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中,为什么有一座太监的陵墓?

我是景大王


明十三陵,是明朝的皇室陵园,位于现在北京市昌平区的天寿山,因为陵区工葬有13位明朝帝王以及众多的后妃,而又称之为明十三陵。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宏大,葬入帝王最多的皇家陵寝。按制来说,皇家陵墓安葬的都是等级非凡,地位较高的皇室人员,一般的后宫妃子都没有资格陪葬的,可是在崇祯陵区的门外却有一座太监墓,这又有什么来历呢?



从一通石碑的铭文“贞臣为主,捐躯以从”及来历非凡的落笔题跋中,我们找到了答案,原来这是明朝大太监王承恩的墓。王承恩是明朝末帝朱由检的贴身大太监,在明末国力衰微,战乱四起的境地,闯贼李自成是一股较大的势力,于1644年3月中旬,带领农民暴乱军攻入了北京城,文武大臣死的死跑的跑,穷途末路的崇祯杀妻灭子后,在太监王承恩的陪伴下登上煤山,吊死在了一颗歪脖的大槐树下,王承恩也自挂于旁边的海棠树上,随主而去。


满清叩关入主华夏大地之后,为了收拢明朝遗老遗少的人心,削弱民众反清复明的念头,做了好多的政绩工程。譬如收拢崇祯的遗体,按帝王礼制发丧安葬,搜寻幸存的明室后裔礼遇安置,重新册封崇祯的次女坤兴公主为满清的长平公主。还将追随崇祯而去的太监王承恩也葬在了明朝皇家墓园中崇祯思陵的宫门之外,还亲自撰写碑文,以让其永远守护皇陵。这就造就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座葬在皇陵之中的太监墓。


