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第一次进府,王熙凤为何姗姗来迟,真的是“无礼”吗?

黛玉第一次进府,王熙凤为何姗姗来迟,真的是“无礼”吗?《红楼梦》里,黛玉第一次进贾府,贾母率领邢夫人、王夫人两个媳妇亲自出迎,可以说是给了黛玉这个外甥女很大的面子。

黛玉第一次进府,王熙凤为何姗姗来迟,真的是“无礼”吗?

但美中不足的是,荣国府的管家婆王熙凤,却并未及时出来,而是待到黛玉参见完贾母以及两个舅妈之后,王熙凤才姗姗来迟。

而且,王熙凤尽管来得晚,但并没有显示什么歉意,甚至还是一贯张扬的作风。所谓“人未至、声先到”: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黛玉第一次进府,王熙凤为何姗姗来迟,真的是“无礼”吗?

我们都知道,封建礼法的传统,对于女子的行事准则是“笑不露齿、语不高声”,而王熙凤这个出场,完全可以说是反其道而行之。乃至黛玉心中也有了“放诞无礼”的疑惑。

那么,王熙凤为何会姗姗来迟呢?

我们都知道,王熙凤是荣国府实际管事的人,黛玉进府这么大的事件,说王熙凤不知道是说不通的。

当然,作为管理荣国府这么大一个家族的王熙凤,心多事多确实是实情。但也不至于放手去处理其它琐事,在贾母和邢夫人王夫人都出席的情况下,王熙凤再嚣张也不至于托大如斯。

黛玉第一次进府,王熙凤为何姗姗来迟,真的是“无礼”吗?

而王熙凤来迟却又是不容争议的事实。所以,在我看来,王熙凤这回迟到,必然是另有内情的。

首先,根据王熙凤一贯的作风,有贾母出席的场次,王熙凤必然会尽心尽力妥善安排。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即使这一回迟到了,所有的安排,王熙凤其实都已经早就安排妥当。

要知道,王熙凤之所以成为荣国府的实权派,主要就是讨得了贾母的欢心,再加上王夫人的暗中助力。这其间,固然和王熙凤精明干练的“本事”分不开,但起决定性作用的,必然是贾母的认同与首肯。

黛玉第一次进府,王熙凤为何姗姗来迟,真的是“无礼”吗?

而这一回黛玉进府,名义上,是因为贾敏这个姑妈早逝。为了照顾好这个唯一的外甥女,贾母才不远千里将黛玉接了过来。但从荣国府的实情来看,贾母这个举动,必然有其深刻的内涵——无非就是宝玉的婚事。

涉及到宝玉的婚事,必然又离不开王夫人这个亲妈。那么,贾母的安排,和王夫人这个姑妈婶娘的决定,两者之间有什么分歧吗?

我认为,王熙凤应该是有所顾忌的,甚至可以说是有所了解的。

黛玉第一次进府,王熙凤为何姗姗来迟,真的是“无礼”吗?

一直以来,王熙凤都是以贾母的马首是瞻,其次就是王夫人这个姑妈。当贾母和王夫人之间出现分歧时,即使精明如王熙凤,也有左右为难、无所适从的时候。

而黛玉第一次进府,一切内情都还不是非常明朗。如果王熙凤一同出现,那么就需要在贾母王夫人之前表示出足够的姿态。如果表现出来的姿态既迎合了贾母的内心,又不违背王夫人的意愿,固然是两全其美、四角俱全。

可是,万一这个姿态和其中之一有所冲突呢?届时的王熙凤,必然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黛玉第一次进府,王熙凤为何姗姗来迟,真的是“无礼”吗?

​因此,正是因为王熙凤的精明,才故意拉后一步姗姗来迟。实际上,她完全应该就在不远处暗中观察。

当贾母见到黛玉的那一刻,搂着这个外孙女心肝宝贝地叫唤。

这一切,足以让王熙凤彻底把握到贾母的内心,在贾母心理,黛玉的分量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高的程度。即使王夫人有所不满,两害相权取其轻,王熙凤首先要做的就是站队、旗帜鲜明地站到贾母的队伍中去。

也正是这看似“无礼”、却有四两拨千斤之妙的迟到,让王熙凤有了充分回旋的余地。此时露面,正是如鱼得水。也就有了人未到、声先到的一幕。

黛玉第一次进府,王熙凤为何姗姗来迟,真的是“无礼”吗?

那么,王熙凤这种大声喧哗的做法,真的是黛玉心里所想的“无礼”吗?

在我看来,黛玉这么想,还真的有点冤枉王熙凤了。

因为迟到,必然有表面上的尴尬,想要免除这份尴尬,用一种自嘲般的做法,应该是最自然、最容易成功了。这种方式,也更符合王熙凤一贯的作风。

甚至可以说,王熙凤这种“大声喧哗”,或许也是故意而为之。

黛玉第一次进府,王熙凤为何姗姗来迟,真的是“无礼”吗?

黛玉作为林家唯一的小姐,书香世家的门第出生,父亲林如海更是当朝探花,母亲贾敏又是荣国府最金贵的大小姐,此时见到黛玉的容貌,即使王熙凤来自金陵王家,潜意识里,应该也有“自愧不如”的感觉。

于是便高声喧哗,甚至可以说有“壮胆”的成分在里面。辩证地看这个问题,或许可以说是王熙凤给黛玉示好的一种暗示。

黛玉第一次进府,王熙凤为何姗姗来迟,真的是“无礼”吗?

​​因此,黛玉第一次进府,王熙凤姗姗来迟,里面的原因还是非常复杂的,牵涉到荣国府老少三代人的心思,更涉及到荣国府未来的少主人。但和“无礼”却还真关系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