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刀槍不入的“步人甲”,為什麼戰元軍會潰不成軍?

宋紹興四年,皇帝親自賜命,規定步兵鎧甲以29.8KG為限。在宋代,歐洲鎖子甲的重量不過15公斤,單從重量而言,中國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鎧甲)是歷史上最重的鎧甲。

蒙古軍以輕騎兵為主,善於遊擊作戰。蒙古軍不與宋軍正面對壘,而是遊擊作戰,步人甲機動性太差,蒙古軍一通掩殺,宋軍立刻潰不成軍。所以在力量不如敵人時,避實擊虛才是王道。

宋朝刀槍不入的“步人甲”,為什麼戰元軍會潰不成軍?

再來看問題,歷史上,南宋與金國是對峙的政權,而南宋在蒙元面前是羸弱的政權。假如剔除外在因素,僅僅就雙方軍隊的對決來看,蒙元的戰力還是佔優勢。

而蒙元的最明顯優勢體現在“弓騎兵”,跟金國的大批鐵馬衝擊“步人甲”不同,蒙元的騎兵是在靈活跑動裡射箭殺敵。那麼,弓騎兵會怎樣擊敗“步人甲”呢?

宋朝刀槍不入的“步人甲”,為什麼戰元軍會潰不成軍?

南宋的“步人甲”是重步兵,不可謂不精銳,也不可謂不貴重,非一般國家所能供養。朝廷偏安南方,宋軍缺乏戰馬,講究“以步制騎”戰略,這裡的騎兵主要是持矛衝鋒型的部隊。

為此,南宋政府是花大本錢,提升步兵的披甲率,被遼、金稱為“戎具精勁”。當時的,一領“步人甲”的成本貴的要死。據資料記載,紹興年間的全甲花費3.82萬錢(38貫200文),相當於一戶中產人家的近半家資。

當然,“步人甲”的做工極其精良,對人體防護面積達95%,只有前臉、腳背、腋下是弱點。但是,“步人甲”的重量也是一個負擔,《宋史》記載“乞以新式甲葉分兩輕重通融,全裝共四十五斤至五十斤止”。

宋朝刀槍不入的“步人甲”,為什麼戰元軍會潰不成軍?

那麼,“步人甲”的實戰會是怎麼一個情況呢?

與金國相遇,重裝“鐵浮屠”呼嘯衝來,“步人甲”緊張迎戰……後者先派敢死之士於陣前持長刀劈砍對方馬腿,然後持重錘、重鐧、重斧等武器攻擊掉馬的敵軍。“鐵浮屠”前鋒止步,後面的鐵馬就失去衝擊作用,“步人甲”突進混戰以贏取勝機。

與蒙元相遇,輕裝“弓騎兵”跑跑停停前來,“步人甲”緊張迎戰……與此同時,雙方的遠程攻擊已經開始,弓騎兵自帶“遊擊性”,不會傻里傻氣正面出擊吃苦頭,他們一般會分散到兩翼或者軍陣間隙,能騷擾就騷擾、能射殺就射殺,一會跑近、一會跑遠,搞得敵人緊張兮兮。

宋朝刀槍不入的“步人甲”,為什麼戰元軍會潰不成軍?

一旦發現“步人甲”陣地出現破綻,“弓騎兵”就會策馬衝鋒,陷陣擴大混亂。如果有實效,蒙元的重騎兵、步兵就會順勢壓過來;如果沒有效果,“弓騎兵”大不了退出缺口,繼續搞騷擾。

或許,在“步人甲”面前,“弓騎兵”射殺不掉多少人,但騷擾卻極易讓“步人甲”疲憊不堪,畢竟人家披著重甲、拿著武器在運動。對於“弓騎兵”來說,遊擊狀態下損耗的體力不多,並且跑動還不容易被暗箭所傷。

時間一久,雙方進入肉搏狀態,早已累壞“步人甲”變成菜板魚肉,任人砍殺。你想對付這些“弓騎兵”,除非有善於馬上射箭的同等騎兵,否則派出其他騎兵追殺,簡直是在找虐。綜上所述,屢勝金軍的“步人甲”,難以取勝蒙元軍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