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通过看头条,反映教育方面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补课现象,二是晋升中高职称现象,有同感的吗?

小凤9385


在当前的教育领域,人们正在关注的问题确实不少,而且在这类问题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主要来自教师群体。无论是家校矛盾,还是在职教师补课现象,亦或是晋升中高级职称的现象,更有甚者是教师的寒暑假问题,可以说只要是教育领域热度高的问题,都与教师群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以上众多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领域问题中,笔者发现补课现象和晋升中高级职称的现象备受社会关注,也可以说这两项问题也是目前网络舆论中关注度最高的,同时也是教师关注度最高的两个问题(话题)。

从总体来讲,这两个问题困扰着大多数教师,在现实教育实践中,确实存在少数教师参与有偿补课,而且从中也获益不少,正是因为这少数教师的行为,使得社会公众误认为整个教师队伍都如此,使得社会公众认为教师参与校外有偿补课成为常态。

殊不知,绝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机会参与现在有偿补课,而且他们的心思只在校内课堂上,只关心如何提升自己学生的学习成绩,只关心如何提高自己的课堂质量,只关心自己能否不断的提升教学能力。在他们的心中,校外有偿补课是难以接受的事情,也是没有时间参与这类补课活动的。

不过,在校外有偿补课方面,很多教师面临着尴尬的局面,在职教师不能参与校外有偿补课的规定是在家长们投诉举报的诉求下确定的,也就是说禁止在职教师参与校外有偿补课的做法是符合学生家长内心诉求的,但另一方面,又有部分家长私下接触教师,希望在职教师可以为他们的孩子提供有偿补课服务,面对补课的诉求与禁令,很多教师处于内心的纠结与尴尬。

在教师群体中,晋升中高级职称是一种痛苦的经历。在基层教师队伍中,虽然中级职称的竞聘难度比较大,但是总体来讲中级职称获评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多数教师还是有机会的。不过,基层教师也往往会面临着“中级职称瓶颈”,也就是说多数教师的职称竞聘最高也就到中级职称,想要获得高级职称,其难度是非常大的,部分校领导都没机会获评高级职称,又何况普通教师了?

在高级职称竞聘中,我们发现高级职称名额虽少,但也没有引发普通教师过激的反映,毕竟普通教师都没机会获的,大家心里都平衡,但是现在不少教学成绩拿不出手,教学能力差的普通教师能评上高级职称,可是每天兢兢业业,教学能力、教学成绩好的教师,却与高级职称“绝缘”,这也就导致很多优秀教师心理不平衡。

总体来讲,笔者认为教育领域的问题还不时存在,而且教师也将成为问题的主要解锁人,解决好教师的切身利益问题,也就将教育领域中的问题解决了绝大多数。


东爱雨小公


补课并不全是不好的影响,我给你说个我真实的案例。

初一那会儿我学习很差,全班倒数第一名,由于六一儿童节没有拿到学校的奖状,我被我妈很生气的罚我劳务,让我在地窖拔掉土豆上面发了的芽,我整整的拔了一天,我当时就想,我妈因为一个破奖状已经被起的呼呼的,两年之后要是考不上高中,我妈还不知道气成什么样子,一想到这里,我顿悟了,我心底暗暗发誓好好学习。

第二天,我也没有表决心,于是我开始规划如何提升这些落下的科目,尤其是英语,good morning 我初一都不会读和写,想想我的英语有多差,于是我就在外面找了一个口碑不错辅导班报了英语,这个辅导班也是学校老师外面开的,我一假期把初一英语补习完,做了两套英语题,边补习边做,而且我还学会了音标,英语字典随便翻个单词可以读出来,根本不需要老师教读,这些都是辅导班补习起来的,英语起来之后也就到了初二,初二想到初一那会good morning 都不会读,自己都能笑死。

初二全县竞赛,我的英语全校第一名,数学全县第三名,物理全校第一名,总成绩全县第十名,这些都是辅导班把基础辅导起来的,后来跟上班里大部队,熬夜愣是超过了他们,我一下火了,我的老师们也火了,最后这个辅导班也火了,都是因为我,高徒出名师,辅导班他们打的广告都是某某,濒临辍学的危机,经我某某辅导班补习,现在成绩稳居全县第十名,全校第一名。这是他们广告的原话!当时确实给他们吸引了很多学生,我们班几乎前十名都去了!但是他们的成绩依旧是原来的样子!

