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都是哪二十四部歷史?全在這裡了

我們經常會聽人提起“二十四史”,那麼,“二十四史”都是哪二十四部歷史呢?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代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由於《史記》的寫法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式的歷史寫作手法,故將和《史記》一樣用紀傳體寫作的史書稱“正史”,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約前2550年),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

二十四史都是哪二十四部歷史?全在這裡了

1.《史記》(西漢·司馬遷著,130卷)

《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太史公是我國古代官方史料的專職記錄者,由西漢武帝時期設立的官職名稱,因司馬遷曾任太史公,故《史記》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開始,“史記”由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名。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作者司馬遷,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人。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大約卒於漢武帝徵和三年。

2.《漢書》(東漢·班固著,100卷)

繼司馬遷撰寫《史記》之後,班固撰寫了《漢書》。班固,字孟堅,扶風安陵人,生於東漢光武帝建武八年,卒於漢和帝永元四年。《漢書》是在班固之父班彪所作《後傳》的基礎上完成的,又稱《前漢書》,記載了上起西漢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事,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和帝永元元年,班固隨從車騎將軍竇憲出擊匈奴,參預謀議。後因事入獄,永元四年死在獄中。那時《漢書》還有八表和《天文志》沒有寫成,漢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補作,馬續協助班昭作了《天文志》。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絕無僅有的女作者。

3.《後漢書》(南朝宋·范曄著,120卷)

《後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作者范曄,字蔚宗,順陽郡(今河南淅川)人,南朝宋官員、史學家、文學家,東晉安北將軍範汪曾孫、豫章太守範寧之孫、侍中範泰之子。

4.《三國志》(西晉·陳壽著,65卷)

《三國志》,六十五卷,包括《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主要記載魏、蜀、吳三國時期的歷史,是一部紀傳體國別史。

作者陳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生於漢後主劉禪建興十一年(233年),死於晉惠帝元康七年(297年)。

5.《晉書》(唐·房玄齡等著,130卷)

《晉書》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記載了從司馬懿開始到晉恭帝元熙二年為止,包括西晉和東晉的歷史,並用“載記”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國割據政權的興亡。

唐太宗李世民非常重視史書的撰修工作,且對晉史極為苛刻,曾多次對當時晉代的相關史料提出過批評,因此撰寫一部系統、完整、旨趣較高的晉史,是唐太宗的一大心願。貞觀二十年他下詔讓房玄齡、褚遂良、許敬宗擔任監修,組織編寫《晉書》。

6.《宋書》(南朝梁·沈約著,100卷)

《宋書》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南朝劉宋王朝自劉裕建基至劉準前後六十年的史實,全書一百卷,紀十卷,志三十卷,列傳六十卷。

作者沈約,字休文,吳興郡武康縣(今浙江德清縣)人。南朝梁開國功臣,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

7.《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著,59卷)

《南齊書》記述南朝蕭齊王朝自齊高帝建元元年至齊和帝中興二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現存關於南齊最早的紀傳體斷代史。原名《齊書》,至宋代為區別於李百藥所著《北齊書》,改稱為《南齊書》。

作者蕭子顯,字景陽,南朝歷史學家、文學家。出身皇族,博學多識,長於寫作,又是自齊入梁的貴族人物,對南齊許多史事、王室情況是熟悉的或是親自經歷過的,加之梁朝取代南齊,未經重大戰亂,許多圖書文籍得以保存,都為蕭子顯撰著史書提供了有利條件。

8.《梁書》(唐·姚思廉著,56卷)

《梁書》記載自梁武帝蕭衍建國至梁敬帝蕭方智亡國共五十六年間的歷史,是姚察及其子姚思廉兩代人辛勤撰寫完成的。

姚察,字伯審,吳興武康人,南朝歷史學家。歷經梁、陳、隋三朝,於陳朝任秘書監、領大著作、吏部尚書等職,於隋朝任秘書丞。入隋後於文帝開皇九年又受命編撰梁、陳兩代歷史,未竟而卒。臨終時遺命,囑其子姚思廉繼續完成撰史工作。

