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给老家打电话,玉米的价格又低了,粮食为何不怎么涨呢?

天岛有天


农民养殖场都被拆除了,新的在短时间内建不起来,玉米本来就是做饲料用的,农民过年差钱也没办法只能賺卖了。


蹬峰观朝阳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让我想到我爷爷家昨天卖的玉米,我的老家在北方在我们当地玉米的价格是0.85元每斤,想必大家看到这样的价格都会认为下跌了,确实是这样的玉米价格在2019年的8月份时价格是每斤0.87元,后来进入10月份的时候价格上涨到一年当中最高的一次是每斤0.95元。

但是现在却又降到了0.85元每斤,那么看到这里有朋友就会问,现在马上快过年了玉米的价格应该会高一些才对,但是我们大家要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玉米的产量总体来讲是非常大的,因此按照市场行情来讲叫“供大于求”。

再一个就是玉米作为四大农作物之一,其价格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上涨,或者是大幅度的下跌,因为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一般都是其价格比较稳定,大家也都知道在2019年的玉米价格从玉米收获之后,就没有出现过一元每斤的价格,这就是因为现在玉米的种植面积大,再一个就是玉米现在的储存量也是比较大的,所以对于玉米的价格也会有一个相应控制。

再一个就是现在农民的玉米到了这个时候一般都卖的差不多了,因此现在家里有储存玉米的很少,但是在这里告诉大家如果想卖出一个比较好的价格,一般在第二年就是今年的3月份左右进行售卖的话,其价格会相对来说要高一些,因为每年的3月份左右玉米的价格都在每斤0.98到1元之间,可是话又说回来玉米要是放到那个时候,其玉米本身的水分也会流失一些,简单来讲就是卖的时候斤数会少一些,所以这也要根据大家当地玉米收购市场的情况而定。


纪录乡土


问:今天给老家打电话,玉米的价格又低了,粮食为何不怎么涨呢?

在有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就要到春节了,前期由于玉米湿度大,价格低,农民没有出手,春节即将到来,农民手中的玉米想卖了,但现在粮价这么低,何时能涨价呢?

今年是“暖冬”。但是,看到玉米价但迟迟不上涨,心里总是暖不起来,目前看,各地区粮价等等不一,黑龙江省.河北省大部分地区,玉米水份达到30%,价格在0,70元左右,辽宁大部分地区烘干玉米价在0.88左右,山东地区烘干玉米在0.90左右。收储、加工企业由于春节来临,及玉米湿度较大,收粮进度迟缓,

再者,养殖业大量减少,及粮贩子控制粮价,也是导致玉米价格低迷的原因之一。

春节前,玉米价格稳中略降,目前,东北地区整体售粮进度为23%左右,预计东北地区春节前售粮进度在4成左右。

这就意为这什么呢?那就是售粮进度才4成左右,想要粮食提价,还要等,那要等多久呢?从现在开始至少到年后才能有希望玉米提价。

从现在开始到春节前,玉米售出依然压力较大,不会形成规模上涨,以稳中略降为主。

春节后,玉米大概率会持续节后将形成走势,最快得话也得二月未,三月初玉米才会反弹,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分析在秋季,玉米价格会达到每斤1元以上。

但随着春节的到来,即使玉米行情不佳,农民也会卖的,农民想用钱了,没办法,但想卖粮,最好先卖趴地的玉米,仓储玉米节后卖为好。毕竟种地不容易,不能把玉米贱处理了。


沙尘暴5478


一斤玉米一块钱,一亩地1500斤,除去成本一千元,人均土地一亩。医疗保险250元,生活开支每年5000元,养老保险每人200元,两个小孩子学费加生活费2000元,这还不算扶养老人的开支。一个四口之家,250*4+200*4+5000+5000+2000*12=35000这就是现在农民真是状况!


梦回大唐ctm


为什么玉米不涨价呢?原因其实很简单

截至目前,拍卖底价大幅上调之后的2019年临储玉米拍卖已经举办了三次,虽然投放量都是400万吨,但投放的区域有所不同,特别是第一次拍卖399万吨是黑龙江产的玉米,1万吨是吉林的,但是成交率也是最高的。随着第二、第三次拍卖投放区域扩大至吉林、辽宁、内蒙,虽然溢价率依然较高,但成交率却呈现下滑态势。那么,玉米拍卖成交“火爆”,为什么玉米不涨价呢?