辅导班看你怎么利用,现在不过很老师也确实上课没有用心教,到了他的辅导班教的特别用心,为了证明成绩是在辅导班提高的,或者也许是因为辅导班特别赚钱,学校才几千块一个月,人家辅导班一个月搞好几万呢,你说他的心思在哪里,不用想大家都清楚了,所以大家要合理利用辅导班,可以用,也可以不用!





物理提高班


小七的观点:

头条上,反映教育方面的主要是补课现象和晋升职称问题,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啊。因为最关心教育的就是学生家长和教师。这两个问题,正好是他们关注的。


补课现象:

在补课这件事情上,少数老师得了好处,大多数老师背了锅。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这是事实。我自己是高中语文教师,我老公是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基本上没有给人补过课。

为什么说基本上呢?因为偶尔有家里亲戚或者特别好的朋友找上门来要补课,我们也不能抹人家面子。但是,我们自己确实不曾自动要求或者暗示学生来补课。每到寒暑假,时常有家长要求补课,我们一律婉拒。

我承认,确实有教师不择手段地补课,并且发家致富了。我身边有,不过极少。

可是,就是这极少数人的做法影响极坏,弄臭了教师群体的名声,让大多数不补课的老师背了锅。

小七建议:家长们遇到强制补课的老师一定要去举报。在网上含沙射影是一点点作用都没有的。就算在网上揭露,也要把他们的单位和姓名报出来,让他们无处遁形!


评职称

教师评职称难,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多的是辛辛苦苦干了几十年还是初级职称的教师。

先不说工资吧,就说面子。都到了两鬓斑白的年纪了,别人一问起自己的职称还是初级,面子是就有点挂不住了吧?

如果是自己不学无术、教学质量不行评不上,那也无话可说。关键是,什么条件都达到了,就是没有参加评选的机会:单位没有职称指标!

这真的是一件让人很无语的事情。人们都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是在职评上,教师千万分耕耘也没有一分收获。

教育现象那么多,为什么这两个这么燃?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两件都有不合理的地方,而且久久未得到有效解决!

我是小七,乐于为您解疑答惑。都看到这里了,就顺手给我一个关注吧。

墨公子说教育


这里只谈一下教师补课现象。因为一些人总是在说“课堂不讲,补课讲”,这纯粹是无稽之谈。

第一,一个能办补习班(假如法律允许)的老师,一般不会是没名气的老师;没名声在外,家长不会把孩子往那里送;即使送几个去,人数一定少的可怜;

第二,假如我是家长,肯定把孩子送到一个名师那里去补习,一定不会把孩子送到一些没有教学资格的社会人士那里去浪费时间和金钱;作为补习老师,平常又在给孩子授课,假如孩子成绩没提上去,他们怎么好意思继续上课呢?

第三,作为正常教学,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孩子们的智力和学习习惯不同,每个孩子接受老师大课堂统一传授知识的快慢、容量、深难度都各不相同;有些孩子吃不饱,有些孩子吃不了,这些现象都存在;因此,要每个孩子学习成绩一样肯定不可能;

第四,在补习时,有经验的补习老师,会根据孩子们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个别辅导,平常基础差的学生就应该着重于基础补习;成绩一般的学生着重于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成绩较好的学生需要补充课外知识,有利于以后的选拔性考试。鉴于这种情况,有的知识课堂上学生见不着也是正常的。比如,奥赛的很多题,平常的课堂,老师肯定不会讲,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听不懂。

因此,对于老师补课问题,不应该像对待犯罪一样来看待。毕竟,利大于弊。

第五,那些始终盯着老师补课的人,究竟是哪些人呢?