姑臧山鹰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就是忠义太监王承恩的陵墓。

王承恩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忠义太监。

本来,太监由于被阉割,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多少有些变态。

历史上,太监多半唯利是图,没有道德观念,当然这同他们受到社会歧视以及人生的悲惨遭遇也有关系。

少数太监如刘瑾、魏忠贤、赵高一样,有了权力就开始专权,甚至架空皇帝。

但王承恩恰恰相反。

从崇祯出生开始,王承恩就在身边照顾和辅佐他,成为亲信太监。

当时王承恩和魏忠贤的关系很好,但魏忠贤试图打击崇祯时,王果断和魏忠贤决裂,一心支持主子。

可以说,崇祯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帝没有送命,王承恩的功劳很大。

魏忠贤被杀、崇祯上台后,王承恩被重用,担任司礼监太监(是明代时太监的最高职位),权倾一时。

然而,王承恩却没有利用手中权力结党营私,更没有专权,而是忠心耿耿的为崇祯服务。


而崇祯最后几年有可怕的病态猜疑心理,此时王承恩又是秉笔太监。

秉笔太监的地位极其重要,负责帮助皇上处理政务。

实际上,崇祯只负责处理绝对重要的政务,其他不太重要的主要交给王承恩处理。

也就是说,王承恩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

当时很多大臣认为王承恩权力太大,随时可能成为魏忠贤,应该除掉。

如果换成别人,崇祯早就下令将他杀了。

然而,崇祯犹豫再三,破天荒的选择信任王承恩。

而王承恩也确实值得信任。

北京城破以后,紫禁城的数千侍卫、太监鸟兽散,早就不管皇帝死活了。

而王承恩到了这个地步仍然跟在崇祯身边,没有私自逃走。

最终崇祯自杀时,王承恩也吊死在主子身边。

一般认为,崇祯命令王承恩务必稍后再次,一定要确认自己已死,防止被李自成活捉受到耻辱。

王承恩忠心的执行了主子最后一个命令,随后自杀殉主殉国。


可以说,王承恩这种太监从古至今很少见的。

为此,李自成下令打开田贵妃的坟墓,将崇祯帝夫妇葬了进去(贵妃墓因此改称思陵),并将王承恩附葬陵侧。


萨沙


【太监墓在皇陵中其实是大大的僭越,但事出有因】


先了解一下明十三陵的历史背景,十三陵地处北京市北面的昌平区,是大明朝传统的皇陵区,自打燕王朱棣从北京造反成功后,他把原本在南京的政治中心强行搬到了北京,并美名曰:天子守国门。全班的文武百官的朝廷都来到了北京所以在南京的皇陵也就不会在入驻新的皇帝了,为了方便,朱棣下令在北京附近相度完美的风水宝地以建新的皇陵区,于是昌平这片吉壤便被寻得,后来经过朱棣之后皇帝的日趋完善,这里成为了大明朝最大的皇陵区。同时也是一片禁区,非皇家是肯定不让在此埋葬的,但除了一个太监。这个太监到底是什么来头?咱下面细细分解。

此人叫做王承恩,是大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崇祯的贴身太监,在大明朝最后的时刻,闯贼的人马已经兵临城下,崇祯绝望的敲响大钟,企图把群臣召集起来商量最后的对策,但却无一人前来,身边只有王承恩陪伴左右,这个时候,李自成的先锋已经打入了紫禁城外城,为了顾忌皇家的脸面,崇祯帝绝望的砍杀了公主,并让后宫皇后及嫔妃自尽殉国,随后他跌跌撞撞的跑向皇城后面的煤山(今景山公园)在看到闯贼已突入内城的火把时,他把一丈白绫抛向一颗歪脖树,以长发覆面安然殉国!这时身边的王承恩也随即上吊追随崇祯而去。

后来,李自成从景山发现了这主仆二人的尸首,也大位震动,决定厚葬此二人,由于崇祯还没来得及修筑陵墓,他们把这位末代皇帝安葬于他一共嫔妃的墓中,为了成全这位忠义太监,李自成又命将王承恩埋葬于崇祯的思陵侧。至此,王承恩墓也成为大明皇陵中唯一一座太监墓。


老猪的碎碎念


中国历史上,严苛的等级制度是封建社会的鲜明特点,而历朝历代的皇陵,更是凸显出皇权的至高无上与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

除了王公贵族,皇帝生前的宠臣能够有幸陪葬皇陵,普通人是万万没有机会能够在死后也陪伴皇帝左右的,即使是服侍皇帝的后宫之人。

但在明朝的十三陵中,却真的就有一座太监的坟墓,这应该也是中国历史上,由此待遇的为数不多的太监吧。

那么这座太监墓背后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呢?

原来,十三陵中的太监陵,其主人叫做王承恩,是崇祯皇帝的贴身太监。

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崇祯皇帝在紫禁城后的煤山自缢而亡,而当时唯一一个跟在崇祯皇帝身边的人,就是太监王承恩。

王承恩忠于崇祯皇帝,也忠于大明王朝。崇祯帝自缢于那颗歪脖子老槐树上后,王承恩也自缢在旁边的海棠树上,追随崇祯帝而去。

两人自缢于煤山后,尸骨一直无人收拾埋葬,直到后来清军入关后,顺治帝将崇祯皇帝安葬于十三陵中。
感慨于太监王承恩的忠心,顺治帝特意将他安葬在崇祯皇帝的陵墓旁,使王承恩能够一直侍奉他的皇帝。


Mr这史香


明末宦官王承恩(?~1644.4.25),深得崇祯信任,官至司礼秉笔太监,随崇祯自缢而死。清顺治帝将他葬在思陵门外,“守护皇陵”。



王承恩万历年间入宫,授东厂指使监视信王朱由检。王承恩审时度势,为朱由检尽忠效命。他曾多次出谋划策,使崇祯化险为夷,并拥立朱由检登基,铲除客氏、魏忠贤一伙权奸。王承恩也升至司礼秉笔太监,(明代废相,内阁及大臣奏议先“票拟”,皇帝“朱批”后秉笔太监“批红”才颁布正式诏书),可谓权倾朝野。王承恩谨言慎行,虑事周全,崇祯甚为倚重。



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进攻京城,穷途末路的崇祯任命王承恩提督京师,“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而诸珰泄泄自如……”。19日京城失守,绝望近乎疯癫的崇祯钦命周皇后等一众嫔妃自缢,持剑杀死昭仁公主,刺伤长平公主,在王承恩搀扶下登上煤山(景山)。



