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企税后工资8000元,自己该辞职吗?

胡航科


不低了,不要瞎胡闹。我是因为家庭变故,辞去和你一样税后8000的工作。来到社会上发现,没有技术,从0开始难度太大。要是你创业就算了。

我告诉你,国企有周末,出来无无周末周日。国企有加班,但出来不仅仅加班,叫做加到你怀疑人生。还有业绩压力。

我五年前出了央企,艰难的度过两年狗屁不是的生活,自学技术三年,没日没夜的熬,现在项目总工过了一建,勉强度日。你愿意这样奋斗一回么?

别折腾了,好好生活。


夕光


实话实说,国企税后工资八千多,已经很不错了。这是很多人望尘莫及的薪酬。很多私企普通员工也就是月薪三四千左右。

我在国企工作多年,了解国企人的想法。很多人总觉得国企没意思,蠢蠢欲动,图谋跳槽。大都是发展出现瓶颈,晋升无望,于是想换一个发展平台。还有的是因为工资低,为了多挣钱,而选择跳到私企或外企。不知道你是想跳槽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国企辞职,是需要点勇气的,起码要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体系有一个清醒的认知。不知道你在国企工作多久?就职于什么部门?都系统学习过哪些知识?如果辞职以后,是否能保证自己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如果对这些从无考虑,或者一无所有,辞职需要慎重。

大家普遍认为,国企工作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在国企,好像身处围城,在里面的总是想出来,理想地认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其实,出来人都知道,外面的世界不是很无奈,而是很残酷。虽然有一部分人混得不错,但也有一些人混得比较狼狈。但是路是自己选的,跪着也得走完!

坦率地说,国企月薪八千已经很好了。如果辞职出来,你的薪酬目标是多少?你了解过行业的薪酬水平吗?如果考虑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因素,去私企的话,月薪达不到2.5-3万元,都不值得离开国企。不知道你目前职务是什么,如果去私企的话,月薪两万以上,最少应该是中层以上职务,普通员工想达到这个工资水平,基本是梦想!而如果你在国企没有担任过领导职务,去私企的话,私企老板能给你一个中层当当吗?如果不能,你感觉能达到月薪两万以上吗?

如果这些你都没考虑过,还是洗洗睡吧,别胡思乱想了!

阅后如果喜欢,不妨关注和点赞一下,谢谢!


管理那点事


国企税后8000块钱一个月的收入,绝对不是一个低收入了。即使这个数字放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也不算低。要是放在杭州,这10万一年的收入,应该是相当不错了。

我有个朋友,他是杭州地铁的一名司机,他就有这个收入。和普通的公交车驾驶员相比,他的收入要高出一倍。他很满意他的工作。尽管这样的收入在日常生活当中没有什么太大的自豪感。也解决不了住房、一辆较好的私家车等。但是对一个没有失业风险的情况来说,8000元月收入就很不错了。

我有一个小朋友,他去上海一家外企,也就是德国的博世公司。公司每个月给他的也就是8000块钱。要知道在上海,这8000块钱,是很悲剧的一个生活。租个房子就有一半的收入没有了。他只能靠勤出差,多签合同,多挣点补贴和奖金,来满足个人的需求。我看他要是没有后面这一块收入的话,是很难在上海混下去的。而外企还有失业的风险。业绩做得不好,没什么奖金不说,还很有可能会被辞退。

另外就国企来说,税后8000元的收入,也不是所有的国企都能给得起的。我有一个朋友,他爸爸在中石化工作,就没有这个收入。

所以提出给出的这个问题,明显是来拉仇恨的。不过也不打紧。经历了太多生活磨难的我们,已经挺得住了。宝宝,我们不怕。皮皮虾,我们走,别理他。


大舟财经观


以这个问题的信息量来看,很难直接建议你该辞职还是不该辞职。

不过,我可以结合职业规划的思路做些分析,仅供参考。

一、国企税后工资8000到底高不高

8000的税后工资放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企业是不一样的标准。

例如,国内一线城市的工资很多都超过了8000,职场白领月入两三万都不算特别高。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月入8000并不算高,要是你有本事月赚几万的,当然你就觉得国企的8000很低了。

但你要是在国内不大的三四线城市,国企月入8000就非常好了,基本上远超当地平均收入了!

