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蒙古帝國:“外國人”如何做得風生水起?

文丨《那些年》小小那 (jjzsnxn)

13世紀初,蒙古帝國迅速崛起。在快速擴張的過程中,出現了巨大的人才缺口。蒙古統治者們不得不敞開懷抱,不拘一格降人才。尤其是窩闊臺上位後,在短時間內吸納了大量的“跨國”人才。他們出身不同,履歷各異,但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抓住了機會,迎著時代風口,實現了人生逆襲。

今天我們要給大家講述的,便是兩位從金朝來的“外國人”。他們不僅自己實現了逆風翻盤,還帶領兒子們在蒙元集團做得風生水起。他們是誰?為何來到蒙古帝國?又是怎麼實現逆襲的?

沒落王朝的將領

今天介紹的兩位都是金朝末年的將領。一個叫張柔,一個叫董俊

不過將領這個身份對二人而言都是迫不得已而為之。

張柔是涿州定興人(今保定定興)

,家族世代務農。在他二十三四之前,涿州都是金朝的轄境。後來,蒙古崛起,成吉思汗率領蒙古鐵騎南下中原,攻陷了河北、山東、山西等地,逼迫金朝皇帝從中都(今北京)遷都汴梁(今開封)。張柔年少習武,以豪俠仗義聞名鄉里。面對蒙古鐵騎的劫掠,他振臂一呼,組織家鄉人民武裝自保。因表現勇猛,後來被提拔為金朝驃騎將軍、中都留守兼大興府尹,本路經略使,行元帥府事。

然而,在1218年與蒙古大軍的一次交戰中,張柔兵敗被俘,投降了蒙古。當時蒙古人對各地歸降的官僚、將領大多沿用他們在金廷所任職務,以便於管理當地軍政,於是就讓張柔繼續率部鎮守滿城(今河北保定市滿城區)。

董俊的經歷與張柔有幾分相似。他出生在金朝真定路藁城(今河北石家莊轄區)。父親早逝,年少種田。成年後喜讀史書,擅長騎射。蒙古南下後,河北大亂,藁城立靶比武募兵,董俊挽強弓一發中的,於是受募領兵。1215年,蒙古大將木華黎率兵南下,董俊率軍投降,從此加入抗擊金朝的戰鬥。

張柔和董俊,兩個生在金朝的漢人“草根”,兩個曾奮戰在抗蒙一線的金朝將領,最終都選擇加入蒙古大軍的陣營。

探秘蒙古帝國:“外國人”如何做得風生水起?

何以立足?靠能力,更靠人品

勇武過人

投降蒙古後,張柔立下不少戰功。他率軍攻下了雄州、易州、安州等地,又在與軍閥武仙作戰時,拿下了中山、深澤等十幾城。

董俊也多次參與滅金的征戰。史書記載,他每次衝殺,都身先士卒,“勇氣懾眾”。一次,董俊身負多處刀傷,仍奮勇衝殺。他的謀士勸他不要冒險而不顧生命。他回答說:“我是將軍,既然敵兵在前,我只要不死,豈能臨陣苟安乎!”

精於治理


張柔不僅擅長打仗,而且精於治理。今天的河北保定,便留下了張柔的治理智慧。當時因為常年戰亂,保州城幾乎成為一片廢墟。張柔來到後,重新規劃市井,營建民居,修建城垣,並引護城河水入城,疏浚河道,排澇防旱,修蓮花池,建書院、遷廟學、利交通、利農商工,改善生產條件和居民的生活環境,使保州城得以復興,成為“燕南一大都會”,歷經元、明、清,保定的城市格局都無太大的改變。

體恤百姓


善戰卻不妄殺,稱得上是武將身上最難能可貴的品質。張柔曾對手下吐露:“吾用兵,殺人多矣,寧無冤者?自今以往,非與敵戰,誓不殺也。”我殺了那麼多人,這裡面難道沒有冤死的嗎?從今往後,除了在戰場上與敵人交戰,我再不殺一人。在日後的歲月裡,張柔也屢次規勸蒙古帝國的統治者們不要妄殺無辜。

