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的陵墓注重保密性,但为什么定陵有隧道门的石碑和指路碑?这岂不是告诉盗墓者具体位置吗?

xiaozhangshijie


古代帝王陵墓的保密性其实也只是局限性的,除了元代皇帝陵寝和一些地表无存的陵寝外,其他各代的陵墓大多被盗掘。

题主所问定陵是明代万历皇帝的陵寝,建于公元1584年,1590年完工,万历皇帝在位48年,所以陵寝建的很早。1956年明定陵被考古发掘,发掘过程中发现了刻有“隧洞门”三个字的砖及刻有“宝城劵门内石碣一座,城土衬往里一丈就是隧道,棕绳绳长三十四丈二尺,是金刚墙前皮”的小石碑,最后又发现了刻有“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的石碑,至此考古队找到了地下玄宫入口。这些刻有明确标记的小石碑并不是故意泄密,而是当时工匠预留的记号,以便棺椁入葬时方便找到隧道入口,关于为什么预留有两个说法:

㈠因为万历皇帝在位时间比较长,陵寝在万历皇帝执政早期建好后就封闭了,所以要预留记号以便以后找到入口。

㈡有的专家考证后发现明代史料记载万历皇帝是和原配皇后一同入葬的定陵,而继承帝位的明光宗生母孝靖皇后是后来迁葬过来的,所以是明光宗为了以后把自己生母也葬入定陵而命工匠预留的记号。

不管是以上哪种原因,这些记有提示的石碑都是用于以后方便入葬的一种记号而已。其实地宫在什么位置很明确,明清陵寝都有巨大的宝顶(坟头),下面就是地宫,只不过入口比较隐蔽而已。

每个王朝的开始都会觉得自己的天下是永远稳固的,所以陵寝建造的雄伟壮丽,再加上当时有守陵官兵日夜巡护,哪个盗墓贼敢去盗皇陵,所以在当时来说是很安全的。


孤竹公子


定陵的发掘一般难度比较大,有太多机关,1950年代对明朝万历皇帝的定陵的主动发掘,造成大量文物难以保护,正是汲取了这次惨痛教训,我国才有了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的文物保护理念。”同样,盗墓贼也是心知肚明的,否则有钱没命花,岂不可惜,像秦始皇陵,武则天陵,都没有被发掘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