首先,随着玉米价格的涨至较高位置,产品的价格并未上涨,深加工企业的亏损压力增大,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了提前停机检修的情况。与此同时,饲料企业手中的原粮库存很多还够一到两个月的加工用量,再加上饲料需求在猪瘟影响下未有回暖迹象,这也是北方港口玉米库存保持高位、消化困难的主要原因。

其次,今年的临储玉米拍卖底价已上浮了150-200元,假如再继续大涨那么以黑龙江省的玉米为例:临储玉米拍卖价高,收购商通过将玉米再运输至各港口,到港口的成交价会高于进口玉米价、同样也会高于当地的玉米出库价,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价位。从这方面考虑这算是不能再涨价的一个原因。

最后,在新粮市场,由于价格、收购等因素,加上临储陈粮源源不断的供应,而养殖业一直低迷等原因,使得新粮收购市场价格较为平淡。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未来新粮价格的走势更多的还在养殖业的恢复状况。目前生猪价格已经再次上涨,国家各个部门也加大对养殖业的扶持力度,相信玉米市场价格很快会有新的变动。

综上所述,本轮玉米价格的上涨行情,主要是临储玉米拍卖底价大幅上调带动起来的,并没有得到需求端的回升的加持,随着企业成本压力的体现,玉米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动力也就没有了。


中原胖哥哇


中国是农业大国,改苹开放以前,农业产能低,粮食不够吃,农民还要交公粮。那时国家是生产队模式,随着国家的发展,根田分包到户,农民种粮积极性很高。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精耕细作,化肥的投入也很大。粮食的产量持继增长。虽然也交公粮也交农业税,农民手里仍然有一定余粮,但是做为口粮,农民是不会卖的。最近几年,国外大规模的农场,由于生产成本低,产量也很高。国家进口国外粮食,运回国内后的价格也低于农民手中的价格。而由于国内农民是分散经营,给粮食的收购运输增加了成本,许多粮商从码头,车站直接装运国外粮食又省事又省钱,导致农民的粮食价格一直低迷不振。再者,春种秋收,农民的粮食集中上市,供大于求。也是导致粮价低的因素。目前,国内粮食品种多样,国民的饭量普遍降低,庞大的粮食市场很难有好的销路。玉米产量高,做为饲料原料,受养殖规模等条件限制,虽然能消耗很大一部分,但对于庞大的市场也是消化不掉的。目前,中国的根食或本还是比较高,价格低的话,农民也有惜售心理。但是粮食存储时间也不宜过长,待到新粮上市,农民无奈也会集中售粮,粮商也会趁机压价。中国自从加入世贸组织后,工业的发展明显高于农业,而传统农业产出的粮食,受种种原因限制,一直持续低迷。对于这个问题,需要国家认真对待。毕竞过低的粮食价位,会使种粮人动摇坚持种粮的信心。


平菇菌哥


昨天给老家打电话了,玉米的价格又低恶了,粮食为何不怎么涨呢?

山东的玉米(14含水量)均价为1937.56元/吨,较昨日每吨下跌了12元,折合下跌的幅度为0.62%;而同等质量的玉米全国均价为1940元/吨,较昨日每吨回落了10元,折合每吨下跌幅度为0.58%。无论是某一地区还是玉米的全国均价实际的交易价格均有所回落,根据各地的行情波动走势看,每吨回落了60--80元。当前实际的玉米价位正处于阶段性低谷中,预计后期还将维持眼下的震荡徘徊的趋势。


编者的地区是有名的玉米产区之一,可以说玉米作为粮食作物常年种植,农村老家历年来承包了的一定数量的土地,种植玉米也是历年的项目。前两年与父母打电话交流得知:今年秋季(9、10月)收获时玉米价位每斤一元钱,没想到11、12月份的玉米下跌至0.97元/斤。今年收获的玉米还堆积在仓库里。本想进入冬季后玉米的价位会回升,可实际的玉米价格却回落了。价格低了收益少了,父母一直不舍得出售。

原本行情高涨的季节,可实际的玉米价位却不太理想,这是咋回事呢?

