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伦到底该不该杀?

第七天小魔王


王伦该不该杀,得看站在哪个立场上。

站在王伦的角度想,肯定觉得自己不该被杀啊!

凭什么啊?自己当初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在拢共只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的条件下,不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把一穷二白的梁山泊发展到现在丰衣足食的小康水平。

这些都是在自己熬过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晚,经历了多少次的浴血奋战下得来的,那时候,你们这些人都在哪儿呢?

虽然自己没有多么高的目标,也没有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但目前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官府也不会来攻打,自己也尽量避免招惹他们。对周围的百姓也不怎么骚扰,只是封了泊子,但这也是迫不得已啊!如果让人们随便出入,不知会混进多少奸细来啊,不论是官府的,还是来自哪个山头的,都是不稳定因素啊!

林冲来后,确实自己不想留,刁难过他。可是最终还是把他留下了啊,最后也没要他的投名状吧。

现在你们被官兵逼得无处藏身,就想起投奔梁山泊来了,来了就必须得留下坐把交椅。看你们来势汹汹,一个个眼睛滴溜溜乱转,是不是有鹊巢鸠占的意图呢?不得不防啊!自己不想惹祸上身,打破目前平静的生活状态,不想收留你们这样的大爷,要送你们走,就该死吗?

还讲理不?住大车店还需要店主人同意呢吧!

其实杜千,宋万和朱贵从内心中也不会支持杀掉王伦,王伦一死,即使自己能保住性命,在山寨的地位也会一落千丈,后来事情的发展也得到了印证。

站在吴用的角度想,王伦非杀不可。

一是现在七个人确实就走投无路,如果现在从梁山泊走出去,大量的官军在外面围捕,无异于自投罗网,不可能每次战斗都会像前两天的那一场那么顺利的。

二是即使王伦收留了晁盖等七个人,会安排什么样的位置呢?真的要喊王伦“大哥”吗?

吴用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其实他和宋江在本质上是一类人,只是他没有宋江那么好的资源罢了。他才不会安心一直寄人篱下,看别人脸色行事呢!

如果必须要有一场火并,不如趁早。这样也能早点儿实现自己的抱负。晁盖当大哥对自己来说太好玩儿了。

站在林冲的角度,可杀可不杀。

林冲的本意是,如果王伦第二天能把晁盖等七人留下,那他继续坐他的大哥,自己还可以憋憋屈屈的做他的小弟。

如果他不想留,自己通过恐吓能使他改变主意的话,也没必要杀他。

但是,当时的局势失去控制,吴用的一句“不要火并”,坐实了自己的意图,即使自己并不是真想杀掉王伦,也洗不清了。此刻林冲就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提刀杀掉了王伦。

显然,这一句是吴用刻意喊出来的,造成既成事实,实现了自己“借刀杀人”的目的。

说破大天,王伦被杀还是他的实力不够强,后来,杨雄,石秀上山,没说了两句话就要被晁盖推出去“斩迄报来”。

他俩动过火并晁盖的心思吗?

没有,因为他俩清楚,俩人和此时的梁山带头大哥作对,无异于以卵击石。


田获三狐


王伦该不该杀这个问题要问一下林冲

林冲说王伦该杀,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王伦的百般刁难,又是投名状,又是房子不够住的。留我林冲在山上咋就这么难呢!

想我林冲堂堂八十万禁军教头,来到你梁山落草,是不是给足了你面子。我不想来到山上抢你王伦的位置,只是想在我落难之时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我的要求不过分吧!可你呢!你王伦做了什么,先是推脱房子不够住,偌大个梁山就缺我一间房吗?后又让我纳投名状,你当我林冲是什么人,发配沧州之时我林冲火烧草料风雪山神庙击杀陆虞侯。什么样的场面我没见过,你小小王伦一个穷酸书生跟我来这套。不杀你杀谁啊!

