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类似北邮、上财和央财这样录取分数很高的学校不是985院校?

Irene_haha


985工程大学,并不是以高考录取分数的高低来确定的。北京邮电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的高考录取分数极高,最主要的原因也不是学校的211工程大学背景或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背景。这三所学校录取的分数高,最主要的原因是三所学校高水平的热门专业、和位于北京和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

985工程大学,在上个世纪1998年5月,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先后进入985工程的大学,共有39所。

这些学校大多数是综合性大学,而且他们在理工医农等学科具有优势。科教举国,理工医农等学科,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意义更大,国家更重视这些学科的发展。除了中国人民大学之外,其他高校如果仅仅是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等人文社会学科和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强势的大学,其他没有一所学校能够进入985工程大学。

因此,财经类高校尽管专业非常热门,却没有一所学校能够成为985工程大学。五所最最著名211财经院校,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都只能面对985工程无可奈何不得其门而入。

与财经类高校类似,还有政法类院校的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外语类高校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艺术类院校的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

至于北京邮电大学,应该是同行竞争的原因,受名额限制未能进入985工程。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并称为“两电一邮”。在2000年左右时,这三所学校应该是实力比较接近的电子信息类行业院校。电子信息类行业高校,应该是只有一个名额。这三所学校在多方面比较之后,综合多方面原因,最后电子科技大学胜出,在

行业性院校中,成为为数不多的985大学

类似的行业性院校中的985工程大学还有: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这些院校与他们所在的行业有关,也与中国当时发展的战略有关。理工医农想关的院校更受国家重视,而中央民族大学则是受到国家民族政策的影响。

不过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行业性强校,虽然他们只是211工程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但是学校的主干专业热门、专业水平顶级、学校所在城市的地理位置极佳,多个方面的有利因素让他们在高考中的录取分数仍然极高,超过了多数985工程大学的高考录取分数。当然,以超过多数985工程大学的录取到北京邮电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也是非常值得的。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愿咨询师,欢迎评论区交流不同意见。关注交流更多高考志愿问题。


高考第一志愿


什么是好大学,大家都知道,好大学就是211、985,最好的是985,很多人都说宁上985烂专业,不上211好专业,这个观点是比较偏颇的,不过一些211分数非常高,比如北京邮电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分数是超过大多数985院校的,那么为何这些大学没有进入985呢?

网上最多吵架的就是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其实最主要一个原因就是电子科技大学是985,而西电是211。

为何西电和成电之间吵架呢?就是为了挣一个985的问题,除了985这个帽子外,两所学校没有本质的差别。咱先来说985的问题。

985的历史

咱先说211的问题,当年386看到国外名校众多国内还不行,就要在21世纪搞一百所重点大学,及211工程。

后来,觉得太多了,想优中择优,就是985,是领导为了搞世界一流大学。当初就想扶持清华北大,入围的也只有清华北大。

后来其他学校一闹,就加了几所,就是c9。

再后来,都来了:

再后来,都来了:

这里面有一个例外,西北农林,没进211先985,后211,严重坏了规矩。也是情况比较特殊,因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并时候不是211,但是合并后被列为中管高校,而当时所有的中管高校都是985,所以就先进了985,后来211扩充时候再进211.

到现在又流行,其实是985的新版本。

言归正传,为何这些收分高的没进985。

其实这些分高的院校本质都是行业院校,实力其实一般般。

本质和地质大学,石油大学,农业大学一样,属于专科型院校,综合实力都不咋样。

只是专业热门,就业比较好,所以收分高。站在国家的角度,是所有行业都要有,都要均衡发展。不能因为谁分高就谁985,那搞农林牧副渔的都得弄成专科,因为大家都不愿意报考。

另外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其实实力也就二本档次,完全是爹厉害。

北邮西电的没进985问题

北邮西电都很厉害,分数也很高,为何没进985呢,因为当时985也涉及到一个地域平衡问题,不可能,四川照顾两所,而陕西已经有两所了,所以西电机会渺茫了,而北邮的问题是,有了电子科大,北邮就没戏了。邮电只是个很小的行业,电子科技是个大行业,电子工业部比邮电部重要的多。本质三个高校其实是没啥本质群的。

这里面有点委屈的是西电,毕竟西电当时实力比成电强点,而且比成电先进重点大学目录,前身还是军校,不过因为陕西太穷了,所以西电受点委屈。

央财,上财,外经贸问题

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都是分数特别高,主要是专业热门,不过这些大学的综合实力其实并不强央财实力以前不咋样,现在主要在北京上海,专业热乎,所以厉害。

而且他们的专业再厉害,现在也比不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这些顶级高校。

所以来说,财经类完全没必要实力985重点大学。

老铁们,你们怎么看呢?


