一下吓得姜维不敢回成都,只得在沓中屯田。

不久之后,263年冬,邓艾奇袭阴平,诸葛瞻领兵出战,阻击邓艾。诸葛瞻不懂军事,还犹豫不决,不听从黄崇迅速抢占险要地势的建议,致使邓艾大军进入平原,长驱直入,蜀军的前锋被打败,诸葛瞻只得退守绵竹。此时,诸葛瞻悲愤地说道:“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我有三罪,还有什么面目回去呢?”随后,蜀国最后一战绵竹之战爆发,诸葛瞻摆好阵势,与邓艾大军决一死战,最后的结果是诸葛瞻战死,邓艾进军成都,刘禅开门投降,蜀国灭亡。

关于诸葛瞻与姜维的矛盾,说白了就是两人治国理念不同,诸葛瞻主张休养生息,而姜维坚持诸葛亮北伐的既定方针,但败多胜少,这样造成诸葛瞻认为姜维好战无功,并致使国内疲弊,是个祸害。他想制衡姜维,但是自己能力不行,姜维根本就不鸟他。于是,他只能哀叹自己无能呀!总之,诸葛瞻能力不行,就别学自己的老爸,否则就是害人害己,误国误民,最后还丢了卿卿性命。各位你们说呢?


密探零零发


当邓艾带着两万人奇袭阴平,逼近成都的时候,刘禅让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率军拒守。结果诸葛瞻在绵竹被邓艾打得大败,死前,他说了一句奇怪的话,他说他有三罪,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战不能守国土。

诸葛瞻说的自己犯的这三条罪,第一条和第三条都能理解,只是这第二条,不能制姜维,让人很不能理解。

(姜维)

姜维是一个拥兵自重的人吗?姜维想独立做大吗?显然不是的。别的不说,就把最后关头,姜维手握十万大军,驻扎在剑门关。当时刘禅已经投降了邓艾,如果姜维想做大,想要考虑自己的利益,显然那时候是个绝佳的机会。因为你刘禅已经投降了,我现在要反你,是理所当然的。可是,当刘禅去信让姜维也投降曹魏的时候,姜维尽管一万个不愿意,他依然听从了刘禅的话。

而且,如果姜维想考虑自己的利益,那么,他投降曹魏以后,就会一心一意地帮曹魏做事,为什么还要撺掇曹营自相残杀,以此制造曹营大乱,从而光复蜀汉呢?

姜维对蜀汉的忠心耿耿,于此可见一斑。

既然姜维那么忠于蜀汉,诸葛瞻却为何要说出那样一句话来呢?

这就要说到诸葛瞻这个人了。

诸葛瞻其实本身就是个没什么水平的人,由于他爹是诸葛亮,因此他从小就备受蜀汉君臣的照顾。那时候,蜀汉朝廷中若是出了一个什么好政策,大家都会说这个政策是诸葛瞻提的建议,根本不会想到有可能是蒋琬、费祎、董永等人的主张。

(诸葛瞻)

因为受到大家这样的照顾,诸葛瞻便对自己的角色定位看得非常不清楚。

诸葛瞻在继承了诸葛亮武乡侯后,被刘禅拜为平尚书事。这在当时的蜀汉,其实只是一个小角色。不过,诸葛瞻并不认为自己是小角色,他认为他的位置和诸葛亮一样重要,要想做诸葛亮曾做过的事情。

诸葛亮曾做过什么事情呢?诸葛亮在蜀国一言九鼎,朝堂上下,军队内外,全部由他一个人说了算。就算诸葛亮大部分时间在外北伐,但是他依然掌控着朝堂。毕竟朝堂上都是他推荐的人。有什么事,他们都会向诸葛亮报告。因此,也相当于由诸葛亮说了算。

诸葛亮能做到那一步,既是刘备去世托孤的时候,给予了他这么崇高的地位,也是他文治武功确实了得,蜀国上下服他。

诸葛瞻所谓的内除黄皓、外制姜维这些事,显然也是希望能像诸葛亮一样,做到朝堂上下由他说了算。但是很显然,他既没有那样的威望,也没有那样的能力,更没有那样的必要。

不但没有必要,诸葛瞻还因此引起了祸乱。

(刘禅)