崇祯面对满城烽火狼烟,心如死灰,写下血书遗诏“……此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毋伤百姓一人”,自缢而死。王承恩以头撞地,痛哭失声,万念俱灰,以死殉主。



4月4日,李自成将崇祯和周皇后葬于田贵妃之墓(改称思陵),王承恩附葬陵側。清顺治题碑“贞臣为主,捐躯以从”,并先后两次亲自撰写碑文。第一通碑浮雕表现“龙马负书”、“犀牛望月”等传说。第二通碑碑首“御制旌忠”,800字碑文。


且听风吟品鉴历史


在明十三陵中有一座很明显的太监陵墓,这座太监墓的主人是明末太监王承恩。在人们的印象中,太监通常弄权、狡诈、满腹坏水,但是王承恩并非如此。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后,崇祯皇帝被迫在景山上吊自缢,而陪同崇祯皇帝一同自缢的还有这位太监王承恩,当年李自成几万大军围困北京城时,明朝很多将领都卸甲归田,而王承恩却统领禁军,誓死抵抗。后来,清朝第一位皇帝顺治帝在为崇祯皇帝发丧时,还为王承恩修墓立碑,并将他安葬在崇祯皇帝的陵墓外,让他永远“守护”陵墓。

太监王承恩的陵墓至今保存比较完整,虽然陵墓本身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墓前的三通石碑却保存的比较完整。王承恩的陵墓是坐西朝东的,在陵墓东侧的第一通石碑上刻有“王承恩墓”字样,有2米高;第二通石碑有4米高,碑首刻有“敕建”,下面紧跟着400字的碑文,这是清顺治帝亲手题写的;紧靠陵墓的石碑,碑高2米,碑首刻有“御制旌忠”四字,下面同样刻有写着将近240字的碑文,这是清顺治帝营建崇祯帝陵墓时,为褒奖王承恩的忠义护主所题写的。


京蜜


明十三陵,是埋葬明朝历代帝王及嫔妃的皇家重地,被朱明王朝视为神圣之地。在当时,只有皇家身份尊贵的人,才有资格葬入这里。


但是有一个奇异现象:在明十三陵中,竟然有一座太监墓。那么,这位太监是谁?怎么会葬在这里?能葬入皇家陵园,可见在这位太监的身上,一定藏着非同一般的惊天故事。(欢迎关注:峰子奇观,趣历史随时获得!)

首先,峰子哥来简单介绍一下“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大明王朝的皇家陵墓群,规模宏大,占地120多平方公里,坐落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这里共埋葬了明朝13位皇帝,由此而得名。(照片都只是冰山一角)。

明太祖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定都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称为“明孝陵”。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朱元璋之孙),因其四叔燕王朱棣“靖难之役”夺了皇位,南京城破后,朱允炆不知所踪,所以没有帝陵。


于是,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从南京迁都北京,史称明成祖。

明成祖永乐七年(1409)五月,天寿山这一块地方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帝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以及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


(在总览图中,每个皇帝“某陵”字样,放大后都内容繁多)


其实,明十三陵埋葬了两位太监,一位有名有姓,叫王承恩;另一位太监姓名已无考,不知道是谁。而这个太监王承恩,他的身份和故事颇为详细,清朝帝王曾亲自为一个太监的他撰写碑文,还树碑立传。


那么,这个王承恩生前发生了什么?


其次,峰子哥来讲讲这个王承恩

在明代,宦官是一股盘踞于大明王朝权力核心的政治力量,他们与核心权力人物皇帝们,朝夕相处,进而获得宠信,多是狐假虎威,权势冲天。

在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大太监比如汪直、刘瑾、魏忠贤等,个个权倾朝野,有的甚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宦官专权、作恶多端的现象,在明朝也尤为常见,更加速了大明王朝的灭亡。



当然,其中也有载入史册的著名好太监,比如著名的“七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以及还包括峰子哥下面要讲的十三陵太监墓的主角——王承恩。

