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帶動作用凸顯

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作用凸显

國家發改委就宏觀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佈會。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王婉瑩/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月19日訊(記者王婉瑩)截至2019年11月底,長江經濟帶優良水質比例達到82.5%,優於全國平均水平6.1個百分點;2019年前三季度,沿江11省市地區生產總值達31.46萬億元,同比增長7.1%……“這些數據充分說明,抓長江大保護不僅不會影響經濟發展,反而能夠促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長江經濟帶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和帶動作用愈加凸顯。”19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這樣說道。

孟瑋表示,2019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突出問題整改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緊盯問題清單,強力推進整改。

截至2019年底,163個問題已完成整改129個,尚未完成整改的34個問題與新披露的152個問題合併建立臺賬,也正在紮實推進整改。沿江城鎮汙水垃圾處理、化工汙染治理、農業面源汙染治理、船舶汙染治理以及尾礦庫汙染治理等生態環境汙染治理“4+1”工程取得明顯成效。長江干線1361座非法碼頭已徹底整改,兩岸造林綠化1318萬畝,基本建成長江兩岸綠色生態廊道。

同時,加快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荊江航道整治工程已投入使用。2019年長江干線年貨物通過量29.3億噸,比2015年增長34.4%;長江干線14個主要港口疏港鐵路已全部開工建設,長江集裝箱江海聯運運量佔總運量的60%。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的效益日益顯現。”孟瑋稱。

在經濟發展方面,首先,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優化長江經濟帶新興產業佈局,重點支持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推動長三角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和上游成渝城市群發展,承載力和綜合功能不斷提高;支持上海崇明、湖北武漢、重慶廣陽島、江西九江開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和浙江麗水、江西撫州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加快與“一帶一路”建設有機結合,印發實施《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建設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

其次,突出改革創新,共抓大保護的體制機制不斷健全。建立“負面清單指南+沿江11省市實施細則”的負面清單管理體系;完善“國家—省—市”三級水質監測預警體系。孟瑋透露,長江保護法立法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法律草案已經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一讀;建立健全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

“經過各方共同努力,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和綠色發展出現可喜變化”,孟瑋說,截至去年11月底,長江經濟帶優良水質比例達到82.5%,優於全國平均水平6.1個百分點;劣五類比例為1.2%,優於全國平均水平2.8個百分點。去年前三季度,沿江11省市地區生產總值達31.46萬億元,同比增長7.1%,高於全國平均增速0.9個百分點,經濟總量佔全國的44.5%。“這些數據充分說明,長江經濟帶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和帶動作用愈加凸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