诸葛瞻曾给刘禅建议,让刘禅把姜维召回来,封为益州刺史,并因此解除姜维的兵权。

如果刘禅听从了诸葛瞻的建议,按照姜维的性格,他肯定是会回来的。那么,姜维回来后,蜀国由谁来带兵抵御魏国呢?显然根本就找不到这样的人。谋略且不说,就是在服众这一块上,蜀国就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人。

诸葛瞻一心想要剪除姜维的权力,虽然刘禅没有听他的建议。但是,显然蜀汉也因此大受影响。后来姜维的几次出兵,都因为诸葛瞻的阻止,而出现了后继不足的现象。而最后,姜维为了避祸,为了避免被人所陷害,干脆放马南山屯田,也是这个原因。

由此可见,诸葛瞻临死前说的话,事实上表明了,他本人正是蜀国祸乱的源头。


张生全精彩历史


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后,蒋宛和费祎先后继任大将军主持蜀汉国政,两人执政十九年,蜀汉没有进行过北伐。延熙十六年(253年)春费祎遇刺身亡,同年姜维开始主持第一次北伐。延熙十九年春(256年)姜维以都督内外军事加授大将军衔,开始全面掌握蜀汉军权。




姜维北伐,从253年到262年9年时间共进行了九次北伐,一年一次高频率的北伐无疑对本来就国力有限的蜀汉是个巨大而沉重的负担,而且九次北伐仅大胜两次,其余北伐要么徒劳无功相持不下,要么小胜或大败,年年北伐年年消耗蜀汉本来就有限的力量,此举招致蜀汉朝廷上下同声怨气,反对北伐之声一浪高过一浪,姜维处于风口浪尖,骑虎难下。




而其中反对北伐最坚决,批评之声最严厉的,又属宦官黄皓、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和镇南大将军张翼,黄皓与曹魏暗通交连,反对北伐乃出自私心,而张翼更是公开在朝堂对姜维呛声反对北伐,据《三国志 张翼传》记载:维议复出军,唯翼廷争,以为国小民劳,不宜黩武。维不听,将翼等行,进翼位镇南大将军。至于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最初是支持姜维北伐的,但北伐迟迟未有多少的收获却徒耗国力,诸葛瞻于是又转而反对北伐。

蜀汉景耀五年(262年),姜维最后一次北伐为邓艾所击退,败归成都。诸葛瞻与辅国大将军董厥等人联名向后主上书,谓姜维好战无功,连连北伐致使国内疲弊,要求让姜维担任益州刺史,并削夺他的兵权。时宦官黄皓弄权,更想废掉姜维而培植右将军阎宇。姜维请求将黄皓斩杀,但刘禅不肯,姜维恐黄皓加害于他,不敢回成都,在沓中种麦以避祸。




诸葛瞻对姜维年年北伐虽然颇有怨言,但姜维是诸葛亮亲定的北伐接班人,更何况姜维当时位高权重,都督内外军事加授大将军衔,是蜀汉实权第一人,而诸葛瞻担任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分权共同执掌尚书台政务,统领国事。一个主政务,一个掌兵权,两人官秩相当,诸葛瞻还没有能力除掉姜维,而且二人素无嫌隙,仅仅是政见不同,诸葛瞻还没有到要杀姜维这种仇恨地步。


大国布衣


诸葛亮死后,诸葛瞻秉承了父亲的爵位。由于他醒目书法绘画,又才情急迅,以是人们都将他看作第二个诸葛亮。每当朝廷颁发少许好的政令,庶民就会说是诸葛武侯所首倡的。连带着对诸葛瞻也钦佩万分,觉得是他发起的。实在,诸葛瞻只是顶了诸葛亮个名头罢了,对此诸葛瞻心中也有牢骚。由于父亲死后是姜维接了他的班,而不是本人。景耀五年,姜维北伐大北而归。诸葛瞻乘隙劝刘禅回笼兵权,省得劳民伤财,拖垮蜀国。刘禅服从了他们的发起,回笼了姜维的兵权,和议了姜维回沓中种麦的要求。景耀六年,魏国上将邓艾奇袭蜀地阴平,诸葛瞻领兵反抗。在抵达涪县时,尚书黄崇屡次劝他占有险峻局面,不行让敌军进来平原。但诸葛瞻因再三夷由,错过了最好机遇。后来邓艾雄师当者披靡,击败了蜀军先锋,诸葛瞻率人退守绵竹。那时邓艾写信劝降诸葛瞻,诸葛瞻盛怒,斩了来使。又有人劝他先撤回蜀国再做希望,他哭着说:“我对内不可撤除黄皓,对外不可管束姜维,进军却不可守御河山。犯下这三宗罪,我另有什么脸面且归呢?”因而他带人在绵竹决战到底。可见诸葛瞻在死前都对黄皓和姜维定见颇深,对黄皓是由于他太监擅政,对姜维则是怅恨他北伐拖垮国度。


脑冻历史观


诸葛瞻和姜维,一个是诸葛武侯的儿子,一个是其传人,都是忠君爱国之士,都有相同的志向,然却是天意弄人,殊途同归!