王承恩,是明朝最后一个位高权重的大太监。他的直属上司是就是著名的大太监曹化淳,王承恩为人忠心谦逊,深明大义,且无野心,算是一个特例,他完全不同于明朝历史上那些弄权、狡诈、满腹坏水的大太监们。


因此,忠心事主的王承恩,逐渐被提拔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有代为“批红”大权,被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引为心腹太监,信任有加。王承恩,可谓已权倾朝野。



此时的大明王朝,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1644年3月15日,闯王李自成率大军,一路打到大明王朝的京师北京。


一直忠心跟随崇祯帝多年的太监王承恩,被崇祯帝委以重任,担任兵马提督大元帅一职。王承恩临危受命,亲自上阵督战,其间还亲发炮弹,与敌肉搏,誓于北京城共存亡!


其三,峰子哥来讲讲王承恩的结局

怎奈寡不敌众,大势已去。


当闯王李自成大军围困北京城时,正值国家危亡之际,明朝很多大臣将领,纷纷选择了避祸,或冷眼旁观,或者投入敌人怀抱献媚。


公元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进攻京城。北京城内外喊杀声一片,即将城破,在这千钧一发的危亡时刻,还有一个太监带领最后的亲兵在城墙杀敌,而这个太监就是王承恩。据史书记载:“贼架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三门。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


据史载,崇祯帝是个十分勤政的皇帝,每天批阅大量奏折,想努力挽救这搜即将沉没的巨轮,但怎奈大明王朝传到他手里时,已是积重难返,加之他虽拼命勤政但却能力有限,又有些刚愎自用以及个人性格原因,只能见王朝灭亡,而回天乏术!



19日京城被攻破,彻底绝望、近乎疯癫的崇祯帝,下达了最后一道圣旨:为后妃免遭闯贼凌辱,令周皇后等一众嫔妃全部自缢殉国。崇祯宁死不做俘虏,也不愿其他皇族沦为俘虏,于是崇祯帝持剑亲手杀死昭仁公主,刺伤长平公主,血溅后宫。


随后,龙袍尚残留飞溅血迹的崇祯帝,在太监王承恩的搀扶下,一步步登上了北京的煤山(景山)上。崇祯看着满城烽火狼烟,心如死灰,悲壮写下血书遗诏: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德薄匪躬,然皆诸臣误朕,致死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随后,崇祯帝在一棵老歪脖子树上,上吊殉国,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死,明朝灭亡。


太监王承恩,以头撞地,痛哭失声,万念俱灰,向崇祯帝的尸体重重的叩拜数下后,亦上吊而死,追随崇祯帝而去。(欢迎关注:峰子奇观,趣历史随时看!)

在崇祯帝生命危难的最后时刻,只有一个太监王承恩,还誓死忠心跟随,不离不弃,而昔日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爱表忠心的满朝文武们一个个都不见了。


其四,峰子哥最后来说 王承恩葬入明十三陵的过程

李自成占领北京后,全城搜罗崇祯帝的尸首,并发出悬赏通告:有找到崇祯帝尸首者,赏金封侯。结果三天后,才找到崇祯帝及周皇后尸首。

公元1644年4月4日,为笼络人心,李自成遂将崇祯帝和周皇后,草草归葬于田贵妃之墓,并改称“思陵”,并特地将一代忠宦王承恩,陪葬在崇祯帝陵侧,让他永远守护着崇祯墓。



后来,清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帝,为王承恩此举震惊和感动,在为崇祯皇帝发丧时,特为王承恩修墓立碑,并亲自为一个前朝太监撰写碑文,碑首刻有“贞臣为主,捐躯以从”、“御制旌忠”。



如今的王承恩墓,仍静静的躺在思陵的旁边,这里早已杂草丛生,鲜有人来,但峰子哥每次看到一幕,都感觉心生凄凉,不免在想:无论是王朝末路,还是帝王之过,都不是一个太监的错,他只是选择了忠于自己的角色,而没有见主人危难而吃里扒外。这里埋着一个忠魂,默默无闻。