更有甚者,杨志来了你就拉拢他,你想用杨志压制我。你这是对我极其的不尊重,用曹操的话说,是要把我放在火上烤啊!幸亏晁盖大哥来了,让我有了一个杀你的机会。虽然杀了你我也当不了大哥,可总比在你手下受气好。就是吴用不来找我我也会主动杀你,不杀你难解我心头的怨气。只有杀了你王伦我才能出了这口恶气,只有杀了你我在梁山的地位才不至于这么尴尬。

所以我决定杀王伦,杀掉你这个梁山上最该杀的人。

梁山前大哥王伦也有话要说

我王伦在梁山当的好好的山大王,你林冲非要来入伙。你也不看看你是什么人,你可是国家公职人员,曾经的禁军教头。论武功我们山上这几个头领加在一起都打不过你,论名声你是鼎鼎大名,我们都是无名之辈。最重要的一点是你是一个国家通缉犯,你这是要把祸水引到梁山上来啊!你在梁山落草,那国家得到消息一定派重兵围剿,我经营多年的梁山是不是就要毁于一旦。不让你在梁山落草,我也是为了梁山上几千口的人好吗。

还有就是你在梁山落草以后,你的威望你的武力都超过我王伦,那到时候我这第一把交椅的位置就有可能不保。你说我能留你在山上吗?说是房子不够住,说是要你纳投名状,难道你还看不出来我的意思吗?你还死皮赖脸的不肯走,你林冲真是猪脑子吗?我看你就是对梁山对我王伦起了杀心,不杀了我占了我的梁山你是不会罢休的。晁盖来了给你一个机会,证明你是和他们是一伙的,杀我无非就是给晁盖纳了一个投名状而已。可你要记住,你在梁山永远都是不被信任的那波人。今天你杀我王伦的表现已经在梁山各位头领心中种下了不被信任的种子。所以你永远都是梁山这群人中最憋屈的那一个,没有之一。

你最后的结果不会比我好到哪里去。你给我等着吧,林冲。


雨夜构想


王伦,诨号“白衣秀士”,梁山泊创始人之一,也可以说没有王伦也就没有后来的梁山。

我们看《水浒》,对王伦这个人的印象,不外乎心胸狭隘、嫉贤妒能、屡拒英雄豪杰于山寨之外,以至于最后恼怒林教头,一刀宰杀。一刀下去,许多看客大声叫好,赞叹林冲豪杰,鄙视王伦狭隘。但王伦就真的该杀,林冲就真的该赞扬吗?

我想很多人真的对非观念方面没有分清,王伦这人小心眼儿不假,但真的不该就这样狠心杀之。王伦本身是个读书人,书中交待的清楚,他是个“落第秀才”,这种人在当时的年代除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之外,在文韬武略方面自然不如那些绿林道上的好汉,例如晁盖一众。

凡看客大都指责王伦嫉贤妒能,心胸狭隘,但我想先打个比方,比方说:你自己有家小公司,因为自己矜矜业业任劳任怨,公司虽然不大,但是吃喝不愁,手下一帮员工也挺知足,你自己也很满意。但突然有一天,来了一个姓林的杀人犯,非要住在你公司之中。试问你怎么办?要知道这个人杀的可是国家公务员,得罪得可是手握生死大权的高官。你为了公司着想肯定不能收留,因此拿出一张支票,让其走人。可这个姓林的偏偏就赖着不走。好吧,最终你妥协了,收留了这个姓林的,还给他一个部门经理的位置来做。可没过几天,又来人了,这次来的不是一个杀人犯,而是一伙,不但要强行住在你公司之中,还要逼着你上市。试问,这个时候你又该怎么办?我想你自然还是不肯答应,好吃好喝好招待开张大面额支票给这伙人,可这伙人不但不满意,而且还要霸占你的公司和你所有的员工。在利益趋势之下,这伙人忽悠姓林的杀人犯,一刀杀了你,你说你冤不冤。

其实王伦就是这么一个人,就是我上面所说的经理,人家辛辛苦苦创立的基业,怎么可能拱手让与他人。其实单看收留林冲之事,就看出王伦这人实质上人品还可以,虽然为难过林冲,但是最终还是予以收留,给其职位。要知道林冲得罪的可是高太尉,以梁山当时区区五六百喽啰兵要跟朝廷作对,简直以卵击石。收留林冲对于王伦和梁山来说,代价很大,王伦为了自己和兄弟们着想,不予受理,不算是不仗义。最终留下林冲,恰恰说明王伦不是那种毫无道义之人。

