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最难懂的一章:“道”,究竟是什么?

【原经】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德经》最难懂的一章:“道”,究竟是什么?

一、大道尽在无影中,智慧全在有形外。


本章中,老子开篇对道做了一个描述,即“道冲”

“冲”,即空、虚,但同时包含着张力无限,威力无穷,无所不包之意。老子认为,道虽然无边无际,无踪无影,看似空洞无物,但是,确表现出了一种极强的张力,力至八极,气贯苍穹,神定乾坤,摧生万物。并且这种力量是无休止的,使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老子表述为,“而用之或不盈”。盈,即满。道家认为,物壮则老,物极必反,器盈则覆,什么东西一旦过于充盈,也就意味着死亡。老子在这里认为道的力量永远用不完,并且“不盈”,也就是说道是永远充满活力,不会死亡,不会停止运转。

在对道的张力进行表达之后,老子紧接着用另外一种比喻来表达了道与万物的关系。“渊兮,似万物之宗”

。渊,本来形容水之高深莫测,此处则形容道的博大与无穷尽。老子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生之于道,道是万物的本源。

这是老子第一次系统地,白描式地描绘道的形态,希望能够给世人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老子明确地告诉世人,大道无形,空而无物,但是深不可测,力不可尽,势不可竭,对道必须要保持一种敬畏的心态。


《道德经》最难懂的一章:“道”,究竟是什么?


其实这句话中隐含着一个重大的人生哲学命题:一个真正得道的高人,一个有知识有涵养的人,一个有大智慧和大境界的人,首先就要放空灵魂,扩大胸襟,摒弃主观,包容万物,不囿于物质和眼前的利益,唯有如此,才能有更宏大的目光来面对未来,更强大的力量来面对挑战,更广泛的智慧来驾驭复杂的人生社会大局。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放下”二字好说难作,而老子所讲的道,其最根本的特质就是要能拿能放,以空化物,以物为空,达到这种境界,即是“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所以说,学道也好,学佛也好,学到最后就是一个“空”字,保持心性的空灵和灵魂的干净。

也正因此,很多人为了得道,远离尘世,隐入深山,但是,本人觉得身远不如心远,正如陶渊明所讲,“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走到了哪里才是离红尘最远的地方,陶渊明告诉我们,心远了,一切都远了,在形式上无论跑多么远,心里放不下,永远还是放不下。

《道德经》最难懂的一章:“道”,究竟是什么?

有一次我到河北赵州,参观了当地的一个千年古刹,即柏林禅寺。在历史上赵州禅师可以说是名扬天下,唐朝高僧玄奘东游曾到此寺院。

其实,北京也有很多有名的寺院,诸如潭柘寺,红螺寺,碧云寺,卧佛寺、香山寺等等,大多都在郊区,倚山而建,向水而居,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也都算是偏远了。但是,我就发现这么有名的柏林禅寺,背不靠山,面不向水,建于闹市之中,久思不得其意,后来,思考老子之道,终于明白其间的道理,于是做小诗一首,以达其意。

题赵州柏林禅寺

李清泉

名山建名寺,名寺隐名山。

浩然千年刹,却立闹市间。

出门红尘里,归舍俗烟寒。

大道心为本,意正欲不偏。

不明穷通里,林深亦妄然。

能识回头路,方悟赵州禅。

二、黄尘隐大道,明处看愚贤。

讲完了道的形态之后,老子的思维由空而无物的道转向人世间的处世法则,他讲了十二个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老子认为,一个人在生活的实践中如果能够做到这十二个字,就可以算是体现出道家精神了。

《道德经》最难懂的一章:“道”,究竟是什么?

  • 何谓“挫其锐”?

指人在做事和处世过程中,要注意削去锋芒,保持一种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精神状态,尽可能地做到不伤人,不害物。如果一个人总是觉得自己了不起,有一点小才能,有一点小成就,有一点有小资本就沾沾自喜,到处招摇,必然会带来无尽的祸患。凡是成就大事业的人就一定要能够稳得住心性,安得住精神,摆得正位置。

  • 何谓“解其纷”?

就是要最程度地避免纷争,该退得时候退一步,该让得时候让一点,该忍得时候忍得住。人生不要斤斤计较,东边不亮西边亮,有得就有失,有进就有退,今天看着是好事,争来了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忍一步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道德经》最难懂的一章:“道”,究竟是什么?

  • 何谓“和其光”?

指人要学习日月之精神,光照万物而不图索取,主要是指身在高位之人要居上不骄,广布恩泽。善取财者,既要重视聚财,又要善于散财,财多不散就易形成贪得之心,体内也会形成郁结之气,多不得寿亡。善弄权者,有了权力之后要善于为民作事,才能够消除权力的锋芒,消除欲望膨胀之心态,在百姓的认同中获取温暖的力量。

  • 何谓“同其尘”?

