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夏朝可能不存在?

半溪


夏朝是否存在,在学界一直存在非常大的争议。如不少知名历史学者就认为夏朝不存在,中华文明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为什么会有人认为不存在,原因无外乎这么几点:

1.甲骨文中并没有关于夏朝的记载

在大量已出土的甲骨文中,其记录的历史几乎都是商朝中后期的事。而关于夏朝,并没有明确记载,夏朝发生了哪些事,历经了几代皇帝?甲骨文中没有。甚至在甲骨文中,连“夏”这个字都没有。

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系统,它诞生于商朝中期,而商朝之前的朝代就是所谓的夏朝,如果夏朝存在,为什么甲骨文没有记载?

2.没有足够的文物证明夏朝的存在

我们现在知道有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这些朝代,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能在出土的文物中,如宝剑、竹简、铜钱、罐器等,找到对应的朝代。如在汉朝文物的出土,可以让我们知道汉朝的存在;唐朝的文物,可以让我们知道唐朝的存在。

然而,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夏朝文物的出土。这样也是无法证明夏朝的一个重要原因。

3.夏朝的一手文献资料太少

最早记录夏朝的文献资料,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这篇《夏本纪》对夏朝做了一个大概的梳理。然而除了《夏本纪》,有关夏朝的一手文献资料实在太少了。

虽然再往后,有越来越多的文献和史料记录了夏朝,但这些史料基本都是在《夏本纪》的基础上衍生的,而且这些史料文献所诞生的朝代距离“夏”过于遥远了。不是夏朝的一手文献资料。很难证明夏朝的存在。


现在很多人自信夏朝存在,是因为1996年国家搞了个夏商周断代工程,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试图证明夏朝存在。虽然通过夏商周断代工程,以国家的名义宣告了夏朝的存在,但是在历史学界争议非常大。


袁卫宇


华夏上下5000年,然而实际可能并不止这5000年,甚至是6000年的历史,但是国外却认为中国的历史只有4000年。这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我国的历史在公开的资料和出版物上都是以夏朝开始的。

大家常将“夏商周”连称,夏朝长达四、五百年之久,而国外学者一般认为夏朝的存在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故而中国的历史也就是4000年左右了。

他们的理由主要有两点:

其一,截止目前,考古界发掘的历代中国文物中,几乎没有发现确证属于夏王朝的。

其二,现存和迄今发现的文字记载中没有发现确证夏朝的人物和事迹。

然而也有人认为夏朝是确实存在的,据说在一些古书中曾经记录了夏朝第十六代君主帝发继位第七年泰山附近发生地-震的事件,如果说夏朝真的不存在,那么这场地-震也不会被记录下来。

还有猜测就是夏朝的时候文字还没有完全成熟,直到商朝的时候才形成了一些文字记载,故而被认为是商朝的而非夏朝的。


历史假设


目前在位于河南省偃师市,有一座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座夏朝古都遗址,也是被国家文物局正式认可的,这里也是最早的中国之处。

为什么很多人会质疑夏朝的存在呢?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西方的影响,主要理由在于:

1、缺乏重要的遗址或者文物证明

正如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据实佐证了古埃及历代王朝的世系,古巴比伦和古希腊也都有大量的文物佐证,不过截止目前,只有偃师二里头被认定为夏朝的遗址,而且被认定为是夏朝晚期的都城,至于史记中记载的禹都阳城,则始终没有被找到或者发掘,缺乏大规模的佐证。

2、没有文字流传下来

按照国际考古学的重要标准,文字是确认文明的重要方式,比如说甲骨文就是商朝存在的重要佐证。甲骨文是商代时刻在甲骨上的文字,主要是用来祭祀使用的。而夏朝,则没有任何文字得以留存或有记载。

