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为什么不培植八旗,使武装力量掌控在自己手里?

甘善杰


不是不想这么做,而是根本做不下来。

满族作为一个民族来说,人口非常有限。根据史料记载在入关的时候,满族的总人口大约是20万。大部分在入关的时候迁往北京居住,只留下少部分驻守在东北,其中主要集中在盛京,也就是现在的沈阳。

八旗实际上是一套兵民合一的体制。所有的满族人都被编入进了八旗之中。后来在对外征服的过程当中,又设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旗。也就是由蒙古人和汉人组成了八旗军。后两者尤其是汉军旗的数量不太稳定,清政府会根据需要有意识的增加或者削减。

但不论怎样,八旗军的总数不是太多。清政府能够坐拥天下,时运和权谋的作用很大。因此有人曾经说过,满清是中国历代王朝里面得天下最容易的。八旗军的战斗力虽然不错,但总数比较少,清政府实际上是靠着当时多个地方割据势力以及明王朝内部政治力量分裂的内耗才成功上位的。

满清一族几乎全族迁入北京以后,八旗军的主体其实也就来到了北京。除了北京以外,在全国各地的重要城市也有一定的驻地。比如成都著名的古商业街区宽窄巷子在历史上就是旗人的驻地。

八旗体制之所以在满清入关以后就迅速崩溃,除了腐化的原因以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了濒民合一的体制没有办法再维持下去。在入关以前,满族人在东北地区的生活实际上是渔猎和农耕相结合的模式。所谓的森林游牧民族的说法是很可笑的,并不符合事实。渔猎活动和军事活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才能够保证八旗军实现兵民合一的特点。到了北京以后,转为定居并由汉人供养,这样一套传统的生活模式改变,也就自然地削弱了八旗军的战斗力,在形式上就表现为腐化。

这个腐化的过程是非常迅速的,因为生活习惯的变更很快。到了康熙时代,八旗军其实已经不能够再承担战斗任务。康熙平定三蕃和收复台湾主要依赖的都是绿营。其实也就是以汉人为主体构成的军队。

到了晚清时期,整个社会极重难返,连绿营都已经彻底腐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又碰上了太平天国这样一个巨大的内乱。咸丰帝不得不允许,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汉族官僚自行招募士兵组建团练,实际上也就是私人武装力量。那么在太平天国动乱结束以后,清政府有没有想过收回兵权或者重新启用八旗军的力量?

答案是肯定的。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晚清的两大奇案,刺马和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前者实际上就是一场以暗杀形式表现出来的政治斗争。马实际上就是指由朝廷任命的两江总督马新贻。当时两江地区的很多官职都已经被湖南籍人士占据,朝廷派他下来实际上就是想收权。而他被杀以后,慈禧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立即派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处理此事,实际上也就是像湖南籍的军政官员服软。后者实际上也是如此,本身就是一个冤案。但后续沸沸扬扬闹得如此之大,实际上是朝廷希望借此机会清理在浙江的湖南籍官员。应该说慈禧在这一场当中占据了优势。

除了借助这样一些刑事案件打击已经做大的汉族地方官员。还有一个手段就是在中央层面上进行权力制衡。最典型的就是利用翁同龢来制约李鸿章。两人证件不同,又有权力斗争,所以就被慈禧利用起来了。翁限制北洋水师的军费,实际上恰恰是慈禧默许的。李对此其实心知肚明,但也不好发作。后来李鸿章为了讨慈禧欢心,还主动将军费挪用修建颐和园。虽然不能说,这直接导致了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的溃败,但很明显军费不足导致的装备相对落后和训练不足,使得北洋水师在战斗过程当中居于下风是不争的事实,两者之间确实有着一定的关系。

除了有意识的限制,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汉族官僚,慈禧其实也在刻意的提拔满清贵族内部的可用之人。比如被革命烈士徐锡麟击毙的安徽巡抚恩铭。客观而论,恩铭确实是一个比较有能力的人。在出任安徽巡抚期间也有不俗的政绩。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安徽创办了新式军队新式警察学校。这实际上也是满清贵族力图采用新式军队模式,重新构建军事基础的一种尝试。慈禧对此也很赞赏。不过问题在于他被刺杀了,而满清贵族内部有这样水准的人士实在是少之又少。

