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20世纪上半叶物理学的旗手是爱因斯坦,下半叶是杨振宁?

前哥说历史


不知道为啥,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过分了。

把量子力学置于何处?

我觉得即使说爱因斯坦,也不能说他是上半叶的棋手。20世纪上半叶的物理学一共诞生了两个大的分支。一个是相对论,一个是量子力学。相对论自不必多说,几乎是爱因斯坦一个人就完成的。而量子力学则是由一群很伟大的科学家一道做成的。如果仅仅说是爱因斯坦,就忽略了量子力学那帮大神们的贡献。

这上面许多大神的成就都来自于量子力学。所以忽略他们其实是不合理的。

下半叶杨振宁?这是在开玩笑吧?

其次,题主说到下半叶是杨振宁,其实这个比说爱因斯坦是上半叶的棋手还要过分太多。讲真,杨振宁确实是世界顶尖的物理学家,但不代表他一个人可以代表整个下半叶。

下半叶的物理学成就其实还挺丰富的,像施温格的弱电统一,希格斯机制,以及全球各地的大型对撞机发现的粒子,美苏争霸时发展的航天科技等等。

所以,我们很难能够在下半叶找到一个绝对强于任何人的科学发现,更谈不上所谓的旗手。

科学的发展是一群科学家的共同努力

依靠一个人的力量单打独斗的日子是科学发展的早期,即使是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神,在解决相对论的数学问题时也需要借助外力的帮助。尤其到了近现代,我们会发现很多诺奖都是三个人同时获得,有的时候是很多人的努力,最后只颁给了三个人。

这其实说明了近代科学的发展是需要一群科学家的共同努力,而不是一个人碾压整个学术圈的这种模式。

所以,爱因斯坦和杨振宁确实是顶尖的科学,都非常伟大,但我不认为有所谓的旗手,因为近代科学的发展是依靠一群科学家共同的努力。


钟铭聊科学


看到网上对于该题的各种奇谈怪论,真使人难过和遗憾。

科学是要尊重事实而讲根据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感情用事。

首先,本命题是物理学界讨论的事。我们这些只读过几天书,一知半解甚至读过物理专业,而没有做过系统理论实验的普通人士,是不懂得物理学现代理论的真谛的。用狭隘的思想来讨论这个严肃的命题是一种轻浮。

其次,本命题是在物理学界也存在争议。这是很正常的。

毫无疑问,爱因斯坦博士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和科学家,杨振宁博士也是伟大的德高望重的物理学家之一。

第三,有人的确别有用心,用恶毒语言来攻击一位世界顶尖科学家和近百岁的老人,恐怕不仅仅是有辱斯文,而是连最起码的私德都不具备。

以前美国人因为杨先生是美籍,引以为自豪。但因为他的血统和明显的民族情结而处处限制他。后来,又因为杨先生回到了祖国,反对马上上大型对撞机,而开始篾士他。

而国内一些同胞则因为先生的家事,也符合了一些人的攻击。甚至有些美粉对于先生抛弃美籍而感到失落和悲哀。

我作为一名中国人,向所有伟大的科学家致敬。作为一名网络作者,在此也呼吁文明上网,拜托大家嘴上积德!

`


任有新2


之所以说20世纪上半叶物理学的旗手是爱因斯坦,下半叶是杨振宁,主要是因为他们在物理学上的巨大贡献!

正如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所言:二十世纪世界物理学有三大发现,一是爱因斯坦相对论;二是玻尔、狄拉克、普朗克、爱因斯坦等等科学家共同发现的量子力学;三是,杨振宁等人的规范场论。

可见爱因斯坦在二十世纪三大物理学发现中占据了接近1.5的半壁江山,当然称得上是20世纪上半叶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就是在整个物理学家中排名,实际上他也仅次于牛顿。他的广义相对论理论和狭义相对论理论,直到现在仍然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而杨振宁不仅在1957年与李政道一起因为发现宇称不守恒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且还在粒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和统计物理等方面有13项诺贝尔奖级别的成果。因此,实际上在爱因斯坦去世以后,物理学的大旗就已经被杨振宁扛了起来。包括丁肇中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都深受他的影响。因此,杨振宁当然是20世界下半叶的物理学界的旗手。也可以说是当世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地震博士


杨振宁对科学的贡献,很多人是以他的诺贝尔奖算的吧。可是他们忘记了,获奖者不止一个杨振宁,还有李政道。

这样,用同样的逻辑,本文的提问不应该是“为什么说20世纪上半叶物理学的旗手是爱因斯坦,下半叶是李政道杨振宁”。现在的这个提法,是想说李政道没有获奖,还是想说,李政道没有贡献,还是想说,那个杰出的足以引领物理学的东西,不是获奖内容与诺贝尔奖无关呢?