诸葛瞻与姜维有矛盾吗?确实是有的,但要说到除掉姜维,也没那么严重,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当年诸葛瞻战死绵竹前那句悲愤之言是这样说的:

“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目反?”

对奸宦黄皓,诸葛瞻是咬牙切齿,希望能“除”之,而对姜维只是用“制”,即“制约“,“束缚”之意,那么本该亲如兄弟的两人为何到最后会闹到如此地步呢?诸葛瞻与姜维的矛盾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呢?我总结了主,次两个原因。

主因,政见不同

对于蜀国的未来发展,姜维一直是秉承了当年诸葛亮的做法,不坐以待毙,主动出师北伐,试图拿下陇西之地,为蜀汉以后的长远发展做打算。不过诸葛亮死后姜维并未掌权,直到数十年后,姜维掌权了,北伐战略才开始实施。那么在诸葛亮死后到姜维北伐这中间数十年蜀汉秉承的是什么政策呢?四个字来说便是“休养生息”,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董允相继接替了诸葛亮的职务,这三人都恪守了保境安民,屏息烽烟的自守之策,有没有好处呢?确实还是有显著成效的,在这些人执政期间,蜀国内部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外敌来犯也都是无功而返,所以这一政策深深的影响了诸葛瞻。当然,诸葛亮当年死时,诸葛瞻年不过八岁,后来仕途顺畅,也与蒋琬、费祎、董允这些老臣的提携有关,所以诸葛瞻的政见是与费祎、董允他们一脉相承的。

而后来到诸葛瞻主内政,姜维掌兵权时,政见相左的两个人势必要展开一场较量,不能和平相处了。很显然,从后来姜维“九伐中原”的事迹来看,诸葛瞻还是没能斗过姜维的,而姜维的屡次北伐也是一次次激化了他与恩师之子诸葛瞻的矛盾,所以后来诸葛瞻不惜与奸臣黄皓合作,也想要拿掉姜维的兵权。

公元262年,姜维北伐失败,诸葛瞻与董厥等人上表给刘禅,希望让姜维担任益州刺史,削夺他的兵权,而姜维也因朝中无人支持,加之有黄皓为患,于是便不敢回成都,跑到沓中种麦去了。

次因,活在了姜维的阴影之下

诸葛瞻作为诸葛亮的亲子,却没得到父亲的真传,反倒姜维却成为了诸葛亮的传人,试问这让诸葛瞻作何感想。

陈寿曾评价诸葛瞻:“言过其实”,可见当时诸葛瞻仕途顺畅还是遭受了一定非议的,这自然让人很不痛快,想到诸葛亮的兵法、治国之术本该属于自己,却被父亲传给了一个外人,加之后来和姜维共同执政期间,又处处逊色于姜维,姜维数次北伐,诸葛瞻对此却是无能为力,又怎能不让诸葛瞻对姜维产生敌意呢?

其实反观姜维对诸葛瞻,也许到没什么敌意,史料上没有姜维攻击诸葛瞻的记载,而诸葛瞻与姜维之间的矛盾,其实主要还是在诸葛瞻,一来是政见不同,二来诸葛瞻也确实对姜维有所嫉妒,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灵魂的感触


姜维,字伯约,是蜀汉时期的名将。在诸葛亮北伐时投降蜀汉,之后受到重用。

姜维在诸葛亮军中,一步步从奉义将军提升到了中监军征西将军的位置,诸葛亮对其也是礼遇非常。在诸葛亮病逝后,姜维回到成都,被任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封平襄侯。

那么诸葛亮看重的将军姜维是因为什么会和诸葛亮的长子诸葛瞻产生矛盾呢?