但面对晁盖一伙,就不能不打小算盘了。林冲毕竟只是一个人,而晁盖是一伙人,并且刘唐和阮氏兄弟都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留下他们只能对自己不利。王伦这种想法一点错都没有,晁盖要的不但是他的地盘还有他的性命,因此杀王伦夺梁山是必须要干的。只不过要找个借口,而且下手之人最好找外人,这样不至于让自己的脸面在江湖上难堪。而最好的杀人者就是愣头青林冲,林冲是个典型的势利眼,并不像影视剧上演绎的那样富有仁义道德,原著中林冲这人品性真的不怎样。

最终,林冲手刃的不是自己的仇人,而是自己的恩人。有人说林冲杀王伦是担当,如果杀王伦是担当的话,那为什么不杀高俅?不要说什么宋江不让,真狠起来别说宋公明哥哥,就是天王老子拦着也没用。

王伦并非必须要死,但他最终还是实实在在的死了。要说王伦有错吗?当然有,错就错在他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你一个落第秀才,本身就不是干山贼的料子,却偏偏要当什么山大王。要知道山贼这种有前途的工作,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的,必须要心狠手辣,阴招损招拿起来就用,根本不用顾忌什么人命。王伦要是有这狠心,明知道晁盖一伙是来抢自己位子和地盘的,就该一碗蒙汗药将其药翻,痩的做成肉馒头,肥的熬油做羓子。可王伦偏偏就没这种狠心,于是乎倒是让狠心人害了自己性命。

王伦这人真的很悲催,根本没有选择对手的机会和权利,怪就怪自己没啥大本事,心狠手辣的事儿做不出来,手下俩兄弟,杜迁、宋万,除了绰号好听,纯属俩脓包货。王伦竟傻乎乎的想用常规办法去抗衡,去争取,要知道你面对的可是一伙凶徒,凶徒是不能按套路出牌,因此王伦血溅聚义厅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


大狮


希望大家不要被电视剧给情绪化了。我们按常理来分析,晁盖兄弟七人初到梁山之时,王伦并没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管吃管住还管送银子。正所谓先入为主,梁山本来就是人家王伦的,即使人家不收留你,你也没有什么说的。再者说如果你是王伦,你会收留他们几个吗?晁盖7人往根上说都是一些杀人越货的红毛子强盗。如果让他们上了梁山。他们会甘居于人下吗?王伦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如果当时的梁山已经到了一定的规模。收下他们7个也不在话下。可是你仔细数一数,加上林冲也不过才6个人。并且林冲也不怎么听他的话。所以王伦不收留他们是没有问题的。与江湖大义来讲,王伦有些小心眼,但是罪不至死。





无寒07工作室


我是皮哥,我来回答。

王伦,绰号白衣秀士,在崇尚武力暴力的水浒里面,王伦似乎是个另类的存在。他不会武功,却能做到一个山寨头领,一部分原因是得到了柴进的资助,然而更大部分原因还是王伦有其自己的本事。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林冲上山之时,王伦以山上粮少房稀为借口想撵林冲走,手下的几个下属,比如宋万和杜迁等都劝王伦,王伦于是说:“这林冲刚上山,一点功劳都没有,就和你们平起平坐,我实在是看不过去,必须撵他走。他在这儿,我可以不在乎,可是他压在你们头上,这我可不行。”你看看,王伦说这些话表明上好像真是为了手下那几个人,其实他更是为了自己的位子。毕竟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王伦处处拉拢没有主见的人,排挤刺头也在正常的。

王伦之死,只能说是他是这个权力交替中间的牺牲品,吴用略施小计,就将林冲隐藏在心中许久的怒火点燃了,王伦这个时候其实早都心慌了,他就害怕要是林冲和晁盖他们串通一气就糟了,谁知道林冲虽然没有和晁盖传统,但是吴用借刀杀人,挑拨是非,杀人诛心,林冲也是不带脑子的人,轻而易举就被吴用算计,替别人除了祸害。