提问者自己不应该出来做个说明吗?

科学说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的虚伪,那么,提问者你的实事求是得依据是什么呢?给大家说说呗。

没有事实依据,凭自己的想象胡说八道,就想让大家承认,有这样的“科学”吗?

而我找了看了半天,看到的也是关于“宇称弱不守恒”的东西,不过,这不就是那个诺贝尔奖的内容吗?也就是说,是李政道杨振宁获奖的内容。

那么,既然提到的是获奖得研究,那么同为获奖者的李政道在物理学上的位置是什么呢?提问者来说说看?

说明一下,李杨二人,我并不特别偏向于谁。

而在网上查到的一段信息是这样写的

世界物理学界一致公认宇称不守恒的主导者和创立者是李政道,杨振宁是在李政道已经完成得差不多的时候,并且已经有一些实验结果的支持时,利用李政道的和善,才要求参加进来的。实际上是在葡萄成熟了的时候来采摘葡萄。杨振宁在此前一个多月还是坚持宇称是守恒的。
1954年10月,杨振宁和密尔斯合作的《同位旋守恒和同位旋规范不变性》在《物理评论》发表,该文出发点虽错,但是给出了一个重要的方程。 1955年年初,杨振宁到纽约见李政道。李政道指出杨振宁和密尔斯的《同位旋守恒和同位旋规范不变性》的出发点完全错误。同位旋既然不守恒,所以同位旋规范也是绝对能变的。同时李政道也告诉杨振宁,他自己正在做“质子数守恒和质子数规范不变性”的分析。
开始杨振宁反对,可是经过激烈辩论后,杨振宁完全同意李政道的观点,并要求和李政道合作,其后合作发表了否定杨和密尔斯《同位旋守恒和同位旋规范不变性》出发点的《重粒子守恒和普适规范转换》一文,发表于《物理评论》。

上面这段记载是否属实,有心的懂行人可以查找那篇1954年的文章,看杨振宁当时的认识究竟是什么。以及54、55年两篇文章的观点之差,可以佐证谁才是宇称不守恒思想的提出者。

还有,信誓旦旦的说,自己关心的是科学发展的人,不应该介入李、杨二人之争吧,应该客观的面对李政道的作用吧!那么,这个提问者,问你呐,是不是该把李政道之名也放在20世纪下半叶物理学的旗手里呢?

提问者的居心,可以以“如何公正的对待李政道之地位”来检验,这就有意思了。


踏雪无痕5141815


《宇宙物理体系》简介: 它全文9万字,历时6年完工。它对旧物理基础概念定义作了一次全面检查维修及重建。它以寻找物质基本性质即物性为突破口重建物理学。它增加了若干新的基础概念定义。它完成了对宇宙大自然最基本最重要最普遍物象进行逐一解释,且逻辑自洽。


天山我才


这种问题注定充满口水,类似这种给科学家排名的观点向来都带走很强的主观色彩,或许很想做到客观,但是不可能的,因为排名这种东西没有固定的加减法来计算出来,不是简单的1+1=2。

而对于问题中的前半部分,爱因斯坦是20世纪上半叶的旗手,应该是没有疑问的,爱因斯坦在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特别是相对论有着重大贡献,不要说20世纪上半叶,最近几百年甚至整个人类科学史上爱因斯坦都有机会成为旗手!

那么20世纪下半叶的旗手应该是杨振宁吗?

肯定有很多人反对,这也很正常,毕竟杨振宁取得的物理学成就虽然也很伟大,但是因为大多数人对理论本身并不太了解,加上并没有相对论带给社会的那种冲击力。从“力压群雄”的程度来看,杨振宁确实没有爱因斯坦更具震撼力!

但话又说过来,科学史上又有谁能和爱因斯坦一拼呢?在很多人眼里,爱因斯坦可是人类历史最伟大科学家,拿杨振宁和爱因斯坦比,本身就是对杨振宁的肯定,但同时也是一种不公平!

所以,在在爱因斯坦之后“群雄争霸”的物理学界,如果要选出一名代表人物,杨振宁的机会还是比较大的,他取得的成就配得上旗手的称号!

