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这样做,新冠病毒远离孩子

这个春节,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扩散,全国人民被笼罩在紧张的氛围中,疫情初期专家研判认为疫情可防可控,经过春运高峰,人员大规模流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传播风险在持续增加。

家长这样做,新冠病毒远离孩子


1月2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的通知》,与上一版诊疗方案不同的是,第四版明确指出,对于新型冠状病毒,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

湖南医声特约权威专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副主任兼儿童重症监护专科主任王霞来为大家解答。

家长这样做,新冠病毒远离孩子


新型冠状病毒及流行病学特点


u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

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同源性达85%以上,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SARS病毒和MERS病毒的研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 30 钟、乙醚、75 %乙醇、含氯消毒L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杀死病毒。


家长这样做,新冠病毒远离孩子


u 流行病学调查提示人群普遍易感

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同时根据初期病例观察来看,潜伏期也具有传染性;发现的病例男女比例为1.16:1;年龄中位数为49岁,范围为9个月~96岁;人群普遍易感,目前儿童感染确诊病例有数例(9个月~10岁)


u 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亦可通过接触传播

呼吸道传播:携带者咳嗽、打喷嚏,易感者吸入时获得感染;此外飞沫也可能通过溅入眼结膜传播。

接触传播:被污染的手触摸口鼻、眼睛,病毒可通过粘膜进入人体,引起传播。


u 潜伏期一般为3~7天,最短1天,最长达14天

u 尚不能确定是否存在母-婴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患病临床表现

u 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

u 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

u 约半数患者起病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u 发展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在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冬-春季本是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大部分孩子发热可能还是普通的呼吸道感染或者流行性感冒等常见病及多发病为主。但是如果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旅行史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经接触过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有聚集性发病,则需要及时到我院发热门诊就诊!

儿童预防要点!

u 减少暴露机会:应尽量避免出入人流密集和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避免和有发热、咳嗽的人密切接触。

u 公共场所勿乱摸:公共场所建议佩戴手套,病毒在痰液,唾沫中可以存活一段时间。飞沫中的病毒,落到电梯按钮,公交车座位,门把手等地方,手触摸了这些地方,可通过粘膜进入人体,引起传播。

u 勤洗手:小朋友在吃饭前、上厕所后、玩完玩具后及手脏时需要及时清洗双手(可用肥皂或含酒精的洗手液)。

u 戴口罩:如需外出可佩带大小合适的儿童防护口罩(每隔2-4h更换一次),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遮挡口鼻,用过的纸巾扔进密闭式垃圾箱。

u 安全饮食:不吃野生动物,肉蛋禽类煮熟后再食用。


疫情期间家长常见关心Q&A


Q1.疫情期间,孩子该打疫苗了,是否可以推迟?

A:如果是紧急疫苗如狂犬疫苗等是不可以推迟的,否则后果会很严重;1岁以内的婴幼儿的疫苗排期比较紧凑也不建议推迟,不然对将来疾病的预防会有影响,出行尽量不要选择公共交通,佩戴口罩和防护手套;如果是大龄孩子的补注疫苗,像加强针,那就可以适当延迟。


Q2.目前小区没有通报案例,孩子可以下楼玩耍吗?

A:如果小区人不密集,也没有感染或者疑似感染病例,还是可以去通风、空旷的场所适当活动,记得佩戴口罩,大型的不能及时消毒的游乐设施就不建议触碰玩耍。


Q3.家里如何消毒,儿童玩具器皿如何清洗消毒?

A:家里消毒可以用84消毒液或其它含氯消毒液稀释喷洒;耐高温的儿童玩具可以高温或沸水煮一煮,不能耐高温的可以用酒精擦拭消毒;餐具最好高温消毒。


Q4.板蓝根和抗病毒药物可以给孩子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吗?

A:板蓝根主要用于治疗流感中属于风热类型的病症,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其有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作用,反而长期服用板蓝根对造血系统、胃肠系统有一定损害;常见的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对多种流感病毒有效,但不能治疗新型冠状病毒。


Q5.目前市面N95口罩及医用外科口罩都脱销,孩子该佩戴什么口罩呢?

A:关于口罩,这些天,全国人民都在关注:医用口罩、医用护理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N95...

其中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N95都可用于医疗机构防护用,可用于病毒防护;那儿童究竟应该怎么选择呢?

1、1岁以下的孩子不适合戴口罩。口罩多少会造成孩子呼吸不畅,太小的孩子还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容易导致窒息。

2、在孩子可以接受的情况下,1岁以上的孩子外出时都应该佩戴口罩,舒适性考虑尽量选择外科口罩,没有可选择医用护理口罩或医用口罩,一般儿童防飞沫口罩就具有一定防护作用,棉布、海绵口罩阻隔性欠佳,不推荐给孩子使用。

3、虽然 N95 病毒防护力最佳,但是透气度也最差,不适合孩子使用,成人佩戴也不建议超过4h。

4、所有类型的口罩,防护效果都是有限的,需要定期更换,不管外科还是医用防护口罩,口罩变湿或者被分泌物污染就换掉。



湖南医声特约权威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副主任兼儿童重症监护专科主任 王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