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出发

记者 牛新建 通讯员 焦晓霞

“叮铃铃……..”正月初三,凌晨5点,一串急促的铃声划破夜的寂静,灯火通明的甘肃陇南武都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气氛骤然紧张起来。正在值班的一名工作人员一个健步冲到电话旁抓起电话,“您好,这里是武都区疫情联防联控办公室!”“您好!我点拦截一辆外省入武车辆,车上一名乘客有发热症状,自述是感冒了!”“请立即对车上人员做好隔离防护措施并引导至定点医院就诊,确保不漏过一名病毒携带者!”此时,这个办公室里有6位工作人员正在盯着电脑、手机,或通过视频、电话向各乡镇、街道值班室“喊话”,统计核对相关情况。

对他们而言,这是一个不眠之夜。

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向中华大地发起猖狂的攻击,这个春节,许多人被“困”在了家里。然而,在武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迎难而上,积极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一个口罩就是他们全部的防疫装备,他们是这场抗疫战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们中有公务员,有医护人员,有公安干警,有基层党员群众、有志愿者……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武都区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撑起了一张疫情“防护网”,展开了一场群防群治的防疫战。

关键时刻 彰显党员先锋本色

“要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1月23日,除夕前夜,市委常委、武都区委书记田广慈和区委副书记、政府区长肖庆康分别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正月初二,武都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成立了由市委常委、武都区委书记田广慈和区委副书记、政府区长肖庆康任双组长的武都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指挥部,实行集中办公,组长、指挥长坐镇指挥。武都全区随即进入“一级响应”状态,40个乡镇、街道办党政班子火速奔赴各自岗位,20多个区级职能部门叫停假期、全员在岗,各方力量联防联控,八方资源紧急支援,相关部门全力以赴,武都区迅速展开一场全区总动员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关键时刻的重要部署,是责任的担当,是力量的彰显,吹响了战斗的号角。

1月30日,陇南市委常委、武都区委书记、武都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组长田广慈再次深入城关镇、汉王镇、江南街道办、吉石坝街道办检查指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和生活物资储备供应等工作,看望慰问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阻击疫情蔓延。

白龙江沿岸、北路片、城区片、洛塘片四个防控工作组采取明察暗访等形式深入各自区域督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作为疾病预防控制主管部门,武都区卫生健康局牵头建立应对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在全区范围内实行病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江北街道党工委书记焦石拜说:“街道所有网格员人人在岗,对重点人群实行建档管理,督促社区返乡人员每天测量体温。”

用心用情 筑牢织密疫情防护网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1月25日,武都区面向全区发出《关于暂停举办大型公众聚集性活动的通告》,各乡镇、街道纷纷发出《关于取消婚丧仪式和集中祭扫活动的倡议书》、《关于来武返武人员主动登记信息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进出村社道路交通管理的紧急通知》等,全区上下积极响应,并迅速作出相关防护措施。看似是“束缚”,却是为全区人民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

为了减少聚众,武都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下发了《关于武都景区暂停开放的公告》、取消城乡春节文旅活动,暂闭景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武都区市场监管局发出《关于加强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紧急关闭全区活禽交易市场,全力杜绝防疫用品价格违法行为;武都林业发布《关于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线索举报的公告》,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专项行动;武都区商务局发出倡议书,动员全区各商场、超市、餐饮酒店和商贸流通企业要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充分保证城乡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武都区网信办、团委、妇联、工会、学校等以致信的方式,向群众传递着疫情防控的重要性。

从定点医院到各基层卫生院、再到各村社,医务人员始终奔赴在防疫第一线;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武都公安自嘲“这个春节不打烊!”防患未然,武都综合执法局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蓝天救援队、各志愿组织主动请缨,背起消毒桶走上街头,喷洒消毒剂……面对肆虐的病毒,他们成了武都“最美逆行者”。

就要硬核 农村防疫“接地气”

“站住!干啥去?”31日早上,天气格外寒冷。武都区柏林镇海拔2000多米的芝家山村检查点前方出现几个行人,正在值班的村干部杜忠忠立马警觉起来。经过盘问,原来是几位平时在城里从事商贸的村民准备回乡给家人送一些生活用品,“特殊时期,请您们理解,村里正在封闭,你们赶紧回去吧!缺的物资,明天镇上会组织专人专车送到村上,请您们放心!”经过一番劝说,几位村民原路返回了。都是一个村里长大的“熟面孔”,真的要阻止他们进村,杜忠忠说,“疫情当前,我也只能‘六亲不认’了!”

一个支部筑起一座堡垒,一名党员竖起一面旗帜。和杜忠忠一样,在武都区各个村口,农村党员干部用一只最普通的口罩守护着一庄群众的安宁,非常时期,我们需要这样硬核的村庄守护者。

在武都区的“西大门”角弓镇,从腊月29开始,镇上就已经进入24小时轮值疫情监测状态,通过设卡对入境车辆及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登记造册。“虽然我们在高速出口设立监测站把了第一道关,但是各村还要设卡值守,兼顾监测从乡村其他公路进入的人员,便于随时掌握进出人员的情况,确保疫情防控工作万无一失。”现场值守的角弓镇干部赵刘社说,“大年三十这天就派出8名工作人员值守监测,当地老百姓们很感动,主动为我们送来了年夜饭!”

在五库镇王坝村,村党支部书记张小龙组织该村党员群众组建“疫情防控服务队”,他们用最简单的防疫装备走村串巷劝阻群众聚众聊天、轮流值守入村路口、协助医疗人员入户开展防疫消杀,他们如同一个个“健康卫士”守护着村民们的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