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滑县民间传统手工艺:走马灯


河南滑县民间传统手工艺:走马灯

公元1000年左右,中国人就创造了走马灯。许多古籍都有关于走马灯的记述。走马灯上有平放的叶轮,下有燃烛或灯,热气上升带动叶轮旋转,这正是现代燃气涡轮工作原理的原始应用。

走马灯又叫跑马灯、串马灯。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我县民间都有挂花灯的习俗,走马灯就是其中之一。外形多为宫灯状 ,内以剪纸粘一轮 ,将绘好的图案粘贴其上 。燃灯以后热气上熏 ,纸轮辐转 ,灯屏上即出现人马追逐 、物换景移的影像 。在宋朝就有走马灯 ,当时称 "马骑灯 " 。元代谢宗可咏走马灯诗云 :" 飙轮拥骑驾炎精 , 飞绕间不夜城 ,风鬣追星来有影,霜蹄逐电去无声 。秦军夜溃咸阳火 ,吴炬霄驰赤壁兵 ; 更忆雕鞍年少日 ,章台踏碎月华明 。"因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走马灯。


河南滑县民间传统手工艺:走马灯

旧时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精心制作的走马灯便会引起村里人的轰动,十里八村的群众都要赶来瞧一瞧这稀世精品——走马灯。有的是欣赏剪纸的故事,如三英战吕布等,有的则欣赏灯的外观装饰艺术,如宫灯状的走马灯八根柱子上的八条盘龙,龙嘴里吐出花绣球等。走马灯使节日的喜庆气氛更浓、更烈、更祥和。走马灯作为民间工艺,深得人们喜爱,世代相传,千年不衰。但在文革中把其作为“四旧”进行批判,以至于老艺人不敢传,年轻人不愿学,现在会扎走马灯的民间艺人已是凤手鳞角。走马灯这一民间工艺濒临失传的危险,急需抢救和保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