高校专业那些事


你提的这个问题相当好,有不少人在对高校的综合实力的评价和院校层级的研判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为分数越高,院校的层级越高,院校的综合实力越强大,其实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认识,也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我们不能把在高考录取的过程中分数的高低作为评判一所大学质量高低的标准。譬如北京邮电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包括华东政法大学等院校尽管不是985工程大学,有的甚至不是211工程大学,但是它录取的分数却长期在高位运行超过了有的985工程大学,我的双非大学的录取分数超过了,不少211工程大学譬如中国民航大学,深圳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海军军医大学,陆军军医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

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这些院校有着比较鲜明的专业特色和绝对强大的专业实力。譬如北京邮电大学的电子信息类,邮电管理类的相关专业;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的相关财经类专业的综合实力极其强大;而且这些专业目前的就业和待具有强劲的发展空间和绝对的竞争力,成为广大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选择过程中的热门院校,因此,才导致了这些大学在录取过程中录取的分数不断飙升,一路高歌猛进,超过了有的985工程大学,这就是他们录取分数非常高,综合实力不如985工程大学强大的原因。

所以,有的外行在评价一所大学综合实力的高低时,动不动说拿录取分数看,这绝对是一个荒唐和肤浅的认识。


金牌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首先你要清楚一个事实:不论是从目前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来看,还是从十几年前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来看,像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学校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一直都非常高,高过不少已经入选的985高校。



从这些学校的办学特色来看,无一不是自己领域内的领跑者,外交学院为国家培养大量的外交工作人员;北京外国语和上海外国语培养了大量精通外语的人才;中国政法大学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政法大学;对外经贸、央财、上财是高水平的财经类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是信息与通信领域的霸主。进入上述任何一个本身实力就很强大的院校,自然是需要非常高的分数。

哪些学校入选985高校呢?基于什么评选的呢?




我国的985工程大学的评选在官方表述中是这样说的:
“国家通过对若干所高等学校和已经接近并有条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争取使我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水平”

从985高校都入选时间也能印证这一点,最先确定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只有北大和清华,随后紧接着又加入7所,也就是我们熟悉的“C9高校联盟”。再后来随着985工程的扩大,又陆陆续续新加入了32所高校。

从985工程大学的地域分布来看,一共有18个省市拥有985工程高校,剩下的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山西省、宁夏、新疆、西藏、青海、河南、江西、广西、海南、云南和贵州共计13个省或自治区没有985高校,而且除了河北省和海南省其它都属于中西部省份,属于在经济、文化、教育相对发展滞后的地区。

2016年6月,国家教育部宣布《985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失效,现在到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的时代。


学习源动力


为什么类似北邮、上财和央财这样录取分数很高的学校不是985院校?


要说起这个问题,就要讨论一下在上世纪90年代发生的教育改革。上世纪末的教育事件主要是扩招、调整、合并,再辅以211和985工程的建设。


大学扩招

大学扩招是1999年开始。1998年,大学还只招108万人,到1999年,就招了160万人。到现在,高校的招生人数已经超过800万了。扩招对整个社会发生了重大影响。


调整和合并

大学的调整是指大学行政关系的调整,原先很多大学隶属于各部委,跟地方院校不同直属领导,条块分割,重复建设,所以,2000年以后,很多部委院校划归地方,由地方统一管理、计划。


