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只有10萬兵力,少得可憐,為何諸葛亮卻要選擇帶兵北伐?

guihang520


從內因來說,像蜀漢這種以正統自居,由外地人控制朝廷中樞的邊陲小國,如果統治者不主動北伐,且長期霸佔著中央政府,那本地人就該造反了。即便不遭反,只要曹魏攻過來,本地人也會繳械投降,不會為外地人掌控的朝廷賣命。

諸葛亮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問題,所以他才要以北伐緩解內部矛盾。

從外因來說,魏國整體實力雖然強於蜀,但曹魏的邊防壓力也比蜀漢大。諸葛亮完全可以趁亂賭一把。


公元228—234年期間,曹魏的南方受東吳的牽制,有十幾萬兵力常年駐守在襄陽和淮南地區無法靈活調度。東吳的存在,無疑就縮小了蜀漢和曹魏的機動兵力差距。

除了東吳這個最大勁敵之外,曹魏的北方還有鮮卑軻比能和遼東公孫淵(公孫淵後來被公孫恭取代),這兩股勢力的實力也不弱。

就拿遼東公孫氏來說,其兵力約七八萬,人口約六十萬,是一個整體實力約為蜀漢三分之二的存在。魏國要防公孫淵,其在幽州和冀州的兵力就不能少。

PS:根據《晉書·宣帝本紀》記載,司馬懿消滅公孫淵時,“收戶四萬,口三十餘萬”,這還沒計入樂浪、帶方二郡的人口。如果再根據《後漢書.郡國志》對樂浪人口記載,公孫氏的地盤上,人口不會低於60萬。(帶方郡沒有人口統計資料)


至於鮮卑部落,雖然人口不多,但草原民族善戰,魏國不可能不防備軻比能入侵,而要防備他,魏國在北方幷州和幽州的留守兵力自然也不能少。

另外,青藏高原的羌人時附時叛,魏國也要派兵力監視。

所以說,雖然魏國實力四倍於蜀漢,但魏國的敵人也多,其在揚州、荊州、幽州、幷州常年保持了巨大的兵力部署,它的機動兵力和部署在雍涼地區的兵力,並不多。

PS:魏國在涼州的兵力未知。但根據涼州的人口(約為益州的8%)推算,其兵力不可能有很多。至多也就1~2萬。



以街亭之戰為例,當時曹真在關中的部隊大約為五萬,曹叡率中央軍增援,派張郃領五萬進攻街亭,此時魏軍兵力約十萬,與蜀漢的十萬常備軍規模其實是1比1比例。諸葛亮的兵力並沒有很大的劣勢,他完全可以通過北伐偷襲一把。

再一個,諸葛亮北伐的目標是涼州,也就是曹魏防禦力量最薄弱的一個州。他以局部優勢兵力撬涼州,實際上是以強凌弱,具備逐步蠶食魏國西北部的可能性。


也就是說,除了第二次和第五次北伐(第二次是配合東吳打石亭之戰,第五次是自感命不久矣,沒時間再逐步蠶食)外,諸葛亮其它三次北伐的進攻思路是以漢中為跳板,截斷隴右與關中的連接,關門打狗,將涼州據為己有。

然後,蜀漢再以涼州為第二根據地,與漢中形成夾擊之勢,往東再謀取關中。

這個戰略正是建立在一口一口逐步蠶食曹魏根基的想法上,並不是盲目的出兵,不知天高地厚的以卵擊石,也不是故意打壓魏延。

(若按魏延走子午谷偷襲關中的打法,蜀漢的主攻方向就在關中平原了,而不是諸葛亮的既定目標涼州)


總的來說,諸葛亮時代,蜀漢和曹魏的實力差距並非統計數據所顯示的那麼大。以諸葛亮的北伐思路來說,他西掠涼州,蜀漢是具有局部兵力優勢的。而這種優勢就是他兩出祁山,三伐隴右的前提。


Mer86


我們首先要知道的是,古人打仗都喜歡“虛報”兵力,三國時期更是如此。每次戰鬥前都喜歡說帶了幾十萬大軍前來,而這裡面有非常多的水分。

蜀國只有10萬兵力,但曹操方面的50萬大軍也是有著十足的水分,那麼諸葛亮在這麼少兵的情況下,為什麼還敢北伐?

  • 其一、曹操此時外強中乾。

此時的魏國在經歷先前的戰爭後,需要的就是修生養息,他們經不起大戰大小。所以,除了在赤壁之戰,在面對蜀吳當個作戰時的兵力並不都很有優勢,而現在的曹魏說擁有50萬兵力,裡面也有非常大的水分,這裡是諸葛亮已經推測到的。

  • 其二、曹魏人口虛報。

從資料上分析,蜀後主炎興元年,蜀國有28萬戶,94萬人;而魏國52萬戶,440萬人;吳國52萬戶,240萬人。我們知道亂世時期人口虛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在三國時曹魏人口虛報的比例是最高的

