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康熙知道死鹰是八阿哥换的吗?

红雨说历史


《雍正王朝》中,八阿哥为了不让十四阿哥刻意讨好康熙,将十四阿哥的寿礼偷梁换柱。

通过安插在十四阿哥身边的眼线,八阿哥、九阿哥和十阿哥已经察觉到了十四阿哥争夺皇位的用意。特别是伪造八阿哥笔记,策反了原本是八阿哥派来监视和掣肘自己的鄂伦岱,同时也不顾八阿哥等人的安排,打赢了西北的战斗,这些都让十四阿哥非常的不满,毕竟这个时候,八爷党的其他阿哥并没有放弃拥立八阿哥为帝的想法,此时十四阿哥暴露出自己的夺嫡之心,必然会招致八阿哥等人的怨恨与气愤。

而不仅仅是不服从八阿哥的要求和安排,为了讨好康熙,十四阿哥更是假借天意,用一块有寿字的陨石来讨好康熙,这样都是为了提升他自己在康熙心中的分量,反而是把他的这几位哥哥踩了下去。而十四阿哥的大将军还是由四阿哥胤禛举荐的,西北又是年羹尧坐镇阶级大军,八阿哥等人对于两位亲兄弟的关系一直存在怀疑,所以断然不会让十四阿哥轻易的取得康熙的信任与喜爱。

当从鄂伦岱那里拿到十四爷准备送给康熙的寿礼时,八阿哥等人便做了手脚,一招“偷梁换柱”,将陨石直接换成了一只死鹰。


康熙看到了死鹰,立马便知道这是八阿哥所谓,毕竟知子莫如父,康熙对于自己的这些儿子们太了解,他可以肯定这件事情,不是十四阿哥作为,也不可能是其他皇子做的,能做出这种事情的,只有八阿哥。

八阿哥为了拉拢收买人心,可以将国库存银借空;为了扳倒太子,不惜使用诱供的方式;为了争夺西北带兵之权,又不惜葬送朝廷六万兵马。种种的事情,让康熙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八阿哥表面上仁义道德,但是实际上却是不折不扣的不择手段之人,为了争夺皇位,不惜出卖自己的党羽兄弟,所以这件事情必然是八阿哥所谓。

至于其他的皇子,大阿哥、废太子、十三爷被圈禁,九阿哥、十阿哥两个人是八阿哥的依附,剩下的三阿哥最讲究读书人的礼节和气节,必然不会做这种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之事,而四阿哥胤禛,不管再有什么想法,毕竟十四阿哥是他的亲弟弟,这样陷害自己的弟弟自己的母亲也没有办法交代;而十四阿哥这个时候必然是要讨好康熙,毕竟自己远在西北,比不希望看到京城的异动,自己鞭长莫及。所以康熙一开始就已经坐实,这件事情是八阿哥胤禩所为。


康熙非常清楚,如果死鹰事件而引发骚动,八阿哥是最大的受益者,所以康熙便不去彻查此事。

正如邬思道所分析的,如果康熙彻查此事,降罪于八阿哥,八阿哥死不承认,九阿哥、十阿哥在一起哄,必然是朝中混乱,同时会将矛头直指十四阿哥。而十四阿哥此时在西北带兵,正好可以以清君侧的名义带兵回京逼宫,讨要说法,顿时就是天下大乱。

如果这样,八阿哥有着朝中普遍支持,又有京畿附近军事力量的支持,便可以有所动作以谋求皇位。而一旦十四阿哥不服气,双方兵戎相见,那么遭殃的将会是康熙和整个大清王朝,到那时康熙想要善终都很难。

这一点康熙看得非常清楚,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仅可以肯定了此事为八阿哥所为,更是把事情压了下来,不让八阿哥的计划得逞。同时康熙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开始安排自己的身后事,为雍正的登基开始铺路了。


雍亲王府


当然知道,康熙帝是谁,这种事用脚指头想想也知道是老八所为!

一、

在《雍正王朝》中,精彩的片段有很多,高潮也是一场接一场,其中决定康熙帝最终拍板传位的事件,就是“死鹰事件”。

这起事件发生的相当蹊跷,处于九子夺嫡的最末期,可是整个事件的结局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而是高高举起,又慢慢放下。为什么会是这么一种解决方法呢,要解释清楚来龙去脉,我们还得从千叟宴说起:

康熙帝举办千叟宴,是好事,一方面是庆祝自己的六十大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普济众生,让全天下的老人同乐。除此之外,还有一条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老十四胤禵在西北打了胜仗。

尤其是第三条,没有这一条的基础,前面两条也就毫无意义。

随着康熙帝步入老年,自己很清楚自己的身体,偏偏他又不服老,为了每晚还能翻牌子,还能“御驾亲征”,他是强喝鹿血维持。

但是有一点在他脑中异常清醒,那就是大清国的传位问题,实际上自从太子胤礽被废之后,他就已经在苦苦思考这个问题了。

不光他在思考,他底下的这些阿哥们也是在思考,此时最有希望夺位的只剩三个阿哥,分别是四阿哥、八阿哥和十四阿哥。

而有理由相信此时的康熙帝已经决定传位给老四胤禛,只是老四胤禛面临的阻力相当之大。为了解决这个现状,康熙帝接连出了多个招数,应对这个困局。

那么都有哪些招数呢?