您觉得呢?


宇宙探索


二十世纪的物理学,是从两个方面发生革命性变化的。

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对经典力学进行了革命性变革,这种变革主要是时空观的变革,洛伦兹变换取代了伽利略变换;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取代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使经典的天体力学拓展为了宏大的宇宙学,霍金横空出世。

普朗克、波尔、德布罗意、薛定谔、海森堡、狄拉克等创立的量子力学。量子力学不再沿用传统的拉普拉斯决定论,而是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去认识研究微观粒子,用几率波为基础的薛定谔方程描述粒子的运动;测不准原理成为量子力学的基础。

这之后,李政道、杨振宁、吴健雄三位华裔美籍物理学家,某种程度上还有前苏联物理学家朗道,对量子力学中的宇称守恒定律提出了质疑,就是宇称在强相互作用下守恒,但在弱相互作用下是否守恒呢?实验主要是由吴健雄来做的,实验证明:宇称在弱相互作用下不守恒,宇称失效。

李政道、杨振宁、吴健雄三位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状。

那么,这三位物理学家,到底哪位该是所谓的物理学旗手呢?他们又如何去引领狄拉克、海森堡、朗道、福克等等一流的物理学家呢?而且,搞基本粒子的和搞时空引力理论的,虽然同属物理学,但几乎是两个领域。当年,美国记者采访美国的氢弹之父泰勒,让泰勒谈谈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看法,泰勒不客气地回答:爱因斯坦教授研究了一辈子四维空间,还搞不清楚,我又怎么能知道呢?

所以,二十世纪的物理学大厦,不是某一个或某几个物理学家建筑而成的,是一大批优秀的物理学家集体努力的结果,这个名单很长。

谈到贡献,钱学森等老前辈贡献应该不小吧?如果他们去争取诺贝尔奖,未必没有可能;只是那样的话,中国还有两弹一星吗?这,恐怕才是一个民族能获得的最高奖励!


经济相对论580


用自己粗鲁肮脏的话语去辱骂一个世界公认,得到多人国家领导接见,伟大物理学家来表现自己所谓的爱国情怀真的是可笑。以为自己站在了正义的一方,从来不去了解,不去探索,不去发现,张口就喷,不尊重人才,不尊重知识,已然成为科学思想传播的阻力。还想说几点:1.理论物理和应用型物理不太一样。2.杨的身世,活不过文革结束。3.恋爱完全自由,既然没有强迫,你在这儿喷毛线4.真的建议好好查查杨做的贡献,比你大的不是一星半点。5.从网友对待杨老的态度可以知道,中国要想成为科技强国,还任重道远。6.喷子喷我的我不会回复你,直接删你的评论,我发现愚昧无知的人怎么样都很难改变,或许这就是愚昧的原因,不懂得锐化自己,在钝化自我中洋洋得意。


假猪谈天下


不知道就承认,但不能乱喷。以网上言论,中国的科学家根本没有值得尊重,所谓的尊重教育,尊重科技,我们连囗头上都做不到。你不尊重就不尊重,但不要肆意践踏,谩骂呀!

连国际上都承认的东西,在国内网络上的喷子却。。。这说明普通的国民连最起码的科学素养意识都没有,尊重科学,尊重人才,这就是吗?居然把对科学家的乱喷当作自己的本事,还洋洋自得。

担忧这种思想已经根植于普通民众的意识深处,都怀疑某些人把科学与娱乐圈一样看待,甚至还不如,科学的价值在他们心里啥都不是,他们认为娱乐圈的明星才更能体现价值!

看了网评,差点三观。。。

我们不要把科学的精华理论普及大众,但起码的科普之路任重而道远。

仅凭网络上乱喷,能喷出国家的强大吗?


南雷霆峰


这是提问人的很扯淡的说法,学界并无此论!

杨振宁和爱因斯坦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人物。爱因斯坦开创的是物理学的一个崭新的天地,是相对论学说的创立人,物理学史上只有牛顿可以比肩。杨振宁只是发现了一种基本粒子,当然也是个不简单的,也是一流的物理学家才能干的事,但远远不够爱因斯坦的级别。

我们不要被诺贝尔奖忽悠了,即便是诺奖得主分量也是不一样的,未必可以平起平坐。即便没有获得诺奖,也可能是一流科学家。

有的人可能因为杨振宁是华人,带有某种感情色彩。但学术就是学术,不能被感情左右。

希望以后不再看到头条推出这样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