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商鞅變法的始終,求證商鞅的死,究竟是制度行為,還是個人意志

一,商鞅出不了頭的結症

魏國的首都在大梁,所以,魏惠王也叫梁惠王。對於梁惠王,印象最深的是《庖丁解牛》,他看了庖丁解牛之後,非常有感觸,對後人啟發深邃,以故被選入高中語文教材,培養後進。

從商鞅變法的始終,求證商鞅的死,究竟是制度行為,還是個人意志

水牛圖,古代的好幫手

梁惠王應該是名賢明的君主。吳起曾在他手下幹過,河西之論,足以傳揚後世,名冠古今。公叔痤臨終前向他舉薦了商鞅,梁恵王不聽"鳥之將死,其鳴也悲;人之將亡,其言也善"的丞相公叔痤,這讓魏國又失去一個極有才能的人。加上之前的吳起,之後的範睢。魏國失去的人才實在太多了。這讓人覺得,魏國的相位執政,多是世卿世祿的承襲者,剛愎自用讓許多庶族人才在這道坎上過不去!盡幹些損害國家的事。典型不過的是失去孫臏讓魏人兵挫馬陵,精銳盡失,成了由強致弱的分水嶺。

才能如流水,需要流動方有活力,生命在於運動,生命才可常青。這三個人在魏國處境困厄,也就只好隨世浮沉,與世流動了,他們便到了其他地方。

秦國當時是這麼個情況,賈誼的時政文章精闢,但未免太誇張了,但這樣的描述還是表明了秦孝公有富國強兵,志小天下之志,因此,他要有所作為: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當時是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

——賈誼《過秦論》

這段引文讀上去鏗鏘有力,朗朗上口,但是 現實卻很骨感。之前的秦國的國力比不上魏國,內亂耗盡了財力物力。實行世卿世祿制的危害,讓秦宗室貴族固步自封,日益腐敗,冥頑不化,魏國因吳起變法而強大,乘機佔了秦國的河西之地,秦國軟弱讓人看不起。有感於"諸侯卑秦"的秦孝公立志改變這種狀態。他招聘才能之士。於是黃河東流入海,人才西溯到秦,商鞅進了函谷關。

由此可見,世卿世祿制是扼制人才的第一殺手,只要這種制度存在,庶族才能之士就翻不了身。

商鞅是有才能,但又狡猾,吊足了人家的胃口,斷續與秦孝公見了三、四次面,最後用"強國之術"打動了君主之心,取得了變法的火種。

從商鞅變法的始終,求證商鞅的死,究竟是制度行為,還是個人意志

商鞅方升、朱克柔緙絲蓮塘乳鴨圖都不展出只有大克鼎在展。sigh~

衛鞅復見孝公。公與語,不自知厀之前於席也。語數日不厭。景監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歡甚也。”鞅曰:“吾說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遠,吾不能待。賢君者,各及其身顯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數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彊國之術說君,君大說之耳。然亦難以比德於殷、周矣。

二,正確的策略,使人少費口舌,事半而功倍

遊說多是由遠到近,從空洞到具體,從做不到的到能做到的。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時間裡做一件能夠做的事,秦孝公深知這一點,強國之術,他認為他能做得到,其餘的帝業、王業、霸業就算了,做好強國之事就夠了。君臣際會,趕上動亂之世,有成績才能塞住非議的口,秦孝公希望商鞅做得到,用成效讓反對派啞口。

至於道德好不好,跟殷、周不用比,殷、周不也亡國麼?富國強兵就可以了。對待沉痾,應該用猛藥。這劑猛藥就是變法。商鞅說動秦孝公後,擢為左庶長,著手草擬變法程序。

以衛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商君列傳》

三,論戰初次交鋒,王權勝了一籌

秦孝公有志求才,求,即是買,人才市場,就是買賣人才的市場,這在當代多如牛毛,商鞅為顯達出賣自己的"才華",這就是契機,就是共同點,就有了變法的基礎。但是一種制度只要讓公族派嚐到了甜頭,他們決計是不想放棄的。所以,要想改變一下既成事實,阻力之大必遭激烈反對。秦孝公和商鞅成了少數派,遇到的阻力十分強烈。但他們有主導權因此不害怕。

商鞅變法還未施行,就遭到守舊派的公然反對,當然公然反對比暗中使絆子要光明正大。秦朝元老——比秦孝公還有威望的甘龍、杜摯等人一聽客卿商鞅要變更已經施行了上百年的祖宗成法,立刻火冒三丈,認為這人是攪亂秦國安定局面的惡棍,一定別有用心。即使如此,商鞅再不濟,他有王權作柺棍,走起路來就不怕有人攔路。雙方展開了無休止的爭論。

甘龍、杜摯與商鞅之間的鬥爭,論證來論證去也就是把焦點就集中在是"法古,循禮",還是“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的衝突上。