1905年清末新政,清政府准备编练新军。在南北分别开办,北方由袁世凯负责,南方由张之洞负责。恰恰是这次编练新军,最终促成了清政府的灭亡。此事与问题无关不详谈。从主要负责人的选择来看,满清贵族内部无人能够担此重任,因此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只得委托汉人管理。慈禧对此当然也心有芥蒂。所以在临死之前把张之洞从地方招入中央,实际上就是以一种体面的方式收回了他的兵权。但对于袁世凯这样一个年富力强的军事强人来说,慈禧就没有很好的处理办法。溥仪继位以后,他的父亲成为了摄政王,不顾张之洞的反对,急于收回袁世凯的兵权。结果,袁世凯虽然形式上交出了兵权,却始终牢牢控制着北洋军。而恰恰也是因为这一次罢处,使得袁世凯后来再也不准备保大清江山,而成为了清政府真正的掘墓人。

从历史来看,清政府在晚清时期并不是没有想过通过各种手段收回兵权,但是在历史大趋势的背景下,已经不能够这么做了。随着地方实力派的做大,清政府作为中央政府,已经没有能力在这场斗争中占据优势。很多时候只能以妥协的方式处理,因为这样的话可以保障政权的延续。除了实力衰落以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个时候满清贵族内部几乎无人可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顽固的排斥汉人,政权会更早的灭亡。至于八旗军本身,早就已经腐朽不堪用。


用户4325101516


前言——一个真实的八旗社会

多尔衮携幼帝入关之后,开始时,八旗精锐半数多驻扎在京城,类似于禁军的性质;后来随着统一战争的步伐,于康熙晚年,在全国各大省会、水陆要冲、边疆海防,派遣八旗长期驻守,以控扼京师以外所有最重要的军事据点,并且构建为满城,驻扎在各地。

满城:清朝封建社会时期的“绿区”:

可能现在很少有人了解满城了,通俗简单点的述说就是类似于美国在中东某国所设立的“绿区”。

朕反复思维,迁移虽劳一时,然满汉各安,不相扰害,实为永便,除八旗投充汉人不令迁移外,凡汉官及商民人等,尽徙南城居住。——顺治

从顺治皇帝从盛京迁都到北京开启,京城就成为第一个满城,随后到了晚晴时期,全国一共拥有20个“满城”。是八旗子弟驻扎、生活的地方,也是清政府监视绿营、地方的重要手段之一。

“隐然有虎豹在山之势。”——康熙

驻扎在各地的满城里的八旗子弟,其实是一个国中之国,不接受地方管辖、也不接受地方律法的约束,同时不与民人混居、不与民人通婚(包衣奴抬旗的就可以),也从不轻易出动。地方上治安剿匪等问题基本上全部交给绿营处理。

入关后迅速腐化的八旗子弟:

其实早在康熙年间就已经发现八旗子弟的战斗力飞速下降了,甚至在剿灭三藩叛乱时,不得不仿明朝的卫所制度,设立“绿营”来作为主要战斗力使用。

造成八旗子弟腐化的因素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作战思想

入关后的八旗相对明朝的人口基数来说太少了,为了能保障其“国人”的人口基数,在与南明、郑成功、大顺势力、地方反清势力的各种战斗中,满八旗的主要作用就是监视“蒙八旗”、“汉八旗”、或汉军(绿营前身),极少出现有满八旗直接参与的战斗。

这种思想导致了满八旗的子弟是极为惜命的,就如郑成功第三次北伐,兵围江宁城(南京)时,逼得八旗指挥官喀喀木就曾担心城中的百姓为郑成功充当内应,想要将江宁城内的百姓全屠杀了,只留下八旗军固守。

二、制度问题

早期的八旗腐化,多是为了惜命。八旗制度有个致命的问题,也是保障八旗军队战斗的因素:那就是出征时士卒、将军是要自备马匹、器械、粮草的。若是战胜还好,若是战败了,就不仅仅是丢掉性命,可能连家里的妇孺也会随之挨饿。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出则为兵,入则为民”的制度,入关之后的旗人,居住在满城里,出城是需要申报的,如限制出城二十里地外,或是迟归需要棉铃鞭刑等等。因此当时的虽然依旧执行“闲时为民”和“计口授田谕”制度,但内地满城的旗人是不事生产,只是享受每月的薪水和俸米。