杀了王伦之后,吴用等假装要奉林冲为山寨之主,其实他早就知道林冲一定会推辞,林冲以前无非也就是个八十万禁军教头,说白了就是现在的驾校教练差不多,不是啥大官,之前的林冲,媳妇受了委屈,他就是忍,一忍再忍,这样的人怎么能做首领呢?现在一下子让他做一个山寨头领,他肯定不做,他肯定会让给晁盖,果不其然,晁盖理所当然做了山寨头子。

回到正题,不管王伦该不该杀,只能说王伦一定会死,即使他不被林冲杀死,也一定会被晁盖等一伙人杀死,想想看,那一伙人劫了生辰纲,杀了那么多官兵,实在是无路可走才来的梁山,这是他们唯一的一条路。谁曾想王伦不欢迎他们,他们嘴上说既然不欢迎他们,他们这就要告辞了。可是他们在说这话的时候,每个人都死死握着武器,杀死王伦,占了梁山还能有生还的余地,一旦离开梁山,他们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点,他们比谁都明白,即使林冲不杀王伦,保持中立,王伦也是必死无疑。更有甚至,即使林冲帮助保护王伦,晁盖等一帮人为了生存也绝对不会轻易下山,一定会为了生存背水一战和林冲进行火拼。

所以,综上所述,王伦是不该死,但是他却一定会死。


西安市精神病院院长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有点怪,王伦该不该杀都已经杀了,这个问题得问当时的林冲晁盖等人,我们来说的话,就只能说王伦到底犯了什么错,真的就罪至于死吗?

先回答王伦到底该不该杀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代入林冲的身份。王伦确实很排挤林冲,确实不想收留林冲,林冲本来就是一个无路可走被逼落草的可怜人,经过了一连串的打击,他其实是很压抑的。在梁山上,杜迁宋万不过尔尔,朱贵一个在山下开酒店的,王伦看他不顺眼,可以说,林冲没有一个能说话的朋友。好不容易来了看起来颇为豪爽武艺又还过得去的阮小七刘唐晁盖等人,林冲觉得自己终于有人能说说话了,王伦却又要赶他们走。本就心情抑郁,一直忍着没有发作的林冲终于忍不住了,老实人发火是很可怕的,所以对于林冲而言,杀王伦他是不会有什么后悔的。毕竟一个谦谦君子被王伦逼得都要找过往客商的麻烦,缴纳投名状的三天,林冲心里的苦闷可想而知。

王伦是不是罪有应得呢?

我觉得不是。事实上王伦没有做错什么,梁山是他的家,他想让谁上山就让谁上山,这没有任何问题。王伦拒绝晁盖,日后晁盖不是一样也想拒绝杨雄石秀和时迁三人吗?别扯什么时迁是小偷的鬼话,时迁是小偷不能上山,取了生辰纲的晁盖等七人是不是要拿块豆腐撞死?事实上晁盖心胸并不狭窄,还确实颇讲义气,他不想让时迁等三人上山是有别的原因,因为杨雄石秀等人是奔着宋江来投奔的,他不想让宋江的派系势力过大。那么放到王伦身上,晁盖等七人的势力不是也一样太大了吗?晁盖拒绝宋江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做得没有任何问题。换我是王伦的话,我也不可能让晁盖上山。但是王伦的格局也确实太小了,林冲一个人上山你又怕什么呢?你要是当初好好笼络林冲,晁盖等人上山了又有何能为?

所以这个问题,对林冲来说,王伦确实是让他非常不爽了,他杀王伦不会后悔。但是我们今天读者来评价的话,王伦是没有做错什么的,至少在拒绝晁盖上山这件事上,他的态度没有任何问题,只是方法有问题。如果我是王伦,我要么不让他们上山,要么就做好万全准备。其实晁盖并没有多少人,梁山有七八百喽啰,除开公孙胜这个BUG之外,晁盖等人是不堪一击的,只要做好准备,不但不会被晁盖反杀,还能拿了生辰纲让他们滚蛋。



凤妖


林冲的事,王伦应该都知道。是一万个看不起林冲,却又惧怕林冲的本事。对于王伦呢?