  • 其三、兵員戰鬥力。

曹魏在修生養息之時,為了預防其他兩國進攻,便頒佈了一條法令,凡是地位高於奴隸、低於平民著都要上戰場,家人則為國家屯田。士兵不得改行,婚嫁也只能嫁於同類人,兄終弟及、父死子承、世代為兵。如果丈夫上戰場而死,那麼妻子會被強制性改嫁其他軍人,生的孩子也是世代為兵。

在這樣的政策下,軍戶並非是為了自己的前程而戰鬥,士兵不知道為什麼而戰鬥,其戰鬥力可想而知。一旦上了戰場就怕自己死了,老婆被改嫁,孩子受欺負,所以第一個跑的都是這些屯田的軍戶。

所以從曹魏的實際人口、兵員戰鬥力、以及外強中乾的情況來推測,諸葛亮是有信心以10萬兵力來北伐的。


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

蜀國當時的局面是表面上看起來大家都相安無事,曹魏要修養,蜀國要發展。但問題在於蜀國的位置就決定了它的資源貧瘠,其發展潛力遠不如魏國和吳國。

三國之間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現在都在穩固發展,但是一旦恢復好了,發展起來了,蜀國絕對會被第一個幹掉。所以,諸葛亮知道這個潛在隱患,他不能等對面兩家都準備好了,再抵抗,他要做的就是趁著自己還能支撐蜀國大局,趁自己還有這個精力,一定要北伐。

而諸葛亮北伐的觀念很簡單,就是不讓你曹魏好好休養,你不想打,我就逼你打,而曹魏的整體數據上面也都說了,所以諸葛亮並不害怕曹魏,在他他看來10萬兵力足夠應付了。

事實也證明了諸葛亮的觀點

不管是諸葛亮還是陸遜,都是明白人,兩國都在不斷的進攻魏國,其實他們在北伐時能得到多少土地是次要的,目的就是不能讓曹丕好好休養,我們來進攻你不打也得打,而曹丕就無法推行休養計劃。

諸葛亮不停進攻曹魏,一方面是打破曹魏休養計劃;另一方面是希望能奪取曹魏的西北地區,對蜀漢政權來說,這能拿一點是一點,所以諸葛亮一直以來都是穩紮穩打,從不貿然大舉進攻。

而曹魏的司馬懿也不是省油的燈,他看透了諸葛亮的計謀,因此並沒有與諸葛亮進行大規模戰鬥,而是依靠己方有利地形堅守陣地,與諸葛亮進行消耗。

諸葛亮軍隊長遠奔襲北伐,其消耗巨大,司馬懿這一招讓諸葛亮如鯁在喉,無法大展拳腳,諸葛亮幾次北伐失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戰場太遠,後勤跟不上。


大國布衣


我是蘭臺令君,我來回答!

首先蜀漢的兵力大概在10萬人左右,這個數據應該是比較接近真實的。因為根據《士民簿》的記載,蜀的戶口和人口是“領戶28萬,男女人數94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而且不到百萬人要維持一支10萬人左右的軍隊其實是非常吃力的,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可以憑藉出色的治國能力,維持相對人民相對安定的生活,但他死後,蜀漢政治人才凋零,老百姓負擔越來越重,我們才會在史書中看見關於蜀漢老百姓“民有菜色”的記載。不過無論蜀漢老百姓這日子過得怎麼樣,這在諸葛亮和姜維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其實諸葛亮之所以屢次出兵伐魏,也是逼不得已。

首先,蜀漢和東吳並不一樣,東吳可以偏安一隅,沒人會對他說三道四。而劉備以漢室後裔自居,蜀漢政治集團以興復漢室為政治旗號,那麼面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篡奪漢室江山的曹丕所建立的魏國怎能與之和平相處呢?如果不討伐魏國不等於打自己臉嗎?你算哪門子漢室宗親,祖宗基業被人搶了你還偏安一隅,坐吃山空。因此,不論統治集團自己心裡怎麼想的,他都要在明面上擺出一副討伐魏國,興復漢室的姿態。

其次,有句話叫做樹欲靜而風不止,你不打別人,並不代表別人不惦記你。曹魏的人口差不多等於蜀漢的四倍之多,憑藉諸葛亮的政治水平,當然可以讓蜀漢快速發展,但是魏國那邊也不乏治國的英傑,在實力相差懸殊的情況下,你做到100分,別人可以做到300分,年與時馳,意與日去,蜀漢和曹魏的國力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倒不如現在趁著自己還有精力拼一把,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因此諸葛亮的北伐在也有以攻代守的意思。

第三,別看諸葛亮只不過統治了一個小小的蜀漢,但其中的政治階層的鬥爭也是非常複雜。比如蜀漢的統治集團其實是從荊州入蜀的外來戶,他們與原來劉璋的手下和益州本地土著多多少少存在著一定的矛盾。所以劉備為了政權的穩定,才會在臨終前安排李嚴掌握兵權以安撫其他兩股政治集團。因此諸葛亮的北伐在客觀上也有轉化國內統治階級矛盾,一致對外的目的。