峰子奇观


明十三陵中,为什么有一座太监的陵墓?(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在人们的印象中,古代的太监通常弄权、狡诈、满腹坏水,前秦赵高、后明魏忠贤、清朝的李莲英等,个个令人闻之生厌,遭人唾骂,他们甚至是死后被扔与乱葬岗,更不用说有谁能入帝陵陪葬。但在明十三陵中有一座很明显的陵墓,既非皇族,又非后妃,却能得伴帝陵左右,这就是明末太监王承恩的墓,这是多大的荣誉啊?正是应为他的忠君报国才会有此殊荣。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1、起义军攻破紫禁城,忠心太监王承恩以死伴君。

王承恩,明末宦官,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白岸乡白岸村人,属太监曹化淳名下,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深得崇祯信任。他于明朝末期出生于河北邢台白岸村的一户农家,因自幼父母双亡,被人卖进皇宫做了太监。公元1622年,经过一番严格的宫廷礼仪训练后,他被大太监魏忠贤安排到了信王朱由检身边侍奉,此时的朱由检还只有11岁,父母都已不在,王承恩和他年纪相仿又有相似的身世,很快两个人就亲近起来。经过长时间的相处,王承恩越来越受朱由检的信任,这令他的内心愈发为难。思来想去,他最终将自己的身份和盘托出,得到了朱由检的信任与宽恕,于是他彻底忠诚于后者,并在偶然得知魏忠贤的谋反心思后主动划清界限,还暗中帮助信王朱由检传递信息,替他出谋划策,为朱由检登上帝位立下了重要贡献。公元1627年,崇祯皇帝即位,提拔王承恩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一时风光无限。崇祯皇帝在王承恩的帮衬下,经过对东厂和魏忠贤阉党的清洗,统治权终于又回到了手中。遗憾的是,崇祯在位期间虽然励精图治,但是依然没有阻挡住明王朝覆灭的脚步,内有官员拉帮结派、外有农民起义,边疆还有虎视眈眈的后金骑兵,他纵有一腔壮志却也于事无补。公元1644年,李自成带领起义军即将攻进皇城,这时的崇祯已经接近了崩溃的边缘,朝廷已无可用之人,只剩下死忠于他的太监王承恩还在指挥着余下的禁卫军苦苦守护着皇宫。

《明史》记载:“(王)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而诸珰泄泄自如。”可是王承恩力量再大,也阻不住人数众多的起义军。3月27日,崇祯皇帝彻底陷入绝望,纵然他十分不想做一个亡国之君,可是先帝撂给他的烂摊子终是保不住了。为防止丢失皇家脸面,他将后宫妃嫔和女儿全都赐死,然后带着陪伴其大半生的老奴王承恩跌跌撞撞的登上煤山。一尺白绫,一颗歪脖老树,就终结了大明皇帝的生命,王承恩见状跪下以头撞地,留下两行浊泪,也随即自缢而去。李自成攻入紫禁城下令搜寻崇祯,直到三天后才有士兵在煤山看到自缢的主仆二人。明朝遗老得知后,将他们装殓后送到了安葬明朝历代帝王的十三陵草草安葬。

“崇祯上吊后的第三天,投降的太监才发现了他的尸体,李自成命令于四月四日埋葬崇祯。清朝入主中原后,多愁善感的开国皇帝顺治听说了王承恩忠君爱国的感人事迹后,下旨为王承恩树碑立传,亲自撰写了碑首的“敕建”字样和“御制旌忠”四字,并将他葬在崇祯帝思陵门外。

清朝打着“仰承天命,吊民伐罪”的旗号入主中原。开国皇帝顺治出面将崇祯帝厚葬于思陵,同时有感于王承恩的忠心侍主,将他葬在崇祯皇帝思陵门外,让他“守护”皇陵。并专门为其撰写了八百字的碑文以示褒扬。到康熙皇帝即位后,他也亲自为王承恩树碑立传,还曾亲自前往思陵专程祭奠。

2、王承恩的忠君功绩。

崇祯皇帝的心腹太监王承恩,究竟做了什么事情,才被葬在了崇祯身边呢?