二、

一是圈禁了老十三胤祥,造成老四胤禛失去左膀右臂的错觉,以此迷惑老八胤禩,让他转移注意力,把火力集中到其他阿哥身上。

同时,也为了磨练老十三胤祥的心智,防止他冲动,连累到老四胤禛,等于是给老四胤禛留下了一张王牌,事实上最后确实成为老四胤禛夺嫡成功的关键人物。

二是封老十四胤禵为抚远大将军,以此分化八爷党势力,毕竟当时大家都认为,谁当大将军谁就是未来的皇上。

连老四胤禛都被蒙蔽了,回家就练习射箭,老八胤禩也是联络其他八爷党成员,举荐自己当大将军。康熙帝此举相当高明,利用老十四胤禵急于表现的心情,不惜跟老八胤禩分裂,不听从他的建议,执意打了胜仗。连老九都恨恨地说:

“原来不是老四想当皇上,现在看起来老十四才想当皇上!”

当然,这也为后面的死鹰事件埋下了伏笔……

三是暗示老四胤禛推荐老十四胤禵当大将军,以此换来年羹尧陕甘总督职务,牢牢控制住老十四胤禵的粮草问题,使得他不敢轻举妄动。

这一系列招数使完之后,朝局走向就变得不那么明朗了,尤其是老八胤禩一伙,他们明白,自己是离皇位越来越远了。

那么老八胤禩要想夺得皇位,单纯靠圣意垂爱,单纯靠正常程序,希望基本为零。在这种情况下,他必须得出奇制胜,尤其是被老十四胤禵摆了一道儿之后,他更明白一个道理,皇位不是等来的,而是抢来的。

在这种前提下,他们调包了老十四胤禵进献给康熙帝的奇石,而换成了一只死鹰!

三、

实际上,不仅仅是老八胤禩在千叟宴上有所动作,老四胤禛同样也有所动作。

还记得他在千叟宴上进献的是什么宝贝吗?

他自己进献的是手抄的金刚经,受到表扬之后,乘胜追击又掏出另外一件礼物:

“这是皇十三子胤祥十年来,用鲜血刺写的孝经,托儿臣转呈皇阿玛。”

可是这件礼物真的是老十三胤祥托他送的吗?

不一定哦,如果真是老十三胤祥所写,那么后面老四胤禛到宗人府见老十三胤祥,为什么只字没提孝经的事。尤其是老十三胤祥反问老四胤禛,为什么不替他说好话,让他出去?如果真有这部血经,他更关心的应该是,进献礼物后,皇阿玛是什么表情?

为什么送这件礼物康熙帝并不高兴?

原因就在于,老四胤禛也认为康熙帝将不久于人世,为了确保自己能即位,必须在康熙帝活着的时候把老十三胤祥给弄出来。不然的话,他一个人,怎么顶得住老八胤禩一伙的夺位大战?

康熙帝见他提老十三胤祥,以他对老四胤禛的了解,当然明白他的意思,所以并不是很高兴。实际上,老四胤禛去宗人府见老十三胤祥,二话不说,就急着把武将名单掏出来让老十三胤祥认,这也是自私的表现。

四、

那么回到问题,康熙帝到底知不知道“死鹰事件”的幕后凶手是谁?

他当然知道!

当死鹰出现后,第一个蹦出来的恰恰是八爷党成员,老九和老十,尤其是老十跳起来喊:

“这是谋逆,隆科多,隆科多,快将出路堵住,不要放走了同党!”

一句“同党”就把这件事情定性为了恶性结党事件,如果能把老四胤禛也牵连进去,那是极好。

而此时的康熙帝面对混乱场面,他强撑着不能倒,要沉住气,因为他知道,一旦乱了,他的计划就全完了。所以,他选择先放掉鄂伦岱,明确告诉大家,这件事跟他无关!

是啊,用脚指头想想就知道,老十四胤禵正是风光得意,他巴结圣意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送死鹰。

但是老八胤禩一伙,却希望乱起来,原因有三:

本身老八胤禩对皇位没有希望,只有朝政乱了,他才有希望。如果康熙帝彻查老十四胤禵,那么老十四胤禵必然会恼火,会以“清君侧”为由进军北京。到那时,老八胤禩希望看到的局面就发生了,要么跟老十四胤禵里应外合,回头再干掉老十四。要么就联合其他势力,对老十四胤禵发起进攻,到那时,刚平定的西北也会大乱,京城也会大乱,对老八胤禩有利。

如果康熙帝彻查老八胤禩,那么他们必然是咬死也不承认,这时候的老十四胤禵仍然会进京勤王。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老十四胤禵也不傻啊,他之所以急于打胜仗,就是为了赶在康熙帝身体还算硬朗之前,立军功。以便在即位之前,被招回京,毕竟大家都明白,史书上也有教训,储君哪有在关键时刻外派的?

如果什么都没查出来,大家也不干,总之老八胤禩会利用一切手段,让这件事发酵起来,越乱越好。

康熙帝还算是硬朗,强撑着不发火,说了一句:

“有罪的,无罪的,天知道,朕也知道。”

随后便把老四胤禛、老八胤禩、张廷玉等一众大臣的职位消除,将计就计,造成要传位给老十四胤禵的假象。

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而老八胤禩并没有被康熙帝骗住,在回去的路上,他感叹:

“老四胤禛,才是心腹大患!”