这些都导致了早期的旗人闲的无事,“自恃地方官不能办理,固而骄纵,地方官难于约束,是亦滋事常见。”

康乾时期推崇的“国语骑射”——军队是最能接受新事物的一个组织结构,也是最保守的一个派系。

康熙时期,清政府依旧需要面对各种不同的战争,虽然康熙皇帝在不断强调“以骑射娴熟、人材壮健为要”,并诛杀了会制作火器的汉臣戴梓,但此时的清军因需要面对沙俄、准格尔以及南方的各种势力,在火器上依旧有所保留。

可是当到了雍正时期“满州夙重骑射,不可专习鸟枪而废弓矢”,以及乾隆时期,甚至废除裁掉八旗义学,希望专心学习骑射。

其根本因素就是:满人的统治是八旗是寄生于汉法之上的;而八旗是一个军政合一的封建军国主义制度。

正因为如此,清朝统治时期,虽然火器的发展停滞不前,但依旧在其八旗军内部还保留着一定的火器力量(但晚晴时期,已经跟不上脚步)。

但由于乾隆皇帝的作用,使得八旗军及全国的军事力量的发展停顿。

清朝的官僚制度中,各部门的首脑均为满人所担任,在乾隆之前的历代皇帝中,从努尔哈赤时期开启,满人内部一直都保留着学习汉文化的学社——八旗子弟“全民义务教育”的景山官学和咸安宫官学,如和珅等就多出自于这些学院。

可当乾隆废除了这些学院之后,虽然乾隆在构建满族“想象的共同体”上是获得了成效,使得旗人中不管是满旗人,还是蒙旗人、汉旗人,都成为满人。

“满洲原以学习清语,专精骑射为要,近多借读书为名,转荒正业,所关甚重……嗣后务念满洲根本勤习清语骑射,断不可务虚名而舍正业”

“满洲若废此业(骑射),即成汉人”——乾隆

但这种做法就导致了,乾隆之后的整个清政府内部,满人阶级固化现象。不再出现有如和珅、田文镜、李卫等下层旗人,通过各种晋升的手段,获得晋升。要知道,人在习武上是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和时间的。而八旗是有定额的,余丁在没有缺额的时候,只能依靠少许俸禄来活命而已,怎么可能会习武、骑马、射箭?

晚晴时期,事实上,清政府也在不断培植八旗军事力量

一、为了活命,坚决抵抗的满城。太平天国摧毁了清朝的八旗力量

太平天国时期,由于太平天国的制度中有一条“诛杀清妖”,所以在太平军攻打城市时,旗人的身份不再是他们享福的通行证,而是追命符,除女子外多被屠杀。

所以这个时期,太平军攻打的八旗驻防要地时,满城的八旗多是坚决抵抗的,甚至是连女子都会上城作战。如镇江满城攻防战时,以及杭州满城将军在城破后点燃火药自焚。

甚至是为了能与太平天国对战,清政府建立的江南、江北大营中,江北就是由八旗军所构成的,后来江南、江北两大营接连被李秀成攻破,导致了清政府的力量只剩余僧格林沁亲王这一支八旗军,清廷不得不将军权交给曾国藩。

二、无才可提拔的旗人,是晚晴政府的哀歌

太平天国摧毁了清朝倚重的八旗军队后,清政府手中只有僧格林沁亲王这一支八旗军嫡系。八里桥之战,僧格林沁亲王虽然战败,但这支八旗军队并未消亡,真正消亡的是僧格林沁在剿灭山东捻乱时,根据史书的记载,首战时,僧格林沁统帅八旗马队3500人、步队2000人;绿营5000人共一万人,但是被击败了,然后从直隶古北口及内蒙古等地抽调八旗马步队2300人及绿营1500人增援。

在随后的四年剿“捻军”时,八旗将领恒龄、格绷额、伊兴额、伊什旺布等先后战死;侍郎瑞麟因战败被革职、富克精阿、精色布库等将领因怯战被军法处斩。

前面提到了乾隆废弃了义学,导致了八旗阶级固化;当这些八旗名将纷纷死后,晚晴政府发现整个清国的旗人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那些勋贵旗人除了会遛鸟斗狗之外,有些除了会写自个的名字之外,其他字都不认得的现象。