一是铲除魏忠贤及党羽,帮助崇祯巩固帝位。天启七年,遵明熹宗遗诏,崇祯帝朱由检继承了帝位。朱由检继位时,朝中多是权宦魏忠贤的爪牙。魏忠贤为了继续一手遮天,也想控制朱由检,在朱由检入宫后,便以恭贺的名义送了他四个美人。由于王承恩的提醒,朱由检从四个美人身上搜出四颗迷魂香。从此,朱由检对王承恩更加信任。而王承恩也深知朱由检继位之艰,所以他建议朱由检先将祸乱后宫的客氏撵出皇宫,接下来把魏忠贤的党羽一一剪除,瓦解了魏忠贤势力后,才一纸诏书把魏忠贤打发到凤阳守陵,迫于形势的魏忠贤最后在绝望和恐惧中自尽而死。干掉了魏忠贤,朱由检在朝中树立了权威,巩固了皇位。

二是整顿锦衣卫,肃清吏治。锦衣卫在朱由检继位之前,一直听命于魏忠贤,为虎作伥,做了不少天怒人怨的恶事,在社会上声誉极坏。王承恩升任司礼监总管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纠正了他们以前的歪风邪气,使他们忠于皇帝,为皇帝服务。另外,朱由检继位的时候,贪官横行,吏治腐败,百姓苦不堪言。为了缓解官民之间的矛盾,王承恩多次用计惩治贪官,整顿吏治,为朱由检分担了不少政务。

三是缓解朱由检和朝臣的矛盾。由于天灾人祸,内忧外患不断,朱由检万事都得亲手抓,在处理政事的过程中,朱由检和朝臣之间极易产生分歧。每当双方发生争执时,王承恩总是负责从中斡旋,化解双方的矛盾。

四是唯一一个陪崇祯到最后的人。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大顺军向北京城发起了总攻。此时朝中大臣躲的躲,投降的投降,已无可用之人,崇祯不得不任命王承恩为提督京师。眼看大顺军就要攻入皇宫,王承恩又力劝朱由检效仿建文帝伪装出逃。朱由检却以“君王死社稷”为由拒绝了他的建议。此时的皇宫空空荡荡,唯有王承恩亦步亦趋陪伴在朱由检的身边,在他的陪同下,朱由检登上煤山,放眼京城,处处狼烟,哭嚎阵阵。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深得崇祯帝赏识和信任的太监曹化淳,杜勋等人却假传圣旨,逮捕守门将领,开关迎敌投降李自成,此等卖国求荣、不仁不义之人难免为后人唾弃。

3、王承恩为什么对崇祯忠心耿耿。

  王承恩与崇祯帝之间,不仅仅是君臣之间的忠诚,还有如亲子般的感情。在崇祯帝出生之前,王承恩就被东厂派去信王府做内应监视崇祯,他看着崇祯出生,陪伴他长大,久而久之,他们之间早已产生了日积月累的感情,王承恩虽奉命作为卧底来此监察,却慢慢地将年幼的崇祯当做了至亲般呵护对待。

  从另一方面来看,或许是冥冥中有缘注定,两人虽地位上有着天地般悬殊的差异,一个是主子一个是奴才,但二人的身世确有相同之处。崇祯皇帝与王承恩一样,其曾祖母与祖母都是宫中婢女,自己的母亲也是皇宫中十分卑劣的庶人且在他五岁时便去世了。而王承恩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便被恶霸糟蹋至死,他尚年幼便父母双亡被送入宫中做了太监,他看崇祯帝一个孩子生于深宫中孤苦无依难免会想到当年的自己,便愈加疼护,如夫如子般。

王承恩在崇祯称帝后,一路辅佐他,为他解忧,为他出主意,为他处理朝中大小麻烦事,崇祯有什么心事他都看在眼里,王承恩摸透他的脾气,知道他的心思需要什么,且誓死保护他。二人互相依赖,王承恩就像崇祯帝的长辈,是他的脊梁,而崇祯帝对王承恩来说就是他的生命支柱,是他的目标和活下去的动力,他愿为皇上付出一切。

