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老味道——隔壁的樑弄大糕

小時候有很多不多見,但讓人垂涎的美食,但偶有機會還能買到,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有彷彿消失在了身邊,但最近,這些曾經不見蹤影的美食,忽又出現在我面前,挑起那深刻的家鄉味道。梁弄大糕並不是慈溪的特產,而是隔壁餘姚梁弄的傳統糕點,卻也是我記憶中最懷念的家鄉文化印記之一。

寧波老味道——隔壁的梁弄大糕

小時候不知道大糕叫什麼名字,只記得偶爾在校門口、商場裡遇到過流動小販賣過。大了後有一次去餘姚找朋友,經過一個美食節才又遇到賣大糕的。美食節的食物,大家都知道,雖然樣式多,但大都中看不中吃還貴,大糕是生意最好的攤位了。在攤位前等了足足有20分鐘,才拿到新鮮出爐的一盒大糕,方方正正的16個小方塊排成四行,放在箬葉上,冒著騰騰的熱氣,正面印著“恭喜發財”“吉祥如意”等字樣,通過薄薄的外皮,內力的豆沙餡兒隱隱約約透出讓人垂涎欲滴的顏色。迫不及待小口咬食,表皮軟糯,餡料香甜不膩,人間美味……放涼了味道也不錯,表皮更有嚼勁。

寧波老味道——隔壁的梁弄大糕

大糕的原料很簡單,就是米、豆子和白糖。粳米與糯米按比例混好浸泡再磨,紅豆也需要磨,煮熟後加糖拌勻就成了餡料待用。製作步驟也很簡單明確,就八步,篩粉—雕空—加餡—蓋粉—加印—切糕—上蒸—加青箬,磨好的米粉則是用篩子篩到大糕框裡,刮平、雕空,往這十六個格子里加豆餡,輕輕搖勻後用篩子把米粉蓋上去,用印版模子往大糕上印字,然後割開,最後脫框開蒸,十五分就能蒸熟,箬葉是最後加上去的,用其墊底,把出籠的整盤大糕用翻布翻轉,掀開就行。大糕一般半盒或是整盒買,大部分售價是20元半盒,40元整盒。

寧波老味道——隔壁的梁弄大糕

在梁弄,大糕是一道上得了檯面的點心茶點,農忙時節,填充了勞飢者的胃;家中建房,工匠需要點心,喊一聲即來;親戚朋友登門時,家中無準備,順便捎上幾塊。在端午時節,大糕尤其行俏,“毛腳女婿”必須挑大糕到丈母孃家去,少則幾十箱,多則上百箱,這些大糕由女方分發給鄰居、親友,共享喜悅。等到婚後第一年端午節,大糕又成了女方回贈男方的禮物。

寧波老味道——隔壁的梁弄大糕

現在見到的大糕口味也多了,黑米的、玉米的,餡料也多了起來,有桂花芝麻、松花等新口味。現在的梁弄,在經過規劃修整後,幾乎家家戶戶賣大糕,還有大糕一條街。鳴鶴古鎮也在進入商業模式開發後,有了賣大糕、年糕餃等特色點心商鋪,可惜,彷彿它也失去了特色和原始的美味,可能消弭的,就只是當初無憂無慮的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