三、太平天国之后,满清“中兴”二十多年,不断扶持旗人

自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剿捻战争后,不可一世的大清帝国的陆海国防力量均交给汉人所统辖(这也就是有人建议曾国藩“黄袍加身”的来源)。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时,发现帝国的京城里竟然有87毫米口径克虏伯大炮36门,70毫米口径克虏伯大炮60门,47毫米和57毫米口径的诺尔登费尔德式,速射机关炮共84门,3万支最新式毛瑟枪,曼里彻式来复枪等弹药无数。就连法军士兵都宣称自己的军队都没有装备有这么好的武器

在1903年后,有感于衰败的八旗,清政府开始请德国教官和日本顾问,参考德国、英国(日本是学习英国海军)的军队,想复制出一支全新的、拱卫皇室的军队来。

北洋新军第一镇、禁卫军和巡防营:

据说,当时清政府从500多万“国人”(旗人)中,抽调了22万人次,进行了军事训练,有约3万余人成绩“优秀”而被选了出来,构建成为北洋新军第一镇和禁卫军。

剩余成绩一般的,约有2万9千人被选了出来,组建成为巡防营的框架,然后从绿营、余丁、地方勇兵中选出了20多万人,组建成为巡防营。

但是巡防营中,高度怀疑是用来安插那些通过后门而来的勋贵子弟们,因为这部分人多喜吸食大烟、玩大保健,甚至为了保护自己祖上定下的传统(骑射),不惜诛杀了两名日本教官。

扶不起的“阿斗”——成也萧何败萧何

清廷入关后,直到倒台,清廷内部一直都没有国防军的概念,其军队组成一直都保留着八旗模式——旗主管辖(封建领主通过不同手段控制军队)的私军性质。

哪怕是强盛时期的雍正,在诛杀年羹尧时,其派遣的钦差大臣也是先想方设法夺下其兵权才能逮捕年羹尧,而不是通过一纸圣旨入军营就完事。

而前面提到的当乾隆废除义学,阶级固化之后,有钱的旗人多通过贿赂等形式获取实缺。这就导致了有能力无钱的上不了,无才的、吸大烟、玩大保健的废物在军营中比比皆是。

同时为了防止如同曾国藩因上缴权利后的下场,张之洞、李鸿章、甚至是袁世凯在内,都不断架空或排斥安插的旗人,而清政府也无能为力,就因八旗制度中“军政合一”。

因此当大革命爆发时,清政府能调动的军队,只有禁军那一万五千人,北洋五镇是袁世凯一手操办而成的,他早已经通过人事调动等操作,完全掌控了整支军队。

二、另外,这个时期,旗人人才断代是极其严重的

皇族内阁中的摄政王载沣、贝勒载洵等人,年纪轻轻,仅在贵胄学堂接受过两年教育。

领军的铁良、凤山等人,仅接受过传统中式教育,不懂西方领军方法。

而懂得的那几个,都是勋贵嫡子,如赵尔丰、良弼,却很快死于非命。

三、旗人内部也是矛盾重重

由于八旗是有定额的,只有正丁才能继承,余丁又不能经商、务工、务农,使得余丁的生活比满城外的汉人还贫困。

早在嘉庆时的天理教攻打皇宫时,邪教内部的攻击部队就有数十人是旗人身份。

而到了晚晴时期,除了那些勋贵嫡子们活得潇洒之外,其余的都是活得浑浑噩噩、备受鄙视、欺压。因此当日俄战争爆发时,东北满洲、蒙古各地的旗人都纷纷加入了革命党。

所以我们能看到,在日俄战争之前,同盟会孙中山提出的纲要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可日俄战争爆发后,孙中山就修改了纲要,改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