《明季北略》记载。崇祯睡觉时多次梦到一个神仙,那神仙的手掌心写了个“有”字,崇祯感到很奇怪,于是问朝中大臣这是何意,众人纷纷恭贺称是贼平之兆,唯独王承恩大哭。崇祯和朝中大臣们都很吃惊,崇祯便询问他是何故,王承恩说:“皇上赦免我不死,我才敢说。”崇祯说:“你没有罪,你就毫无隐瞒地说吧。”这时王承恩才说:“我认为神仙是在告诉皇上大明的江山将要痛失大半。”崇祯责问他,他叩首继续说:“‘有’这个字,上半截是个‘大’字,却少了一捺;下半截是个‘明’字,却少了一个日。合起来看,大不成大,明不成明,大概是大明将要有所缺陷的意思。希望皇上可以深思熟虑啊!”崇祯一听,很不高兴。后来有人说朝臣徐某可以推断出梦的吉凶,结果问下来结果和王承恩说的一样。王承恩通过巧妙的拆字向崇祯进言的轶事,不仅可以看出他是个聪明机警和眼光独到的人,还可见他的忧患精神和对大明朝的良苦用心。

在一个朝代即将覆亡、几十万人“解甲”的时候,作为一名太监,能够护佑君主,不畏强敌,以身殉君,这种充满了悲壮的死,表现了强烈的忠贞性格。小编认为:虽然王承恩没有子嗣后代,他的死是封建制度下的忠君表现,但他忠君报国的精神却让后人感动,在明十三陵中能有一席之位也算是对王承恩忠君报国行动的慰藉。





葛大小姐


末代明帝崇祯的大太监王承恩最后和崇祯葬在了一起,崇祯在景山自裁之后,王承恩跟随而去,相当于是殉葬。崇祯是末代明帝,当然没有继承人来替他选陪葬。所以,王承恩陪葬这件事不是明帝办的。顺治进北平之后,将崇祯及其后妃葬入事先准备好的十三陵思陵。同时,为了树立太监忠于皇帝的典范,把王承恩葬在了思陵的棱恩门外西侧,也就是崇祯在位时他在宫里殿上所站立的位置。虽然王承恩的墓并不在思陵范围之内,但还是属于十三陵的范围内。这样一来,也算是王承恩在地下继续侍奉崇祯帝。

顺治办这件事是给他的那些太监们看的,当然也是给他的那些臣子们看的,与明帝们无关。所以,十三陵里的太监墓并不是明朝所建,是后人强加在里面的。如果按照明朝的规矩,即使王承恩忠义该奖,恐怕也不会把他葬在思陵门外,顶多就是送回老家邢台安葬,修一座好一点的墓。因此,如果现在家住十三陵地区的某位卡车司机死后葬在家宅后面的山包上,你也不能说“十三陵为什么还葬了一位卡车司机”?


看北京看中国看世界


近日有网友提问:在明十三陵中,为什么有一座太监的陵墓?这名叫王承恩的太监到底做出了什么事情,才被允许陪葬在皇帝的陵园之中?

1、被文武百官抛弃的崇祯

如果要评最勤奋的皇帝,崇祯无疑会上榜。如果要评最被文武百官厌恶的皇帝,崇祯无疑也会上榜。《明史》载:崇祯十七年正月二十八日,面临即将兵临北京城下的李自成,崇祯下诏让天下之兵入京勤王。直到三月五日,仍无兵而来。

崇祯只好封吴三桂、左良玉、唐通、黄得功为伯爵,于次日再次下诏,征各镇官兵火速救援。三月七日,总兵官唐通终于到了,崇祯命唐通和内臣杜之秩据守居庸关。3天后,等不来其他勤王之师的崇祯,只好让太监王承恩领着一群太监去守卫北京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句话:文武百官已把崇祯抛弃。同样这批文武百官,在李自成坐上金銮殿后马上大献殷情。对此,献愍太子朱慈烺被活捉、押送到李自成面前时曾预言:“文武百官最无义,明日必至朝贺”。这个预言次日就兑现了——

史载,次日李自成早朝,前来朝贺者的原明朝官吏达1300余人。李自成感叹道:“这群人如此不义,天下怎会不乱?”而李自成下葬崇祯时,原明朝官吏哭拜者30人,拜而不哭者69人,其他人都“睥睨过之”,斜着眼睛、充满厌恶的走过去。