不过,这并不妨碍夏朝的存在。因为在大量的史书上,关于夏朝的存在记载可以说是多如牛毛,古代最重要的史书史记就有夏本纪,而西晋时出土的竹书纪年则也有关于夏朝的记载。

首先,无论是史记还是先秦时的竹书纪年,都如实记载了夏朝的王室排序和时代。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自称看到了从黄帝以来的各种史料,不过有很多种说法,司马迁有选择的进行了记载。而竹书纪年则是战国时魏国史官记载的,没有经历过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秦末的战乱,有一定的可参考性。

其次,夏朝过于久远,但还有很多遗址存在并且可以证实。比如说,禹都阳城,经考古发掘,河南登封王城岗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大型城址(即大城)和城壕的发现,引起学术界高度关注和重视。经我国夏商周断代史研究表明,阳城建于约公元前2070年,禹在郑州登封王城岗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不过历史过于久远,没有太多的遗址留存下来,而在二里头遗址不远的地方,就是商朝的古都。商汤灭夏后,在斟鄩附近另建新都,是为西亳。《括地志》云:河南偃师为西亳,帝喾及汤所都,盘庚亦从都之 。《水经注》:阚骃曰:“亳,本帝喾之墟,在《禹贡》豫州河、洛之间,今河南偃师城西二十里尸乡亭是也。综合来看,二里头遗址距离西亳很近,也完全符合史书上记载的这段历史。

第三,关于文字,这点尤为重要。甲骨文是商代祭祀使用的,并非是日常使用的,很多人提到甲骨文中并没有提到夏的任何记录。目前甲骨文被发现的也只是一部分,至于翻译事宜则是更加不完善,或许以后会有。不过,甲骨文只出土在殷墟,和其他几个王都遗址,并没有到处发现,说明即使在商朝,文字也只有王都才会使用,甚至是只有祭祀才会使用。在日常生活中,未必使用。商朝如此,更古老的夏朝,到底有没有文字,只能说目前还没有发现,或者是证实。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同样没有发现任何文字记录。不过大量的遗址和文物都可以证实夏的确存在过,而且夏朝的后人在西周建立后被周武王封大禹的后裔东楼公于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禹的祭祀。春秋末期,孔子因为崇尚夏礼,还特意去杞国访问考察。在先秦时期,灭其国留其祀是惯例,也说明夏的存在是肯定的。



每日文旅君


说夏朝不存在,是因为耶稣存在!我就奇怪了,两千年前的记录还没有现在的人研究的准确!那是不是两千年后更准确?狗屁羊皮卷搞得和真的似的,什么史记,左转,诗经等等反倒成了胡说八道!什么道理?国家不强大,说话都没人听!最关键的是,成天翻倒历史有啥意义?鬼都高不明白,我们跟着起哄干嘛?老外是为了证明他们比我们高级,甚至打压我们的文化,肢解我们是文化,自己再跟着胡闹真的没救了!在国外看到老外周日教堂做礼拜,那个虔诚啊,就和耶稣真的保佑他们似的!我们的文化不需要他们承认!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就是对的,谁不服谁去几千年前去看看!


临街人


夏朝的存在我们基本上都是从《史记》中的记载了解到了,而且早期的记载非常少,非常简单,反而越到距离现在近的年代,记载越多。

再有一个,在《史记》的记载中,夏代的灭亡与商代的灭亡故事高度的一致,这种巧合很难解释的通,很可能是后人借后面的故事编造的夏代灭亡的故事。

第三,从各个朝代看,新王朝建立后,对灭亡前王朝要做大量的记载和宣传,不说后世较为详细的记载,就说周代,无论从《诗经》,还是其他记载,都可以找到商朝的影子,对商代的名称,民俗,政体等各方面的记载都能找到。

但是对于夏朝,我们出土了那么多的甲骨文记载,却没有发现对夏代或者一个疑似夏代的朝代的记载。甚至商朝建立之前的历代商王都可以找到很多名称和重大事件的记载,但其中也不见对一个朝代的记载。

第四,从目前的考古发现中,我们已经发现了很多与夏代时间相符的遗址,比如二里头遗址。但是,在这些遗址中,也未发现类似夏或者其他名称的某个朝代的记载。

因此,所谓的夏朝或者夏代,很肯能不是作为一个朝代而存在的,很可能只是中原地区众多部落联盟中的一员,与位于陕西周原的早商是一样的存在,而并非是统一中原地区的一个朝代。