所以,整起事件,康熙帝用脚指头想想也知道是老八胤禩搞的鬼,只是一旦他发火,就中计了,他中计了,顺利传位还怎么传?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杨角风发作


当然知道,康熙洞若观火,明察秋毫!

“死鹰事件″后,老九老十对老八说:“老爷子是真狠,硬是不查此事。"


老十四胤禵是大将军王,正在西北统兵,临行前康熙亲赐宝剑。从表相上看,他目前是康熙最得宠的儿子,换句话说,他是最可能承继皇位之人,他莫不疯了?老爷子寿诞之日,他送去死鹰诅咒他,不用查就知不关老十四的事!

老八突审肖国兴后,太子胤礽被废,康熙从图里琛嘴里得知事情的始末后,说了一句"其心当诛"!从那时起康熙就知老八用心险恶,并且从此厌恶这个儿子,心里把他剔除皇位继承人之选!

在后来推选太子事件时,康熙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罢免了力举老八的佟国维,连马齐也降职。老八也明白了,指望老爷子名正言顺的立自己,门都没有!

但老八不死心,他给自己找一切能找的机会!老爷子寿诞,此刻老十四远在西北,他要在京制造事端,把老爷子搞乱。只要老爷子说一句查此事的话,老八就能兴风作浪,搅动朝局!


可是康熙此刻老了,没有精力与能力与老八周旋。老八求的是乱,康熙求的是稳!只要朝局不乱,天下就乱不了!

而老四胤禛从开始就按照邬先生的策略,以退为进,以不争为争的态度走进了康熙的心里,而老四治世,以江山社稷为本的作风,更赢得康熙的赞许,最终康熙把大位传给了老四胤禛!

老八从头至尾就扮演了跳梁小丑的角色,枉为他人做嫁衣裳!


寻桂子


知子莫如父,儿子给父亲的生日寿礼,当父亲的一定高兴。可是康熙皇帝的生日当天,康熙皇帝把大西北的抚远大将军王十四阿哥胤禵通过鄂伦岱送来的礼盒子打开一看不仅万分惊讶,因为这个受理盒子里面装的竟然是一只死鹰!康熙皇帝气的一时昏死过去。

等一时昏晕过去的康熙皇帝明白过来以后不用细想,远在千里迢迢大西北的作为抚远大将军王的十四阿哥胤禵这个儿子,绝对不会再父皇的生日这天送一只死鹰,康熙皇帝明白这一定是嫉妒大将军王的人干的蠢事,并且想嫁祸抚远大将军王这个似乎内定的继承人。究竟是谁干的一目了然。
(天降陨石的礼物变成死鹰)

一生英明无比的康熙皇帝,岂能识不破这雕虫小技,此刻的康熙皇帝想到了八阿哥胤禩,想到了他曾经被图理琛说过的“其心可诛、其心可诛”的这一句话在耳边响起。

当年黄淮河发大水,江南赈灾可朝廷库里存银子只有50万两,户部清理亏空,可八阿哥胤禩就管着分户部,就是知情不报,那时正是康熙皇帝交给太子胤礽监国,明显就是让太子胤礽难堪。

这次太子胤礽的门人黄侍郎,肖国兴等背着太子江夏镇的江南巡盐道任伯安串联犯下了刑部买卖人命大案,就是这八阿哥胤禩在审理肖国兴的时候做了手脚,用不正当的手段套取口供,陷害太子并在深夜进宫给太子打小报告。
(老八最有嫁祸于人的本领)

还有康熙皇帝能列出的八阿哥胤禩做的为人所不齿的行为:

支持十四阿哥胤禵在热河行宫木兰秋狝冒充太子胤礽手迹制造假调兵符一案,八阿哥胤禩就是主谋,此一事使十三阿哥胤祥受到牵连,并被圈禁到宗人府。

所以这次调换死鹰一事,康熙皇帝不用仔细判断,定是八阿哥胤禩所为,十四阿哥胤禵及信史鄂伦岱不会明目张胆的送一个死鹰给自己的父皇康熙帝过生日。

结党营私是这位八阿哥胤禩的拿手好戏,他利用自己的一个“贤”字就以八贤王自居,利用假象蒙蔽了多少人的眼睛,他的这些做法,康熙帝早就心里有数。清王朝有成法,皇子阿哥不得结交外臣,这是防止皇子们作出不轨行为而制定的家法,可八阿哥胤禩暗中结交朝廷上下大臣及贵族权贵。
(康熙帝已经看透八阿哥胤禩)

死鹰事件出现以后,康熙皇帝不仅对上书房大臣张廷玉说:人在做,天再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都是自己的儿子做的孽,要继续查下去恐怕天下人耻笑。

上书房首辅大臣张廷玉说的在理:此刻如果查下去,皇子们各立门派,各自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恐怕要祸起萧墙啊!所以说,康熙皇帝的皇位继承人是不能传给八阿哥胤禩的,他不配。

八阿哥胤禩的所作所为早已在康熙皇帝的心里埋下了阴影,康熙皇帝也承认他这个儿子八阿哥胤禩聪明伶俐鬼点子多,可这些聪明和鬼点子都是小人所为,以治理天下和掌控清王朝的江山社稷毫益处,不具备一代君王治理天下的气魄和征服天下的气势。
(八贤王胤禩的阴险毒辣)