就是融于红尘之中而自得其乐,不妄思、不妄想、不妄动,命贱如草而不悲伤,粗茶淡饭而不懊恼,竹杖芒鞋而自逍遥。实际上是指居下位之人,当能忍辱负重,甘于平淡,于平凡中见精神。人有十年河东,亦有十年河西,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机遇来时当掌天下于股中,时运不济,亦淡然于山水之间,其古仁人之境界也。

老子讲的这十二字,讲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纵览古今,能够守住这十二字的人不多,人天生的本性是自我炫耀和展示,一个人除非一无是处,否则,总希望把自己光辉的东西展现给他人,绝大数人都逃不过这种人性中的虚荣心。


《道德经》最难懂的一章:“道”,究竟是什么?


比如,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有名的典故,“文王拘而演《周易》”

商朝末年,周文王被困在羑里,也就是今天河南的羑里县,在那里推演《易经》,最后形成了自己对《易经》的一套理论体系,也就后世的《周易》。

其实,《易经》这门学问远在周朝之前便有,传说创始于上古的伏羲氏,在夏朝的时候称作《连山易》,在商朝的时候称作《归藏易》,其推演的过程与卦序的排列是不同的,而文王通过自己的理解,利用在羑里被拘的这段时间,创生了新的推演理念,即《周易》,也成为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易学体系。因此,后人主要是通过这个典故来表达对文王的敬意,身陷困境而能够有所作为。

但是,我们今天讲这个故事,想从另外一角度来理解这个事,文王作为诸侯王的时候,正是商纣统治时期,文王作为一个大国诸侯的首领,为什么会被抓捕呢?原因就在于文王过于锋芒毕露,引起了纣王的怀疑,担心其会与自己争天下。

所以,就把那文王抓了起来,如果不是手下的人努力,文王的命可能都保不住。文王被解救之后,姜子牙为他点破了迷津,《六韬》中就记录了姜子牙劝文王的这句话:

“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六韬·发启》)

《道德经》最难懂的一章:“道”,究竟是什么?

鸷鸟,指猛禽。

姜子牙讲,猛禽扑抓地上猎物的时候,两个翅膀向后一掠,低空俯冲,以极其精准的方式捕获错物。猛兽进攻之前,往往两只后腿向后一缩,身子向后一团,下颌放在两只前爪上,攥足力气,迅速扑出,让猎物没有还手之力。

这两句话实际上是描述了猛禽和猛兽的捕猎的形态,实际上暗指,一个真正能成就大事的人必须要低调,要积累了足够的资本之后,才能出手,否则是一无所成,甚至会搭上性命。

真正有想法的人,要深藏不露,甚至让人觉得这个人没有什么追求,这才是境界,不能让人家一眼就看明白,事情还没有个着落,倒弄得满城风雨,那就适得其反了。

姜子牙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当时商纣王昏庸无道,残害忠良,滥杀无辜,酒食肉林,花天酒地,每天不理朝政,同妲己寻欢做乐,不顾天下苍生,老百姓怨声载道,诸侯多数敢怒不敢言,这是个事实,但是,商纣王毕竟还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还有其统治的基础,诸侯之间尚未形成一心,在这种情况下,周文王公开地壮大自己的力量,交好诸侯,抚恤百姓,与商纣王的行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结果被人检举,最终身陷牢狱。

姜子牙通过上面那句话告诫文王,在表面上必须要保持与商纣王步调一致,消除他的疑心,私下壮大自我,网络诸侯,待时机成熟,再商大计。

文王最终明白了姜子牙的用意,于是,“为玉门、筑灵台、列待女”,造成荒淫无度、生活奢靡的假象,以取悦纣王。纣王听到消息后大喜过王,心里想,姬发这小子终于上路子了,这还差不多,终于不再把文作为监管对象,并且赋予了文王征营天下诸侯等诸多权力。

这样一来,文王通过明暗两种手段,不断的消除异已,收获民心,团结诸侯,扩大土地,最后抓住机会,其子周武王一场牧野之战便推翻了商纣的统治,建立起了长达八百多年的周王朝基业。所以,在历史上,看似仅仅一场两个多时辰的战斗实现了王朝的更替,但这背后却是两代人,数十年共同努力的结果。

《道德经》最难懂的一章:“道”,究竟是什么?

讲了四个法则之后,老子对本章做了一个总结,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意思是讲,道太高深了,太深奥了,说它存在但又看不见,说它不存在,却又实实在在地发挥作用,老子在这里用了个词——“似或存”,这三个字其实与佛经上常讲的“如来”二字异曲同工。

什么叫如来?来了没有,没来,走了没有,没走,如来如不来,如去如不去,这就叫如来。

道家讲“似乎存”,存不存呢?说它存,却看不见,说它不存,不按照道的法则办就会出事,说存在哪里了,不知道,这就是道的奥妙之处。

讲到这里,老子提出了道家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命题,即“道生万物”,何以生“道”呢?或者说,世界的本源究竟在哪里呢?面对这个命题,老子也没有思考出最终的答案,只是无奈地说了一句,“我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我不知道谁生的“道”,但我却坚信“道”生成了万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