甚至是辛亥革命爆发后,东北满洲的旗人就爆发了起义,对外宣称“将以响应南方,牵制北军势力,使清帝不敢东归!”直接抄了爱新觉罗的老家。

正黄旗鲍化南、刘纯一,镶黄旗张榕、正白旗喜塔腊·恒宝昆,其他满族人如恩溥、承志、文耆、赫舍里·松毓、萨克达·庆康、文采臣、赵凯、博经五等等

这也是为什么张作霖一个汉人,能获得东北王的权利来源,就因为爱新觉罗赋予他剿灭东北旗人的起义。(据说现今东北区域,除了爱新觉罗家族之外,其他的满人除了傲娇说下自己是旗人外,都不太爱理会爱新觉罗家族)


图片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史之为用


晚清时候清政府曾经两次培植过八旗武力,不过最后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

在清军入关以后,作为其基本武装力量的八旗很快就腐化堕落,战斗力急剧下降。到吴三桂起兵造反时,昔日能压住吴三桂打的八旗军此时一败再败,不堪一击。最后康熙还是靠着绿营才击败了吴三桂。此后清政府虽然多次试图让八旗恢复往日雄风,但是一直没发挥太大的作用,只有关外八旗因为条件艰苦,因此还保留了一定的战斗能力。

而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清政府连绿营也指望不上了,只能依靠地方督抚自己组建的团练上阵。清政府对武装力量的控制进一步削弱。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在洋务运动开始以后,清政府也精选了一批八旗壮丁,进行洋枪洋炮训练,以加强八旗军的战斗力。

这么做确实有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关外的八旗在甲午战争中还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像依克唐阿等人率部和日军进行了多次战斗,虽然大多以失败告终,不过表现已经在当时的清军里也算不错了。不过在庚子事变时,俄军大举入侵东北,在东北的4万多八旗练军基本被全歼。而在北京附近的八旗除了护送慈禧的部分神机营、虎神营外,其他八旗也被一扫而空,八旗有战斗力的部队几乎都被摧毁。

此后在袁世凯编练新军时,清政府又抽调了一批旗人壮丁,编练京旗常备军,试图恢复八旗武力。京旗常备军以新军标准设立,开始只有3000人,后来扩编为北洋第一镇。此外,清政府还从第一镇中抽调部分军官,加上旗丁组建了一个旗人为主的禁卫军,兵力大约也在一镇所有。这两个部队被视为清政府核心力量。

不过实际上由于旗人中精通军事者少,北洋第一镇很多军官并非旗人,而是来自天津武备学堂。因此清政府对于第一镇的控制力有限,而禁卫军则战斗力低下,士气也不高,因此两个部队在辛亥革命时并没有发挥太大作用。所以这一次清政府培植八旗武力的计划实际上也失败了。


不沉的经远


晚清不仅仅是八旗兵烂了,而是包括绿营兵和蒙古兵在内的所有国家正规部队,都沦落为只拿饷银打不了仗的地步。

(一)八旗兵在康熙后期就已经腐化堕落了

满清入关后冲在前面打前锋的都是明朝的降军,如吴三桂、耿仲明、尚之信、李成栋等前明军,八旗军多是在后面当督战队。

三藩叛乱时,八旗兵连战连败,最后还是靠绿营兵平定的叛乱。到了乾隆时代,八旗吸收了一大批野人女真,组建索伦营,才捡回一点面子。

鸦片战争后,所谓的八旗精锐黑龙江索伦马队,已经很多人连马都骑不上了。绿营兵也是烂的一塌糊涂,只能依靠汉人团练和蒙古骑兵充场面。

(二)清末绿营化兵为勇的尝试—练军

太平天国起义被镇压后,清政府对于私兵性质的湘军、淮军和楚军开始打压防范。并按照湘军的方法从绿营中挑选士兵组建练军

练军的饷银、训练、编制都按照湘军的方法来,将官多从湘军、淮军中抽掉。装备为冷热兵器参半,半数用洋枪,半数用弓箭刀矛。

练军经过训练后确实比同期的八旗绿营兵战斗力要强,军权也控制住清政府手中。在对付中小规模农民起义时,有很好的效果。即便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时,部分练军也展现了一定的战斗力。

但除直隶练军外,其他各省练军都没有大规模地参加对外敌的征战。当战事紧张之时,清政府下令征调部队时,各省督抚宁可临时招募勇营,也不调派练军。即便勉强出征也是败多胜少。

