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得癌其實不容易

想得癌其實不容易

想得癌其實不容易

現在得癌的太多了,各種各樣的癌,而且得癌的年齡也越來越小。身邊有六七個人因癌倒下了。這很嚇人,就好比我和其他幾個人站在一起,一會兒一個人倒下了,一會兒又一個人倒下了,您說嚇人不嚇人?其實當我把人體的一些問題想清楚後,我發現得癌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不是您想得就得的。

要得癌,您得先有“資格”,就像開車,要開車得先考駕照,而得癌的資格就是您的身體裡要先有慢性炎或其它慢性損傷(慢性炎也是慢性損傷的一種,慢性損傷還包括許多其它的形式,如慢性的毒性物質接觸、長期精神壓力、長期服藥等等)。比如慢性胃炎可發展成胃癌,慢性肝炎可發展成肝癌,慢性結腸炎可發展成結腸癌,慢性宮頸炎可發展成宮頸癌。

那乳腺癌之前也沒有見誰先有慢性乳腺炎呀?這與其它的慢性損傷有關,例如長期內分泌功能紊亂。由於環境汙染,每天在食物、水、日用品和空氣中會有大量雌性激素和類雌激素物質進入我們的身體,這些物質對生殖系統的各器官和乳腺產生巨大壓力刺激它們增生,尤其是肝臟功能不佳時,外來激素對上述器官的威脅會更大,會成為造成乳腺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發生率越來越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身體得癌的危險來自慢性炎和各種各樣的慢性損傷。明白這一點後,防癌就很容易做到了,那就是治癒慢性炎,解除慢性損傷。

想得癌其實不容易

在醫院裡最難治的疾病之一就是慢性炎,很多人的慢性胃炎一治治好幾十年也治不好,直到轉成胃癌也就沒工夫治慢性胃炎了。其實只要治療方向正確,慢性炎症很容易治,如前所述,機體的修復能力極其強大,可以說無所不能,可一個慢性胃炎修復幾十年也修不好,顯然是原料不足的原因。所以當我們把原料即營養素給足後,慢性胃炎可以在兩週內臨床症狀消失,當然胃粘膜全部修好可能需要三個月到半年時間。

事實上,治療慢性炎可以說是營養素的拿手好戲,尤其是慢性胃炎、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竇炎、慢性結腸炎、慢性盆腔炎、慢性宮頸炎等等。而慢性炎以外的慢性損傷很多都緣於不良嗜好,如吸菸、喝酒、晚睡、吃垃圾食品等等。

想得癌其實不容易

我經常為癌做辯護,我是癌的辯護律師。我覺得人家癌也不容易,不是人家想長在您身上,而是您偏要人家長在您身上。我們不妨以半醫半通俗的方式來審視一下癌的發生,這樣反而會讓我們對癌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

想得癌其實不容易

從某種意義上講,癌的發生緣於適應。其實我們人類進化到今天,您身上的每一部分為什麼長成這樣而不是那樣?為什麼是這樣的結構而不是那樣的結構,都緣於適應。比如您身體表面的皮膚,之所以長成這樣,就是因為身體表面的皮膚需要有很強的抗性和韌性,要經得起拉、拽、蹬、踹,所以皮膚就要長成這樣(圖24)。皮膚由很多層細胞構成,這些細胞之間連結很緊密,最上層是乾燥死去的細胞,很堅韌,所以皮膚很耐磨,而下層的細胞會不斷轉變成這層乾燥死去的細胞,使皮膚持續保持這種耐磨特性。您說皮膚長成這樣是不是適應?

想得癌其實不容易

而氣管和支氣管上皮為什麼要長成那樣(圖25-A)?也緣於適應。氣管和支氣管上皮主要由單層柱狀的細胞組成,這些細胞的頂部都長著很長的毛,這些柱狀細胞之間,還有像酒杯形狀的細胞,被稱為杯狀細胞,這些細胞產生粘液,粘液塗在柱狀細胞的毛上。為什麼搞得這麼複雜?