2、随崇祯赴死者只有一名太监

崇祯在歪脖子树上吊死后,与他共同赴死者只有一名太监——王承恩。《明史》载,王承恩入宫后的师傅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总提督京营戎政曹化淳。随后,王承恩接替曹化淳,继任朱由检的司礼监秉笔太监。

唐通、杜之秩投降,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王承恩总领京营的部队守卫。因士卒太少,只好征调太监充数。李自成派人进攻西直门、平则门(即阜成门)、德胜门。王承恩令人发炮攻击,连毙数人,“取得大胜”的太监们惊喜异常,忙给崇祯递送捷报。

崇祯下诏,召见了王承恩,让他调集更多太监,计划率领太监军队御驾亲征。但当晚,北京内城失陷,天蒙蒙亮时崇祯吊死,王承恩也在一处亭子里上吊陪死。所谓“守国门、死社稷”的大明天子,只能感化一名太监共同殉国,事实就是如此残酷。

3、殉国赴死的太监不只有王承恩

崇祯死前和死后,出现令人难解的现象:文武百官漠然不救崇祯,明朝亡国后又争相向李自成朝贺、争宠,以王承恩为代表的数名太监却争相殉国赴死。

《明史》载,山东人方正化,任崇祯的司礼监太监,曾于崇祯十五年,在保定军中出任监军,立有保全城池之功。李自成围困北京城后,崇祯让他镇守城池,方正化叩头推辞不去,崇祯不准。

方正化再次叩头说:“此行肯定无所作为,不过是以死报答主上恩德而已”,此话的潜台词是:现在大势已去,谁也无法挽救时局,守城之人只能尽职一死罢了。

崇祯含泪派他赴死。方正化守城时,有兵士就战事来请示,他的回答总是“各位好自为之。”城池失陷,他击杀数十人,李自成的兵士问他:“你是谁?”他大声答:“我是总监方公!”后被乱刀砍死,随从太监也被杀死。

与方正化殉国赴死的太监还有:原司礼监掌印太监高时明,司礼监秉笔太监李凤翔,提督诸监局太监褚宪章、张国元等4人。南明建立后,曾建“旌忠祠”专门祭祀殉国赴死的太监,王承恩为正祀,方正化等人为附祀。

4、王承恩死后发生了什么

崇祯先吊死,王承恩后吊死。李自成进京询问后,得知崇祯已自缢于煤山,其部下就用两扇木门,抬着崇祯和周皇后的尸体,送到魏国公牌坊下。

崇祯的衣襟里留有一封遗书:“我因无德,触犯上天震怒,降下了这场灾难,这都是文武大臣害了我。我死后无颜地下见列祖列宗,因此去掉冠帽,用头发盖住面部。任凭你们分裂身体,但不要伤害百姓一人。”

李自成的部下给太监二贯钱,到街上买来柳木棺,用土块垫起来,停放在东华门外的施茶庵里。有两个僧人诵经超度,四五个老太监守灵,“王太监极薄一棺,亦在其旁”,王承恩也安放在一口薄木棺材里,放在崇祯棺木的旁边。

原明朝文武百官都不敢哭灵,只有襄城伯李国祯和兵部郎成德、主事刘养贞抚棺大哭。李国祯哭着求其他大臣,一起上书请求以帝礼安葬崇祯。李自成回答,你们这些人多半是沽名钓誉,根本毫无诚心,撕碎书信扔出大殿来。

李国祯等大臣再次哭诉请求,最终青衣使者手持红笔批注的书信出来,宣读对崇祯以皇帝之礼安葬,但是祭礼享受王侯的规格……崇祯十七年四月四日,崇祯帝与周皇后被安葬在昌平田贵妃的墓穴中。

大清立国后王承恩得谥号“忠愍”,修建了占地60亩的祠堂,立碑表彰他的忠诚,并在崇祯陵帝修建了王承恩陵。

清朝用一名太监长久陪伴崇祯,也许是对明朝末年文武百官的一种嘲讽,也许是在回应崇祯临死前的另一句遗言:文官不合心,武官不用命。文武可杀,百姓不可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