另外,税后月入8000放在国企还是在普通的民企,差别很大,因为不少国企公积金社保缴纳就很高,个人部分扣除后的月入8000含金量很高,税前可能就是月入1万多;而普通民企的公积金社保不少都是就低缴纳,甚至公积金都没有,那么这个月入8000税前税后差不多。

而且,国企的年终奖与福利都很不错,如果这问题说的税后月入8000没包含这些,那年收入还是很不错的了!

总之,国企税后月入8000高不高你必须综合来看,比较年薪(包含福利公积金等)也许更有意义!

二、要不要辞职也不能只看收入

我们有些人考虑一个工作好不好只盯着眼前的收入,这其实很容易走偏。

一份工作的选择,除了收入外,你还要考虑职业发展机会,工作环境,企业文化,工作时间等因素。

即便只是看收入,你还要关注一个企业的薪酬增长机制。

例如,在我们杭州,不少互联网企业都实行996的工作时间,虽然收入是高,你付出的身体消耗也是很高!

所以,很多求职者应聘同类型的岗位,996的互联网企业给1万月薪,国企给8000月薪,大概率还是会选择国企的8000。

而到底要不要跳槽,关键还是取决于你自己的职业规划,如果一家公司目前给不了你高薪,但发展前景很好,我觉得也值得留下来!

如果一个人只考虑短期利益,而不考虑长远的发展,那么也很难取得大的成功!

三、职场跳槽还需谨慎

如今的职场人,对于跳槽这件事越来越浮躁。

比如外面有家公司开出更高的收入就立马跳槽了!或者在公司里受点委屈就裸辞不干。

实际上,你想在一个公司做出点成绩,不沉下心来努力个几年是很难做到的。

想拿高薪谁都希望,但高薪需要的是高能力,跳槽前你可以问问自己:我换一个公司是否适更有利于能力的增长?是否有效解决了当下的问题?

你跳一次槽,就意味着你的履历上多了一条要向面试官说明的理由。可能导致你今后找工作越来越难!

所以,跳槽需理性,每一次这么做都要慎重。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我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建议,仅供各位朋友参考!

欢迎转发本文,并点击关注我,@丁路遥知事,每日为您解答职场问题,分享职场信息。

丁路遥知事


30岁之前可以考虑,30岁之后,别想了,我也是在央企,去年的综合工资16600,但是到手才5800,在北京,我想动不敢动,我是外地人,房贷,车贷加在一起工资差不多了,年底能发个10万左右,平常米面油啥的不用买,鸡蛋水果之类的不用买,看病不用花钱,孩子看病买药可以报销,再就是过节发些福利,我也不知道跳到体制内是好还是坏


黑色星星009



影视圈快送


毕业在一家央企施工单位干了六年,然后跳到另一个央企设计院干了三年海外,现在在一家建设单位,,几家单位各有擅长,也都有周末,真心辛苦的是设计院的第三年干总包,前期同时跟五个海外项目累成狗下班回家就睡。十点起来加班到凌晨三四点,连续熬了一百天,但是确实学东西锻炼人,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感谢当时带我的领导和一帮给力的同事,跳槽于我来讲更多的是多角度的经历些事多学点东西,当然待遇也在涨不过幅度不大,毕竟上一个平台与职位不能兼得,在新单位要想升职,必须得有实力还得肯付出!


