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鴨難養、成本高?做到這三點效益也能好

養殖一線

在鴨的養殖過程中,環境條件對鴨的生長有很重要的影響,只有合適的環境才能確保鴨的健康生長,減少疾病的發生,提高生長速度及產蛋量。所以在鴨的養殖過程中,必須要保證鴨有良好的生長環境,在溫度、溼度、空氣質量、鴨舍衛生、飼料供給等方面進行高質量的管理,確保鴨的體重基本穩定,提高抗病能力,特別是在冬季,由於氣溫降低,會導致各方面的環境條件都隨之而變,對鴨的生長影響很大,本文主要針對冬季養鴨生產應注意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以供養殖者參考。

要注意保持鴨的體重穩定

鴨群平均體重是衡量一個鴨群健康與否的重要標誌,鴨的體重對於鴨應對外界環境變化、疾病的侵害都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蛋鴨,在產蛋階段,對於營養的需求比較高,自身代謝和維持產蛋都需要能量,在冬季低溫情況下還要保持體溫,如果營養供應不足,很容易導致鴨的體重出現波動,導致體重下降,而且還易患疾病。要保持鴨的體重穩定要做好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冬季鴨難養、成本高?做到這三點效益也能好

做好寄生蟲的防控

寄生蟲對於鴨的生長影響很大,一定要做好防控工作,在飼養環境不好,或者鴨舍衛生條件差的情況,寄生蟲如鴨蝨、鴨蟎蟲就會大量滋生,一旦長期存在就會加速鴨體內營養的流失,導致鴨的營養不良,從而導致鴨的體重出現波動,所以要加強鴨舍環境的管理,做好衛生工作,定期進行消毒及驅蟲,確保鴨群健康的生長。

防止營養代謝疾病的發生

北方地區冬季溫度較低,導致一些菌群失衡,這樣會造成鴨的營養代謝疾病的發生,例如鴨腹瀉病的群體發作,使鴨對於營養的吸收降低,再加上低溫會消耗鴨的體內能量,體重會在短期內降低,引發其他疾病的產生。

保證優質全價飼料的供應

鴨的體重生長,主要是飼料的充分供給,特別是在冬季寒冷的條件下,更要注重營養的全面與均衡。在選擇飼料上,一定要確保優質全價飼料的供應,這樣才能確保鴨的營養充足,滿足產蛋、自身代謝及抗寒冷的需要,確保體重不因外界條件變化而降低。

刺激集群的採食

由於鴨體本身對於溫度有應激反應,在冬季鴨群的採食量會明顯出現增大的情況。如果鴨群的體重都正常,基本採食欲方面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鴨群體重較輕,則一定要採取辦法刺激鴨群進行採食,從而達到增重的目的;而對於體重低於標準的,則要採取分離單獨飼養方式,進行額外的營養添加來達到增重目的,使低體重的鴨群體重增加,儘可能提高均勻度。

加強鴨群的環境管理

環境對於疾病的發生有很大的影響,冬季氣溫降低,鴨場多數需要採取保溫措施,特別北方地區,要對鴨舍進行密閉處理來進行保溫,鴨舍內的空氣清新度受到影響。另外氨氣濃度也會大增,加上高密度的飼養,很容易導致一些疾病的暴發,使群體染病,所以必須要加強環境的管理。

做好隔離飼養

鴨場的選址儘量要遠離居住區,在地理上進行環境隔離,另外在管理上,對於進出場內的車輛、人員等都要進行嚴格的消毒,儘可能杜絕不必要的來往流通,減少與外界的接觸,避免交叉感染,實現真正的隔離飼養。

做好衛生和消毒工作

在鴨場的管理上,搞好衛生和消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加強衛生管理方面,要制定嚴格的衛生管理制度,衛生要做到細緻、全面,不漏死角,每天對廠區及鴨舍進行全面的打掃,保證環境的衛生、乾淨。要建立嚴格的消毒制度,按照科學的消毒流程,確保廠區內的消毒工作能夠做到全覆蓋。對於病死鴨要按照無害化處理流程進行處理,消滅傳染源頭。對鴨舍內消毒時,最好是帶鴨消毒,但在冬季一定要儘可能利用中午進行,中午溫度較高,能夠避免因消毒而帶來的溫度差過大,確保溫度影響最低。

確保環境的穩定

冬季鴨舍為了保溫,都要做密閉處理,這樣做雖然對於保溫有利,但是不利於有害氣體的排除,導致氨氣量上升,同時溼度也會加大,所以在保溫的同時,也要適當的進行通風換氣,確保鴨舍內的空氣清新。可以開設天窗、使用軸流風機、縱向通風等方法,也可以通過減少鴨群飲水、減少撒水、增加舍內溫度、添加降氨除臭的藥物添加劑等方式達到除氮降溼的目的。在除氨降溼的過程中,要做好保溫與通風換氣,通風不可避免會導致舍內溫度降低,所以儘可能以換氣為主,採用間隔換氣方式,當溫度降低到一定限度時停止換氣,避免因溫差過大,導致鴨群的應激過強。

增強鴨群的抗體

疫苗的預溫

冬季進行防疫注射疫苗時,一定要先進行疫苗的預熱,因為冬季外界溫度較低,而疫苗又要求在冰箱中保存,在短期內溫度是無法達到舍溫的,疫苗溫度達不到25℃,應激大而且效果受到影響,所以冬季注射疫苗一定要先進行預溫,確保免疫時造成的應激最小,發揮最大的效力。

冬季鴨難養、成本高?做到這三點效益也能好

鴨群的抗體檢測

要加大鴨群抗體的檢測,密度要比平時加大一倍,H5的Hl抗體低於6log2,H9的Hl抗體低於8log2,變異株的Hl抗體低於5log2,要考慮進行免疫。另外在標準值以下的個數,不能超過20%。

免疫時間的調整

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免疫時間調整,如飲水免疫的斷水時間要延長到5~6小時,確保免疫效果。根據疫苗的反應調整免疫時間,如在下午進行禽流感變異株的免疫,這樣可以減輕上午免疫的較大應激,對產蛋的影響程度也能減輕。

結語

冬季是鴨疾病多發季節,一定要能過加強管理,確保鴨的體重達標,使鴨的生長環境處於相對穩定狀態,在溫度、溼度、空氣、飲水、營養供給等方面達到最佳的狀態,穩定體重,確保注射疫苗都能達到效果,提高鴨群自身的抗病力,使鴨群平安穩定越冬,提高生長及產蛋能力。

冬季鴨難養、成本高?做到這三點效益也能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