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产舰载机着陆成功,专家泼冷水:缺点明显,无望的挣扎

印度国产舰载机着陆成功,专家泼冷水:缺点明显,无望的挣扎

印度媒体将1月11日称为是历史性的一天,因为当地时间当天上午10:02,印度海军轻型战斗机(NLCA)原型机首次降落在印度洋上的“超日王”号航母上,成为第一架降落在航母上的印度国产飞机。时隔一天之后,NLCA又从“超日王”号的飞行甲板上成功滑跃起飞,全面验证了该机的上舰能力。

NLCA此次成功上舰被誉为印度航空史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印度海军宣布:“ 凭借这一壮举,证明了印度自行研制的舰载战斗机技术,将为开发和制造双发舰载板战斗机铺平道路。”

印度国产舰载机着陆成功,专家泼冷水:缺点明显,无望的挣扎

的确,NLCA已经在去年被印度海军无情抛弃,由于该机存在无法解决的载弹量小和航程短等缺陷,印度海军坚决解决要求研制一种双发中型舰载战斗机,于是印度航空发展局(ADA)在去年正式启动TEDBF双发舰载战斗机的研制,以“光辉”MkII的鸭式三角翼气动布局为基础,研制一种最大起飞重量达23吨的中型舰载战斗机来满足印度海军挑剔的要求,并最终取代米格-29K。

但由于TEDBF在气动布局上的重大修改,NLCA的此次上舰在“验证印度舰载战斗机技术”上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两者根本就是完全不同的战斗机。

印度国产舰载机着陆成功,专家泼冷水:缺点明显,无望的挣扎

NLCA采用的是无尾三角翼气动布局,这种机翼由于展弦比低,导致升力曲线斜率也很低,所以NLCA在着舰中必须以更高迎角飞行才能产生所需升力,或者必须以更高进近速度飞行才能产生相同的升力,这对舰载机来说都是绝对不允许的。

NLCA的解决方案是抄袭苏-57,在内侧翼根前缘安装了可动前缘边条(LEVCON),与之前战斗机的固定式前缘边条相比,可调角度的LEVCON能在飞行中主动控制流经机翼上表面的涡流。

印度国产舰载机着陆成功,专家泼冷水:缺点明显,无望的挣扎

换句话说,LEVCON在NLCA着舰时上偏,能在较低迎角下产生涡流,使机翼增加可观升力。并且由于这个额外的升力是在整个机翼长度上形成的,所以产生的俯仰力矩小于传统增升系统,机翼后缘襟副翼只需要小幅下垂就能配平LEVCON上偏产生的抬头力矩,这也会增加额外升力。此外LEVCON在飞行中也能作为控制翼面使用,提供滚转操纵力矩。

但TEDBF改用了完全不同的鸭式气动布局,由于机身的加长,该机和“光辉”MKII一样在机身加长段安装了全动鸭翼以弥补飞机重心的前移。与LEVCON相比,鸭翼操纵的自由度更大,并且在增升和控制方式也有非常大的区别。因此NLCA成功的上舰测试并不能为TEDBF提供太多有益经验,尤其在电传飞控系统的控制律的编写上。此次NLCA的上舰注定是一次无望的挣扎,并不能改变该机的悲惨结局。作者:阿姆斯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