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人的歷史文化

吉安是人傑地靈的風水寶地。吉安古稱廬陵、吉州,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改稱吉安。這裡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有千年古城——吉安市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千年古窯——吉州窯、千年古銅——新幹商代青銅器、千年古書院——白鷺洲書院、千年古剎——青原山淨居寺、千年古村——渼陂和釣源、千年古墓——吉水東吳大墓等一批歷史文化遺址。

吉安人的歷史文化

庖安網

這裡人才輩出、名士薈萃,從唐宋至明清,吉安科舉進士近3000名,狀元20位,榜眼、探花32位,曾出現過“隔河兩宰相,五里三狀元”的歷史盛事;“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民族英雄文天祥、《永樂大典》主纂解縉、宋代大文豪楊萬里等一批歷史文化名人先後誕生在這裡;元末明初,當代偉人毛澤東、鄧小平的祖籍也在吉安。

吉安人的歷史文化

庖安網

吉安是星火燎原的革命聖地。吉安是舉世聞名的中國革命搖籃井岡山所在地。1927年,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裡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鍛造了“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於勝利”的井岡山精神。在血與火的鬥爭歲月裡,吉安人民前仆後繼、不屈不撓,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僅記錄在冊的革命烈士就有5萬餘人,從吉安走出去的共和國將軍達147名。

吉安人的歷史文化

庖安網

吉安是“三色輝映”的旅遊勝地。吉安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紅、綠、古”交相輝映。井岡山被譽為“天下第一山”,屬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以井岡山、三灣、東固為代表的革命遺址遍佈全市,擁有保存完好的革命舊址、遺址425處近千個點,其中國家級紅色文保單位2處28個點,省級17處;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6%,山青水秀,生態優美,現有武功山、青原山、玉笥山、白水仙等4個省級自然風景名勝區;廬陵文化久負盛名,文天祥紀念館、歐陽修紀念館、西陽宮等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名勝古蹟,吸引許多國內外歷史文化人士前來觀光考察。

吉安人的歷史文化

庖安網

吉安是環境優良的投資福地。吉安有良好的區位優勢。這裡位處香港、廣東經江西到中原的核心地帶,既是沿海腹地,又是內地前沿,北與長江三角洲對接,南與華南經濟圈呼應,是中原通往東南沿海的“黃金走廊”。贛江水道及京九鐵路、贛粵高速、井岡山機場,構成了水、陸、空“三路並進”的立體交通網絡,區位優勢日益凸現。吉安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地下礦藏50多種,探明礦石儲量12億噸;山林總面積2593萬畝,是國內杉木、溼地松、毛竹、油茶等經濟林的重要生產基地;水資源達215億立方米,可開發水能資源157萬千瓦,全省最大的水力發電廠——萬安水電廠就在吉安;全省最大的火力發電廠——井岡山華能電廠也在這裡。

吉安人的歷史文化

庖安網

歷史不僅僅是歷史,更是文化的積澱和精神的傳承。這正應了那四個字“人傑地靈”,不管是古代的人才輩出,還是近現代的革命勇士,正是吉安這一方水土養育的這一方人,也正是這一方人為國家及民族奉獻著自己的一份力。現在的吉安人,雖不需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但仍然在堅守吉安人的本心,為國家和人民儘自己的一份力。從吉安這方水土走出來的庖安網也正利用自己品牌化、平臺化、市場化的優勢,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