林冲也有话要讲:量你是个不及地的秀才。又无十分本事。怎做得山赛之主。

没本事就该杀吗?没本事就都该死吗?不是。是没本事的欺负有本事的。何况这个本事还是杀人的本事。王伦怎能不死

柴进除了钱多,也无甚本事,每日里三五十个养在庄上,也没养出个英雄豪杰出来,它也没看得起这些人物,养着玩儿。

宋江自道小吏一枚,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更无半点本事。却最喜欢有本事的人。识英雄,重英雄,尊英雄。固能一统梁山。一百零七个凶神都心服于他。

若似王伦,十个宋江也不够杀的


拿错碗的勺子


王伦不该杀!

首先,不管怎么说,王伦是最早的梁山之主,对梁山水泊的建设是有贡献的,最起码有首创之功。

其次,林冲在走投无路之时王伦收留了他,对林是有恩的。

最后,王伦虽说心胸狭窄,容不下有能之士,这只是做人的不足,慢慢来是可以改造的。

林冲做得太过了!


曲尘丝


不该杀,这完全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黑社会”火拼。黑吃黑。唯一遗憾的是王伦他输了,他输的很惨。很彻底 。输到没有一个人为他起事,输到没有一个人为他报仇。梁山招安的时候,有人去拜祭晁盖。却无人拜祭王伦,一个黑社会老大。做到这个份上,也太悲哀了。“我的心腹在那里”是他的最后一句话,但可惜的是,一个也没有。黑帮老大做到这个份上,也算够失败的

梁山一共有三位头领,王伦。晁盖,宋江。在三个人里,最被无视的就是王伦,他的被杀,没有掀起一点涟漪和波澜,作为一个黑社会的老大,为何如此的悲哀和可笑,无他,能力的欠缺和心胸的狭窄是王伦最大的失败、王伦能力肯定不行 ,他的本事大概也只能可以控制住杜迁宋万这样的无能之辈,林冲这样的大神上山,王伦怕控制不住。(当然,他的确控制不住)所以他拒绝林冲上山,但王伦不让林冲上山是本分,让你上山是人情。但先拒绝,后刁难。而最终让其上山,充分说明了王伦不是一个枭雄之辈,就是个小贼而已。但他的作为彻底地激怒了林冲,也为自己埋下 了定时炸弹。

王伦死在何处?实际上王伦和晁盖一样,都是挡了别人“向上”的路。王伦挡了晁盖的路,晁盖挡了宋江的路,自己的能力不行,必将阻碍他人上升的空间,死亡就在所难免,从强盗的逻辑来看王伦是“该死”。别人要王伦死,王伦不仅不防范,而且自己往死胡同里走。在对待杨志和林冲的态度上,既证明了王伦没有政治头脑。缺乏应有的才干和魄力。王伦是刁难过林冲,在最终还是收留了他,还是给了林冲一安身之所,林冲应该是感恩戴德,也算是有大恩于林冲。

梁山是王伦开创,梁山后来之主是晁盖,还是宋江,享受人家的成果。就冲这一点,王伦即使被夺寨,也不该死。晁盖等人自命好汉,却坐下如此之事,后面会有报应。在这一点上林冲,多少有点不够意思了。有些缺德。

假设一下,如果王伦在宋江以后入梁山。入天罡星未必,但入地煞星也得时是前30名吧,起码比张青夫妇 。看马的,宋清等人强多了。论心胸狭隘不能容人,可108将中,比王伦缺德的有的是但为何就白衣秀士王伦就该死?只是王伦做了他不属于他的位置,老大。尤其是黑社会老大, 不是谁都可以做的,晁盖到 是心胸宽广能力非凡,一样也死于黑吃黑,可见,在强盗的眼里只有谁更狠,谁更黑,谁更无耻。可见王伦还是太“善良”良心未泯。死于他的天真和无知。而非嫉贤妒能。晁盖的结局就就是放大的王伦,今朝你趁主弱客强,,宋江上山不过有有样学样,却也是一样的结局。晁盖等人明刀杀人,宋江那厮暗度陈仓罢。做的比晁盖高明多了真可谓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点评