真正统一中原,并建立朝代的,很可能商是第一个。而夏或者诸夏很可能是对当时中原地区各个部落的统称,但并未建立如商那样中央集权的朝代。

而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可能也没有找到更详细的材料,只是将诸夏作为一个朝代而记录下来。

最后说明一下,说夏代不存在只是说作为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很可能是不存在的,但不代表夏或者诸夏是不存在的。


寒萧99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中华历史总共是上下五千年,其中光夏商周三个奴隶制王朝的历史就占了一半,差不多2500多年。但是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却开始对中国的历史渊源产生了质疑,尤其是夏王朝的存在与否。这种观点的来源主要有两个原因:

没有任何夏朝文物出土

目前学术界对夏王朝的了解全部是来源于史书的记载,没有任何夏朝时期文物的出土可以证明夏王朝的存在。所以有一部分外国学者,以及中国中国近代的胡适、郭沫若等人对夏朝的存在发生了质疑,他们认为夏朝完全是中国古代历史学家所编撰出来的一个虚构朝代。

根据司马迁《史记·夏本纪》和《史记·殷本纪》中的记载,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都有相当高的成就,但是如此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没有出土一件有关的文物确实令人觉得怀疑,这便是学术界质疑夏朝存在的第一个原因。

夏王朝是否存在?

不管是世界还是中国,在历史长河中所涌现过的一个个文明,其首要标志就是有独属于自己的语言文字,而中国的夏王朝在这一点上也十分遗憾。直到今天都没有任何关于夏朝文字的记载或者是文物出土,这也是学术界对夏朝存在与否的第二个疑点。

既然有这么多疑点存在,那么夏王朝就真的只是历史古籍的杜撰朝代吗?并不是,根据不同历史古籍对夏朝世系以及其他一些夏朝资料的切合程度,以及北宋年间出土的春秋“叔夷钟”和民国“遂公盨”的铭文记载,都可以证明夏王朝是真正存在过的中国古代王朝。然而实物证据的缺乏依然让夏朝历史扑朔迷离,这一切的真相可能就要等到殷墟遗址的进一步发掘才能得知!


与狼共舞的历史和旅行


题目中的有人,更多的应该说的是西方的历史学家们,至于他们为什么说夏朝不可能存在呢?

表面的原因有以下四点

一、断代年表:夏朝在我国的古代典籍中虽然有记载,并且记载了夏朝的君王和相关事迹,但是都是属于传说中的故事,记录也是模棱两可,并不能精确到某一年某一月上,这就让他们有理由说出夏朝是我们编造出来的;

二、没有特色鲜明的出土文物:目前各地出土的考古文物没有能够证实夏朝生活遗迹的存在,就连现在最接近夏朝的二里头遗址也只不过是疑似夏朝都城,而并没有盖棺定论,二里头出土的文物不论是数量还是大小,都不足以证明夏朝的存在,缺乏一定的说服力;

三、没有系统的文字:要知道,在最开始商朝的甲骨文发现之前,西方的部分史学家也是不相信商朝的存在的,而目前出土的相关疑似夏代文物上只是存在着一些不规则的,无法解释的疑似文字,也看不出来和夏朝之后的商代甲骨文有什么必然的进化联系。

四、不同对象不能转变心态:西方的史学家们,更多的是处理欧美地区的历史,比如在研究埃及或者美索不达米业地区的古代文明的时候,他们呢获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他们得出结果的都是根究考古现场的分析,而没有什么文字记载,他们看到的也都是一些神话传说,他们把我们历代史官的记载等同于一些传说中的神话,导致他们认为,夏朝就是我们编造出来的神话故事。

所以,部分西方史学家就绝不承认夏朝的存在。

当然了,还有部分心理阴暗的人希望将中国四大古国的位置往后挪一挪,甚至将中国从四大文明古国中剔除出去,因为没有夏朝的传承,我国的历史文明就缺少了很大一部分,就会被有心之人拿来做文章。

