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被俘的越軍男女士兵,講述自己的戰爭遭遇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廣西和雲南邊境地區,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進行了為期28天的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這一仗,據不完全統計,東西兩線一共取得了斃傷俘敵57169人的戰績,其中俘虜越軍的人數為2173人。這批越軍戰俘的口供,既是軍事情報的寶貴來源,也為我們瞭解戰爭中普通越軍士兵的境遇提供了珍貴資料。

今天,就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一男一女兩名越軍戰俘的供述,來詳細地談一談這個問題。

對越反擊戰,被俘的越軍男女士兵,講述自己的戰爭遭遇

男俘趙某平,家住諒山省文官縣,家裡有六口人,現年22歲,在越軍第一軍區步兵第346師第851團2營當兵。被俘後,他很擔心家裡,因為父母只有他一個兒子了,本來還有一個弟弟,但是在伯伯家,跟著伯伯生活。父親有胃病,母親有風溼病。他內心是想同中國友好的,因為過去越南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中國的大力援助。自己家裡的縫紉機、自行車都是中國的產品,家鄉有一座水電站,也是中國幫助建設的,遇到旱災可以有效灌溉農田,解決了群眾面臨的最大困難。

對越反擊戰,被俘的越軍男女士兵,講述自己的戰爭遭遇

趙某平講,自己是被抓來當兵的,而且被抓了三次。本來按照越南的政策,家裡只有一個男丁不徵兵,但後來也徵,不去就抓,1974年抓一次,1975年抓一次。越南合作社幹部貪汙,社員生活困難,社員家裡勞動力雖然多,但總是不夠吃。公社幹部家庭勞動力少,但生活很好,縫紉機、自行車、手錶樣樣都有。他看不下去,就給縣裡寫一個揭發材料,可不但得不到支持,反而被抓去改造了一個多月。像他這樣被改造過的本來是不能當兵的,但到了1978年不知道為什麼又把他抓丁入伍了。

戰爭開始時,他所在的部隊距離戰場約30公里,炮聲響起之後,部隊上車從高平往河安方向出發。後來,又轉入徒步行軍。在這個過程中,趙某平找機會脫了軍裝,丟了槍,跑到群眾家裡去住,過幾天解放軍到了之後,把他抓獲。後來他知道,他所在連逃跑的有10人,聽到炮聲就跑了。

對越反擊戰,被俘的越軍男女士兵,講述自己的戰爭遭遇

他說,自己被俘前,聽到的宣傳是被中國抓去要處死,所以很害怕。被俘的時候,解放軍把他的眼睛蒙起來,當時他想,這下活不成了,要被槍斃了。後來,解放軍給煙抽,給開水喝,給乾糧吃,才減少了害怕。到收容所後,解放軍很好,給他們吃飽飯、穿暖、發衣服、發鞋、被子、蚊帳等,還給他們看電影、書刊,給他們學習的機會。

親身經歷使他逐步認識到,河內當局的宣傳完全是憑空捏造的欺騙,目的是挑撥群眾與中國人民為敵。他在收容所裡生活了一個多月,體會到了解放軍和中國政府的寬待俘虜政策,中國方面是遵照毛主席說的去做。可越南方面在胡主席逝世後,挑起中越邊境武裝衝突,造成人民很大的痛苦,他認為河內當局是不對的。

對越反擊戰,被俘的越軍男女士兵,講述自己的戰爭遭遇

女俘阮某和,現年20歲,也是來自步兵346師,是炊事兵。戰鬥打響後,記得是3月8日,也就是國際婦女節那天,她們炊事班躲在一個山洞裡,解放軍叫她們出去,她們都不出去,解放軍就在洞口安放炸藥進行爆破。在洞裡有11個人,其中5人被炸死,6人受傷。

到了收容所之後,這裡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對她們沒有什麼仇恨,沒有打、沒有罵,對她們很好,沒有什麼問題。她在越南聽到許多宣傳,到這裡也聽到中國宣傳,到底是哪方面是對的,現在還不能下結論,以後自己的命運會怎麼樣,也沒有過多的考慮。

對越反擊戰,被俘的越軍男女士兵,講述自己的戰爭遭遇

稍有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1975年,越軍通過組織西原戰役、順化-峴港戰役、胡志明戰役三大戰役,連續作戰55天,取得了春季大捷的輝煌勝利,徹底打垮了南越武裝力量,解放了整個南方。1976年年中,越南統一國會第一次會議標誌著南北分裂數十年的局面終結,越南人民終於實現了國家統一。

本身就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又經歷了幾十年的戰火破壞,越南是當時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人均糧食產量1978年為249.5公斤,人均國民收入1979年為56.88美元。可謂是經濟凋敝、民生艱難。按理說,越南人民在強大的外來援助之下,經過數十年的艱苦戰爭,以巨大的民族犧牲,好不容易贏得了戰爭勝利,實現了國家統一。當局本應迅速實現國家戰略的徹底轉變,全力治療戰爭創傷,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

對越反擊戰,被俘的越軍男女士兵,講述自己的戰爭遭遇

但是黎筍集團為了實現印支聯邦的野心,全力推行地區霸權主義政策,在中南半島大肆侵略擴張,又把越南人民推入了長達10年的戰爭泥潭。由此造成的人力資源的大量損耗,經濟發展的停滯,人民生活的痛苦,完全應該由黎筍集團承擔全部責任!

作者為歷史學碩士,大學講師,專注中越戰爭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