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音响,影响音质最关键的是功放,音箱,还是音源?

音响发烧工匠欧阳


一套好的音响各个环节都要达到平衡,音箱,功放,音源线材,都很重要!当然线材也不可小视。还有就是听音环境。更厉害的连初始接入的电源都要净化!单纯就音响本身来说其中音箱占45%,功放30,音源20%,线材5%吧!当前科技来说好的CD机可以完美再现碟片信号。功放机(晶体管)也能基本做到。最难的是音箱,因为喇叭还是通过机械方式发声,失真也是最大的,喇叭从诞生到现在百十多年发声方式没有本质改变,有的只材料改进纸盆,羊毛盆,碳纤维盆,树脂盆,复合盆等等)。其他音源从塑胶唱片--磁带–-CD–md–mp3--无损等日新月异。功放也从电子管,晶体管,数字功放飞速进步。音响设备不是简单的1+1=2,也不是优质累加,需要很技术的优化组合!针对音乐类型的不同,音源不同,用途不同选用不同的器材。再加上听音有着不小的主观性同一套设备不同的人有不同感觉,有人喜欢暖声,有喜欢中性。最常见的例子:同一套胆机+音箱,同一张CD,马兰士播放就骗暖,天龙就要中性了。因此主要看个人的需求和喜好。当然更要看你的财力了!呵呵,坑很深啊,就看你跳了!!


fireblade吉


感觉这个问题比较适合我来回答。毕竟也是从自做土炮出身,坚持理性发烧的土烧友。一路的酸甜苦辣还是积累了不少干货。

音源,功放,音箱。这是一套音响设备最基础最简配置了。以前的音源主要有唱盘,磁带,ld等模拟音源。后来有了cd,vcd,dvd等数字音源。当功放技术不断改进,就有了莫名其妙的所谓数字音源没有模拟音源好听的论调。最有市场的就是所谓的数字音源有数码声。这导致用模拟音源的潮流有回光返照的迹象。

其实,已经有不少钻牛角尖的发烧友做过模拟音源和数字音源的盲听。得出的结论是很难分辨出二者的本质区别。如果不是盲听对比,更多的只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当然,在现下数字音源一统天下的时代,二者的争论已经一目了然了。再加上所谓的无损音源和变态的解码器的崛起,音源的问题已经不再重要。个人认为,在一套音响系统里,音源的占比在四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是比较合理的。

其次关于功放,作为对于前级音源的美化和放大设备。功放还是比较重要的。很多发烧友纠结于功放工作于何种状态。什么甲类,甲乙类,前胆后石等等不一而足。个人认为,功放其一功率要大,要有储备功率以及高灵敏度和信噪比。比如我在挑选功放时的习惯就是断开音源,把音量旋钮调至最大,然后贴近喇叭听有没有过高的交流噪音。这取决于功放的滤波电路和变压器的质量。至于工作在什么模式下一般人也是稀里糊涂。这不重要。当然,有些基础的可以讲究下,选择胆机或者所谓的纯甲类甚至是当下比较流行的纯数字功放。在一套音响设备里,功放的比例应该在三分之一比较合理。

最后我们聊聊音箱,这个就比较有弹性了。首先是什么布局的音箱。两分频还是三分频或者以上。密闭箱还是倒相箱。2.1还是3.1还是5.1很有讲究。我个人比较倾向于两分频,倒相箱和2.0系统。这样的配置其实更加考验工艺,设计和调试。音箱不是喇叭越多越好,所谓多个庙多个鬼。喇叭越多,分频器设计越复杂,最好的喇叭是同轴,但那不是谁都能设计做出来的。还有就是摆位,很多人以为左右随便摆对着自己就行了。其实这里面相当又讲究,比如音箱玩离墙50公分以上,高音喇叭要和耳朵一条线之类。如果有低音炮还要计算低音陷阱之类。最重要的是,有了一套好的设备还要有一个科学的听音环境。比如房间的比例,吸音甚至是房门,窗户的设计都有讲究。

总之,一套好的音响设备并不等于有好声,只能说是具备了一些硬要求。除此以外,很多不被重视的因素也决定着是否能出好声。这是个系统工程。有得学。





梦回304


一套好的音响组成比例大概是:音箱50%,功放机30%,HDCD音源15%,连接线材5%。好音箱有美国Jbl,德国德高,英国宝华,丹麦丹宝…,国产有惠威,好功放机有麦景图,金嗓子,天龙,马兰士,斯巴达…,发烧CD机首选马兰士,连接器材美国怪兽,日本秋叶原…


天生我材168


一般人玩音响都是中小音量聆听为主,那种家里开KTV玩地动山摇的不在此列。也我玩20多年的经验来看,音箱只要不是自己乱DIY的,购买一个正品口碑比较好的几千元的音箱就可以开始你的发烧之旅了(二手也行)。最关键的环节是功放,功放对于整个系统的耐听度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耐听度不是频响失真度这些指标可以衡量的。音源解码放一个相同的文件差距一般比较小的,差别都是风格取向的问题无所谓好与坏。好的功放听音乐如沐春风,差的功放听久了累,耳心不舒服。