在行軍打仗中,董俊也總是心存善念。一次看到被俘的士兵踩塌了百姓的莊稼,董俊勃然大怒,高聲呵斥道:“不許奪我百姓的口糧”。嚇得那些士兵當場跪地。在攻破天台寨後,蒙古將領下令搜捕降卒家眷。董俊又勸阻說:“城池都投降了,再去抓捕人家的家眷,這是不仁道的。我們不要積怨太深。”戰後報功,有些將領會以少報多,冒功領賞。但董俊從不作假。他說,如今虛報人口,日後朝廷按戶徵收稅賦,他們虛報邀功的結果,就只能苛徵重斂,造成“我獨利而民日困”,這種缺德的事不能做。南征過程中,許多被俘的漢人都願意作其家奴,而董俊“悉縱為民”。

探秘蒙古帝國:“外國人”如何做得風生水起?

遠見卓識

元太宗窩闊臺繼位後,張柔統所轄兵馬隨蒙古大將速不臺攻佔了金朝汴京。城破之後,很多將領都忙著搶掠財物美色,唯有張柔首先跑到金史館,把“金實錄”搶救出來並給予保護。小小舉動,為日後元朝修撰《金史》留下了珍貴的資料。

珍視人才

在攻下汝南後,蒙古將帥“下令屠城,一小校縛十人以待,一人貌獨異,柔問之,狀元王鶴也,解其縛,賓禮之”。就這樣,張柔從刑場上救出了金王朝的最後一位狀元王鶴,將他接回自己的大本營保州城,做了自己幕府中的參議。王鶴在張柔這裡生活了十餘年,後來被忽必烈重用,成為一代名臣。忽必烈時期的誥命、大典冊皆出自王鶴之手。

張柔因戰功顯赫,被窩闊臺任命為萬戶,兼轄區管理軍民,成為佔據一方的漢族世侯。在當時的戰亂環境下,張柔以萬戶的身份,挽救了許多士人的性命。

家族崛起: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張柔和董俊不僅自己實現了逆風翻盤,還帶領自己的家族在蒙古帝國不斷髮展壯大。

張柔有十一個兒子,身份最顯赫的是張弘略張弘範。張弘略,張柔的第八個兒子,跟隨父親張柔徵蜀,為元朝打下西南大片領土。而張弘範,名聲更響,是張柔的第九個兒子,曾參加過襄樊之戰,也是忽必烈滅宋之戰的主要指揮者之一,當然他也因此被後人詬病。

探秘蒙古帝國:“外國人”如何做得風生水起?

董俊共有九個兒子,其中屬長子董文炳最出名。董俊在攻金戰場上陣亡時,董文炳年方十六,但他少年老成,十七歲便以父蔭任藁城令,雖年紀輕,但明於聽斷,以恩濟威,為屬下折服。忽必烈成為蒙古大汗後,組建侍衛親軍,點名就要董文炳,說“親軍非文炳難任”。更有意思的是,董文炳比忽必烈小兩歲,忽必烈竟管他叫“大哥”。

作為“漂”在蒙古的金朝遺民,張柔和董俊以及他們的後代,書寫了部家兩族傳奇。但這一切都並非順理成章。史料中有幾處關於董俊教導兒子的片段——

攻克大名城時,董俊把有學問的儒士請到他的車上,帶回藁城,讓他們去教育自己的兒子。

他還經常告誡兒子們:“我不過一個農夫,天下多變故,我以‘忠義事人’,你們要‘力田讀書’,不要有非份之想!”

蒙古帝國的迅猛擴張,把一批像張柔和董俊一樣的草根家族推上了歷史舞臺。如果說等來機遇需要運氣,那麼抓住機遇唯有靠實力。張柔和董俊的“跨國”奮鬥史,讓我們看到了掌控命運的又一種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