康熙皇帝对活下来的二十几个儿子哪一个不是了如指掌?可是发生这个死鹰事件使康熙皇帝彻底伤心透顶。他不想追查,也不能追查。康熙皇帝明明知道自己已经到了垂暮之年,他现在需要的是大清江山社稷的稳定,更想把皇位继承人交给自己心里满意的人。

调换抚远大将军送来的理物变成一只死鹰,很明显,这事儿只有八阿哥胤禩下得了手。因为在他的眼里所有的兄弟都是他继承皇位的拦路虎,欲除掉而快之。八阿哥胤禩觉得他调换死婴一事很神奇,可谁不知道作为抚远大将军王的十四阿哥胤禵也是八爷党和成员,可八阿哥胤禩这么做,明显是感觉到抚远大将军王是他的重要竞争对手,为了搬掉绊脚石,八阿哥胤禩的此举不单是内讧,手段更是拙劣。所以康熙帝念及父子之情,没有给八阿哥胤禩以更大的难堪,和他的下场,最终以开除宗籍的下场。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了猜想,故事为主,有不同看法欢迎网友们吐槽! (图片来自网络影视资料)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雍正王朝》详细解剖还在后面,带你继续解剖雍正朝!欢迎网友评论互动、留言。(第248期总268期)


日尧居


在康熙寿宴上,众皇子及百官都争相送来了自己精挑细选的礼物,气愤融洽,一派祥和。十四阿哥虽然远在西北,但是父皇的生日这个小儿子还是挂念的,不过当李德全打开十四皇子托人送来的礼物,康熙一看,气的当场昏厥过去,原来礼盒里装的竟是一只“死鹰”。


在如此重大的宴会上,居然出现这样的一面,无异于谋反,也使得整个场面顿时混乱不堪,更有九阿哥和十阿哥跳出来说“要彻查此事”。查谁呢?自然是查送礼物来的十四阿哥了。可是康熙却拒绝了,几句话就把这大逆不道的事压下去了,好像完全没有发生过一样。


以康熙的英明神武,自然知道这件事的幕后主谋是谁。是的,就是八阿哥胤禩。至于他为何要陷害十四阿哥,就要从康熙五十七年开始说了。


康熙五十七年,从西北传来了去青海平叛的六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消息。朝野震惊的同时,已经风烛残年的康熙更是宣布一个重大消息,要在皇子中选一位出来“替父出征”。纵观整个康熙朝,兵权都是被康熙牢牢攥在手里的,这一次居然要选一位皇子当大将军王,去西北平叛。


这个消息的背后无疑是要告诉世人,谁能当上大将军王,谁就是未来的储君。众皇子们欲欲跃试,都想争得这一头衔,就连一直以“不争是为争”的四皇子胤禛,这一回也坐不住了,但通过幕僚邬思道的分析,胤禛才恍然大悟。


其实在皇子中,能带兵打仗的寥寥无几,大阿哥和十三阿哥被圈禁,就只剩下十四皇子胤禵了。十四皇子胤禵当选大将军王,也让外界以为是康熙有意把大位传给十四皇子,通过此次出征,就是为了给十四皇子上位来铺路。


虽然十四皇子在出征前,向同阵营中的首脑老八胤禩保证,绝对没有当皇帝的野心,保证绝对支持老八继位,才让老八稍微心安。可到了前线的老十四,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对老八的要求置若罔闻,只想一心打好这一仗,赢得康熙的信赖。


随着前线战事的节节胜利,十四皇子的威望也是越来越高,使得老八胤禩对十四皇子越来越不满。而十四皇子也忘记了当初对老八的承诺,也对皇位充满了渴望,认为皇位就是自己的,这就不可避免的使得老八和老十四之间发生了裂痕,由此引发了老八掉包老十四给康熙的礼物,想让康熙法办老十四,至少要让康熙对老十四失望,由此让老十四失去继承皇位的资格。


可精明的康熙哪里会上老八的当,只是轻轻说了一句:“不查了,有罪的,没罪的,天知道。”在康熙心里,老八早就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只是因为老八实力最强,不到最后一刻绝不会放弃对皇位的追求。而老八想在乱中取胜的阴谋破产后,康熙更是对这个儿子失望透顶,也让老十四和老八走到了公开决裂的地步。


康熙知道是老八在背后捣鬼,为何不处置老八呢?其实这也好解释。那时候的康熙已经没有了昔日的雄心壮志,他只想把政权平稳过渡下去。都知道是老八做的,可是没有证据来证明是老八做的,如果僵到那一步,势必也会把远在西北打仗的老十四拖下水,老十四知道康熙要严查此事,以老十四的性格势必会带兵勤王,局势就会失控,而实力最强大的老八集团就会乱中取胜。这就是老八的阴谋。


对此,你觉得死鹰是谁调换的呢?欢迎留言评论。


历史局中人


《雍正王朝》里当发生了死鹰事件之后,王琰向凌太医去打探康熙的病情,凌太医说,吉人自有天相,不要紧的,王琰就猜到康熙快不行了,所以到雍王府去找雍正,然后跟雍正说皇上快不行了,希望雍正能够争取继位。

王琰说康熙几个阿哥,只有雍正是真正念着大清的江山和臣民的,希望阿哥能够继位,然后向雍正提醒了郑春华的事情,并且向雍正说,他愿意帮他除掉郑春华。

没几日,康熙下旨,将王琰,雍正,老八,张廷玉,马齐全部罢黜,康熙既然将雍正和老八都罢黜了,也没有调查死鹰的事情,那么表面上看是要把大位传给老十四了,但是老八却说:康熙应该是过不了冬天的。