不过这些都是一些臆想而已,不会对我们造成多大的影响,因为夏朝一定是存在的,我认为他存在的理由有

一、夏朝的历史记载,不应该是司马迁自己想象出来的,因为在比《史记》还要早的我国第一本史书《尚书》中,就有不少篇幅说道夏朝和商朝,周人也认为夏商是“受天命”的正统朝代。

^上图为二里头遗址供电区

二、考古的证明,按照一些史书的记载,夏朝的中心区域在豫西一带,并且建立了宫室等,而豫西二里头一直,利用检测C-14的含量测出,一直存在的时间大约在3600到3900年之前,这个时期是在商代之前的,并且确实有一些铸造鼎等器物,这跟夏朝铸鼎的记录是相符的。

C-14,每过大约5715年就有一半于其原质量的C14衰变为更加稳定的元素。在活着的时候,动植物在体内的c-14衰变的同时也会从大气中或食物中摄入新的c-14,但是死后这种交换就停止了,体内的c-14得不到补充,只能一直衰变直到耗尽为止。将出土样本中c-14所占比例于估算的大气中的c-14比例进行比较就能大概算出样本中的c-14已经进行了多少年的放射性衰变,也就是样本已经入土了多少年。

三、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古国,十分注重自己的文化传承,

因此每一个朝代都会对之前的朝代有一定的记载,如果没有夏朝的话,那我们的古代先辈们没有必要浪费那么多脑细胞编造出一个朝代,毕竟那个时候也没有和现在一样的历史观。而且我们的文明传承十分严谨,《史记》中记载,匈奴,夏朝之苗裔也。

我们中国的历史文明是灿烂的,不论别人是否承认夏朝的存在,我们都应该有着文化自信。

关注小太阳,每天都有新鲜的历史知识双手奉上哦。


小太阳D


那些说夏朝不存在的原因无外乎还是那些陈腔烂调,什么没有考古证据啊,没有什么什么之类的一堆所谓理由。然而在这些人质疑夏朝存在与否的时候,看看我们的研究人员在干嘛,就举两个例子。

夏族的兴起的研究

夏族兴起于何处,从上世纪早起就有学者开始研究了。禹的父亲鲧和禹都有被称作“崇伯”的记载,而关于崇的地望从上世纪前期到现在至少有六说,即丰镐说、秦晋说、嵩高说、晋南襄汾说、徐州说、山东鄄城说。禹的兴起之地也有中国东部说、西部说、南方说、晋南说、豫西说等等。学者不仅提出这些观点,而且还根据文献和考古发现互相印证来证明他们的观点的正确性。夏族的兴起都在研究了,还说夏朝不存在?



二里头遗址研究

二里头遗址出土于1959年,然后又在豫西以及晋南发现了相同文化的遗址,学者就将这种文化称为二里头文化。经考古发掘,二里头遗址不仅有大型宫殿、宫城、祭祀宗庙、交通设施、还有各种作坊和贵族墓葬等等。

就比如说二里头出土的宫殿遗址,主殿的台基东西长36米,南北宽25米,主殿南面还有一个5600平方米的广阔庭院。在当时的生产力情况下,也只有王宫才能有这种规模。而且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中的夏商周“王庭”是相似的,所以二里头才被定性为了夏的王都。夏朝的王都都发现了,还相信夏朝不存在?