我仔细观察,发现反对补课主流人物是:

1、主要是差生的家长。

因为差生都特别反对补课;我曾经看到,有家长逼迫自己的孩子去补课,因为这个孩子成绩特别差,他肯定不愿去“再受折磨”,然后威胁家长,宁愿跳楼也不会去补课;家长也很无奈。但看到其他孩子去补课,心里非常不平衡。

2、没钱的家庭反感补课。

因为补课需要用钱,且花费很高;怕别人的孩子超过自己,但又没钱让自己孩子去,不平衡心理,因此这些家长反感补课。

3、 有的学科教师反感补课。

因为小学主要补的科目是:语文、数学、英语;初中主要补习:数学、英语、物理;高中学生主要补习:数学、英语、物理;很多老师不教这些学科,但又看着别人挣钱,心里难受,因此,反对补课;但自己有孩子时,又积极支持孩子去补课!😂😂😂

4、反对补课的主力军是:校外培训机构。因为一旦科任教师参与了补课,学生不会进校外培训机构,他们就失去了财源,因此,他们随时攻击任课教师补课,随时向上级机关举报补课行为的也是这些人。

第六、要杜绝补课现象,那首先只有坚决铲除校外一切培训机构,绝对不许老师收钱补课。所有补课人都没有了收入,还有哪个愿意去补课呢?


个性爱憎分明


你是在放屁,什么上课不教。这是个伪命题,你去学校听过老师讲课吗?整天在这里胡说,你们只会拿教师说事,以我所知道的,老师们在课堂上尽情挥洒青春与汗水,我们家三个孩子却考入了重点高校,没有老师们辛苦的教导,也就没有他们今天人生的辉煌。在这里我要感谢,哺育英才的老师们,谢谢你们,尊敬的老师,你们整日的辛劳为国家培养了一茬又一茬的英才,我们的国家才会在短短的四十年的时间内发展的这么快走了西方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发展路程。你们才是真正的英雄,你们默默无闻奉献青春,甘守清贫,像阳光照耀大地,无私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你们是民族的脊梁,为国家的飞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你们的奉献是任何的小丑们也磨灭不了的。在中国,如果说还有一个最良好的职业队伍,那一定是教师们,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归,不计报酬,耕耘在三尺讲台。谢谢你们了,尊敬的的老师,我代表我们家的孩子们向你们鞠躬,谢谢你们,让他们成材,恩师难忘,虽然他们没有成为教师,但他们永远不会忘了你们所给予的知识打一关怀。


手机用户67116977572


关于补课现象:

1.任何事物的普遍存在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补课问题也是如此,我国中小学课堂普遍采取的是班级授课制,四五十人一个班级,老师在授课时不可能做到满足每个人的需求,因此,对于某些知识点需要加强的学生来说,参加一个补短板的辅导班是有需要的;

2.对于在职教师来说,因是公职人员,并且涉及教育的公平性,应严格禁止有偿补课活动,发现有在职教师参加的,应严肃处理;

3.当前的选拔机制下,考试成绩仍是学生追求的目标,对于校外补课活动,要加强管理,引导其健康发展。

关于晋升中高职称现象:

1.虽然教育法规定了中小学教师工资应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但真正落实下来还是很困难的,职称和大家的收入挂钩,所以,老师们挤破头的去参评职称;

2.职称评审应进行改革,名额太少,不应是一种退休前的荣誉,而应该是调动大家积极性的因素。

3.建议中小学教师的中高级职称跟随教龄而动,到了一定教龄,职称自动升级,让教师的本职专注于教学。


剑利数学


你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补课现象,另一个是中高职称乱象,本人深有同感,但持保留意见。

的确社会上补课现象蔚然成风,但那是焦虑的家长和个别教师的双重作用。我们好多家长,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了,就希望老师给开小灶,添加零食助力成长。即使学校老师不补课,家长们也会去校外辅导班补课。如果没有学校教师的竞争,那些课外辅导班的补课价格会更高,家长会更加承受不了。这是买方市场决定的补课需求。

社会上的确存在一些学生不愿意补课,而迫于老师的威力又不敢不补课,这是需要规范的。家长们不要完全屈服于老师的威力。

教师行业的中高职称评定现象,由来已久。这需要有关部门持续发力,推进改革。职称不能不评,否则没有市场竞争。缺乏竞争的教育行业发展就会乏力。评定职称的诸多乱象,是因为制度不规范导致的。但这不是取消职称的理由,否则就是因噎废食。当然,教育是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的。职称工资不能相差太过悬殊,否则容易导致部分老师气馁泄气。

总之,存在即是一定程度的合理。只不过是机制问题,不要因此而走极端。





百姓杂烩


本人对反映的教师补课和晋升职称这两个问题,在头条的出镜率之多确实是有同感的!但通过这两个问题对教师和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抨击在内心里还是有异议的!