姚思廉,字簡之,姚思廉在撰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其父已完成的史著舊稿。自貞觀三年至貞觀十年,歷時七年最終完成了《梁書》與《陳書》的撰寫工作。

9.《陳書》(唐·姚思廉著,36卷)

《陳書》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著作,記載了自陳武帝陳霸先即位至陳後主陳叔寶被隋文帝滅國前後三十三年間的史事,與《梁書》一樣,也是由姚察及其子姚思廉兩代人撰寫的。

《陳書》中的帝紀六卷,列傳三十卷,共三十六卷,無表志。

10.《魏書》(北齊·魏收著,130卷)

《魏書》記載了鮮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東魏被北齊取代這一階段的歷史,一百二十四卷,其中本紀十二卷,列傳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因有些紀、列傳和志篇幅過長,又分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實共一百三十卷。

作者魏收,北齊鉅鹿下曲陽人,字伯起,小字佛助。

11.《北齊書》(唐·李百藥著,50卷)

《北齊書》本名《齊書》,宋時才加一“北”字而成今名。實際記載了從高歡起兵到北齊滅亡前後約八十年的歷史,集中反映了東魏、北齊王朝的盛衰興亡。

作者李百藥,字重規,定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出身仕宦之家。貞觀二十二年卒,享年八十四歲。

12.《周書》(唐·令狐德芬等著,50卷)

《周書》,實際上記載了從公元534年東、西魏分裂到楊堅代周為止四十八年的西魏、北周的歷史。五十卷,其中本紀八卷,列傳四十二卷。唐令孤德芬主編,參加編寫的有岑文本和崔仁師。

13.《隋書》(唐·魏徵等著,85卷)

《隋書》,記載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至隋恭帝義寧二年(618年)共38年曆史。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紀五卷,列傳五十卷,志三十卷。

本書由多人共同編撰,分為兩階段成書,從草創到全部修完共歷時三十五年。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令狐德芬提出修梁、陳、北齊、北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議。次年,唐朝廷明史臣編修,但數年過後,仍未成書。貞觀三年(公元629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徵“總知其務”,並主編《隋書》。

14.《南史》(唐·李延壽著,80卷)

《南史》,記載自南朝宋武帝劉裕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止於陳後主陳叔寶禎明三年(公元589年),記述南朝宋、齊、梁、陳四代一百七十年的歷史。

《南史》與《北史》為姊妹篇,是由李大師及其子李延壽兩代人編撰完成的。

李大師(公元570年-628年),相州(今河南安陽)人,南朝末期由隋入唐的歷史學家。

李延壽,字遐齡,生卒年不詳,唐初歷史學家,曾任崇賢館學士,官至符璽郎。

15.《北史》(唐·李延壽著,100卷)

《北史》,記載北朝從公元386年到618年,魏、齊(包括東魏)、周(包括西魏)、隋四個封建政權共二百三十三年的歷史,與《南史》為姊妹篇。

作者李延壽,唐初相州(今河南安陽)人,歷史學家,曾任崇賢館學士,官至符璽郎。

16.《舊唐書》(後晉·劉昫等著,200卷)

《舊唐書》,原名《唐書》,宋代歐陽修、宋祁等編寫的《新唐書》問世後,才改稱《舊唐書》,是現存最早的系統記錄唐代歷史的一部史籍,記載了整個唐朝近300年的歷史。

《舊唐書》共二百卷,包括本紀二十卷,志三十卷,列傳一百五十卷。

作者劉昫,字耀遠,涿州歸義(今屬河北雄縣)人,五代時期歷史學家,後晉政治家。後唐莊宗時任太常博士、翰林學士。後晉時,官至司空、平章事。

17.《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著,225卷)