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不要跟老十四翻脸,老十四那边不要担心,因为远在西北,雍正才是心腹之患,而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要抓住军权,也就是丰台大营和步军统领衙门,丰台大营是自己人不用担心,要去争取九门提督隆科多。

雍正觉得自己没有希望了,十分灰心,要将邬思道高金礼送走,邬思道就笑雍正不知道康熙的一番苦心,雍正说他不知道康熙的苦心,只知道康熙心里就是当老十四当做继位人。

康熙把上表举荐雍正为太子的王琰给罢黜了,然后将雍正等人都罢黜了,那就摆明是要让老十四来继位的,尤其这个死鹰事件,康熙查都不查一下。

邬思道却说,四爷,你要好好的参祥一下康熙的帝王心术呀,康熙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在准备后事呀,因为康熙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再也经不起折腾了。康熙之所以不查死鹰的事情,就是因为康熙心里的默认的继位人是雍正。

邬思道都很确认死鹰是老八做的,更何况是康熙呢?老十四做为大将军王,西北大捷后,肯定是没有必要送死鹰的,只要等着继位就行了,只有老八有这个动机,破坏这个事情,康熙一查,就对他有利。

康熙现在之所以不查死鹰的事情,因为康熙的时间不多了,查这个死鹰的事情根本没有意义,他如果查老十四,那么老十四直接率大军来清君侧,而如果查老八,老八又觉得冤,那么就会天下大乱,康熙难善终,雍正也难顺利继位。

所以说,康熙必定知道死鹰的事情肯定是老八做的。


历史简单说


《雍正王朝》中,十四阿哥为了给康熙祝寿,准备了一块刻有“寿”字的陨石。不料,八阿哥私自打开礼盒。到了康熙的寿典上,当礼盒被打开后,里面出现一只死鹰。康熙一看,整个人都快晕过去了。

老爷子圣明烛照,对八阿哥调换死鹰的事情自然心知肚明。

知子莫若父,老爷子只是不想挑明

康熙对自己几个儿子的人品、才能的评价,是相当准确的。

十四阿哥远在西北,没有任何动机会千里迢迢送一只死鹰过来,很明显被调换过。

八阿哥在调查刑部冤案后,就已经被康熙发现是假仁假义,被定义为“其心可诛”。这种事,也只有他干的出来。

康熙的情报网遍布朝野,带着陨石的鄂伦岱回京后拜访八爷府的事,肯定瞒不过康熙。

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的裂痕,就是康熙亲手制造出来

康熙五十七年,老爷子故意放出风,说要选派皇子出任大将军王。

当时胤禩和胤禵都有当大将军王的意图。胤禵主管兵部又有军事才能,觉得自己应该当仁不让;胤禩觉得这个位置就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所以志在必得。

康熙选择了胤禵当大将军王,勾起了他的夺嫡之心,也让胤禩与胤禵成了对手。

在阿哥里面,当胤禵自成一派的时候,只有胤禩会与他过不去。

混乱的局面,对八阿哥最有利

在那么一个庄重的场所送死鹰,肯定会引起一阵混乱。混乱的局面对谁最有利?八阿哥。因为他已经失去圣心,想上位就不能用常规做法,只能走险棋,浑水摸鱼。

一旦康熙追查到底,那才是八阿哥喜闻乐见的时候。如果查老八,礼物是十四阿哥,正好给了他清君侧的理由。不管查谁,局面都会乱,对老八都是“福利”。所以,康熙为了稳定局面,没有追查。

送死鹰的事,连邬思道都能察觉是八爷干的,老爷子没有理由不知道。

康熙已经风烛残年,经不起大的折腾,只想利用最后一点点光阴,将权力平稳地传承下去。


秋媚读史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九子夺嫡最激烈的时候,康熙的圣寿之日到了。在康熙的寿宴之上,发生了一件让康熙和所有大臣都意想不到并十分震惊的事——抚远大将军、大将军王十四阿哥胤禵从西北前线送来的一个独特的寿礼——一个带有天然“寿”字的陨石,康熙十分高兴,但命人打开礼盒的时候,里面却装着一只死鹰!

这只死鹰的出现,引起了寿宴现场一片哗然与惊慌——皇上圣寿之日送上死鹰!这个行为是绝对的“大不敬”的罪过,相当于“谋逆”的十恶不赦之罪,是要被杀头的!

群臣的惊慌混乱之中,八爷党骨干九阿哥和十阿哥趁机跳出来高声叫嚷:把受十四阿哥胤禵之命送寿礼的鄂伦岱抓起来,并要求立即严查!

寿宴现场一时乱了套,九门提督隆科多带人抓了鄂伦岱,并开始控制混乱的局面。

寿宴上的众人都在看康熙的反应:出了这么大的事,一定是有人有预谋的作乱,看看康熙该如何处理。

但是康熙却显得非常冷静,并没有表现出震怒的情绪,而是很沉着的要求:不要动,都不要动……。

这个时候的八阿哥胤禩,以及九阿哥和十阿哥都极力要求立刻审问鄂伦岱,揪出元凶。

康熙却冷静的说:把鄂伦岱放了吧,大家都散了吧!