微尘120474471


音源,功放,音箱,三者缺一不可。

音源,必须是高质量的录音。过去有CD碟片,现在为音乐文件,都是数字信号。如网上音乐播放器软件提供的音源,依编码格式分四个档次,流畅、高品、超品、无损。无损的音质相当CD。只有无损,才谈得上高音质。音源如用低档次的,再好的功放、再好的音箱,放出来的声音也谈不上好音质。还必须有好的解码器,如HiFi解码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功放,将音乐电信号放大,以推动音箱。

音箱,将功放的音乐电信号还原为音乐机械波以振动空气。

音源、解码器,功放,电子技术的发展,目前做的失真度都已很小。唯音箱结构最简单,但各种品牌、各种价格的音箱的音质相差悬殊。差不多尺寸的音箱,音质不是与价格成线性比,即1万元的音箱不见得比1百元的音箱的音质高1百倍。但是,价格高的音箱肯定要比价格低的音箱的音质好得多。所以,音箱尤为关键。

有了好音源、好功放、好音箱,也不见得能听到高音质的音乐,听音环境很重要。

HiFi,意为高保真。其实再高档的器材也很难做到原汁原味的高保真,只不过是对声音的修饰、美化,使人听起来感到悦耳而已。


赵日金141


一套音响是一个系统,是一个整体。其中任何一个出现了短板或者不足。你其他另外几个再高的配置,再贵的器材。这套器材的上限都不会高。影响系统中也是存在着木桶效应。

音源就相当于人的大脑。大脑是决定一切行动的基础。如果源头不好。功放喇叭线材传输的都是差的,缺失的音频信号。就相当于一个弱智。他拥有施瓦辛格的身体。他最终结合起来,他还是一个弱智。

线材就相当于人体身上的毛细血管和神经。负责传达头脑对身体的一些指令。如果神经系统不好。头脑在发达。身体器官再发达。最终也会行动,会变得非常迟钝。就相当于一套音响系统。主机音源用的再好。喇叭器材用的再好。最终出来的声音拖沓不干净,控制力不好。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线材的质量不行。

功放就相当于人体的心脏。心肺功能的强弱代表了一个人体的体力的强弱。这个比较好理解。

前端的喇叭。就相当于人体的手和脚。头脑再厉害,手脚不行。就相当于我们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一样。音源再好,器材不行,也最终也不可能搭配出一个很好的音质效果。

音响系统就和人体的构造是一样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需要讲究合理的搭配。这一点是非常难的。也是我们的音响人一直努力前进的方向。所有的组成部分都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老细带你玩音响


功放不好一切都是扯蛋,要求好的音质最好到电子元件广场给专业人士来配,用最少钱换最好的音质。5000块钱买的名牌功放,和3000块配好的功放,5000块的音质差远了,当然自己配的质量不敢保证。别问我为什么,因为我用过。好的音箱只能说听起来纯一点,高中低音清析一些!


掩耳盗铃102694011


首先要明确一点,音响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单单一对音箱或者一台功放就可以营造良好声场,功放、音源、线材特别是环境的因素直接影响和改变声场表现,当这些系统搭配合理且你的环境不存在严重驻波和干扰的情况下,才可以谈声音表现。音箱、功放、音源三者关系是对等的,其中任何一项素质不好,那么整体回放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且线材、环境都会对声音表现有很大影响,每个人对声音的要求也不近相同,很主观的东西。


深圳派扬音响


以前做过很多年的音响设备生意,商家一般会重点推荐音箱,那是因为音箱是独家代理形式可以控制利润最大化,而功放CD机是配套设备,很多商家不具备独家控制,所以利润就比较低,搭配的时候就强调音箱的重要性,但一套设备就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必须平衡才最好,打一个比方就像一个水管系统如果前面是6分管(CD机)后面变成4分管的(功放和音箱)那效果会好吗?同意道理前面一开始就是4分管(CD机)后面功放音箱再好(6分管)有用吗?就这么简单。

曾经用过一万左右的CD机转盘加几万块钱的DA解码器,同样功放和音箱情况下听见了以前从来没感受到的低频信号,非常饱满圆润。


手机用户虎先生


一套音响,等同一系统工程,缺一不可,大3样缺一不可,线材倒其次一点,但也不能太差,咱听来听去还是上无氧铜线,纯银线用在耳机听不错。CD机最好买三段均衡型,有些CD会有小小偏中,偏中高型,这个要反复聆听的,功放还是建议上纯甲类,功率要大于120W,胆机不想评论!至于音箱,如您喜欢听音乐,还是5一6寸半书架箱(当然配套房间不能大于18平米)客厅考虑要看电视大片社交等事,20平米8寸落地箱,30平米以上10寸落地箱,当年有:家庭影院买CAⅤ,专业听音上惠威之说,但X威又公认为中低档不错,像什么英国箱XX,美国箱XX,北欧箱xx,选箱和人的性格有关,比方老公喜欢这个品牌,老婆喜欢那个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