合并跟调整属于同一件事。因为隶属于各部委,部委只盯着自己的部缺乏什么专业,所以搞得学校专业狭窄,小而全。这种模式一方面特别浪费人力物力,一方面也不利于学校发展。


所以,在上世纪末,大学的调整和合并浪潮四起,尤其合并事件,涉及的学校之多、之广,跟上世纪50年代的院校调整可以一拼。

应该说,院校合并就是院系调整的一个恢复,院系调整有多轰轰烈烈,院校合并就有多轰轰烈烈。这两件事对大学和老师影响非常大。


在50年代,院系调整就是一个行政命令。像上海的交通大学搬到西安也就是一个命令,大家就开始搬了。虽然困难很多,西安那时连房子都没有,交大的人过去还要造房子,但大家克服重重困难,把学校都搬过去了。

但现在就困难了,靠命令可能不管用了,最好是学校自发合并。学校自发合并哪这么容易?两个学校的校长,合并之后只有一个校长,原来的校长怎么办?老师也麻烦,原来是学科带头人,现在一合并,可能就不是了。最烦的是行政人员,行政人员肯定要裁撤掉一部分。总之,合并的难度比分拆还难。


211、985工程和合并

那时,教育部在搞211工程。211工程是在全国建100所左右的高水平大学,国家在财政上给予支持。我看过一篇文章,在当年这个支持力度非常大。211大学和非211大学的人均科研经费比例超过10:1。而且,那时候各省也没有太多的教育投入,社会上对教育的投入也不多,主要是靠中央的拨款。人人都想着要进211。


在这种形势下,大学展开了合并浪潮,浙大是4校合并,川大合并了3个学校,吉大是6校合并。合并的成果很直接,很多合并后的学校就进入了211大学序列。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水平很高的行业性大学都没有进入211中,像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原因就是专业面狭窄,不是综合性大学。不过211大学还是有口子的,各行业最好的大学基本进入了。


985大学相当于是211大学中的,优中选优,更是要求综合性大学。985大学一共39所大学,除了少数几所大学,其他都是学科门类齐全的大学。

在985大学中,入选了电子科技大学,而不是北京邮电大学。这两所学校都是专业特点比较明显,要全部进入985肯定不合适,因为不符合综合性大学的要求。


至于上海财经和中央财经大学也是很不错的财经类学校,不过它们第一不是综合性院校,第二从财经学科水平来说,人大、北大等985大学的学科水平非常高,而且也符合教育部的导向,学科专业设置要多样化,要多个学科协同发展,这么一比,这些财经类大学远远比不上其他学校,落选是顺理成章的。

只不过,对于学生来说,两财一贸,两电一邮专业好,学科水平高,比很多985大学都要好,所以还是追捧这些学校。


我也觉得这几所学校非常值得报考,大家觉得呢?


五道口的颜学姐


985工程是于1998年被提出的,当时与现在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包括国家对各大学的资金投入比例,各大学的专业强度,师资力量,各地区对人才的需求量和吸引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完善和推进,部分985可以保持辉煌,也难免会有部分985没落。主要因素是

A北上广等地区发展较快,对学子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同时对大学教授,老师等资源也是一种吸引,这些都会导致大学的生源质量和师资力量的变化。

B专业需求和受欢迎度在急剧改变,大部分考生选择专业为的是好的就业前景。有些大学的王牌专业曾经很受欢迎,但时代改变导致供求改变,也就不会像原来一样受追捧了。相反,有的大学会凭借其某些专业优势而脱颖而出,成为抢手的热门。

C国家需要统筹综合诸多因素,其决策同样会影响大学实力,有的大学会遭拆分或搬迁,有的大学会增大资金投入或合并等,同样是985反转现象的一个巨大原因。

分析多种因素,当时不是985的大学如今录取分数却高于部分985大学的情况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如今的北邮,央财等大学分数高于许多985正是地域吸引力变化的重要体现,同时也说明了目前我国社会对网络电信,金融会计等行业的重视和肯定。

然而不管形势如何变化,只要大学好好干,不荒废时光,不管是末流985还是其他普通大学找到满意的工作是不成问题的。

最后祝广大学子学业有成,实现理想!

若笔者见解有哪些地方与大家有不同,欢迎提出,如有不适必更正!





在大工


给我们北邮打个广告,超高性价比🌹






pocket皮皮怪


首先,我们来看下985高校提出的时间背景及目的。1998年5月4日当时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江泽民主席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上提出,为了提高整个国家竞争力,我国要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大学!

