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说过:道德只是低等人群体用来阻碍高等人的虚构事物。如何反驳?

刘燕媚


道德就是按道而得。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道德,只是人为定义。因为各种理想道德定义不同,人类社会,不同国家之间才有冲突。


寿仙336


题主你可真逗,不管尼采说什么,你反驳他干嘛?

第一,尼采长期精神失常,最后去世大概率与此病有关,对他不依不饶,岂不让人说是欺负病人;而且,跟病人较真儿,倒显得自己也不正常了。

第二,对尼采说过的上面的话,在外国,没几个严肃的学者认真看待过。当然不是没有叫好的人,有,比如海德格尔。至于反驳,已经有很著名的哲学家痛斥过了。

一,尼采确实是个病人。

他1844年出生,在大学里,曾经在研究古典和语言学方面才华出众。1869年,大学还没毕业,巴泽尔大学就给他提供了一个语言学教授的职位,他接受了,这年他25岁。

不过,到任以后,尼采就因病长期休假,断断续续休了10年。1879年,不知道是因为自己实在干不了了还是学校受不了了,尼采从大学退职。

又过了七八年,尼采彻底精神失常了,直到去世。

二,尼采“出彩”在哪里。

如前所说,尼采确有才华出众之处。

也如前所说,这主要表现在他在古典研究和语言学方面。这些方面,更直接地涉及艺术和美学。

尼采的第一部著作,是《悲剧的诞生》,德文原文的名称是《悲剧从音乐精神中诞生》,写于1872年,他28岁的时候。

这部书里,显示出他受到了叔本华文艺思想和瓦格纳的影响——书的扉页上,写着“致瓦格纳”的字样,就是向瓦格纳致敬。

这部书中,不能不说有其精彩之处,但因为确实属于艺术和美学领域,与本题目无关,不遑论及。

1883以后,尼采写了《扎拉图斯拉如是说》;1886年写了《善恶的彼岸》;1887年写了《道德的世系》。这三部书,被认为是其与哲学有关的著作。

他去世后,由他妹妹为主,在1990年以后,整理出版了书信集。

三,尼采伦理学的核心是什么。

尼采,和他的“精神教父”叔本华一样,在哲学上,没什么建树,说彻底一点,是毫无建树。

正如罗素所说:尼采“在本体论和认识论方面没创造任何新的专门理论;他之重要首先是在伦理学方面”。

尼采的伦理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是与其从叔本华那里传承而来的“意志第一”学说相关的,“意志第一”是其伦理学的基础,从而也成为其伦理学的核心观点。

第二,尼采不是主张不要“道德”,他蔑视、贬低、攻击是普罗大众的道德,推崇的是贵族即“超人”的“美德”。

第三,还必须要说的是,尼采对于普罗大众道德的诅咒,是与不厌其烦地痛骂妇女和攻击基督教掺合在一起的。

四,尼采伦理观点的本质是什么。

尼采在《善恶的彼岸》这部书里,采用了一种“逆理悖论”的陈述方式,力图以此让读者震惊,从而接受他的“善恶观”。

他说,他是喜欢“恶”而不喜欢“善”的。通常,人们认为,对自己正当的,对别人也就正当;不愿意别人做的事,自己也不要做——插上一句,这很像中国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尼采说,“这些话,令我对此种庸俗感到憎恶”。

他说,这些都是传统美德,与之相反的真正美德,不是人人都可以具有的。这种美德不是叫人谨慎;它把具备它的人同其他人隔开;它敌视秩序,加害于劣等人。高等人必须对庶民开战,因为四面八方都是些庸碌之辈携起手来,图谋当主人。他说:“一切纵容、软化、和把‘民众’或‘妇女’举在前面的事情,都对普选制——也就是‘劣民’统治——起有利的作用。”

尼采又把这种普罗大众的道德,与基督教联系在一起,统称为“奴隶道德”。他说,希望看到他所谓的“高贵”人代替基督教圣徒的地位。“高贵”人绝不是普遍类型的人,而是有统治权的贵族;“高贵”人会干的出残忍的事情,有时也会干得出庸俗眼光认为是犯罪的事情;“高贵”人会学会牺牲多数人,学会实行严酷的纪律,学会在战争中施展暴虐和狡猾。

总之,“高贵”人会认识到残忍在贵族优越性里的作用——“几乎我们称作‘高等教养’的一切东西,都以残忍性的崇高化和强化为基础。”“高贵”人本质上是权力意志的化身。

看到了吧,尼采不全面否定道德,只否定适用于绝大多数人的道德,而鼓吹一种任凭极少数人对绝大多数人残忍和统治的道德。

五,尼采伦理学不值得反驳。

还得引用罗素的话。他说——

“对尼采的学说我们应该报什么看法呢?这种学说有多大真实性呢?有几分用处吗?里面有点什么客观东西吗?它仅仅是一个病人的权力幻想吗?”