一、关于教师补课的问题(这里指的是有偿补课)

如今,只要一涉及到教师补课这个话题,各种各样的说法就会接踵而来!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说:世界上最无私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和老师,父母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让孩子受一丁点儿委屈。老师呢永远都不会留一手,最怕他讲的知识学生学不会!所以说 “课上不讲课下讲” 这句具有讽刺意味的名言对老师未免有些不公平啦!教师补课的现象确实存在,补课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不参加补课的老师也是大有人在,因为相当一部分老师上有老下有小,除了上班外还有好多家务事在等着她们去做,根本没有闲暇时间去做什么补课!个体代表不了整体,部分也不能取代全部。负责任有爱心的老师永远是占大多数的!对那些有偿补课的老师,国家也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法规法则对其来进行整治!

许多事情从来都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社会上有需求就会有供应,有买的就有卖的,这个你懂的!

二、关于教师晋升职称的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教师们的心病

职称晋升不是教师工作的全部,它只是教师生涯中需要努力攀登的一个台阶!如今,随着职称工资的差距越拉越大,所有的工资项目都与职称挂钩,就连取暖费都按职称的高低来分配,这不得不让老师们挤破脑袋去争取那几个寥寥无几的名额。再加上现在学校里因为职称问题领导和教师、教师和教师之间搞得勾心斗角,这或多或少的影响到老师们的积极性和情绪。所以,在头条上这类问题真是层出不穷,已经成为人们茶后饭余热议的主要话题啦!期待国家有利于大多数人利益的好政策让老师们安心教学!



关于教师的许多东西其实都被演义啦!


芳华老师


头条上反映教育的问题主要有四个:补课问题;职称问题;绩效工资;民师教龄补助问题。

补课问题是社会上存在的普遍现象,因为部分家长有需求,它就应运而生。经过严肃纪律教育,在职教师已很少有人顶风违纪,多数为社会上无业人员所办。

职称和绩效工资的实施,打破了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大锅饭”,“混工龄”现象,拉开了教师工资的差距,一些人感到不习惯,因而有怨气,就会发牢骚,这很正常。这两项工作确实难令人人满意。有瑕疵可以改进,但大方向是正确的,不可能改变。

民办教师的教龄补助,本不是问题,政府已经出台了有关文件,并已落实到位,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情况不同,补助标准不可能全国一致,有人常拿这省比那省,提出过高的要求,政府当然不会答应。

教育问题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千秋万代的大问题,我真诚地希望老师们都能牢记使命,不负众望,勇挑重担,从改革大局出发,多讲奉献,为祖国培养好各方面的有用人才,无愧于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zwhyxdh50502


从校内抓真课程真课时落实不以“为你好的名义”搞撒谎教育。关于教育之初始,怎会与个“人”不相关呢?影响至深。

很关心孩子十几年的教育过程不单单是“结果如何”的家长会越来越多。学校教育里的常态和正常绝不是一回事。学子在学校里多长时间?不说尊重实事的事叫老师罰维稳太弱了吧。

教育里的这些事日日时时言传身教影响着接受十几年过程“教育”的学子👇。先从教育管理自查自纠公开公示于众开始吧。教育孩子之初始的影响根本首要就是“诚实守信”——否则连校园老师都成自身权益名誉难保却又饱受责怪诘问的“潜规则”打手和牺牲品。——讲诚实守信就应该从学校教育开始,面对十几年学习过程的孩子就应该讲诚信天天讲诚信事事有诚信。一个建议(省 市 区):学校门口挂上公开公示真实课程+课时+课程设置+教材进度课时计划+校本+休息体育时间。真心盼望教书育人地方没有因攀比高分政绩“搞假”乱序的潜规则,践行“诚信不撒谎教育”育未来人。诚信不该蒙蔽。“目前把惩戒全交给老师是看似负责的推卸与遮蔽。关爱孩子的成长过程就从护心开始吧!”

休养生息不如揠苗助长看着“正能量”但养人靠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