客觀的說諸葛亮的北伐策略並沒有什麼錯,甚至可以說對當時的蜀漢來說是最好的選擇,《後出師表》是不是諸葛亮寫的至今成疑,但有一句話符合了當時蜀漢所面臨的形勢,那就是“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有人說諸葛亮的北伐耗盡了蜀漢的國力,可是別忘記蜀漢滅亡的時間是諸葛亮死後的30年,把鍋算在他的頭上未免有點張冠李戴了,有失公允了。以上就是該問題的答案,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蘭臺令君


從漢建興六年一直到建興十二年,諸葛亮曾五次北伐,只不過最後的戰果比較有限。題主提出,為什麼諸葛亮在兵力少得可憐的時候,還要選擇北伐。回答這個問題,其實也就是在回答諸葛亮北伐的目的和原因。

當我們穿過歷史的長河,站在今天再去看過去時,總會辯證來分析,某個時刻歷史事件的正面與反面。就像現在,很多人的都在討論諸葛亮當年北伐決策的正確與否。但是,在我看來,分析歷史問題就是在已知的情況下去討論原因,不要假設,因為歷史沒法假設。回到這個問題上,關於諸葛亮選擇北伐的原因,我認為,可以從三個層面來分析,這三個層面也可以歸結為諸葛亮北伐的最高目標、中層目標和最低目標。

長遠規劃:興復漢室、促進統一

關於諸葛亮北伐的最高目標和終極願望,他在隆中對中已經提到了,就是“成就霸業”“興復漢室”。劉備在隆中和諸葛亮見面時,也在談話中提到了自己的計劃想法。劉備說到“志猶未已”,而他的志也是針對當時漢室頹廢現象,他希望自己可以興復漢室。因此,在當時劉備和諸葛亮都認為,漢室是可以復興的。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種下的“興復漢室”的種子對於他後來在蜀漢秉政時期北伐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在後來,劉備大敗於孫權不久就病逝了。諸葛亮在上書劉嬋《出師表》時寫到了“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這也指出了劉備是有著結束割據的創業目標的。包括後來諸葛亮寫到的“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都深刻表現除了他對興復漢室的願望。雖然有一些學者也在討論,此時的漢室和諸葛亮隆中對中的漢室是否一樣。但不可否認的是,結束割據是諸葛亮的崇高理想和願望,而要實現這個偉大目標,北伐是必須的。

中觀規劃:軍事政治戰略的調整

讓我們再把視線拉回到《隆中對》,其實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諸葛亮在《隆中對》前後的戰略觀點是不同的。簡單來說,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對蜀漢興復漢室的規劃是通過奪取荊、益來積蓄力量,同時再進一步向洛陽、潼關來奪取中原。但是我們知道後來發生了夷陵之戰,在這一戰爭中劉備不但沒有實現為關羽報仇的願望,還大敗於孫權。夷陵之戰的失敗,也讓諸葛亮認識到蜀漢軍事戰略上的問題。此前,蜀漢非常看重荊州,但是荊州對於孫吳來說的重要性被忽視了。雖然說,興復漢室需要解決孫吳、曹魏但是是有先後順序的,在當時需要處理好和孫吳的關係。因此接下來諸葛亮對軍事戰略做了調整,放棄與孫吳爭奪荊把進後一步的戰略重點放在隴右。

另外,對於諸葛亮北伐來說,雖然不一定能夠一舉消滅曹魏,但是可以使蜀漢在雍涼甚至整個涼州獲得一定的控制區,從而形成有利於以後的戰略隔絕。作為一個有著戰略眼光和長足部署的人來說,諸葛亮不會只把眼睛盯在當下,更會考慮未來。另外,諸葛亮的北伐在當時對於其敵方曹魏來說,也產生了軍事上的威懾和騷擾。這也是有著軍事目的的,可以對魏國施加軍事壓力,其次是對魏國保持政治壓力。

近期目標:時不我待、凝聚內部

在劉備在世時,蜀漢內部其實就存在著派系劃分的問題,劉備去世後這一問題也並非消失,這也是諸葛亮提到的“奸佞小人”的問題。通過北伐可以起到凝聚內部共識的作用。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諸葛亮作為蜀國的大軍師,他對蜀國的人才部署和人才儲備是非常清楚的。他深刻地認識到,蔣琬、費禕等人的能力遠不及自己。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蜀國的立國者後代能夠擔當大任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綜上所述,雖然說諸葛亮北伐,讓蜀軍在幾年的時間中都很疲乏,損失也不不小,很多人把這些歸結到諸葛亮頭上。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北伐對曹魏是產生了一定的威懾作用,射殺魏國名將張郃、擊敗雍州刺史郭淮等,司馬懿帶領的魏軍的避戰也說明的這一問題。經過諸葛亮的北伐,蜀國內部也實現了一定程度上的整頓。回過頭來,我們再看諸葛亮的北伐,他之所以堅定地北伐,不是因為他知道北伐會成功,而是在時不我待的情況下,他知道,現在勝算不大,以後勝算會更小。


