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爭霸(53)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意志帝國滅亡

大戰進入到1917年,逐漸處於頹勢的德國開始了困獸之鬥。2月,為了突破英國的海上封鎖,德國決定把進攻力量從海上轉向海下,實行無限制潛艇戰,對中立國貨物船隻也不例外,企圖切斷協約國的海上運輸補給。其中美國的貨物船隻屢屢被擊沉,所以美國對德的不滿情緒逐漸升溫。在這方面英國就顯得很聰明,英國在海上也有攔截摧毀同盟國的運輸船,但一旦誤攔了美國的船隻,英國就立馬放行並賠禮道歉,英國也因此博得了美國的好感。而德國這種無底線的作戰方式終於惹怒了美國,4月6日,美國對德宣戰。

歐洲爭霸(53)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意志帝國滅亡

相比西線英法聯軍對德國的逐漸壓制,東線的俄國就沒那麼幸運了。3年多的征戰使俄國變得千瘡百孔,人民食不果腹,罷工和反對浪潮此起彼伏,終於釀成了革命。1917年3月8日至12日,俄國二月革命爆發,沙皇政府被推翻,沙皇退位,俄國300多年的封建專制就此終結,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上臺,執掌國家大權,不過臨時政府沒有退出戰爭,依舊對同盟國用兵。

歐洲爭霸(53)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意志帝國滅亡

總的來說,1917年是協約國反攻之年,4月開始,英法聯軍就從多個不同的戰場發起進攻。阿拉斯、貴婦小徑、荷蘭梅森山、比利時伊普爾等多個地方的進攻讓同盟國節節敗退。然而,其他陣線俄國、意大利則進攻不利,被同盟軍打敗。由於戰爭失敗,俄國再度爆發了革命,1917年11月7日,在列寧的領導下,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俄國資產階級臨時政府被趕下臺,工農群體為主導的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建立了蘇維埃政權,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了。

歐洲爭霸(53)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意志帝國滅亡

12月開始,俄國開始和德國談判要求停戰,然而德國提出的條件很是苛刻。列寧主張拖延談判,不輕啟戰端,但首席談判員不同意,斷然拒絕了德國的要求。一怒之下,德國直接開戰。1918年2月18日至3月3日,德國對俄國展開了為期半個月的春季攻勢,剛經歷革命的俄國很是虛弱,無法阻擋德國的進攻,損失慘重。3月3日,慘敗的俄國接受了德國提出的嚴苛條件正式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歐洲爭霸(53)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意志帝國滅亡

俄國退出戰爭後,德國決定在西線展開絕地反擊,迫使英法在美國大規模參戰前戰敗投降。1918年3月至7月,德國在西線多個戰場展開了5次反擊。4月,宣戰一年的美國也終於正式投入戰場。由於美國的加入德國的5次反擊均未能取得成功,反而又損失了幾十萬兵力,陣線也不斷後移。終於,同盟國無力再戰了。9月30日,保加利亞率先投降。10月29日,德國水軍兵變抗議戰爭。10月30日,土耳其新政府宣佈投降。11月4日,奧匈帝國投降。11月9日,德國發生大規模政變,德皇威廉二世被推翻退位流亡荷蘭。11月11日11時,德國正式投降。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於結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