(三)北洋新军中的八旗兵

袁世凯组建的北洋新军第一镇,就是从八旗中抽调士兵组建的,武器装备最强。但在武昌起义后,清政府以第一镇为主力镇压革命军时一败涂地。

在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时,第一镇士兵就待在兵营里,没有一兵一卒去勤王。

结语:不是清政府不想培养八旗绿营兵,而是烂泥扶不上强,经过几百年的腐化堕落。八旗绿营兵内部因循守旧,守旧势力盘根错节;单纯修修补补已经解决不了问题,唯有像日本一样,打破旧制度全盘重建才能解决问题,但清末新政时满清皇族不愿放弃权力,那就只能等“辛亥革命”满盘皆输了。


来自边境之光


晚清一直都在重点培植八旗,只可惜八旗不堪大用,未能扶大厦于将倾。

在太平天国运动时,由于八旗与绿营皆不堪大用,清廷被迫放权,允许地方练兵,由于朝廷没钱,又被迫允许地方自行收税筹备军饷,于是,清朝军事力量的掌控权逐渐落到汉人手中。

平定太平天国之后,僧格林沁率八旗铁骑在追击捻军时中伏,并全军覆没。清廷失去最后一张王牌,淮军从此坐大,而地方督抚的权利,再无人制衡,从此持续扩大,直到后来军阀割据。慈禧在时,尚能以权术维系国内脆弱的政治平衡,慈禧离世,载沣不谙治国之道,政治平衡逐步被打破,终至大清亡国。

太平天国运动时,清政府连绿营也指望不上了,只能依靠地方督抚自己组建的团练上阵。清政府对武装力量的控制进一步削弱。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在洋务运动开始以后,清政府也精选了一批八旗壮丁,进行洋枪洋炮训练,以加强八旗军的战斗力。

这么做确实有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关外的八旗在甲午战争中还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像依克唐阿等人率部和日军进行了多次战斗,虽然大多以失败告终,不过表现已经在当时的清军里也算不错了。不过在庚子事变时,俄军大举入侵东北,在东北的4万多八旗练军基本被全歼。而在北京附近的八旗除了护送慈禧的部分神机营、虎神营外,其他八旗也被一扫而空,八旗有战斗力的部队几乎都被摧毁。

此后在袁世凯编练新军时,清政府又抽调了一批旗人壮丁,编练京旗常备军,试图恢复八旗武力。京旗常备军以新军标准设立,开始只有3000人,后来扩编为北洋第一镇,被视为清政府核心力量。

不过实际上由于旗人中精通军事者少,北洋第一镇很多军官并非旗人,而是来自天津武备学堂。因此清政府对于第一镇的控制力有限,在辛亥革命时并没有发挥太大作用。所以这一次清政府培植八旗武力的计划实际上也失败。






当代曹植


直接说自己的答案:清廷不是不想培植八旗而是实在做不到。原因如下:

第一,明末满清之所以可以入主中原,一统华夏,有主客两方面因素,主观因素是倚仗自己的满蒙骑兵,使其成为了东亚世界战斗力最强的军队(陆军),为其统治中国创造了必要条件;客观因素是明朝本身已经病入膏肓,接连不断的自然灾害(小冰期),让中原大地烽烟四起,而朝廷内部愈演愈烈的党争(阉党与东林党),让明朝已经彻底腐烂,这构成了满清统治中国的充分条件。故而清朝一统天下。

第二,清朝统一中国的逻辑是利用中原和草原两大势力,即用草原骑兵的战斗力压制中原汉人,再利用中原汉人创造的财富赎买草原骑兵。但随着清朝国祚的不断延长,天下总体和平的时间也不断延长,满蒙骑兵也跟以往的草原民族一样开始荒废武功,而且速度惊人。到康熙后期,以汉人为主的绿营兵已经成了清军的主要战斗力量。清朝的治国逻辑出现了严重的纰漏。

第三,来到清朝后期,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让清朝彻底认识到西方工业力量的强大,故而开启了著名的“洋务运动”,口号是“师夷之长技”,大量的枪炮等热兵器被买进来或造出来,进而装配到军队中,这样一来草原骑兵横行天下的时代在中国也就彻底结束了。但说起研制或使用枪炮的能力汉人要比满蒙人强的太多,故诞生了清末“中兴四将”(曾左李胡)都是清一水的汉人知识份子,而清廷也只是靠着高超的政治手腕勉强维持这统治,直至被逼勋位那一天的到来。