肖屾小聲讀史


諸葛亮北伐是在給蜀漢集團畫一張巨大的餅,這和現代企業老闆給員工畫大餅是一樣的道理,就是給員工描繪一個美好願景,讓員工為願景而奮鬥。

蜀漢集團本來有一個美好願景:恢復漢室,實現天下一統。《隆中對》給出了是實現願景的方法和步驟,佔荊益二州,待天下有變,兩路出擊進攻中原,實現統一天下的夢想。關羽大意失荊州,蜀漢集團僅剩益州,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失去了出路,使蜀漢集團變成了地方割據政權。還能不能實現美好願景,每個蜀國人心中都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諸葛亮北伐,是繼續給蜀漢集團畫餅,告訴大家願景沒有改變,願景還可以實現。失去了荊州,蜀漢集團地盤小了,出路窄了,困難大了,但是可能性還是存在的,希望並沒有破滅。諸葛亮北伐是用希望來凝聚人心。

北伐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只要有一點點可能,有一線希望,就可凝聚人心。



具體來講,以前跟著劉備幹得的人,劉備死了,但他恢復漢室的奮鬥目標還在,北伐就是繼承他的遺志,就是恢復漢室在行動,這些人會一如既往地為夢想而奮鬥。

益州當地的士紳,他們有兩個想法,一是諸葛亮北伐成功,蜀漢集團在中原建都,他們就可以實現蜀人治蜀的願望;二是蜀漢投降,曹魏集團不可能到蜀地建都,他們也可以實現蜀人治蜀的願望。諸葛亮北伐其實就是叫他們走第一條路,不要想著投降。



如果諸葛亮不北伐,就相當於告訴益州士紳,恢復漢室,統一天下是不可能的,那他們就會只想著投降,蜀漢內部矛盾必然激化。

蜀漢集團不北伐,偏安一隅,必然喪失鬥志,僅擁有一州之地,內部又不團結,面對強大的曹魏集團,滅亡會來的更快些。

“夢想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這萬一作用太大了,諸葛亮北伐就是在利用這萬一的作用。

互關互動,互利共贏!


豫有得


公元223年劉備去世,阿斗繼位。蜀漢政權進入諸葛亮時代。但劉備留給諸葛亮的蜀漢,是一個爛的不能再爛是蜀漢。公元219年六月劉備稱中王,那是蜀漢政權的頂峰。

這時的蜀漢跨有荊益,荊州雖然沒有全據但也有三分一吧。人口在一百六十萬左右,軍隊十六萬。這時的蜀漢人口軍隊跟東吳差不多,是曹魏的三分之一。魏蜀吳三家分天下,魏佔六分、蜀漢東吳各佔二分。蜀漢在達到頂峰後,接連受挫。公元219年荊州三郡丟失,損失人口六十萬。公元220孟達降魏,致使漢中東部的上庸房陵西城歸屬魏國。損失十多萬人口。公元221年七月—公元222年八月劉備東征接連三次大敗。夷陵猇亭之敗、馬鞍山之敗、秭歸之敗。損失軍隊不詳,有說四萬、有說五萬、也有說八萬。魏人傅子的記錄是八萬。只知道黃權部萬降魏(晉書:黃權願以千萬人當寇。據魏書黃權和龐林、史郃和三百一十八名中低將領投降)張南率萬人在夷道戰死。因為張南把孫桓五千人圍在夷道,所以推測不下萬人。夷陵猇亭之敗,損失不詳。只是說吳軍破四十餘營。馬鞍山之敗損失萬數。秭歸之敗損失不詳。就算是損失五萬人,那也是蜀漢精銳。損失文武三分之二。(按三國志中有名字)所以說諸葛亮接過的蜀漢政權,已經爛的不能再爛攤了。劉備死是當年南中諸郡皆反。


公元225年平定南中後,諸葛亮準備北伐。在其一生中進行了五次北伐。 很多人講是諸葛亮姜維等人的連年北伐是窮兵黷武,蜀漢的衰弱也是他們造成的造成的。是蜀漢滅亡的原因之一。雖然說是諸葛亮五次北伐,姜維十一伐中原。次數看起來很多,但實際上大多是很小規模的。論北伐次數規模東吳遠勝蜀漢,東吳北伐次數超過二十次。但卻從未有人講東吳窮兵黷武?像明朝洪武永樂五十年間十三次北伐,規模是蜀漢的五倍十倍。也沒有人講窮兵黷武?像唐朝唐太宗二十三年間對外討伐戰爭,至少有十七次以上。怎麼沒有人講窮兵黷武?東晉南宋不北伐,還遭不少人罵。 其實大多數人不過以成王敗寇來論。假設蜀漢統一了中國,別說是十六次北伐。就是三十六次北伐也不會有人講窮兵黷武的。

曹魏的人口軍隊五倍於蜀漢,經濟更是無法相比。諸葛亮的隆中對講:跨有荊益—天下有變—兩路北伐。現在荊州已失,天下又無變,一路北伐豈能成?諸葛亮是非常清楚。蜀漢這時又處於虛弱時侯。諸葛亮北伐的原因,我認為是:

第一以攻為守

公元220年曹丕下詔詢問眾臣,問劉備會東征東吳嗎?群臣都講不會的。蜀漢是小國,名將也只有關羽。關羽死了,蜀漢膽破,沒有力量進攻。只有劉曄講肯定會的。三國志:曄獨曰: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劉曄的意思是講蜀漢雖然是小國,但劉備的策略是依仗軍事力量輝武揚威。肯定會興師動眾顯示他的力量有餘。