《新唐書》,北宋時期宋祁、歐陽修、範鎮、呂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記載唐朝歷史的紀傳體史書,共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紀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傳一百五十卷。

《新唐書》於《舊唐書》相比,作者對志下了一番功夫,增加了以前各史所沒有的《儀衛志》、《兵志》。

18.《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著,150卷)

《舊五代史》,記載了從公元907年朱溫代唐稱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的五十三年間大規模分裂割據時期的歷史。中原地區相繼出現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過吳、南唐、吳越、楚、閩、南漢、前蜀、後蜀、南平、北漢等十個小國,周邊地區還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項、南詔、于闐、東丹等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習慣上稱之為“五代十國”。

全書一百五十卷,包括本紀六十一卷,列傳七十七卷,志十二卷,另有目錄兩卷。原名《五代史》,為區別於歐陽修的《新五代史》,改稱《舊五代史》。

《舊五代史》由薛居正監修,盧多遜、李九齡等同修。

19.《新五代史》(宋·歐陽修著,74卷)

《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記》,是唐代設館修史以後唯一的私人修正史。

作者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著名的史學家,奉命和宋祁領銜編撰《新唐書》。

《新五代史》全書七十四卷,包括本紀十二卷、列傳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世家年譜十一卷、四夷附錄四卷,與《舊五代史》一致,記載了五代十國五十三年間的歷史。

20.《宋史》(元·脫脫等著,496卷)

《宋史》,是一部記載兩宋歷史的紀傳體史書,撰修於元朝末年。元順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下令修遼、金、宋三史。鐵木兒塔識、賀惟一、張起巖、歐陽玄等七人任總裁官,還有史官斡玉倫徒、於文傳、貢師道等23人,脫脫於至正四年五月(1344年)辭職,中書右丞相阿魯圖繼任,阿魯圖雖名為都總裁,但不諳漢字。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成書,只用了兩年半的時間。

主要作者蔑裡乞·脫脫,亦作托克托,亦作脫脫帖木兒,蔑裡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兒乞人 脫脫幼養於伯顏家,從浦江吳直方學。

21.《遼史》(元·脫脫等著,116卷)

《遼史》,記載了我國古代契丹族建立的遼朝二百多年的歷史,併兼載遼立國以前契丹的狀況,以及遼滅亡後耶律大石所建西遼的概況,是研究遼和契丹、西遼的重要史籍。撰成於元代,全書一百一十六卷,包括本紀三十卷,志三十二卷,表八卷,列傳四十五卷,國語解一卷。

22.《金史》(元·脫脫等著,135卷)

《金史》,記載了金朝的始末。撰成於元代,全書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本紀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傳七十三卷,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興衰始末的重要史籍。

23.《元史》(明·宋濂等著,210卷)

《元史》,系統記載元朝興亡過程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成書於明朝初年。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視修史工作,他即位的當年,即元朝北返蒙古高原的當年,1368年,便下詔編修《元史》。洪武二年,以宋濂、王為裁等十六人為纂修,開史局於南京天界寺,進行編寫。全書共二百一十卷。

作者宋濂,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別號龍門子、玄真遁叟等,漢族。祖籍金華潛溪(今浙江義烏),後遷居金華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啟、劉伯溫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為“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為太史公、宋龍門。

24.《明史》(清·張廷玉等著,332卷)

《明史》,是一部紀傳體明代史,記載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檢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歷史。

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以徐元文為監修,開始纂修明史。於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最後定稿,進呈刊刻。從第一次開館至最後定稿刊刻,前後經過九十多年,是官修史書歷時最長的一部。

主要作者張廷玉,字衡臣,號硯齋, 安徽桐城人。清朝傑出政治家,大學士張英次子。

1921年,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下令將《新元史》列入正史,與“二十四史”合稱為“二十五史”,而多數地方不將《新元史》列入,而改將《清史稿》列為“二十五史”之一,如果將兩書都列入正史,則形成了“二十六史”,但最為我們所熟知的還是“二十四史”的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