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從哪裡來?是否有一個共同祖先?

在19世紀中葉之前,人類對自身的來源大多依賴於歷史傳說、宗教神話。在理性的分析下,大致都認為人類來到世界上的時間不過是幾千年,更早的也不會比一萬年多太久。隨著世界各地古人類化石的發現和檢測,一次次地刷新人的固有認知,從史前十萬年,到五十萬年,五百萬年。

在西方的傳說中,人類起源於上帝創造的伊甸園,上帝用塵土創造了亞當,取亞當的肋骨創造了夏娃,同時被創造的還有一條蛇和一顆知善惡樹。在基督教的教義中,偷食禁果是一切罪惡的起源,亞當在蛇的哄誘下,吃了知善惡樹的果子,還摘給夏娃吃。上帝知道後很生氣,將他們逐出伊甸園,亞當和夏娃成了人類的共同祖先。

在我國的古代傳說中,女媧是人類的祖先,關於人是怎麼來的,有兩個故事的版本,一個是女媧用黃土捏的,然後吹了口氣,一個個小泥人就有了生命了。可能是捏泥人太過枯燥乏味了,女媧也開始偷懶了,索性把繩子伸入泥潭中一甩,濺出來的泥漿變成了人。有的人是慢工細活定製的,有的人是批量生產的。另外一個版本說的是一場大洪水之後,蛇身人像的女媧,跟鱗身人像的伏羲兄妹二人成婚,承擔起了延續香火的重任。

人從哪裡來?是否有一個共同祖先?

東西方的神話故事中有很多相同的元素,人都是神創造,都跟蛇有關係,都跟泥土有關係。科學的革命改變了人類對自身祖先的想法和認知,人們漸漸地意識到了古人流傳下來的說法不太符合實際的人類起源。隨著社會的劇烈變革,人類的認知也迎來了革命性的發展,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逐漸被重視。書中用了大量的資料來證明,形形色色的生物不是上帝創造的,而是在遺傳、變異、生存鬥爭和自然選擇中,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向高級的不斷髮展著。嚴復將其精闢地總結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在進化論的思想指導之下,科學家們開始逆向的尋找人類的祖先遺蹟。古人類化石的發現並非是逆流而上的時間關係,但是為了梳理知識點,通常情況下按邏輯上是時間排序是比較容易被人接受的。也就是說拋開發現時間不談,單獨從科學檢測和推算的時間順序自古至今的梳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時間並非固定的,而是會隨著科學認知的發展而有所變更,認識會越來越準確,有些推測會在往後的發現中被推翻、被證明、或者是被重新建立。

人從哪裡來?是否有一個共同祖先?

6500萬年前,一顆16公里的大型隕石撞向地球。一般認為這是近三分之二生物滅絕的直接原因,大型爬行動物的黃金時代結束,原始的哺乳動物迎來的發展的春天。5000多萬年前靈長類動物開始從低等向高等進化,呈輻射狀演化,分化出高等靈長類動物和低等靈長類動物。3300萬-2400萬年前,分化出古猿,這是由埃及發現的最早的類人猿。2300萬-1000萬年前,在亞洲、歐洲、非洲廣泛地發現了森林古猿。1300萬-1200萬年間生活在東非洲的原康修爾猿是人類、非洲猿的祖先。亞洲猿跟非洲猿有著明顯的生物分界,從而被認為在1500萬年之前,或是更早就跟非洲猿分道揚鑣了。

1200萬年到380萬年之間,存在兩種過渡時期的化石,一是臘瑪古猿,一是南方古猿。前者被認為是現代黑猩猩的祖先,南方古猿被認為是正在形成中的人。有觀點認為人猿分道跟東非大裂谷有關,裂谷以東地殼變化降雨日少,深林逐漸減少,南方古猿為了適應新出現的大量草地而逐漸學會了直立行走。根據DNA差異分析,800萬年-500萬年之前人科動物形成。250萬年前,非洲氣候惡化,南方古猿中分化出能人,200萬年-20年前,直立行走的猿人逐漸掌握了火的使用,開始了大腦的生長革命。25萬年-3萬年前,早期智人出現,人類進入舊石器時代。5萬年-1萬年前,智人發展到了晚期,一般認為這是現代人的祖先。

人從哪裡來?是否有一個共同祖先?

儘管這一系列的化石發現和生物檢測都論證了達爾文進化論和唯物主義發展觀的正確性。但由於材料的不夠充分,導致這種近乎完美的解釋還存在相當多的爭議,1987年科學家們為了找出夏娃,在線粒體DNA研究中發現,所有人的線粒體都是從20萬年前一為非洲直立人婦女的身上傳下來的。1990年再次發現,無論是黑紅黃白那種人,女性的線粒體DNA都是相同的,從而證明了現代人在智人時期有一位共同的祖先。似乎所有的科學證據都指向了一個方向,讓人們不得不去相信這種被科研成果證明出來的結論。然而新的發現,不得不令人重新回到及時年前的爭端中,人類起源到底是單一起源?還是多地起源?所有的現代人,是否有同一位祖先?

1960年代美國人類學家卡爾頓·庫恩提出人類有五種發源地平行發展而來的假說,因此遭到了當時好事者的攻擊,被認為是種族隔離正當化,因此被迫辭去美國形態人類學協會會長的職務。更早在1930年德國魏敦瑞提出,現代人是由遷徙到各地的直立人各自在不同自然環境下演化而來的。1980年代沃波夫豐富了這種理論,認為:在15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匠人:Homo ergaster,或直立人:Homo erectus)離開非洲後,便開始在世界各地獨自演化,包括尼安德塔人、北京人和爪哇人等,並適應當地的環境。一方面由於地理隔絕導致人類的多樣性,另一方面自然選擇、基因遺傳等因素又使現代人向著大致一致的方向演化。

人從哪裡來?是否有一個共同祖先?

也就是說,事實上,人類起源在科學界是仍是懸而未解之謎。雖然大致的進化歷程已經被不斷髮現的化石說明,但是彼此之間動輒數百萬年的時間是如何過渡的?在現代人之前尚有其他人種存在,1997年通過DNA測試分析尼安德塔人的頭骨,證明尼安德特人不在現代人類進化的歷程中,早在80-50萬年前的古猿時代就分化出來了。無獨有偶,澳大利亞人類學家阿蘭·索恩也發現澳洲的古人類化石與非洲古人類化石之間沒有基因上的遺傳關係。結合靈長動物的分化、南方古猿的分化,千百萬年之間還不清楚到底有多少遷移、多少分化、多少進化成果的滅絕。

古代化石的不斷髮現,逐漸證實了發展的多樣性、不平衡性,也就是說同樣在現在科學手段之下,在科學研究成果之下,同樣可以證明人類的祖先不是一個人。如果證據可以同時證明完全兩個相反的結論,那麼證據對於雙方來說都是無效的。研究成果即說明了人類是同一個祖先,同時還能說明有可能不是同一個祖先,其實什麼都它是不能作為證據來使用的,因為本身它就什麼都證明不了,唯一能夠證明的是人類對自身來源的問題,認知程度還不夠,論證條件還不足。就目前的認知水平來說,是沒辦法下定論的,那麼為什麼很多人急於科普的不是客觀的科學知識,而是既不能證明其真,又不能證明其偽的觀點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