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應該每天做的四件事情


管理者應該每天做的四件事情

你至少應該瞭解到一個事實:管理者和經營者並不是一個概念。他們雖然都坐在管理的位置上,但從事的工作內容卻大有區別。管理將經營納入了自己的“手心”,但實際中需要付出的還有更多。

管理者真正應該做的工作是什麼呢?

對這個問題,亞當斯曾經說過自己的定義:“管理者要對增加企業經營效益的問題進行系統化的研究、策劃,利用一切方法收集有用信息,為企業制訂行動計劃。與此同時,管理者還要學習掌握自己所需要的工具,適應市場環境和管理環境的變化。”

這並非一個很高的要求。因為管理學家杜拉克同樣指出了這一點,他還認為這對企業的管理者來說是最起碼的工作。在企業的管理中,有一條基本原則是主管人員不能忽視的:“任何一種產品和業務,一旦開始了就存在衰落的可能。”所以杜拉克認為做計劃是多麼的重要!為了做出最有效率的計劃,管理者必須對企業的方方面面進行最新的考察,得到最新的信息。並且,要利用每天的時間來提升自己的能力。

管理者要拿出自己的決策和行動,這是企業管理工作的最終產品。沒有一種產品比它還重要,除非你願意讓時光浪費在辦公室,任由競爭對手微笑著超越你。知識和洞察力固然重要,但最關鍵的是我們拿出了什麼樣的計劃。

從現在起,每天走進辦公室,你都應按照我提供的這四個步驟做好自己的工作。

第一件事,收集和定位問題

“我怎麼設計,才能讓企業更好?”事實上,單純地思考該問題是不明智的,雖然有99%的老闆甚至每天臨睡前都在絞盡腦汁地考慮這件事。我的建議是,忘了這個一廂情願的話題,不要讓它成為腦海中的疑問。你要做的是務實地觀察企業現存的問題:

——企業最近發生了什麼?——企業面臨哪些需求?——企業現在有什麼條件?

基於這三個方向,在內部安排人員替你收集信息,把所有的問題都擺在桌面上。這是我們今天的第一個功課。我經常對學習管理的人說:“上午10點鐘之前,你要讓公司今天的待辦事項全部交到你的助理那裡。”而在實踐中,這個時間還應該更早。我發現那些急迫地希望看到問題的人,他們在管理上的成就比喜歡談論目標的人更高。

第二件事,分析問題

其次,你必須掌握企業已經發生的事實,對問題進行分析。昨天有哪些工作沒做好,需要今天解決?像這樣的問話就很實際。分析問題時不應該帶有感情色彩,也不要推卸自己的責任——這麼做的後果是可怕的。你要召集下屬,從市場、管理、人才等多個角度來進行分析,並引導人們提問。在這個階段,儘量讓員工多發言,不要害怕聽到刺耳的聲音。越是能把你從早晨的美夢中打醒的建議,對企業的價值就越是積極的。管理者要多聽取逆耳之言,才能看到問題的實質。

第三件事,配置資源

隨著問題的呈現,下一步你要根據自己對業務和目標的預期來配置企業的資源:“需要怎麼做才能解決問題?”或者:“企業有解決該問題的能力嗎?如果有,我可以為此做什麼?”管理者需要立刻知道企業當前的資源水平是怎樣的。比如產品線、售後服務質量、開發部門的能力和市場部門可以做到上限等。

把這些資源量化,並作為考慮工作計劃的重心,看看我們能做些什麼。這是作出決策和計劃前的關鍵一步,因為超出資源配置能力的計劃是毫無意義的。你要重點考慮如何為下屬創造工作的機會,在該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怎樣提高企業的實戰能力,徹底根除這些問題或者真正把握當前的機遇,提升企業的效益。

第四件事,作出決策和相關計劃

管理者在一天中最重要的一步,是作出你的決定,制訂一份由員工執行的計劃。我們決策的目的是什麼?想一想你要開發哪些產品,增加哪類員工職位?或者解決哪些業務導致的業績下降問題?我們要決定放棄一些項目,保留另一些項目嗎?還是繼續加大投入,維持企業的擴張?沒有一個決策是容易的,它們總是一起湧過來,讓你感到頭疼,加大決策的成本。

但是,你可以不去想這些,而是直接遵循優先決策的原則——首先要保證最有可能為企業獲得機會、增加效益的計劃得到實施。把最好的資源都投到這些計劃上去,而不是在那些長期以來已經證明勞而無功的項目上繼續浪費時光。


管理者應該每天做的四件事情

企業工作計劃管理工具(圖片來源:tita.com)

免費指南:如何在公司成功實施企業工作計劃管理,點擊更多,下載工作計劃移動App,即可獲取解決方案:場景方案、企業案例、最佳實踐及注意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