前者是公族派的觀點,後者是圖強派的堅守。針尖對麥芒,就是不相讓。

秦孝公決心已定,支持商鞅按"彊國之術"制定相關變法條例。公族派再有資格叫板,但在強硬的王權之下,也是篾條串豆腐,提不起。第一個回合,王權支撐的變法家戰勝了站在榮譽之上的公族派,於是變法開始施行。

四,作為一種思想的實踐,輿論是不可忽略的。

公族派固守的是祖宗成法,堅守"世卿世祿制"的貫徹執行,凡與此相悖的,均為非法,必須嚴厲打擊,商鞅變法也在他們封號的名單上……

而有利的輿論導向首先要有人相信這是公開的、透明的、有益於廣大群體利益的,如果沒有誠信,沒有人相信變法是可行而且有益的,那麼,這種變法不是有始無終,就是胎死腹中。結局潦草,人物悲涼。

法古:取法古代既已通行的政治、法律制度;循禮,遵循已有的禮儀條文。這兩點其實即是墨守成規之法,實行先君之政,不可更換,是維護現行的世卿世祿制,與此相沖突的就是非法,必須打擊根除。甘龍、杜摯藉口先王之法不可變而死守貴族宗室的既得利益,不可撼動,因此堅決反對,不肯鬆口。

變法條文未具備,輿論譁然。輿論譁然的不是幾個人的呼聲,而是上千人的吶喊,否則形不成輿論。商鞅要立信,空口無憑,立杆取信,讓人相信這是真的:說到做到,變法未始,誠信先行,否則無信不立,這是商鞅的開門一炮: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期。卒下令。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一個敢吃螃蟹的傢伙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按官吏的要求,把木頭從南門扛到北門,沒想道果然得到了五十金的大紅的。大喜不盡,立即分享各街坊,四處轉發朋友圈,鄰縣的人都知道了,他們都很驚訝,繼而希望商鞅的變法儘快試試看有沒有紅包便宜可搶到手。

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商君列傳》

商鞅的“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這兩句對後世除弊政的影響尤其深刻。王安石的“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與此相呼應。治理國家的制度可以改變,非止一條,不能拘謹於某一種思路,方便國家發展的政策要與時俱進,因地制宜。國家方可強盛興旺。

公族辯論失敗,蛋糕被人分了,能甘心嗎?如果商鞅折騰下去,公族們成了庶族,這可是天上人間之別呀!

從商鞅變法的始終,求證商鞅的死,究竟是制度行為,還是個人意志

秦朝咸陽宮,專制主義集權的象徵


五,公族不甘心,必須要除商鞅而後快!

從商鞅的遷升可知,秦孝公待他優厚的原因是他有才,但商鞅及其一夥佔了部分公族的地位及利益。

衛鞅既破魏還,秦封之於、商十五邑,號為商君。

商鞅一個光棍跑到秦國,憑藉他的詭辯才能,從門客,左庶長,大良造,封商於之君,一路乘風破浪,把船從溝渠開到大海,樹苗長成大樹,這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節奏。在秦國上層的眼中,商鞅是奸說秦孝公得以取得富貴權勢,是損害他們的利益而成全商鞅的遷升,秦孝公待他優厚,反襯出這一群人怕商鞅掌握更大的權利,對享福"世卿世祿制"的貴族們而言,無異於熒惑守星。

秦孝公支持商鞅變法,是因為這些變法活動確實有作用,積累了大量財富,還有更優秀的人參與推行新法,辦事效率比以往提高了許多。

通過憑藉軍功爵制而擢升的下層士兵和將領走到社會政治的前臺,社會地位顯著提高。如此一來,在"世卿世祿制"庇廕下的公族們的活動空間壓縮,他們的福利減少。他們感到,如果商鞅繼續幹下去,他們的飯碗肯定要打碎。他們甘心嗎?

公族不甘心,必須要除之而後快!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

六,商鞅的能力是耀眼的,他的每一次成功,均是秦國公族的失敗

商鞅變法的核心成為拉昇庶族地位的手段和方式之有效途徑,國之大事,乃於"耕與戰"中的"戰"。征戰得虜首,一般多是庶民為兵的下層民眾以死換來的,士族一般不會去野戰。這種庶民得功,必分公族進階的蛋糕。這對先秦的"世卿世祿制",豈不是釜底抽薪?太多因軍功受賞的獎勵,勢必耗盡國庫,直接加重人民的負擔。

立木取信於民,是促銷暫時的誠信;刑太子老師,還是用法不均,不能肅淨,因為王子與庶民同罪,王太子有人代替背鍋,一般人就只好自作自受了,這看得出商鞅巧法阿法,紛亂其法之雙重標準,這是失信的由來。

變法十年的累積,讓“秦民大悅”、“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國家日益強盛"等等高、大、上的號召語。比較而言,魏惠王的軍隊多次被齊國、秦國擊潰,軍隊損失慘重,國內十分空虛,一天比一天弱小,他害怕了,就派使者割讓河西地區奉獻給秦國做為講和的條件。失去河西,首都沒法保留,西扼秦兵的險塞洞開。魏國就離開安邑,遷都大梁。魏國也就叫梁國了,反之亦然。賈誼說:

於是秦人拱手而取河西之外。《過秦論》

從商鞅變法的始終,求證商鞅的死,究竟是制度行為,還是個人意志

賈誼故居

這是我商鞅靠詐騙而來的成果,他讓魏國雪上加霜!這件事讓魏國非常痛恨。讓七國人士非常不齒。

七,大良造商鞅為什麼要死咬魏國,難道是當初不受重用嗎?