谢谢博主,谢谢大家


小雨回来2019


很简单的一个原因了。

首先,清朝立国后就将旗人的地位定为全国最高,以主人的身份管着自己的仆人。就像很多讲述清朝官场的电视剧里演的那样,清朝官员上至军机大臣,下至九品小官见到皇帝后都会自称为奴才,这在中国其他朝代是从来没有过的。超高的国民地位让这些旗人自视甚高,逐渐目中无人,除了使役奴仆外,其他的生活能力逐渐丧失了。

再者,到了晚清,这些趴在奴仆身上寄生了近三百年的旗人已经完全丧失了生存的基本技能,也就是完全变成了一个寄生虫,更遑论拿起武器抵抗外敌了,也是因此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中,清廷不得不重用汉人组成的军队,也是自此始清朝的主要武装力量被汉将汉兵取代,张之洞,曾国藩,李鸿章等一众统帅着汉人大军的将领成为清廷的内阁大臣,掌握了清廷的中枢权利。

试想一下,一个趴在全中国人身上,一心只想着如何奴役寄生的旗人,又怎么能拿起武器守卫国门呢?


烨阳小灵君


说起清朝的满八旗,在清朝开国之初可是直属皇帝统治,绝对的嫡系。满八旗子弟也是世袭制,官位、爵位、家产都是一代代继承的。这样的制度就造成八旗子弟后代从出生到死亡都享受非常安逸优越的生活,到后期连他们老祖宗得天下的基础马上骑射都丢掉了,整天过着养鹰、养鸟、逗蛐蛐的消遣日子。

到了晚清鸦片传入清朝,本就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并且还有钱的八旗子弟就当仁不让,成了当时鸦片烟的忠实消费者。他们在家里和老婆、亲人一起抽,在外面和朋友一起抽,走到哪都要来一口,原来强悍威猛无比的八旗兵,就一个个成为‘病秧子’。

所以当时清政府不是不想扶植,是已经扶不起来了,一群丧失斗志,没有理想的人怎么能扶植的起来。


阿杜带你品历史


不是清政府不培植八旗而是八旗人数太少而且经历过近百年的享乐培植不起来了。

八旗士兵在清朝初期战斗力很强大,但是士兵数量任然偏少,灭亡明朝的主要也是明朝归降的汉人。后期清朝统一全国八旗的人数就显得更少,即使 能打仗也不能满足数量需要,而且后期旗人基本是等着朝廷供养的一类人,衣食无忧地位高尚根本不想着当兵杀敌。只有汉人才想着当兵吃粮养家糊口。汉人的武装主要是在汉人重臣手里,所以清朝晚期的皇帝都很重视和汉人大臣的关系,重金高官笼络人心,就是通过他们来对军队的掌控。


一支烟007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一种军事制度。它源于女真族的生产实践,初创于努尔哈赤时期。完善于皇太极和顺治时期。所谓的八旗,指的是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蓝、镶红八旗。

八旗兵

它一开始只有女真八旗。后来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并吸收俄罗斯和朝鲜族人进入旗兵。在盛极一时的时候,兵力大约有10多万人。并且随着清兵入关和征战,八旗兵也分布全国各地。是清朝政府最为依仗的一支战力极为强悍的军队。

它在清朝初年,对清朝的统一东北,控制蒙古朝鲜,与明朝大战,入关,以及统一中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是清朝初年的王牌军。

八旗兵

但是这样的一支军队,在清朝末年,甚至在清朝中后期的战争之中,竟然败仗连连。最终随着辛亥革命的一生炮响,而退出历史舞台。

那么,为什么在清初战斗力强悍的旗兵,在清末沦为“豆腐渣”了呢?
原因是,清兵入关之后,八旗兵迅速腐化了。

入关之前,八旗兵已经拥有许多的特权。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之后。连年发动战争。收获颇丰,于是努尔哈赤根据功劳大小,给与将官很多的赏赐。甚至让他们的子孙后代永远世袭职位。

