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中庸之道是否代表情商高?

外邮之窗


中庸之道是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最实用的处世为人之道。是易经的精华,讲究阴阳平衡。不偏不倚为之中,外圆内方,外柔内刚,情商高只是中庸之道的一个面不是全部。


周易大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中庸之道,是指不偏离轨道,不左不右,正中之道。不做极端的事,不走极端的路,明哲保身。做事情做得比较完美,进退自如。是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强,可以代表情商高。

举个例子,汉高祖刘邦,情商较高,智商中等,可以办大事。韩信智商较高,情商较低。

慈禧太后,情商较高,智商较低,办不成什么好事,是因为品德很差。

请注意,情商是现阶段可以达到的能力,是已经努力过,就这样的水平了。

同样,智商也是,现阶段已经努力过了,分为高、中、低水平,是努力也达不到的能力。




海步深河尚


众所周知,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是填补现代人的内心空白的精神食粮,,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通过持之以恒的诵读,能与古人对话,能连根养根,能与文化同行。

(实践证明,经典素读,可以迅速提升一个人的能量层级。)

古圣先贤孔子把《中庸》视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孔子解决一切问题智慧的来源。中庸涉及到天人,人际,人性,人生等诸多方面,它倡导一种中正刚健的天然美德,天人合一,刚柔相济,无过无不及,统筹兼顾,情理兼综,隐恶扬善,物出有两,事不强成,这些都是中庸之旨。

(大家对照一下自己,看看自己目前在哪一个层级!)

孝道,良知,诚信,睿智,礼节和做人处事中的执道,循礼,审时,守度等,都是中庸德行。中庸对问题有一种有始有终,慎终追远的总体把握。它注重后果,讲究底气,讲究内力,讲究后劲,讲究厚积薄发。有始无终,大起大落,色厉内荏,孤注一掷,急功近利则是中庸极为反对的。中庸文化最注重人在历史活动中的精神,真正意义上的中庸只有成熟的人格才能具备。

我也懂得,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中庸不仅提供了自我修炼的方法指导,还设想了理想的境界。

通过诵读中庸让我们更加明理,更加向内求。这种提高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使我们明白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无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会学会反求诸己,从自身找原因,因为我是一切的根源。人,都长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向外可以观察无边广阔的世界,向内可以看清无限深邃的内心。


铭福文化传播


中庸之道是儒家所讲的中庸境界,尤其是 “极高明而道中庸”一句话,可谓大有深意,体现了超越境界与现实态度的统一。

其核心指为人处世要站得高、望得远、不显山露水、低调而宽容、做事留有余地、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真正谙熟中庸之道的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威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对喜悲泰然不惊、行动干练迅速、不为情感左右、懂审时度势能退避、抓佳机东山再起、没有失败只有面对挫折与逆境积蓄力量的沉默。

中庸作为一种处理事情的法则,现在也被西方学术界认可。中庸是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不是畏首畏尾更不是消极避世,而是将心态调适到平和之处,当人不懂中庸之道时,易剑走偏锋。可天地岿然不动,富贵名利成空,既明了生命本质,维护一份和谐平和,恰是守住了一种快乐幸福,

谁敢说这不是一种高情商的展现呢?


奇尧最棒


有些问题一直邀请,有些真的不想去回答。同样的问题,解释一次是指导,多了就剩下厌烦。我达不到孔子的境界—诲人不倦。或许孔子也不会同样的问题一直反复的回答。头条里就中庸的问题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可以参考一下。

何为中庸?是我们认为的和稀泥不办事,凡事不出头,静观其变的老油条;还是刚正不阿志向坚韧呢?这个社会人人有知识,但是文化和智慧没落的太过于严重了。甚至一部分人知其一就觉得掌握了真理。

好了,不牢骚了。中庸其实是两个字两个词。中为不偏,庸为不移。蒋介石字为中正,可见古人对中的重视,这便是走正路,不走歪门邪道。庸也有很多古人的名字,比如胡惟庸,近代比较熟知的金庸(笔名)。庸就是志向不转移。

中庸和情商没有太多联系吧,对于自己的自律与修身有很大的关联。


风云子141


中庸之道,是指正道,不偏离轨道,不偏不斜,不左不右,正中!

不做极端的事,不走极端的路,智德呼道也!

懂中庸之道人代表情商高,不无道理,事实就是明哲保身!

做事情做得完美之极,进有路可走进,退而机智圆满,聪明之人也!



草原雄鹰684


中庸,不是道,而是德。

孔子曰:“中庸之谓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曰的一清二楚,中庸是德,不是道。若中庸是道,孔子用得着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吗?

读四书五经,读傻了,道与德都分不清了,就这低智商,哪来什么高情商?


赵日金141


中庸之道我觉得如果从古代讲从孔子讲也不用讲一百度有专门解释,那个太遥远,太空洞,给人感觉飘在天上。咱就说点实在的,中庸之意其实就是在处理问题时不要走极端,要尽量往中间靠,找平衡。在现在社会中就是和稀泥。不轻易表态,两边都不得罪,这都可以说是中庸之道。至于中庸之道代表高情商,那就不能一概而论啦。高情商是该表现时表现,该中庸时中庸。情商高的人往往思维比较活跃,头脑灵活,懂得变通。总能很从容的解决问题。


sojine


中庸之道,出自《论语》,一般解释是不偏不倚,折中调合……,这初看起耒与,“惰商”是风马牛的两回事,但从为人处事的角度看也是及有关联的一种态度。不偏不倚,不激不扬,不左不右不上不下!看到此词,想到五代中的冯道:历四朝十帝,始终在三公相位不倒,可谓深得中庸之道真谛,身体力行的老祖宗!说到底,这种为人处事说好听点叫“圆滑”,有“城府”,说不好听点叫“狡猾”“老奸巨滑”!这和情商是两回事!所谓情商是为人处事的“情感”“投入度”以及适可而止的态度!首先应该承认,情商是有温度的!物理化学中也引入了“熵”这个音,这个词,它不但包容了温度,也包容了“能量”!名人处事要有热情,有温度,懂得进,知道退,适可而止,这才叫“情商”而与中庸圆滑真得是两个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