魏惠王親往問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諱,將奈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願王舉國而聽之。”王嘿然。

惠王既去,而謂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國聽公孫鞅也,豈不悖哉!”

魏惠王也許以前聽說過商鞅,但商鞅沒有什麼特殊才能,引起上面的重視,這並不是魏惠王的錯,反而是公叔多嘴,魏惠王才"嘿然",不置可否。公叔把這個意思告訴了商鞅,商鞅肯定心懷不滿,留下難堪,不能不說有了報仇之心,這一點又與張儀相同,可見人性無論高下尊卑,雙重性都差不多!一樣陰賊歹毒。

商鞅以大良造率師包圍安邑,俘魏公子昂,迫使魏國割地遷都,亦是變法極富成效的佐證。他因此而封商、於十五城,可謂豐收。

當然就是"軍功爵制"對"世卿世祿制"的勝利。他這時是"出頭的檁子先爛"。一個人從貧困快速因某種機緣到暴富,會帶來許多意外災禍。

從商鞅變法的始終,求證商鞅的死,究竟是制度行為,還是個人意志

兵馬俑 秦朝,從中可以看出變法圖強者的氣概


八,商鞅之死,變法的精神長存

商鞅之死,表面上是趙良羅列的幾大富貴驕溢之上層人士驕奢淫逸的通病,其實他的死是死於一種制度。商鞅用"軍功爵制"置換了"世卿世祿制",必然引起兩個幫派的殘酷鬥爭

公族派早已得罪,支持派又因變法條款中的"連坐",什、伍相保受牽連而犯法的增多,也因此轉掉矛頭,指向商鞅,這是商鞅把利自派推向對立面,致使樹敵太多。從他與趙良的談論中,我們覺得這個變法者在王權的庇護下,變得公私兼顧,面目可憎。趙良勸諫道:

今君之見秦王也,因嬖人景監以為主,非所以為名也。相秦不以百姓為事,而大築冀闕,非所以為功也。刑黥太子之師傅,殘傷民以駿刑,是積怨畜禍也。教之化民也深於命,民之效上也捷於令。今君又左建外易,非所以為教也。君又南面而稱寡人,日繩秦之貴公子。

如果真的如趙良所言,"今君又左建外易,非所以為教也。君又南面而稱寡人,日繩秦之貴公子。"這三點已經犯忌了。雖說王道不似帝道"專制",但規矩還是要有君臣觀念的。

左建外易:違情背理地建立權威,改變法制。核心還在於變法條例,暫不論。

南王而稱寡人,這一條只有"王"和後來的"帝″才敢自稱。商鞅自我膨脹,無疑是譖越了。

日繩秦之貴公子,這樣幹是給自己挖坑……凡此種種,說明商鞅不知進退,一味好高騖遠,不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而最後,商鞅果然無立錐之地,戰死後車裂,然後棄諸荒野,為野獸咽吞。

《詩》曰: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何不遄死,

以《詩》觀之,非所以為壽也。公子虔杜門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殺祝歡而黥公孫賈。

《詩》曰:‘得人者興,失人者崩。

這個人與後來的楚國的春申君一個樣,看來位極人臣的丞相們結果都差不多,非正常死亡而橫遭刑戮。

他在不得意時能咬魏國,他也可能會不如意時咬秦國。後來證明他確實無視王命,發邑兵去打鄭國,在六國看來,這是秦國去攻打鄭國。秦國滅商鞅就有了藉口,秦惠文君新帳老帳一起算,商鞅在劫難逃。不死,也沒人敢收留。

從商鞅變法的始終,求證商鞅的死,究竟是制度行為,還是個人意志

函谷關,在古代是讓人望而卻步的地方


商君亡至關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商君喟然嘆曰:“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昂而破魏師,弗受。商君欲之他國。魏人曰:“商君,秦之賊。秦強而賊入魏,弗歸,不可”。遂內秦。商君既復入秦,走商邑,與其徒屬發邑兵北出擊鄭。秦發兵攻商君,殺之於鄭黽池。秦惠王車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滅商君之家。

仕途孤危,不納忠言,禍由己得,乃是變法的商鞅與公族派鬥爭的結果。與趙良一席談話,禍患已萌,但商鞅終未採納良言,執著於自己的變法,作繭自縛,車裂族滅,豈非偶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