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去帮女儿带孩子”来自母亲的心声,反映了长辈的无奈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带娃的主力军已经不是宝妈和奶奶,开始变成了姥姥。萌叔曾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一句话,

“宝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查岗”,从这句中也能看出,现在真的是姥姥带孩子越来越多了。很多人都不明白,爷爷奶奶带娃和姥姥带娃有什么区别吗,非得要这么说?相信只有身为姥姥的她们才知道区别在哪里。

“不要去帮女儿带孩子”来自母亲的心声,反映了长辈的无奈

来自姥姥们带娃的心声

今天,萌叔给大家讲的是三个家庭姥姥的带娃经历。

1. 现在的房子越来越过,默默和老公剩下宝宝之后,不仅要为孩子的奶粉钱打拼,还要还房贷和车贷,所以俩人在有孩子之后,又很快的投入到工作的状态中去。

但是默默的婆婆,年龄比较大,身体不好没有力气去照顾孩子,无奈下,默默只能让自己的妈妈来帮忙照顾孩子,也就是孩子的姥姥。当妈的就没有不心疼自己的儿女的,听到自己的女儿默默这样说,她也义无反顾的去帮忙照顾。

可是,以前的教育观念毕竟和现在的不同,她明天不仅要给孩子换尿布,还要给孩子准备食物,有时候默默在家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妈妈做的不对,还经常去说她。当妈的觉得,自己的女儿说自己两句也就说了。

但是,有一次因为她带孩子出去玩,患上了病毒性感冒,默默回家后一直在数落自己的妈妈,听着十分心疼。让她想不到的是,自

己好心好意的帮助女儿带孩子,却一直被女儿数落,有时候她在外面遛弯时还和别人说,能不帮自己女儿带孩子就别帮了。

“不要去帮女儿带孩子”来自母亲的心声,反映了长辈的无奈

2. 这个家庭二岁前是由婆婆带孩子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婆婆身体不好得病了,没有力气带孙子,无奈下女儿只能让自己的妈妈帮忙带孩子。当妈的不忍心自己的女儿这么辛苦,就同意了,可是越带越不顺利,有时候婆婆来家里看孩子,看姥姥这不对,哪不对的,一直在旁边说着问题。当别人问到她,给自己女儿带孩子的感受时,她经常会说很“后悔”

3. 第三个家庭和前两个家庭很像,只不过,这名姥姥住在外地的乡下,大老远的来到女儿家帮带孩子,却受到公公婆婆家的歧视,最后闹的很不开心,每次回想起自己的委屈,都会落泪。

“不要去帮女儿带孩子”来自母亲的心声,反映了长辈的无奈

什么家庭不适合姥姥带娃

1. 女儿不懂得“感谢”

都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但是有些“小棉袄可能不是纯棉的”。有些女儿从小就被父母惯到大,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父母做什么都是理所应当的,对于这种女儿,当妈的就不要去帮忙带孩子了。

2. 自身身体不好

有些姥姥自身身体本来就不好,但是看着自己女儿受罪不不忍心,就硬充大头去帮女儿带孩子。这样的姥姥在照顾孩子的时候,会力不从心,很难真正的照顾好孩子,所以自身不好的姥姥就不要去照顾孩子了。

“不要去帮女儿带孩子”来自母亲的心声,反映了长辈的无奈

3. 婆媳关系有问题的

一般婆媳关系有问题的家庭,都是婆婆事多,身为婆婆不去带孩子却让姥姥带,婆家不但不会对亲家感谢,还会在一旁指指点点,姥姥一旦在带娃过程中出现问题,婆婆就会抓住这个小辫子不放,最后只会费力不讨好。

4. 姥姥自己有老人

姥姥自己有老人的话就不要再帮女儿带孩子了,都知道一心不可二用,本来她们照顾老人就很累了,这时还要照顾孩子,很难兼顾,所以当女儿的也不要找婆婆过来帮忙带孩子了。

“不要去帮女儿带孩子”来自母亲的心声,反映了长辈的无奈

姥姥带孩子需要注意什么

姥姥带孩子需要注意女儿和婆婆的态度,做事之前要询问一下自己的女儿,别做一些儿女不同意的事情,这样还会增加双方的矛盾。

如果孩子生病了,要第一时间通知自己的女儿,让她们了解生病的起因,已经孩子的状况,不要隐瞒情况让女儿干着急,这样只会让她们更加的责备你。

总结

姥姥带娃不容易,母亲的岁数都这么大了,身为女儿的一定要体谅自己的父母,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尽量不要让姥姥带孩子。如果找了自己的母亲带孩子,也不要抱怨她们,因为时代不同,她们只会用当时带你的方式去带自己的外孙和外孙女。适当的体贴和关心老人,才能让父母暖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