清水空流


王伦该杀,只有杀掉王伦,梁山水泊下面的戏才能唱下去。

一、杀王伦是情节的需要

按照《水浒传》施耐庵老先生的思路,王伦只是个过渡的陪角。他所能做的,只是给晁天王等好汉上山做第一场戏的陪衬。为了这个陪衬,施老先生还作足了铺垫。先难为林冲落草前搞一个投名状——林冲堂堂大丈夫,岂能滥杀无辜,如果真杀了过路之人,那就不是林冲了。所以只好又安排林冲和杨志先来一场龙虎斗。王伦想搀留杨志来制衡林冲,可惜没能得逞。这才勉强给林冲安排了第四把交椅。这个伏笔可以说做得无衣无缝。

等到晁盖和吴用一行来到了山寨,这群虎狼之师,岂能受得委屈和藐视。吴用立刻明里暗里怂勇林冲当这个出头鸟。林冲早有积怨,也愿意充当这个角色。于是一场火拼的好戏自然而然便上演了。

当然这里得有个前提,既:王伦不甘拱手相让自己打下的基业。可他这个地头蛇的能量又确实太小。所以,想把《水浒传》这台大戏唱得精彩,只有杀王伦来做前奏曲了。

二、杀王伦是历史的必然

在朝政腐败,民不聊生的年代,群雄四起占山为王已成为时代的潮流。顺者昌,逆者王,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是历史的规律。像王伦这种小富既安的苟且偷生,只能混其一时,想独霸一方长治久安,无异是天方夜谭。就他手下那个杜迁,宋万,朱贵那两把刷子,怎么可能在群雄争霸的大环境下支撑大业。而有林冲这样这样走头无路之人来入伙,本来能给山寨立威壮胆,可王伦偏偏又没那个肚量。所以,既使晁盖一伙好汉不上梁山,被其他豪杰兼并也是迟早的事。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像宋江那样手无缚鸡之力,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沙场的人物,只凭仗义疏财结交天下豪杰,都能带领梁山好汉建立一番功业。而王伦的能量,既做不成人杰,更做不得鬼雄,只能扮演群雄逐鹿的牺牲品。

三、杀王伦是人性的选择

心胸狭窄,嫉贤妒能,没有雄才大略,却偏要独占鳌头,这种人性在历史上不是没有,但却都没有好的结局。其实,历史不是没给王伦这种人物机会的。第一次是林冲上山,他小肚鸡肠地错过了,为了压制林冲,只给安排了第四把交椅。这明显犯了越有能力越压制的大忌,当弹簧被压到极限的时候,反弹的力量会惊人的。林冲已经被奸臣迫害得家破人亡,王伦等于是又给加了一把火。再加上晁盖吴用等添油加柴,干脆利落地把王伦烧掉了脑袋。

认清形势,找准位置,量力而行是智者的选择。而不自量力,孤芳自赏,目中无人,狂妄自大。这种人性,历史上就没有好结局的。一个都没有。

四、杀王伦是机缘的巧合

前面说了,杀王伦是必然的。但什么时候杀,怎么杀,由谁来杀,却是大有讲究的。表面上看,是林冲杀了王伦,实际上,这是晃盖吴用等借刀杀人。

请看吴用是怎么说的:

非吴用过称,教头此等豪杰,理合王伦让这第一位头领坐,此合天下公论,也不负柴大官人举荐。

这不明显是挑拨离间吗?

再看林冲是怎么说的:

吾乃自愿上山,非在位次低微。且王伦嫉贤妒能,小可只恐众豪杰生退去之意,特来说之,看他今日如何,不似昨日,万事罢论。倘若有半句参差,尽在林冲身上。

林冲这等于是送定心丸来了!

第二天,双方再次相会。

行前晃盖问吴用:先生,此一会如何?

吴用道:兄长放心,此一会倒有分做山寨之主。今日林教头必然有火拼王伦之意。他若有心懒,小生凭三寸不烂之舌,不由他不火拼。兄弟们身上可各藏暗器,只看小生手把捻须为号。

形势再明朗不过了,既使林冲不杀王伦,王伦也活不过当天。

综上所述,王伦还能活吗?

只能杀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