关于夏的研究是方方面面的,比如还有其制度、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研究,并且一直没有停下正在继续深入中。所以那所谓的有人说夏朝不存在以及相信这种说法的人,不管他们相信不相信,各种事实正在打脸中。


淡看天上月


夏朝到底存在不存在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朝代歌的开头几句,因为没有详细的夏朝文字记录,所以有的人怀疑夏朝的存在,怀疑归怀疑,但夏朝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这是事实。

关于夏朝的建立者,有的人说是禹,有的人说是启,但从一个朝代必不可缺少的四个专政工具来说,启才是夏朝作为一个国家的真正建立者,当然,禹为夏朝的建立同样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这种功劳仅限于为夏朝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禹是皇帝的玄孙,可以说是根正苗红,禹治理黄河有功,七过家门而不入,名声大噪,受到当时人们的爱戴,理所当然受舜青睐,通过禅让正式即位,以阳城为根据地,建立了部落联盟发号施令,在他成为部落联盟的头领之后,他开始尝试建立军队,修炼城池,制定刑法,这一系列的措施为后来启建立统一的夏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禹死后,启与伯益展开了争夺权利的斗争,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战斗,伯益战败被杀,启成功夺取了王位。伯益原本是大禹按照禅让制选定的王位继承人,没想到半路杀出启功亏一篑,启的成功夺位,也打破了禅让制的王位继承法则,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让人们对财富的占有欲望增强,为了加强统治,维护统治者利益,启夺位后加强了国家统治措施,使国家的雏形日益清晰。根据史书记载,夏朝延续了大约471年,最终被商朝所灭。在考古发现中,出土了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礼其,从侧面也印证了夏朝在历史上的存在。



所以说,尽管没有详细的夏朝文字记录,但夏朝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这是不争的事实。


智者说历史


我是飞越沧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常常自诩上下五千年文明,而有朝代成建制的伊始就是从夏开始,夏商与西周,而否定这种说法的主要是西方学者,他们以缺乏事实考证来否定夏朝的存在,并否定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传承,只承认中国有三千多年的文明。

要说缺乏考古证明文明存在的反倒是古希腊的文明,甚至更有学者说古希腊文明都是罗马时期杜撰出来的。一是古希腊也缺考古证明,二是在纸张没有发明时,古希腊怎么可能留传那么多文字传记,像荷马史诗,上百万字用什么来记载,仅凭羊皮卷是无法记载这么大量的文字著述的,而同时期,我国用的是龟壳、木简之类的。

为何我国古代文字简约,就是因为载录困难,为了记述的需要。而古希腊流传下来的都是洋洋洒洒的巨卷浩著,这实在是难以解释得通,所以被疑为是后世的伪作。

关于我国夏的记载,最早源于司马迁的史记,夏始于禹的儿子启。而夏也和商周一样,实行的是分封制,而对于夏的确切认知是二里头文明的发掘。

1959年,我国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并且先后揭示1号2号宫殿的存在,并发现了青铜冶铸遗址,还清理出了不同等级规格的墓葬,确定了遗址具备了都邑的性质。第二阶段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文物。第三阶段发现宫墙的存在。

考古学者对出土的二里头文化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二里头文化整体上与殷商文化是不同的。是全新的一个文化现象。这就能推断在殷商前还有一个朝代,那就极有可能是夏朝,也或许,商朝之前不止夏一个朝代,而二里头文化极有可能是夏朝或夏以前某个朝代留下的。这无论如何,至少证明了,商朝并不是中国最早的朝代。最有可能的,就是史记里所说的夏朝。

我国考古团队复原了二里头遗址的宫城,将之形容为“中国最早的紫禁城”。虽然面积只有明清紫禁城的七分之一,却是后世三千多年宫城的鼻祖,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及其上的双轮车辙、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殿建筑群、最早的多进院落宫室建筑、最早的围垣官营手工业区、最早的绿松石器作坊等,也接连在二里头遗址发现。

这类规模性的宫殿发现,也充分证明这是个王朝统治时期,因为只有一方君主才可能拥有如此规模的建筑群。一般的部落首领都不可能拥有。二里头所在地则极有可能就是夏朝的都城,由于被商汤攻破城池,才造成夏朝的覆灭。

还记得西方学者也曾否认过商朝的存在,直到出土了甲骨文才让他们在事实面前不得不哑口无言。由于我国历史过于渊源流长,历史上又是战乱不断,许多文字资料和器物都毁于战火之中。相信不但有夏的存在,甚至比夏更早的朝代都是有可能存在的。为了不引起更大争议,都是统称为上古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