面对要求彻查的激愤的声音,康熙强忍愤怒,说了这样一句话:不查了,有罪的,没罪的,天知道……

他极力想表现出从容和沉稳,但还是没有撑住,在寿宴现场昏了过去。

这个死鹰对康熙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那么康熙为什么要强忍愤怒,选择了“息事宁人”,而不惜把自己气得昏了过去呢?

从康熙气晕过去,说明康熙对自己的寿宴上有人送死鹰这件事其实是怒不可遏,气愤已极。

送死鹰,这就是在诅咒他死啊!用心得有多么恶毒啊!并且这事极大可能就是自己的某个儿子干的,康熙除了愤怒,还有就是感到“奇耻大辱”——爹当的真的很失败。

但就是强忍怒火和耻辱,康熙居然就咽下了这口气——不追查,难道他真的不想知道究竟是谁送了这只死鹰吗?

其实,看到那只死鹰,康熙心里很快就判断出是有人暗中捣鬼,而且捣鬼的人十有八九就是那个为了“夺取大位”而冒险一搏的八阿哥胤禩。

从康熙放了替十四阿哥胤禵送寿礼的鄂伦岱来看,说明他不相信送这个死鹰是十四阿哥胤禵的本意,因为自认为是皇位继承人的十四阿哥胤禵,没有任何动机来做这么明显并愚蠢的事。

远在西北的胤禵,对京城形势,康熙的状况的了解是有限的,他真正关心的是康熙什么时候撒手人寰,以及自己在此之前如何顺理继位,所以,他毫无必要“节外生枝”搞出这么个“引火烧身”的动静。

所以,康熙无论如何也不会怀疑这个远在西北的“大将军王”会愚蠢到如此地步,大老远的送一只死鹰来激怒他,如果这样,十四阿哥胤禵就只剩下造反一条路了。

讨康熙的欢心,才是十四阿哥胤禵最该做的。

而这个死鹰更不可能是四阿哥胤禛调的包:十四阿哥胤禵和他的亲哥哥四阿哥胤禛之间的关系一直就很紧张,最好的局面就是“面和心不和”,胤禵送给康熙的寿礼,四阿哥胤禛都未必能知道是什么,更不必说能不能看到,能不能有机会做手脚。

同时,种种迹象表明,四阿哥胤禛继位的可能性也是极大的。此时冒险,绝无任何必要,同样也属于节外生枝。

在极大的可能性的情况下毫无目的的增加不确定性,肯定是极端不明智的做法,四阿哥胤禛不会糊涂到如此地步。

那么,剩下的就只有八阿哥胤禩了。

直到康熙办寿宴之时,继承大统可能性最小的,就是八阿哥胤禩了。

从第一次太子被废公开推举新太子八阿哥胤禩犯了康熙的忌讳,吃了康熙一闷棍开始,康熙对这个儿子就只剩下“严加防范”了。

所以,八阿哥胤禩要想得到皇帝之位,其实只有一个出路,那就是“抢”。

胤禩清楚,要想让康熙主动把大位传给他,可能性几乎为零。除了想办法“抢”到手,别无他路。

所以在十四阿哥胤禵送的寿礼上打主意,胤禩既有动机,也有条件——因为到京城送寿礼的鄂伦岱,本是八爷党的人,来京之后拜见主子,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况且十四阿哥胤禵也需要鄂伦岱到八阿哥胤禩那里替他解释为什么没有听八阿哥胤禩的话按兵不动,而是按照康熙的意愿主动出击打了一个打胜仗。

胤禩还是有机会调包的。尤其是当他听说十四阿哥胤禵没有听他的要求,主动出击的时候,胤禩明显感觉到,他一直以为没什么心眼比较好哄的十四弟,已经和他不是一条心了。

他看走了眼。

按照九阿哥胤禟的话说,就是“都以为老四胤禛想当皇上,原来真相当皇上的是他”!

作为当事人的康熙,就更加清楚谁最没戏。通常讲最没戏的那个,就是嫌疑最大的那个。

康熙心中几乎认定,这只死鹰就是八阿哥胤禩调的包。正因为如此判断,所以康熙就必须强忍心中怒火,坚决不上这个老八的当。

八阿哥胤禩为什么要用调包的方式送康熙一只死鹰呢?

这个问题,康熙自己心里明白,而四阿哥胤禛的师爷,那个把康熙研究到骨头里的邬思道,也是清清楚楚。

所以,当胤禛为康熙不去追查“死鹰事件”,也不追究任何人的责任,反而把自己和老八一起免职的举动感到灰心和绝望的时候,邬思道出来说话了。

胤禛从康熙罢免自己和老八甚至张廷玉马齐的举动中得出的结论是他老人家要把大位传给十四阿哥胤禵了,这是在给老十四扫除继位的障碍。

他十分灰心,拿出来一箱子金银珠宝,作为给邬思道的酬谢——既然自己没戏了,就没必要再留着这个师爷了。

胤禛告诉邬思道:先生虽有房杜之才,可惜我不是李世民。让先生枉费心机。

但是邬思道却不这么认为,他对这件事的理解和胤禛完全不同。

邬思道分析康熙,入木三分。

他首先肯定一点,康熙自知时日不多,开始准备“后事”了。并且他判断:康熙心中默认的大位继承人不是别人,应该就是四阿哥胤禛。

胤禛听邬思道这个话,将信将疑,心里话,凭什么这么说?是安慰我吗?

