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换粮记实

甘肃换粮记实

自古道,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是人类经历大饥荒后的精辟总结。回想起祖辈父辈过去经常说的民国十八年年馑(公元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一),关中三年久旱无雨,旱塬地区庄稼颗粒无收,饿尸遍野,惨不忍睹。建国后的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国家遭受了三年自然灾害,农作物歉收,粮食短缺,人们最深刻的慼受就是两个字,饥饿。为了度过暂时困难,维系人的生命,除国家釆取调剂余缺,提倡瓜菜代,开垦十边地等措施外,群众也自发地外出换粮,揹粮,以解燃眉之急。为了让全家人不忍饥挨饿,当时十九岁的我也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换粮揹粮的行列。

那是一九六四年春节后,阳历三月底四月初,村里各家都无囗粮度春荒。于是我就跟着村里一伙人前往甘肃陇南地区换粮,据说那里先年得了偏雨,玉米收成好,社员有余粮。为了节几毛钱的火车票钱,我们一行10人步行至眉县常兴火车站,买了去甘肃鸳鸯镇车站的车票,这是西安至兰州(441)大小站都停的特慢客运列车,下午6点上车,第二天上午9点多才到站,下车以后,我带上母亲手工织的6丈土布和几件旧衣服,走村串户,先把土布和旧衣服卖了换成钱才能买玉米,共花费5天时间跑了30多里跑几十个村孑,到第6天才把粮食买好,我一共买了250斤玉米,装了两装子(长条口袋)每口袋120斤,剩余30斤用小袋子装完。然后联系送粮人,要等生产队下午散工后才能把粮食一同送到火车站,送一趟一块钱,大约10多里路,中途要过一道河,水深没过膝盖。我联系了一个送粮人,我俩各揹一口袋,我怀里还抱着一小袋。在同行人中,我年龄最小,体重不到100斤,瘦弱的身体承载150斤的负荷,艰难吃力地前行,到达火车站已大汗淋漓,湿透衣衫。东去列车到站后,只停2分钟,站台上人山人海,车门车窗全部大开,粮食装子像箭一样从窗囗窜入车厢内,列车员同情群众,大开方便之门,让粮食尽量上完。第二天中午我们一行人顺利到达普集镇车站,完成了一项与饥饿抗争的使命。

回首往昔,光阴消逝了半个多世纪,历尽沧桑,坎坷路上披荆斩棘度难关。活在当下,适逢盛世,衣食无忧,筑梦路上实现宏伟蓝图。

一九年十二月十三日于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