入关之后,八旗兵迅速控制全国。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圈地”,靠着土地的租赁,过起养尊处优的日子。这些旗人,不事生产,却能占有大量的生产资料。而且他们也不用纳税。不服劳役。即使犯罪,也仅仅受到较为轻微的处罚。再加上自从康熙上台之后,全国局势逐渐稳定,战争日减,所以这些旗人也开始逐渐享受起生活来了。整天吃饱了没事养养鸟,遛遛狗,至于骑马射箭,已经不是擅长的事情了。

旗人的腐化

八旗兵迅速腐化。到了三藩之乱的时候,八旗兵的战斗力,已经比不上汉军的绿营兵了。虽然,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经常在避暑上庄举行狩猎活动,满族和蒙古的官员要是不及格的话会减少俸禄,而且这些皇帝还鼓励八旗兵学习满族文字,满族语言,但是这些,都没有办法挽救八旗兵迅速腐化的事实。

清朝末年,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有农民起义和资产阶级运动,清朝政府的军政大权,也掌握在汉族大员的手中。最终,随着武昌的一声炮响,掌握着北洋军政大权的袁世凯的逼迫,清政府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留给人们的,是一个危如累卵的中国。

那么,清政府为什么不培植八旗兵,把军政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呢?填哥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八旗兵已经彻底腐朽,无可救药了。

清朝政府其实一开始并不想让汉族要员染指军权。对曾国藩的湘军有诸多的限制,且不太重视。但是八旗兵是在是烂泥扶不上墙。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八旗兵重点布防的镇江就被英军轻易攻破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天津,北京更是八旗兵云集的地方,结果这些地方也迅速被攻破。

太平天国时期攻占的南京,也是八旗兵聚集的地方。中日甲午战争时期的辽林,旅顺,都被日军占领。八旗兵连老家都丢了。八国联军时期,北京再次被攻占。

虽然,这些地方沦陷的最主要罪责不在八旗兵,但八旗兵的战斗力之弱可想而知。

不但是八旗兵,连清朝中期所依仗的所谓“绿营兵”,战斗力都迅速退化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清军“江南大营”“江北大营”的主力都是绿营兵和八旗兵,结果呢?被太平天国轻易端掉了。

所以不是清政府不培植八旗兵。把八旗兵布置在重点的地方,足见清政府对八旗兵的重视,但是八旗兵烂泥扶不上墙,让清政府失望了。

二、重要的原因,是清朝后期没有名将能统领和训练八旗兵。

不同于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袁世凯的北洋军,有汉族重臣的苦心经营。且统军将领不少。也不同于清朝初年,多个满族将领能征惯战。清朝末年,满族人由于过惯了歌舞升平的日子。基本上没有能够带领八旗兵重新走向辉煌的将领。

恭亲王奕䜣虽然任军机大臣,但不曾带兵打仗,而且奕䜣更擅长的是政务。带兵练兵不是所长。

曾格林沁是名将,但是他并非满族人,也难以独当一面,且最终战死沙场。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没有名将,训练和培植八旗兵也就无从说起了。

三、清朝末年的局势,不是培植八旗兵能够挽救的。

正所谓时也,运也。在清朝前期,八旗兵因缘际会,得益于多代领导人的英明和明朝的内讧,得以迅速统一全国,青史留名。

清朝末年,面对的是西方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和国内的资产阶级的斗争。八旗兵的武器装备,跟帝国主义比起来,整整落后了一个时代。这仗怎么打?
而且这个时候,清朝缺的,是一个能够救民于水火的伟大的政府。一个能够富国强兵的具有雄心壮志的政府。清朝末年的政府,已经缺了清朝初年的雄心壮志了。

面对这样的局势,即使清朝掌握着百十万的训练有素的旗兵,又能怎么样?

更何况满族人少,清政府就算拼尽吃奶的力,也只能武装区区12万八旗兵,就算累死这12万八旗兵,也不能阻止帝国主义的侵略脚步以及扑灭遍及全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烽火。

辛亥革命

八旗制度,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它虽然曾经盛极一时,但是其落后一面,注定其必然迅速衰亡。并不是人力可以挽救的。且清政府即使努力培植八旗兵,也挽救不了清朝的命运,因为清政府已经民心尽失,大势已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