可以說諸葛亮也是採用這個策略。曹魏無時不在想統一天下。即使蜀漢不打魏國,魏國遲早也是要打的。劉備死後,魏國已經不把蜀漢放在心上。曹丕連續用兵伐吳,五年間就三徵東吳。曹丕是急切想完成一統天下。公元228年春諸葛亮進行第一次北伐。三國志: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而魏略的記錄: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所以諸葛亮是向曹魏宣示,你看我還能進攻。


不主動進攻,難道等著別人來打。曹丕稱帝后,魏國不少人認為:蜀漢東吳憑山川重險三江之固,阻擋魏國統一。我們不如屯田練兵,數十年後魏國益強。蜀吳衰弱,那時再討伐可一統。但是曹丕不接受,反而在五年內三徵東吳。電視劇三國曹丕講人生有幾個數十年,豈能等那麼久。雖然是電視劇,但說出了歷史中的曹丕想法。魏國地盤是佔據田地最好的中原,人口也比蜀吳加起來還多。如果大家一起發展,蜀吳怎麼也發展不過魏國的。正是由於蜀吳頻煩北伐,再加上前期魏國周邊的遊牧民族。魏國一直沒能安心修養生息。 公元240年後魏國再次準備大規模屯田,將來用於討伐蜀吳。司馬懿令鄧艾在淮南淮北屯田,開鑿河道修水利通漕運。鄧艾講:用五萬人屯田,六七年間,可積累三千萬斛糧食在淮。這些糧食夠十萬大軍吃五年。然後藉此伐吳,勝算就非常大了。東吳收到消息立馬派十餘萬人馬北伐,主要目的是破壞屯田。破壞屯田,東吳掘斷一些大壩,水利設施毀壞。一些屯田被淹,一片汪洋。之後魏國派駐更多的軍隊保護。每逢有戰事,糧草能直接通過漕運到前線。(幾年後又把鄧艾派往西線)東吳卻陷入南魯黨爭中,此次北伐後。坐視魏國在淮南北屯田成功。 曹魏在涼州秦州雍州也有屯田(涼州秦州為東漢的涼州,雍州為東漢的司州一部分)司馬孚講:對付蜀漢應該有充足的準備。每次蜀漢軍隊入寇,關中的軍隊擋不住。每次都要調洛陽中軍去支援。要再派駐兩萬步騎去關中。但關中連年戰亂又多賊寇,糧草不足。應從冀州調屯田兵屯於上邽。秋冬習訓練,春夏修田桑。這樣關中糧草才能更充足,防禦蜀漢也更容易。 鄧艾到了西線雍涼秦州也是開始著手深一步屯田。並上書朝廷:國之所急,惟農與戰,國富則兵強,兵強則戰勝。然農者,勝之本也。三國志講:艾所在,荒野開闢,軍民並豐。所以說蜀漢能讓鄧艾安心的屯田,將來伐蜀嗎?這時姜維每次要大舉北伐,費禕只給他不到萬人。如諸葛亮在世必然會大規模北伐。一來破壞魏國的屯田,二來也可趁機蠶食。

第二蠶食魏國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攻隴右祁山、第二次北伐攻陳倉(支援東吳)、第三次北伐攻下陰平郡武都郡、第四次北伐攻隴右祁山、第五次北伐武功五丈原。除了第二次北伐是支援東吳外,其餘都是蠶食雍涼。諸葛亮的接班人蔣琬就曾上書阿斗:今魏跨帶九州,根蒂滋蔓,平除未易。若東西併力,首尾掎角,雖未能速得如志,且當分裂蠶食,先摧其支黨。這也是諸葛亮不打長安打隴右的原因。因為蜀漢尚無跟魏國決戰的實力。隆中對講天下有變兩路進軍,也是考慮到魏的實力太強。所以才不採用魏延佔領長安潼關,切斷雍涼跟魏國的聯繫。改為攻佔隴右,切斷魏國跟秦州(隴右)涼州的聯繫。公元228年北伐,隴右四郡的南安、天水、安定郡皆降。只有隴西郡堅守。


(紅色部分就是隴右)

所以說諸葛亮並非完全否決魏延的計策,只是有所縮小。諸葛亮的策略是切斷隴道,一舉拿下秦涼兩州。第五次北伐時諸葛亮西上五丈原,當時司馬懿講根本不用擔心。郭淮反對,那樣才對魏國威脅大。三國志郭淮傳:淮曰:若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盪民、夷,此非國之利也。司馬懿採納了郭淮的建立,立馬在那裡佈防。營寨還沒建好,蜀漢軍果然來攻。後來姜維北伐也是採用當年諸葛亮的策略。三國志:維若斷涼州之道,兼四郡民夷,據關、隴之險,敢能沒經軍而屠隴右。宜須大兵四集,乃致攻討。大將軍司馬文王曰:昔諸葛亮常有此志,卒亦不能。事大謀遠,非維所任也。 (紅色部分就是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切斷涼州和西域跟魏國的聯繫)