邬思道告诉他:四爷聪明绝顶,只是关心则乱,你静下心来想想,自己也会得出正确的判断的。

接下来邬思道给胤禛做了细致的分析。

首先,邬思道一针见血的指出:死鹰这件事,十有八九是八阿哥胤禩干的——这应该和康熙自己的判断完全一致。

其次,邬思道解释了为什么康熙明明已经有了怀疑的对象,却不去彻查——康熙已经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了,预感到即将灯尽油枯的康熙,现在最紧要的事情,就是安安稳稳的完成传位的大事。

但这件事的前提,是康熙认定死鹰事件的两个当事方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都不是他心目中已经确定的大位的继承人。

假如当事人当中真的有一位是他心中确定的大位继承人的话,康熙必须要查,如果他默认的大位继承人不能摆脱嫌疑的话,传位是不可能的,毕竟这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在皇位继承人这个关乎江山社稷前途的第一重要的上,他绝对不会“带病提拔”。

正因为两个当时人不是,所以不查——罪魁祸首无论是八阿哥胤禩或十四阿哥胤禵,都已经不影响他的皇位传承了。

邬思道的分析,很透彻。

邬思道还明确指出,八阿哥胤禩送死鹰,其实是孤注一掷的行为,他最主要的目的,是把局面搅乱,他就有机会“乱中取胜”,所以他必须要冒着被康熙看破的风险做这样一个极端危险的举动。

他打的主意,就希望康熙去查,最好查到自己身上,然后借着他精心培植的“八爷党”的势力大闹京城“火中取栗”——借势发飙“逼宫篡位”。

但,康熙看穿了,干脆没有给八阿哥胤禩“发飙”的机会。

而死鹰事件的另一方,十四阿哥胤禵也在想最好京城大乱,各种势力互相消耗,他可以得“渔翁之利”——举兵进京勤王而一举夺取大位。

康熙谁的机会都没给。既不给八阿哥胤禩发飙的机会,也不给十四阿哥胤禵“勤王”的机会。

按照他的想法:都别动,都回家歇着去。

胤禛听了邬思道的分析,精神大振,深感自己的皇阿玛的用心良苦。

胤禛算是彻底相信,这个大清皇帝的位置有极大可能就是自己的了。

于是,胤禛和邬思道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登基前的准备工作。

事实上,康熙为了皇位的顺理继承还真的就是“用心良苦”了。

儿子太多,又都很能干,对康熙来讲居然就成了他晚年最头疼的事了。

但他还是驾驭住了诸多皇子,实现了自己理想的稳定传位。

康熙不愧是一个老练的深懂“帝王之术”和“御人之道”的“一代明君”。


步武堂



当然知道啊!

话说问这个问题的朋友,应该没有好好看电视剧吧,剧中邬先生说的很清楚啊,这分明是个送分题啊!

当然这个剧情背后的两个故事其实更有意思,接下来宋安之具体来说说。

首先来说康熙肯定知道死鹰是老八换得,因为邬先生分析的很是合情合理。他对老四说的那番话其实就是对于这段剧情的诠释:“送死鹰的事我敢断定是八爷所为,十四爷率十万精锐在外,如果彻查他,正好给了十四爷一个清君侧的口实呀,八爷在这边联络呼应,立时就是天下大乱呐。如果查办八爷,礼物又是十四爷的,八爷叫起撞天屈,这九爷十爷推波助澜,立地祸起萧墙呐,到那时皇上恐怕想善终都难”。

我们再来看看康熙的表现,当时并没有查死鹰是怎么回事,而是放了代表老十四的进献寿礼的鄂伦岱,并且意味深长的说道:“有罪的,无罪的,朕知道,天知道”。

而老八一党的表演也很幼稚,像老十四身为老八一党,老八他们并没有维护老十四,说老十四是被冤枉什么的,反而是老十先跳起来说道这是谋逆,并且还交代隆科多不要放走同党,将其定义为结党谋逆,很明显意指老十四是跟老四结党。

康熙要放了鄂伦岱的时候,老九和老十更是控制不住的一直说道他这是谋逆大罪,意思不要放。

老八一党之所以这样幼稚的表演,说白了陷害老十四是其次,主要是在疯狂暗示康熙,这就是我们做的,来查我们吧,到时候好有借口来制造乱局,以求乱中取胜,毕竟康熙没有传位老八的意思,他们只能通过这种不正当方式来谋取皇位。

很明显康熙并没有给老八一党乱中取胜的机会,选择了以不变应万变,压根没有追查死鹰事件,使老八一党发作不得。随后将老四和老八罢职,以制造要传位于老十四的假象,使老八一党有了希望,不至于狗急了跳墙,因为老十四远在西北,老八一党有信心在康熙驾崩后,老十四还没有回来的空档期间将遗诏改为传位于老八的。

所以说康熙这个当时已经执政60年的老狐狸,是当场就猜出了老八他们的心思,知道死鹰是老八换得。

当然这个剧情并不重要,与之相关的两个故事,其实更有意思,接下来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一、邬先生(无先生)