乾隆105014771


我能说题主你是来拉仇恨的吗。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全国各省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中,8000元的月均收入仅仅比北京、上海和西藏的平均水平更低一些,能够排在全国第四。而按照大多数国企的状况,在当地的收入绝对会排在中等偏上的水平,说明题主应该不是在一线大城市工作,而且收入绝对是高于城市里的大多数人的。

而且国企的收入中工资只是一部分,五险一金肯定是尽量往高的交,不少国企还有企业年金,然后年终奖正常也会有,七七八八加起来一年至少十多万,这个收入已经很不错了。

当然,国企也有它的一些弊端,生活比较单调朝九晚五,工资增长速度慢,提拔不容易,讲究资历和关系,对于一些一心想要闯出自己一片天地的年轻人来说,总感觉发挥空间不够。

但其实外面的世界并没有那么美好,要考虑清楚辞职后你能做什么。私企虽然收入更高但也有它的毛病,工作压力大、不够稳定,没有出色的能力过得不一定会更好。而创业的话更是艰难,很多事情不是凭一腔热血就能做好的,现在整体经济形势不好,创业者中更是100个人99个失败。

当然,意见是别人的,选择在于自己,不过最好还是和家人商量好后再做决定。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流雷电


有的人越跳槽工资越高,有的人辞职后一茬不如一茬。据一个统计调查,从国企辞职的人后悔的比例远远高于从民企私企辞职的。辞职不辞职,不在于你现在工资多少,要看你能不能挣到多少。国企工资8000元,如果能跳槽到三倍工资并且持续增长、长期安全的私企,那你可以考虑。如果低于这个数,原则上不要贸然行动。

国企的人,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很多人都有一种“围城”效应。嫌国企清闲钱少,总觉得外企民企收入高有前途。那是因为你只看到私企好的一面,没有看到私企不利的一面。国企员工往往这山望着那山高,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在国企得不到的东西,就痒痒了。你想没有想过,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再说你的具体问题。国企税后8000元,税前工资过万。即使放在北京,你也达到了北京2018年的社平工资水平(10370元),秒杀其他各大城市。国企还有一大堆,也许只有内部知道的隐形福利。因为你得到了,所以你不在乎。但要折合成金钱,也是非常大的一笔收入,至少是减少了硬支出。

举例说明:国企,五险一金,顶格交的。企业要替你交一大部分吧,这一块将来也会转化为你的福利。比如,住房公积金,企业给你交12%,如果上不封顶呢,有的国企银行光住房公积金这一块每月上万。这不是真金白银?还有企业年金,你交2%,有的企业给你交4%。这一笔又是每月一千多。还有补充医疗保险,你可以报销到99%。这些不是钱?

还有那些看不上眼的福利呢。防暑降温费,有的国企也是一两千,就算发实物,你的全家的牙膏肥皂洗衣粉都不用买了吧。经常搞团建,搞工会活动,每年的运动服运动鞋不用买了吧。还有蛋糕卡、读书卡、电影卡,你不但省了钱,还享受了这种消费。如果给你现金,你还舍不得去看电影呢。

还有一个大福利。有的国企有土地,可以盖房子。如果你分到一套房子,就是几十万几百万的福利。顶你一辈子在私企工资了。

国企,也有不好的地方。论资排辈,晋升慢。因为不干活白拿工资的人多,所以,人事关系比较复杂,氛围比较难受。工作效率低,年轻人受不了。工资总体不高,有天花板。国企百万年薪基本很少很少,看看私企,二十来岁就当总监,衣褶光鲜,职场精英,百万年薪。你恨不能立即飞到私企去,嫌弃国企,可是你真的去了后。想想你有这个能力吗?老板给你发百万年薪,你至少要创造一千万价值。明天拿不出业绩,后天就滚蛋。你有没有这个勇气和能力?再说你在国企的温水里已经泡软了,你还能硬起来吗?


职场火锅


明确:1、每个人对于这8000元的薪酬是高还是低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因此不能拿这一个指标让别人帮你出主意!2、辞职与否需要权衡的因素非常多,而现有薪酬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而已!

一、单单根据自己现有薪酬的数额大小,绝对不可以拿来探讨是否应该辞职!

税后工资8000块对于多数打工者而言,已经是非常诱人了!况且国企还会有稳定的保险、福利。这对于国内多数打工者而言,羡慕都来不及!