今年的玉米粮价旺季不旺。

自9月份以来玉米的出售进入了高峰,实际供应至市场中的玉米规模和量大幅度增加。在华北地区了解到,截止12月底,基层农户的玉米出售进度至2成左右,同时间与往年相比,出售玉米的进度明显提前,这对于提振玉米价格的作用不显著,可以说不利于刺激玉米价位。


终端玉米的消费进度较弱。

玉米的消费需求是制约玉米价格的重要因素。19年整体来看玉米的消费比较低迷,比如养殖业规模化养殖能力较弱(今年养猪的规模和存栏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了3--4成,假如原来需求10000吨的玉米而今年才需求6000吨),由于养殖业所需的饲料玉米需求大,今年受其影响需求不再如此高涨;玉米的深加工企业开工加工能力也不及往年的数据,可以说实际的玉米消费需求的能力不高。18年是冬季玉米进入了上升趋势,而19年秋季至冬季是下跌回落的行情。


玉米作为粮食作物之一,其每年的玉米种植面积广、产量巨大。作为粮食作物,其行情波动的影响面大,比如粮价上涨刺激cpi数据,所以玉米不会如同其它经济类作物一样有大涨大跌的行情。玉米的价格年比较十分稳定,每年的波动在5%以内!

上述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文字原创,图片来之网络!!谢谢


小希时间


农民朋友期盼粮食涨价,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粮食会不会涨价呢?是会的。不过这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出现一些小的波动,一斤涨个几分一毛的,要想一斤涨个四毛五毛,甚至翻个倍,那是不可能的,也是我们不想要的。

因为粮食虽说是推向市场,实际上它的价格是受国家调控保护的。一旦市场价位疯涨,国家就会从国库放出一部分来平抑市场。这样,市场的粮价始终保持在一个平稳的水平,不会大起大落。

为什么国家要这样做呢?因为粮食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如果它的价格大涨,牵一发而动全身,水涨船高,任何物价都会上涨,尤其是关乎人们衣食住行的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像化肥、种子、农药。假如玉米从1元涨到2元,那旋耕机就会从500O涨到1万元,耕地从原来每亩50元涨到100元,这给农民带来啥好处?不但没有带来好处,反而给社会经济造成通货膨胀,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

这就是为啥玉米价又低了,粮食价老涨不上去之由。

但是国家深知农民朋友种地不易,历尽千辛万苦,收入极低。为了调动农民朋友的种地积极性,解决这个问题,而是从另外方面采取措施,出台了许许多多的惠民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投资力度。像连年提高粮补,不断拓展补贴范围,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农民朋友喜在心里,笑在脸上,不是吗?

像我们镇上鼓励村民栽柿子树,发展经济作物,不但每亩地补贴300元,还免费发放优质树苗,村民喜得合不拢嘴,赞口不绝。

党的政策就是好,

暖了百姓心窝窝,

今日补钱又发树,

来年柿子大又多!


米贝梦


你好,我是梅姐。关于:昨天给老家打电话,玉米的价格又低了,粮食为何不怎么涨呢?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种植过剩

1、玉米是最普通的农作物,在全国各地种植广泛。它不同于小麦,要刨地、施肥,播种后还要打陇、浇水,一直到收获需要浇四、五遍水。还要防治蚜虫、小麦吸浆虫等病虫害。而且由于现在地下水严重缺乏,浇地成了大问题。

所以有些人放弃种植小麦,只种植一季玉米。

2、种植玉米的优点是,不用刨地,带麦茬儿或生茬儿地就可以直接播种。现在都是机械化种植,施肥、播种、间苗一次性完成。而且播种期正是雨季,播种后不用浇水就出苗了。


3、生长期只有三个月左右,七、八、九月份正是雨季,基本不用浇水就能成熟。简单点儿说,就是种上就不用管了,现在种地的都是爷爷奶奶辈儿的,也就图个没把地撂荒就不错了。


4、现在农村的年轻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打工和经商,养殖业严重萎缩,玉米消耗量减少,这也是导致今年猪肉和鸡蛋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吧。


二: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一些用粮大户纷纷从国外进口玉米。我们这儿的一个大型糖厂,每天拉玉米的大卡车,排成长龙停在路边,据说都是进口的玉米,本地的人家还不收呢。

三:玉米处于我国民生食物链的最底端,受国家物价调控,价格波动起伏不会太大,只是小范围涨跌。

  • 四:综上所述,不管价格高低,快过年了,还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吧!省的虫吃鼠咬的闹心。以上只是个人观点。

我是梅姐


农民朋友们,自们种地的多留点粮食不吃亏,真有缺粮的那一天,你有多少钱都买不到。别看现在

粮食成粪土总有缺的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