當諸葛亮進行第一北伐時,選擇進攻隴右五利。 第一齣其不意:公元227年諸葛亮到漢中時,魏明帝就想伐蜀。大臣勸伐蜀成本太大。不如據險防守。公元228年諸葛亮北伐,魏國就派曹真在長安西邊扶風郡郿縣一帶佈防以阻止諸葛亮進軍關中。三國志: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諸葛亮派趙雲鄧芝偽裝主力做出向郿縣以進軍關中,諸葛亮率主力進攻隴右。據魏書:是時朝臣未知計所出。就是說當時魏國大臣都沒猜到諸葛亮攻隴右而不進攻關中。諸葛亮隆中對就講益州之眾出秦川。出師表也講還於舊都。誰都沒有想到諸葛亮真正目的是隴右。 第二隴右有糧:從南安、隴西,因食羌谷,若趣祁山,熟麥千頃,為之縣餌。上邽也有糧,後來北伐諸葛亮就割了上邽的麥。 第三秦涼魏國統治力量弱:諸葛亮採用的是向魏國力量薄弱的地方。誘羌胡叛、切斷隴道,一舉拿下隴右以西(涼州、雍州西部)。而雍涼的胡羌人多次叛魏。公元211安定郡反,公元220年涼州酒泉郡反。公元220關中胡人反,公元224年羌人反,公元227年安定郡反(所以公元228年諸葛亮北伐攻隴右,三郡叛魏響應諸葛亮),公元233年鮮卑柯比能,步度根叛,安定郡保塞叛.公元247年雍涼羌胡叛魏降蜀。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 第四拉長魏國支援補給距離:隴右諸郡距距離蜀漢近魏國遠。距離蜀漢不過六七百里,但距離魏國洛陽兩千多里。後漢書郡國志:安定郡,雒陽西千七百里。隴西郡,雒陽西二千二百二十里。 第五以戰克之威,進兵東向(關中):拿下四郡後可進軍關中,收降四郡兵,招納羌、胡擴充實力。三國志:據櫟陽積穀之實,放兵收降,招納羌、胡,東爭關、隴,傳檄四郡。


第一次北伐時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已降,只剩隴西郡在堅守。這時魏國已派張郃率五萬援軍救援隴西郡。諸葛亮派馬謖去街亭就是為了擋住張郃為大軍攻取隴西郡贏得時間。當時隴西官員講如果蜀軍能切斷隴道並擋住援軍一個月以上,不用打隴西郡就會投降。三國志裴注:使東兵不上,一月之中,則隴西吏人不攻自服。所以馬謖只要擋住張郃一個月就夠了。三國志裴:後十餘日,諸軍上隴,諸葛亮破走。也就是說馬謖守街亭只是守不到十天。當時諸將是推舉魏延或吳懿去守街亭,諸侯亮不聽眾人的執意用馬謖。 馬謖只有在街亭擋住張郃援軍一個月以上,隴西郡一破。諸葛亮就能率軍回師跟馬謖內外夾擊張郃。張郃援軍一破,曹真根本興不起什麼浪。等到魏國再集結大軍前來。則隴右城已固,諸軍足辦。蜀軍所在深險。

蜀漢把秦涼消化後,又可趁機向東進逼長安。雖然雍秦涼殘破,但確實是一塊值得經營的好地方。漢巴蜀地雖然是天府之國,但蜀道難於上青天漢中地理堪為天獄。糧草很難運送到前線。劉備當年東征打一年都不缺糧,那是因為水運比陸運至少節約三倍。路蜀地難走的路相比至少在五倍。蜀漢軍隊可在雍涼秦屯田,再召撫四周的漢朝遺民。東漢末大亂時很多漢人跑到新疆西藏青海寧夏去了。例如高昌國是漢魏遺民建立的。魏書:彼之甿庶,是漢魏遺黎,自晉氏不綱,因難播越,成家立國,世積已久。就是說他們是漢末魏末時遷到那的,在晉朝八王之亂後建立國家。後來想歸附中原王朝,當時北魏沒有接受。他們的禮儀跟漢朝差不多。

第三自古偏安者不能久存

電視劇三國中,阿斗問諸葛亮。魏國並沒有打我們,反而我們頻繁打人家。大家相安無事不好嗎?諸葛亮回:陛下今年多大了,才十七。(應該是二十一)我已經五十有三了。憑蜀中險要可保二十年無事,我只要每天上朝下朝就好了。可是二十年後我可能不在了,可是陛下您才多大?雖然是電視劇,但道理是對的。



自古以來有偏安能久存的嗎?要麼一統要麼讓別人一統。像劉邦如果呆在巴蜀之地,依然能享榮華福貴。像唐朝開始在關中,有函谷關擋著依然能關起門過小日子。但卻東出而爭天下。要是等到中原一統,那時再想爭天下就難了。像一些割據政權成漢前蜀後蜀南唐等那一個逃得了被滅的。像五代十國南唐本來就是南方政權中最強的,如果能趁北方多事之秋。因為北方最強的政權七十年間換了五個:後唐、後晉、後梁、後漢、後周。又要對付北漢和契丹。南唐如能東滅吳越、閩,南兼南漢、西吞南平、西征楚、西伐前後蜀。一統淮河以南,長江之境。然後再跟北宋一決雌雄。像東晉如能趁北方分裂成十幾個小政權,全力北伐。步步蠶食壯大,恢復一統河山也未成知。卻坐視北方一統成前秦、北魏。