因此,只是提出税后工资8000块没什么意义!因为:这对太多人而言已经是梦寐以求的好工作!甚至有很多人认为这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啊......

二、付出与收获之间的匹配度,是自己做出决定的核心要素之一

在国企中有两类人:

一类是拿着8000块的收入,但他为企业的创造的价值远远不值这个收入。换种说法:这类人如果放到私企中,以他们原有的工作状态、业绩,私企老板绝对不会给税后八千块的工资。

另一类是工作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这8000块的收入。即使他们以现在的工作状态、工作业绩,到了私企可以拿到更高的薪酬。

注意!国企中这两类人是同时存在的哦!用最通俗的说法表达:有些人根本不值那八千块的工资!有些人干的工作其实可以拿远远高于八千块的工资!

因此,自己要衡量自己创造的价值与收入之间的匹配度!

有些人拿八千块工资时间久了,认为自己拿到这个工资是理所应当的,也误以为自己走到哪里都可以拿到比这个更高的薪酬。其实他们没那个能力——这种人也是存在的。

因此,能否理性、客观的评估自己的收入与能力、提供的价值之间的匹配度,是做出决策的最核心要素!

三、太多人因为没有找好下家就辞职而陷入窘境了!你准备好后路了吗?

一些人在企业中安逸的太久了,拿着七八千的税后工资,享受着五险一金的待遇也很久了。只是因为太安逸了,想找找新感觉——这是部分人辞职的潜在刺激因素,但这根本不是自己做出理性思考的前提!

因此老鬼建议,您也别说自己辞职或者不辞职,您先找找工作试一试!写好简历、投递出去。投递给那些远高于目前薪酬的用人单位!看看人家给不给给你面试的机会!

有了面试的机会之后,去参加一下面试!看看用人单位能不能相中你。

找找感觉去!别总是坐着“想”,想破大天又有什么意义呢?或许你想好了,决定辞职了,也办完了辞职的手续,结果后面连续一两个月找不到工作!这不就傻眼了嘛!

所以啊!别问别人了!自己先试一试。老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这才是检验自己是否应该辞职的最好途径。

如果你投了无数的简历,连个回音儿都没有,或者参加了很多次面试也得不到工作机会,那好好检讨自己为好。

所谓“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先试试嘛。你又没有损失。

四、有个问题值得商榷——

老鬼经常听到很多在国企的人说三个字“没前途”。拿着某个数额的工资混日子而已。

或许您所在的国企,确实没前途,没机会。但老鬼建议您看看您的周围,有没有和您一样的草根,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更高收入或者更高的职位?

国企里面照样有草根被提拔、被重用的例子啊!老鬼原来也是在国企上班的家伙。老鬼一年升一级!连续五年一年不落!虽然最后辞职了,但老鬼知道:即使在国企,不是没前途,而是看你怎么混了!反正等着别人主动提拔你,几乎可以用两个字形容:没门儿!

太多身在国企的人,拿着撑不死饿不着的工资,享受着稳稳当当的保险福利,嘴里嚷嚷着没前途。一方面必须承认,上升的通道确实很窄,一定只有少数人能够上去。另一方面也必须要承认,自己不玩命,到哪儿都没前途!

五、老鬼说句重话:太多人想了好多年了,就是不去试一试!上班的过程中也没人挡着你先找找工作啊!

只知道天天想,天天分析,天天琢磨,就是不动、不去尝试的人,几乎就是个废人!

很多事情,不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也不需要承受任何可能负面的代价,顶多支出点儿自己的时间、精力、体力就可以尝试的事情,却天天瞎琢磨,天天分析。有什么用处呢?

自己试吧一下,马上就能够检验出来的事情,却浪费脑细胞,这不是逻辑出问题了吗?


就说这么多吧,希望能够有一些朋友醒悟过来。如果真有想法,试试去吧!别问别人了!


欢迎【关注】老鬼,每天分享职场、销售、口才、人脉类实战内容。

越多分析,越多收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