為了適應。空氣裡有很多粉塵,還有細菌病毒等。吸入的空氣進入氣管後,空氣裡的粉塵、細菌、病毒等等就會粘到粘液上,這樣就可以淨化吸入的空氣,而這些毛幹什麼用?這些毛像秋天麥浪一樣擺動。擺動的方向是指向喉部,隨著毛的擺動,這些粘液連同粘在其中的粉塵、細菌、病毒等就被排出氣管。您說長這些結構是不是因為適應?需要它那樣,它就得長成那樣。

想得癌其實不容易

得癌我覺得也跟適應有密切關係。比如吸菸得肺癌的過程。吸菸,煙中的有毒物質很多,毒性很大,那些毛受不了煙中毒物的傷害,絕大多數毛就被毒死了,脫掉了,剩下的少數毛雖然沒掉,也被毒倒了,失去了作用(圖25-B)。再吸菸,那些毒物直接與細胞接觸,細胞也受不了,細胞也死了(圖25-C),這樣就留下一個創面,這是不行的,身體是不允許有創面存在的,趕快補上創面,新的上皮細胞就又長出來了,但這次因為是新生的,毛就長不了那麼長了(圖25-D)。

想得癌其實不容易

想得癌其實不容易

再吸菸,毒物還是直接毒死細胞,這樣就又產生創面,還要再長。再長,再毒死,再長,再毒死。多少次之後,這個地方就想了,怎麼總是死呀,看來這個地方長這種上皮不合適,不適應了,得換一種更結實更適應這種生存環境、更供得上死的。在人體基本上能夠滿足這個條件的就是鱗狀上皮,我們身體表面的皮膚就是鱗狀上皮(圖25-E)。

細胞分很多層,底層細胞不斷長出新細胞來替換死去的細胞,這可比原來的氣管和支氣管上皮結實多了。醫學上把這種由一種上皮替換另一種上皮的現象稱為化生。但新的問題又出來了,這個上皮的細胞沒毛,不能及時把粘附在鱗狀上皮表面的粘液和其中的粉塵、細菌、病毒、煙中的有毒物質等等運向喉部排出。所以您看長期吸菸的人,早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咳痰。他覺得氣管的某個地方有東西,但就是咳不出來,所以這些人很辛苦,咳得臉紅脖子粗,甚至咳出一身汗。要咳上半個多小時才能把那口痰咳出來。一咳出來就舒服了,一邊用手擦汗一邊說:“哎呀,累死我了,吸根菸歇會兒。”

想得癌其實不容易

因為沒毛了,所以大量有毒物質都會滯留在這種上皮上,這些細胞也受不了,時間一長,也會出現死了長,長了死,反覆進行的情況。這時,這個地方又發愁了,怎麼把全身最結實的上皮都拿來了還供不上死呢?還是不適應,還得找一種能適應這種生存環境的東西,那您說這種東西是什麼?只有癌上皮了,癌長得快,能適應環境,能供上死,所以癌就發生了。

想得癌其實不容易

這雖是一種非醫學的解釋方法,但癌的發生過程不就是這樣進行的嗎?在全世界無數的研究人員緊盯癌的基因變化的時候,我想跟您說,知道是什麼引起了癌的基因變化比知道哪些基因變化了重要得多。引起基因變化的原因才是真正的病因,它就像手槍的扳機,而那些基因變化不過是射出去的子彈。怎樣可以阻止子彈射出呢?

毫無疑問,控制扳機是最明智的,而不是抓住正在衝出膛或已經衝出膛的子彈。即使您抓住了一顆飛行中的子彈也沒有任何意義,因為您不知道下一顆子彈什麼時候會飛出來,這樣很危險,您可能會中彈身亡。想通過研究癌的基因改變來治癒癌症,還需要在可行性方面做進一步探討。因為最知道基因應該如何修復的還是細胞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