後出師表就把這道理說的很清楚。雖然很多人講偽作,但道理是對的。後出師表最早出現在公元252年,諸葛恪看後決定北伐。於是有人講可能是諸葛恪弄的偽作。三國志:近見家叔父表陳與賊爭競之計,未嘗不喟然嘆息也。諸葛恪也寫了一篇講以前的諸侯不思進取。三國志:近者劉景升在荊州,有眾十萬,財谷如山,不及曹操尚微,與之力競,坐觀其強大,吞滅諸袁。還講了高皇帝為啥不關門過小日子,而是東出。

後出師表六條理由:1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我們不打魏國,魏國遲早是要來我們的。2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高皇帝和其謀臣都比蜀漢歷害,但還是數敗於項羽,最後一戰定乾坤。3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徵,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劉繇、王朗當年都在楊州割據,而當年孫策渡江時才幾千人。劉繇、王朗都沒有主動消滅,最後讓孫策消滅了他們。4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彷彿孫、吳,然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逼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一時耳。曹操用兵比得上吳起和孫子,但還是接連大敗。所以一時的成敗不足以論英雄。5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就是說自公元227年到漢中至公元229年間損失了很多人才,再過些年又會再損失。那時如何抵禦魏國?蜀漢的人才是由:1從北方隨劉備南下的。(公元221年時已經死的差不多)2荊州人才,荊州已失。已經不能再從荊州補給人才。3避亂到蜀的士人。現在三國鼎立,也沒能補充了。4益州本土人才。就像東吳一樣都是淮泗將領和流亡北士。到了後面丁奉昔日不過是甘寧的小將都能成為統帥了。6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我們不打魏國,而關起門來發展。一州之地怎麼發展也比不過九州的魏國。時間久實力必然越拉越遠。


小鴻哥


一、諸葛亮是有遠見的政治家,他知道,益州這個小小地方,再怎麼發展也到頭了。自古以來中原都是得天獨厚的條件,土地肥沃,生產富足,中原一旦恢 復起來,統一南方只是時間問題。中原的動盪決定了南方割據的可能,中原一旦恢復完成,南方絕無割據的可能。諸葛亮北伐就是爭取引起中原新的動亂,阻撓或者 拖延北方經濟恢復的過程。

二、劉備定的國號是什麼?不是蜀,是蜀漢!漢的都城是洛陽!如果不北伐,不是違背了建立蜀漢政權的初衷了嗎?那麼後輩人就會說蜀漢不思進取、偏安於貧瘠之地了。

三、轉化矛盾,當時蜀漢的內部是很亂的,益州集團和荊州集團的矛盾十分激烈,益州集團以李嚴為首的不少人都想把諸葛亮搞下去,北伐是把內部矛盾轉向外部矛盾!把蜀漢所有人的目標都轉向曹魏,這是個很明智的政治權謀。

四、北伐可以讓自己一直掌握兵權,諸葛亮除了主動北伐,再沒有其它選擇。最保守可以保國,保證蜀漢政權的正常運作。可把戰線推前,並控制隴右一帶,擴張領土,進而增強國力。最理想的是能通過北伐完成先帝夙願,一統天下。


明瞭半卷書


諸葛亮選擇北伐的原因,個人見解:

1、主公劉備志向,匡扶漢室

北伐戰爭是在劉備去世之後,諸葛亮掌握兵權。諸葛亮做的一切圍繞劉備的討伐口號。劉備的理念就是恢復漢朝的統治,很多文臣武將都是因為劉備立志的這些口號和行動跟在了他身邊戰鬥,當劉備死後,那邊諸葛亮掌握大權後跟著這個思想做下去,所以諸葛亮選擇了進行北伐,就會有一大批人跟著北伐,匡扶漢室,北伐出師有名,出軍有力,加上蜀漢物產豐富,糧食充足,北伐信念堅定。

2、調和蜀漢內部的矛盾

蜀漢這些大臣和武將,軍隊,大體兩部分組成,一部分就是劉備自己帶的軍隊,稱外來人,客人。一部分是本地人,蜀漢分出幾個“集團”勢力,互相對抗,長期下去內亂會越來越嚴重,諸葛亮就利用北伐戰爭慢慢的讓內部矛盾大大縮小,成為一致對外北伐曹魏的思想。

3、充分利用現有人才

當諸葛亮接收蜀漢的時候是爛攤子,人才也在慢慢的流失,現在大將要不老去,要不死去,要不走了,如果在等過幾年或者十多年,那個時候打戰爭,連有勇有謀的大將都沒有了,如何打勝仗。現在魏國已經佔領了大半個江山了,再不北伐就來不及了。