邬先生在剧中可谓是神机妙算学究天人的半仙存在,但其实在历史上并没有邬先生这个人,也就是野史中有所记载罢了,说白了还是没有这个历史人物。

所以剧中邬先生的名字邬思道很少出现,一直以邬先生的称呼而出现,多少有些暗示观众是无先生(邬先生)的。

而邬先生这个虚构人物,其存在有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充当类似于旁白解说的人物。毕竟雍正王朝电视剧是一部相当有内涵而烧脑的电视剧,如果没有邬先生的解说,很多时候观众是看不明白这背后的寓意的,更何况就是有邬先生的解说,其实有些剧情还是很烧脑的,所以邬先生的存在是很重要的。

而康熙为什么知道死鹰是老八换得,并且克制自己不闻不问呢,邬先生的旁白解说就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使观众看明白这段剧情。

二、真实历史上老八才是死鹰事件的真正受害者

死鹰事件的原型应该是历史上的“毙鹰事件”。

在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康熙前往热河巡视途中,老八原本应该随侍在康熙身边。但因当时恰好是老八母亲良妃去世三周年的祭日,所以老八出于孝心前往去祭奠母亲,未没有去行在请安,只是派了太监去行在对康熙说明原因,意思是想请个假,祭奠完母亲再回去。

本来这也没什么,但老八为了向父亲康熙表示一下自己的孝心,还让太监给康熙带过去两只上等的海东青,结果没想到的是海东青到了康熙手中之时竟然奄奄一息,康熙当时已是暮年,很是愤怒认为老八是诅咒自己也将如海东青一般奄奄一息,所以当着诸位皇子说道:“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

这其中应该是有着内幕,不然不会出现这么巧合的事情,很明显老八是被人算计了,可以说老八才是此次事件的最大受害者。

结果到了雍正王朝电视剧中,以“毙鹰事件”为原型的“死鹰事件”则是成为老八并非受害者,反而是幕后黑手,使人不得不佩服编剧和原著小说作者二月河先生的历史功底,知道诸多历史细节,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虽然与历史不符,但就电视剧而言,是将其演绎的精彩绝伦,可谓是相当成功的。

而雍正王朝电视剧在真实历史基础上的二次创作剧情,更是充分说明历史远比小说精彩多了。只不过具体的历史细节,没有人深挖并且成系列的讲出来罢了,所以很多人认为历史是死板无趣,其实并非是这样的,只是大家缺少一个可以更加生动了解历史的途径而已。

现在大家看明白雍正王朝电视剧的经典之处了吧?

我是宋安之,主打历史文章和分析经典电视剧中隐藏的人生道理。故事在笔下,我们都在路上,茫茫人海中你我这么有缘分,正好让你看到我的文章,那么还请继续这种缘分,点个赞关注一下吧!

第265期宋安之独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

下期再见!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回答,有不同看法欢迎评论出来和谐交流,觉得分析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宋安之


康熙末年,八阿哥胤禩给康熙送老鹰,而老鹰送去后,竟然死了,惹得康熙勃然大怒,这事按说听吊诡,但确确实实存在。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事发生后,康熙亲口在众皇子和众大臣面前宣布,“朕与八阿哥的情义绝矣!”

这就是说,康熙当众与八阿哥断绝了父子关系了。而这也意味着,八阿哥夺储算是彻底没戏了。



当然,八阿哥给康熙皇帝送老鹰并不奇怪。当时这件事是这样的: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在太子胤礽再度被废后,八阿哥同样遭到康熙的训斥,并被告诫不得有痴心妄想之举。

不久,康熙前往热河打猎,八阿哥没有跟随一同前往,理由是其生母良妃卫氏二周年忌辰,他要前去祭奠已故的母亲。

祭奠完后,八阿哥住在城北的汤泉,在康熙即将回城时,他派太监给父亲送了两只老鹰。

八阿哥给康熙送的老鹰自然是名品海东青,因为康熙喜欢打猎嘛,所以送两只猎鹰也算是正常。

但不正常的是,两只老鹰到了康熙手里时,却已经变成了两只死鹰!



可以想象,当时的康熙是何等的愤怒!

您想啊,不跟随前期巡幸打猎已经惹得康熙不快,而康熙即将回城,八阿哥也不前来接驾而只是派人送来老鹰,而送来的老鹰,还是死的!

这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呢?在康熙看来,因为他之前训斥过八阿哥,而八阿哥似乎是想用这两只老鹰来说明一件事,那就是:

老鹰虽然厉害,但也有老死的一天(将康熙比喻成老鹰喽?)

从情理上说,八阿哥应该不会给康熙送两只死鹰,但最终的结果是,康熙收到确实是两只死鹰,

其中间的过程,这两只老鹰是不是被人给弄死,八阿哥是不是被人给陷害,这个已经没办法知道,但最起码有一点,让八阿哥倒霉这个结果是做到了。

在被康熙当众宣布“脱离父子关系”后,八阿哥实际上已经被踢出了夺储的队伍,之前很多看好他的大臣也开始与之划清界限。



而这一结果,就是导致原属于八阿哥范围的十四阿哥开始异军突起。

事实上,笔者也认为,康熙当众宣布与八阿哥脱离父子关系实际有些接近于表现,大概他也看到八阿哥太得人心,所以要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吧!

否则的话,如果真是被脱离了父子关系,八阿哥就是十条命也保不住了。但八阿哥仍旧太太平平的活过了康熙末年。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康熙只是用此举来阻断八阿哥的夺储之位,并没有要彻底弄死自己曾经喜欢过的这个皇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