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够40亿人住却不降价,买还是再等等?看看国家城镇专家怎么说

国内房子够40亿人住却不降价,现在买还是等降下来再买?看看国家城镇中心原主任怎么说

房子,作为衣食住行之一,是生活必需品。无论是自住房,还是租房,都是以房子为基础。在实际生活中,受传统观念影响,国人更喜欢把房子作为成家的基础。因为好的教育资源往往在城市里,这些资源大都与房子和户籍绑在一起。所以一直以来,人们都把买房作为国人的头等大事,即使租房住也是临时举措。好在现在的90后、00后赶上了好日子,因为他们60后、70后、80后的父母们已经城市里有了住房,他们不用再为房子发愁。

从公开数据上看,从1998年的住房商品化改革算起,我们的住房市场发展已满20年,从2004年房价暴涨之路开启,到目前仅有15个年头,在这期间,北上深平均房价从3、5千涨到今天的5、6万,涨幅超10倍。全国住房均价也从两千不到,涨到今年上半年突破9千大关,涨幅也达到4倍以上。

房子够40亿人住却不降价,买还是再等等?看看国家城镇专家怎么说


这些年房价的快速上涨,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工资不怎么涨。以上海为例,2000年时,社平工资为1179元/月,到2018年时,社平工资涨到7832元/月,18年时间涨了6倍,但房子就涨得更多,2000年在上海中环30万可以买一套90平米的住房,而到2018年时,同样的房子大概需要500-600万之间,上涨幅度将近15-20倍。这仅仅是增幅倍数对比,如果在从绝对数对比,这个差距就更大,因为一年收入是乘以12个月,而买房支出是单价乘以90平米。市面上流传一句话,以往中个彩票头奖,觉得人生就足矣,现在中个头奖还不一定能买套像样的房子。

房价快速上涨,有钱人买了一套,买二套,甚至更多,而没钱人眼巴巴看着房价一天一个价,无奈也无力,其实,他们仅是需要1套自己的住房而已。当然,面对这种情况,国家不可能坐视不管。在房价快速上涨过程中,国家不断加码调控,特别是对一二线城市采取了全方位的抑制,比如限购、限贷、限售,甚至单向提高房贷利率。但资金都是逐利的,开发商把触角伸向广袤的三四线城市,他们所到之处,房价都能上一个台阶,对外宣称的就是品质住房,品质当然就要带来溢价。

不仅是开发商,还有大量被一二线赶出来的房产投资者和炒房客。在大城市买不了,三四线自然就成了价值洼地。加之此前三四线城市楼市库存量巨大,说是影响了房地产经济健康发展,国家也给予了大量政策倾斜,被称之为“楼市去库存战略”,其中最为有效的就是拆迁货币化政策,大量手持现金的拆迁户纷纷涌入商品房市场,与炒房客和房产投资者一道,三下五除二,就把三四线城市楼市库存去化到12个月以下的供需警戒线。没房子卖了,房价岂有不涨之理?

拥有1套房子是刚需们的这一辈子的愿望。但现实是残酷的,并不是想买就能买的,难道是没房子可买吗?不可否认的是,一部分人有多套房,自己却连一套刚需房都没有。前不久,一位知名博主大V引用公布了一组数字,说是中国住房够40亿人居住了,而总人口才13.95亿,住房空置率早已超出10%的国际警戒线。但是现在各城市盖房工地遍地,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这位大V接着发问:夜晚走在空旷的城市新区道路上,小区灯光寥寥,你手上的房子将来准备转卖给谁?

我们无法查证这个数据的真实性,假如这个住房数据属实的话,但为什么房价还不见下降呢?这是摆在很多人面前的一道疑问题。事实上,一些城市一些地方的房价不但没有下跌,而且还在以一定程度上涨。当购房者们偶有听到一些地方房价出现松动、开发商打折促销的好消息时,却瞬间被打回了现实。因为接下来看到的是这些地方各种组织机构的行动,比如当地的房地产行业协会,以维护市场稳定秩序名义,左右出击约谈开发商并勒令收回已发出的降价通知,开发商想降价快速回笼资金的愿望也只能搁一搁。在国家要求楼市稳定发展的大背景下,“不能降价”正成为房地产行业的某种默契。有专家对此表示,几个出头的样板城市在此,即使有降价需求的城市也只能跟随这种做法。

不得不说,对于日盼夜盼房价下降的刚需购房者,或是未赶上这波房价“高铁”的投资者们来说,确实有太多的无奈,甚至有些悲哀。好不容易等来的降价消息,就这样活生生的被刹住了。这种纠结局面会一直持续下去吗?未来的房价到底怎么走?我们来看看专家怎么说。


我们知道,房价的上涨,主要原因就是城市化所带来的,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产生了大量的住房需求,需求推动着房价上涨。所以,谈房价就不能不提城市化建设。那么,作为这个领域的权威专家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李铁,曾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看这头衔,肯定是国家城镇化领域的顶层设计专家。他的观点,或能看出一些端倪,给人一些启示。

李铁认为,在未来很多年,我们大概都会面对这样一个现状,一线城市缓慢上涨。若只采取控制,不提供住房措施,上涨的趋势只会越来越大。关于房价问题,现在只是涨幅放缓,并不意味这房价趋势会向下,下跌是不可能的。优质资源高度集中在一线城市和高等级城市,就意味着地价上涨和资产价格升值。所以,房价问题就是个伪命题。

但是,对于三四线城市楼市,李铁表示,由于库存出现了大量积压,也给地方的财政造成负担,我们应该防止三四线城市房子过度扩张。对于解决未来城市资源分配不合理导致的房价问题,李铁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建议,通过空间优化来解决住房需求问题,他举例说,日本通勤区30公里,中国可能会极端一些,在核心城市30-50公里的地方盖房子,这个价格一定只有主城的1/10,比如在北京周边再增加10多个燕郊,房价就一定会跌。

专家的话或能给予我们些启示,楼市发展的方向和房价的涨跌主要还是要看政策和规划如何走,但是对于我们刚需买房者来说,太宏观的东西我们考虑不了,毕竟结婚成家、子女教育就那些年,如果能够得着,不得不买。当然,如果实在买不起,暂时租房也未可厚非,等有条件再说。但对于以买房保值增值为目的房产投资者来说,国家政策和城市因素是我们务必要考虑的,特别是在这样一个“求稳”的大背景下,顺势而为才是正确姿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