4、政治正確

在劉備稱帝之前,實際上整個中國還是在漢朝民意之下維持的這麼一個統治,但是自從曹丕串漢之後,這個漢朝整個中原地區實際上分劃成兩派的,一派忠心曹魏,另一派還是向著大漢朝的子民,所以諸葛亮北伐還是向著民心。如果諸葛亮不北伐那麼十年二十年以後,那麼這部分向著大漢朝的子民都老去死去後,再去北伐,就沒有很多民意支持了,也不能打著當初劉備的口號匡扶漢室。時勢變化了,這樣諸葛亮的討伐戰爭就大大的少了天下百姓的支持。

5、現實所迫

不攻曹魏,蜀漢必亡。自從曹魏皇帝曹睿同意大臣孫資的建議,對蜀國採取據守要塞,大力恢復魏國實力。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讓曹魏有時間發展國力,那麼漢魏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

一旦等到曹魏國力強大,蜀國只能坐以待斃。只有出蜀,佔領雍州、涼州,一來可以獲得秦川駿馬,組織騎兵、二來作戰之時有迂迴空間,發動大規模作戰、三來可以大大削弱曹魏的騎軍部隊實力。只有北伐攻打曹魏,掌握主動權,才會有機會,收復北方,匡扶漢室。




藍空長綿


應:蜀漢別說只有十萬軍士,即使三萬也要不斷的北伐,哪怕喊口號做樣子,不北伐不行啊,理由是劉備,諸葛亮把自己推向風口浪尖上去了,下又下不來,因劉備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他是漢帝的叔叔,不管過去做小編織生意怎麼樣,現在己是劉皇叔了呀,曹操奉天子以令諸侯,師出有名,那劉備自稱正統,他若不不斷的北伐不是打自己的臉嗎?那可就也是亂臣賊子了,司徒王朗與諸葛亮不是有段精典的對話嗎?都講自己是正統,都想讓對方歸順自己,所以諸葛亮無論兵力多少,包括後來接班的姜維,都要去討《賊》,誰讓你是漢室《正統》呢?哪怕拼到最後一人都得匡扶正義,無論現代,過去還是將來都得講名正言順,否則站不住腳,劉備的皇叔不能空穴來風,總得辦實事。

就是劉備死後必須不斷的伐魏,因為你的佔地叫…蜀漢,是漢室子民就該不斷的維持漢朝,否則師出無名劉備怎能和《曹賊》混為一談呢!


9紫氣東來


有一句名言:軍事是政治的延續,當時的蜀漢只有通過北伐這個動作,來維持蜀漢的正統地位! 1.劉備一死,蜀漢政權又迅速陷入了困境,而面對這些困境的不是別人,正是蜀漢丞相諸葛亮。 首先 ,是外交環境。劉備死前剛跟江東政權打了場“夷陵之戰”,大敗而歸,孫劉聯盟破裂。但更重要的威脅,仍然是北方力量強大的曹魏政權。當年,劉備在還沒死的情況下,強行稱帝。這種做法,雖然我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他的“正統”地位,但是在政治格局中卻損失很大,因為失去了和中原地區的聯繫,尤其是和漢獻帝之間的聯繫,徹底淪為一個地方政權。 其次,求號碼內部更麻煩,劉備去世前後,益州地區已經先後有四個郡發生叛亂,而且第二次叛亂還持續了兩年時間。因為蜀漢政權從劉備創業初到現在的二十幾年間,不斷有不同利益和背景的人或勢力加入,導致整個政權內部層級關係非常複雜。之前,劉備還有“漢室宗親”的政治地位,和“復興漢室”的價值願景,可以整合這些人的想法和行動。但是,當劉備逐漸喪失這些政治優勢之後,這種複雜的政治層級就變成了各懷鬼胎的一盤散沙。 之後為了緩解“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的狀態。 外交上,諸葛亮用作義正言辭的方式寫了一封公開信來罵曹操,信裡一再強調蜀漢的使命是“復興漢室”,而你們曹魏就是篡漢的國賊,很快我們就會出兵討伐你們。同時諸葛亮又派使臣頻繁的出使孫吳,和孫吳重新簽訂盟約。把對外事情解決了之後,諸葛亮才起兵到南方去平叛。 蜀漢根本的危機還是在內部。實力上,諸葛亮只有一條路可走,就是堅持蜀漢正統地位,和“復興漢室”的使命,但是這兩個條件在這個時候已經不再是當然的了,而是必須不斷付出具體動作去強調,而這個具體動作就是北伐,就是諸葛亮“六出祁山”。面對曹魏政權,蜀漢在政治上處在劣勢和守勢,這一部分缺陷只能通過軍事攻勢來彌補,也就是北伐。同時通過北伐這個動作,就是給東吳傳達一個意思:蜀漢是心心念念‘復興漢室’,不會對孫吳打主意,東吳也就放心了。 最重要的是諸葛亮通過北伐這個動作把蜀漢內部的政局調動和平穩下來。這裡有兩層目的:第一,是通過強調“復興漢室”的使命,整合所有人的價值觀;第二,通過讓國家處在長期對外戰爭狀態,對內進行壓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