同年,北大和清华成为最先入选高校,第二年也就是99年,复旦、南大、上交大、中科大、西交大、浙大和哈工大入选,这九所学校组成C9联盟,代表着当时我国高校的最高水平,威震高校圈。然后北理、南开、人大等相继全选,共计34所,这里面除了中国海洋,现在全属于具有研究生招生自主划线的高校,另一所是985二期的中国农业大学。985一期于03年9月结束。

在一期的基础上,04到06年又进行了二期,一期基本上全都是综合性大学,而且实力不俗,二期国防科大实力出众,但属于军工院校,其它的有两所农业,一所师范,一所民族院校,都不是综合性大学。

有了对985高校的一个具体理解,现在可以试着回答一个问题了,那就是为什么上财中财北外上外北邮等学校明明实力不俗,却没能入选985呢?

第一,985尤其是一期,几乎全是综合性大学。北外上外是外语类的顶尖高校,北邮是通信的霸主,上财中财是最好的财经类高校,这都没有问题,但他们只在某个领域称雄,只专注某个领域,并不是综合性高校,所以没有入选。

第二,985的入选距今一有15二十年了,时移世易,高校的实力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有的985高校没落了,而有的非985高校却崛起了,像上海大学,背靠上海,现在发展的很不错,还有当时没有的中科院大学、南方科大和西湖大学现在都很不错或者将来前途很光明。而像兰州大学,可能是衰落最快的985了,可能还会继续衰落下去。所以,不能以现在高校的水平去评价当时高校的水平。

第三,可能和高校所处地区有关。北邮上财中财虽然实力不错,但北京上海本身已经有很多高校入选了,要适当的给其他省份一些机会。就像211高校一样,因为要考虑每个省至少有一个211,所以有些211实力并不出众,和211的身份并不匹配!

第四,和学校的学科性质有关。入选高校不是综合性大学就是理工科大学,而上外北外中财上财偏文科。985得目的最终是要教育带动科技,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理工科高校更合适些。就像当年山西大学和太原理工的211之争,一是因为太理工省里有人,二也是因为太理工是理工科高校,更能助力山西经济的发展。

所以,985高校尤其是一期,以当时高校的实力来说,他们当之无愧,即使现在,他们的绝大部分仍然是我国最好的高校!必须可见!


一叶知秋有仙则名


以目前高等教育实践来看,众多高考考生及研究生考生都期待着自己能进入985工程高校就读,毕竟如今国内顶尖高校都在这个团体内,在985工程范围内的高校在综合实力上处于国内第一方阵,成为国内考生们梦寐以求的高校,也是国内大学纷纷追赶的目标。

从当前985工程高校的招生录取中,我们发现有不少高校的部分专业录取分数比较高,甚至超过了985工程大学,但是为什么他们却无法进入985工程大学名单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

我们首先要明确985工程大学的评选标准,在国家确定985工程大学名单时,并不是按照高校招生录取的分数线来确定的,在确定985工程大学名单时,国家教育部门进行了综合各种因素在内,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并非只是对单一的考虑了招生录取分数。

我们先来看看国家给出的985工程大学评选标准:"985"工程即国家通过对若干所高等学校和已经接近并有条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争取使我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水平。

其实,在985工程大学之外,还有很多优秀的学校,而且他们在部分学科也处于国内顶尖水平,甚至超过了985工程大学,比如:北京邮电大学在信息与通信专业领域处于国内首位,北京外交学校成为国内外交官的谣言,北外、广外等成为国内外语人才输送地,而且成为外交部的招录职工的首选,上财、央财等高校成为国内财经类、金融类人才的输出地。

虽然在评选985工程大学时,国家教育部门给出了明确的评选标准,但是我们似乎并不能避开一个重要命题,就是985工程大学的地域分布,从目前39所985工程大学的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18省级区域,也就说我们的985工程大学还是兼顾了当前教育发达省份的建设需求。

同时,我们从官方标准中也可以看出,985工程大学除了是高水平大学,也是国家在未来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学校的综合实力属于其中重要参考因素,但绝对不是唯一因素,显然进入985工程大学的高校,并不一定在全方位都是完美的,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东爱雨小公


搞会计专业也进九八五?那一流人才岂不可惜了。即使在财经类大学招研分数线,什么中央财经大学彔取分数线还比不上南京审计大字,南京财经大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