总的来说都是为了利益和权力,这场争斗实际上就是蜀汉集团内部的分裂与争权夺利。

刘备死后,刘禅开始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既然是发展,就必须要人支持自己,这时他想到了一个极佳的人选,那就是诸葛亮的长子诸葛瞻。诸葛瞻迎娶了蜀汉的公主,拜骑都尉,袭爵武乡侯。这样显赫的门第,刘禅当然要将他争取过来为自己所用。

诸葛瞻并没有像民间所夸耀的那么聪明敏捷,在景耀四年(261),诸葛瞻担任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和董厥一同辅佐政事。他们并没有起到自己的作用,出面干预当时的宦官黄皓弄权的事,反而和朝中其他大臣一样,迁就庇护黄皓。

诸葛瞻在当时是卫将军,但是手中并无军权,所以不过占着一个空职位罢了。

而姜维作为诸葛亮看重倚重的后辈,手中掌握着当时蜀汉大部分的兵权,是手握实权的大将军。刘禅性情软弱,所以在当时其实是主和的,作为刘禅的心腹,诸葛瞻当然为刘禅是鞍,一切听从刘禅。但是姜维却是主战派,主张北定收复中原。

景耀五年(262),姜维北伐败回,这给了诸葛瞻和董厥一个罢免姜维的大好机会。

于是诸葛瞻与董厥上表给刘禅,上书说正是因为姜维好战无功,才致使国内经济贫弱,兵力不足,百姓无法安定生活,要求处罚姜维,让姜维担任益州刺史,并罢免姜维的兵权,这份表据说被当时的蜀汉的长老们保存了下来。

虽然刘禅也很想罢免姜维的兵权,但当时的政治和战争形势却不允许刘禅这样做。当时的战争正处在白热化状态,朝中又没有其他人可以用来带兵打仗,只有姜维的军事能力最为出众,于是这件事就被搁置了下来。

景耀六年(263)的冬天,诸葛瞻也迎来了可以立功并证明他军事才能的机会。魏国的征西将军带领将士们从景谷道处攻入。紧急情况下,诸葛瞻带领张飞的孙子张遵,黄权的儿子黄崇等前去应敌。但事实证明,诸葛瞻并没有遗传到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天赋,诸葛瞻在带兵时盘桓不前,又犹疑不决,狂妄自大,不采用黄崇的建议,因此错失良机,蜀军大败。诸葛瞻也战死军中。当时姜维假装投降敌将钟会,但实际上是劝说钟会造反,没想到事情败露,他们都被杀害了。

在《元和郡县图志》中记载:诸葛瞻决战前悲愤地说:"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吾有三罪!"可见诸葛瞻对姜维和黄皓的痛恨。

但是姜维和诸葛瞻都是为了国家利益出发,都是忠君报国之辈,最终也都为国战死。他们两人都为了蜀汉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牺牲自己的性命,在历史上书写了属于他们的荡气回肠的一笔。


煮酒君


诸葛瞻说的原话是『外不能制姜维』,所谓『制』按照字义,无非是限定、约束、管束,顶了天稍带强力,但和『除去』尚有很大的距离。

诸葛瞻对姜维有过的一次实质性的攻击是在景耀五年(262)姜维北伐败回(“为邓艾所破,还住杳中”)之时,诸葛瞻与董厥等人认为姜维好战无功,致使蜀汉国内疲弊,于是上表给刘禅,要求让姜维担任益州刺史,夺去他的兵权。还是这句话,这和『除去』尚有很大的距离。

不过,对姜维来说,削去兵权而任行政官吏,仿佛苍龙拶角,猛虎拔牙,既不能实现平生抱负,后续的人身安全可能也没有保障,在这个意义上,诸葛瞻的所谓『制』真的实现,对姜维杀伤力是很大的。

从247年到262年,姜维在15年中共有9次伐魏,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九伐中原”,具体的得失与否固然可以商榷,但景耀五年(262)的时候,奸宦黄皓与右大将军阎宇合谋,“阴欲废(姜)维树(阎)宇”,诸葛瞻和董厥等人实际上是和黄皓配合,理由虽然冠冕,实际也有些不怎么光彩。

诸葛瞻最后以身殉国,不愧乃父,但是可能因为从小生活在诸葛亮的光环里,『美声溢誉,有过其实』,水平有欠缺的地方。以他和姜维的关系论,也许他在政见上更加认同蒋琬、费祎而不认同姜维,可是在两人去世之后在客观上和黄皓联手对付姜维,如果不是有私心,至少也是昧于大局的不智,不免让人惋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