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返鄉,電動車主上演人在“囧途”,交警提醒要充滿電

春節臨近,又到了返鄉高峰期,高速上的擁堵可想而知。縱然,車輛在高速上龜速前行,但仍動搖不了人們回家的念頭。對於普通燃油車車主而言,面對的僅僅是高速堵車的焦慮,而對於新能源汽車的車主,高速堵車簡直能把人逼瘋。那麼,新能源車主到底經歷了什麼呢?

據一位新能源車的車主表示,由於今年沒有買到返鄉的車票,眼看就要過年了,好在自己有輛新能源汽車,於是便想開車回家過年。畢竟回家的路程也不過200公里,幾個小時就到了。雖然是第一次開車返鄉,但這位車主早就做好了高速堵車的心理準備。但沒想到路程還沒到一半,車就徹底趴窩了。

春節返鄉,電動車主上演人在“囧途”,交警提醒要充滿電

這位車主的新能源汽車還沒開到一百公里就沒電了,關鍵是路上也沒有充電樁。看著燃油車車主任性地開著空調取暖,而這位車主一家只能在寒冬中瑟瑟發抖,空調卻不敢開。最後只能求助交警和拖車,回家的計劃徹底打亂了。想到老家翹首以盼的父母,看到車上哭鬧的孩子,車主徹底崩潰了,感嘆道這“電動爹”是真難伺候,同時這也道出了不少新能源車主的心聲。

春節返鄉,電動車主上演人在“囧途”,交警提醒要充滿電

而上述這位新能源汽車車主的遭遇並不是個例,現實中新能源汽車因電量不足而路上拋錨的事件很多。而近日,由於某高速路上發生多起因新能源汽車電量不足拋錨,導致路面擁堵的情況,當地交警還特意發博提醒廣大車主,出行前要充滿電。

春節返鄉,電動車主上演人在“囧途”,交警提醒要充滿電

其實這些問題的出現,也反映出新能源汽車所面臨的共性問題,續航里程短、充電樁少但充電時間又長。此外續航里程虛報問題也讓很多車主感到非常氣憤,買車時銷售承諾能達到的續航里程,但實際使用中甚至還達不到承諾里程的一半。

理性的分析下,雖然說新能源汽車在政策推動下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但由於新能源的技術還夠成熟,而存在的一些問題,讓很多車主受了委屈。例如當前的春節返鄉被堵,讓不少綠牌車主哭出了聲:十幾萬買的新能源汽車在寒冷的冬天連空調也不敢開,高速也不敢上,而且遇到半路趴窩事件,拖車費就花大幾百元,而且還影響了春節回家計劃,這不是給自己添“堵”嗎?

春節返鄉,電動車主上演人在“囧途”,交警提醒要充滿電

同時新能源汽車的貶值率非常高,甚至一年貶值率達60%。而且新能源二手車基本處於無價無市的尷尬境地。新能源二手車市場非常慘淡,不僅讓二手車經銷商不敢收新能源汽車,而且消費者也不敢買二手新能源汽車。

春節返鄉,電動車主上演人在“囧途”,交警提醒要充滿電

而且新能源新車市場經過了幾年快速發展期,隨著補貼的取消,新能源汽車銷量在2019年下半年已出現連續幾個月下滑。但影響新能源新車銷量的因素不僅僅是補貼取消,此外新能源汽車免費上牌、不用排隊的優勢在很多大城市已不明顯,再加上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短、充電時間長、充電樁少等的弊端越來越明顯,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有所提升等多種因素,造成了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市場“退溫”。

寫在最後

隨著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短、充電時間長等弊端的凸顯,消費者看待新能源汽車也越來越理性。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逐漸取消,新能源汽車整體銷量在2019年下半年迎來了連續幾個月下滑。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能否有所改觀,還有待觀察。但從眼下看,正值春節來臨之際,高速上頻頻出現新能源汽車電量不足而拋錨的事件,也給喜慶的節日氛圍增添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