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節期間思考-新冠肺炎過後公眾生活的幾點改變趨向

我們正在同一場全球性的災難抗爭,特別是湖北武漢,更是全國億萬兒女的心和關注都聚焦在這兒了。但當下國家,政府領導的時代,早已經不是百年前那個積貧積弱、缺乏經驗的悲慘時代了。做為普通民眾,親身歷經近幾天的埋怨,恐慌,共識,穩定,自我防護後,對這場災難給予政府民眾的考驗,也更加認可接受和平穩。

然而,從非典,甲流,再到當下新興冠狀肺炎的病源起因,加之伴隨中國日益開放的大門,結合本人的親身經歷,不得不說以下幾點,或者說是以後的公共交往趨勢吧!

1、公共場合,出於自我防護和不傷害他人的初衷,佩戴口罩將成為正常現象。

國人將對佩戴口罩者更加接收和認可。以前供職日資企業,不解日方人員動不動就佩戴口罩,好似無形中設置一道溝通障礙。其實,之所以佩戴口罩,是他們身體或感冒,或咳嗽,或哮喘了。

2020春節期間思考-新冠肺炎過後公眾生活的幾點改變趨向

2、傳統的大鍋飯,一鍋出等聚餐方式,將在新興代人身上有所改變。

當下,年輕人在公共聚餐時,已自帶餐具,或和西方一樣,更趨向自助模式,防止交叉感染。

所以,傳統的川派火鍋,北方一鍋出等菜式,會不會也做一些改變呢?而精緻的粵味小食,港式茶餐廳會不會更受年輕人青睞呢?

2020春節期間思考-新冠肺炎過後公眾生活的幾點改變趨向

3、拒食野味,從此做起。

以前,用野味招待顧客,方顯得神通廣大,別出一格,猶為重視。畢竟,國人還是絕對物以稀為貴吧!但經過非典,甲流及這次疫情的教訓後,國人對野味的拒絕,監督態度,將更加強硬。就像姚明所說,沒有買賣,就沒有市場!兩次疫情的病發源頭,直指野生動物源頭,這教訓不可違不深刻啊!

4、以後的醫患關係,將有所緩和,理解,甚至趨向互相理解認可。

疫情爆發前不久,北京的傷醫事件,也是讓人惋惜和痛心。然,熟不知,當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衝在一線的是逆行的醫護人員,是解放軍戰士!這場災難過後,你我,都互相擁抱!

5、國人飲食結構,習慣將有所改變。

深受國人青睞的,動物肝臟,下水,豬腳,雞腳,美蛙魚頭等等,是不是會引來更多的反思和思考?和日本,或者西方人有交往的,可能多少清楚,他們很少食用動物的下水,魚頭雞頭等,一來他們不擅長料理這些,二來他們從骨子裡排斥,就和我們喜歡一樣,沒有對錯之分。但是,記住,科學證明,這些食材,多少都是動物體內毒素含量最高的部位。

2020春節期間思考-新冠肺炎過後公眾生活的幾點改變趨向

6、對自身身體的免疫力增強,或體育鍛煉,將更加重視。

大災面前,84高齡的鐘南山院士,奔赴一線,救國民於疫情中。院士多次重披戰袍,為國征戰。真是廉頗老矣,不辱使命!而支撐鍾老前行的,我想,他硬朗健康的體魄,肯定是最重要的!經此以後,國人對於健康的重視,將更加重視!

2020春節期間思考-新冠肺炎過後公眾生活的幾點改變趨向

7、政府的信息,行動將更加透明化,政府將更加以民為本,為民服務。

從疫情剛開始時武漢周市長的恐慌,網友的埋怨不解,到現在的穩健高效透明。我們看到了一個政府的自信和能力,也看到了政府官員為民服務,為民請命的初衷。即使有些口誤,有些差錯,但絲毫不影響群眾對官員的支持。包括硬核的河南省長,感人的四川自貢書記等等,我們看到的是官員作風的轉變,和群眾互動同奮鬥的行動。

8、政府的危機運作,應急能力再次得到鍛鍊。

這次疫情後,多省市啟動罕見一級響應。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短期內影響不大。說明了政府的管理能力,國家的危機處理能力,都是合格且有力的。這次危機的處理,也是為我們爭取一些鍛鍊機會。國家的指令,政府的運作,民眾的理解支持,這是一場全民皆兵的協同化戰爭。我們是有信心有能力打贏的!

我想,這也是為了我們國家大團結爭取一些機會。他日,解放寶島臺灣,我政府,解放軍,人民群眾的配合,一定能得勝而歸!

最後,猶記的12年前的那場災難,那一段話,震耳欲聾,振奮人心:任何困難也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多難興邦…

中國人不怕困難,更是敢於挑戰!除夕夜的最美逆行,90後的請戰,一幕幕強硬畫面,正在層層戰勝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