他接着解答说——

“不可否认,尼采向来虽然没在专门哲学家中间、却在有文学和艺术修养的人中间起了很大影响。……假如他的思想只是一种疾病的症候,这疾病在现代世界里一定流行得很。”

罗素说,对于许多仅仅是尼采自大狂的东西,“一定不要理它”。尼采的目标,唯一行得通的,“就是像法西斯党或纳粹那样的组织”。

罗素说:“我厌恶尼采,是因为他喜欢冥想痛苦,因为他把自负升格为一种义务,因为他最钦佩的人是一些征服者,这些人的光荣就在于有叫人死掉的聪明”。

罗素说,有一些人是明显地站在世界大多数人一边的,而叔本华和尼采,则是恬不知耻地站在奴役大多数人的极少数人一边。

这种极少数人,就是后来的希特勒和纳粹。看看希特勒的《我的奋斗》,其中基本来自尼采的思想,来自其的表达方式,也太多了。

如上述及,还有必要对尼采说过的话反驳吗?

需要反驳的,倒是国内某些为了卖书,把尼采吹的天花乱坠,犹如天使一般的无良机构和人士。


一老沈一


尼采的意思是说:低等级的人才有道德,高等级的人是不需要道德。

他这么说,很明显,他肯定是没有道德感的。他自以为他自己是个所谓的高等级人,所以不需要道德感。

可是,连道德感都没有的,有什么资格做人呢?

尼采这货懂得了一点点,就以为自己很高明了。其实他的哲学造诣最多只具有二年级水平:

一年级的~懂得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二年级的~懂辩证法,

三年级的~懂得多样性,

四年级的~懂系统论,

五年级的~懂平衡、中庸,

六年级的~勇敢地进取,

七年级的~有永恒之心,有无尽的爱心,

哲学包含的内容是如此广大,尼采这货又懂得了多少呢?其实,他什么都不懂。他如何定位自己的位置呢?他有凭什么标准区分高等级人和低等级人呢?

他的水平真的很差劲了,分明就是井底之蛙!怎么能在各位公知、小编前“班门弄斧”呢?

他的境界最多评个低等级人。可惜的是,他连道德感都没有,哪资格做什么低等级人呢!

尼采这货只配和畜牲为伍,就是个畜牲!


hjyi88


尼采境意为,凡取用约束大小是道德非道德条例者为私,私认可为不德不善,便离道已,老子道德经总纲深意:无为:而制天下莫不从。其实尼采心灵境界已脱俗超越。



無相公钦羲圖和爲


尼采之语直白。其实道德是人在一定社会结构中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言行遵循。本是人们相互尊重、相互方便、相互生存的基本言行规范。它没有强制性。有强制性是有统治存在后(如家长、族长、社长及元脑等)为维护统治者利益,强加的统治者意志。目的是愚使和驱使被统治者服从统治。凡统治者强加的意志都不是道德,因强加本身是不道德的。


张昌顺223


哲学面对的都是些“最基本的形而上学”的问题,哲学家的所论所述只是“可能性”罢了,并非代表现实的“真实”。[呲牙][大笑][笑哭]


众人昭昭吾独昏昏


首先道德是一种行为,起源非理性,而不是理性,他的根源在于人们对于欲望产生的行为。其次道德并不是约束,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其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再次,道德是一种人的精神追求,一种源自内心“美”的不完善的现实反映。

再说回来,尼采,我个人理解,尼采的虚无主义近乎无解,但并不是无纰漏。关于尼采道德观的反驳个人稍微阐述下

1-“高等人”和“低等人”这里指的是哲学思辨能力,在当时德国算是比较发达先进,即使如此并不是所有人具备这种能力,他以此作为分类标准,这里的“低等人”严格意义上是活在通俗道德下,“高等人”遵守理性的哲学思辨思维,所以通俗道德不在他们左右的范围内。即便如此也不能否认感性和通俗道德的存在,感性是源于对理性不完善的模仿,通俗道德本是对欲望的公共约束,而公共约束并非个人意志所决定,而是当时的历史与人文种种条件相互约束形成

2-我个人认为道德是一种对内心“美”的一种现实反映。一切道德具有指向性,高等人(暂时理解为发展更好的人)和低等人是个比较关系,这种比较一定是基于一个商进行比较,这种商存在指向性,所以才有高低之分,既然有指向性并能进行区别高低,这种指向本身就是一种基于“美”的判断,而道德是“美”的一种现实反映。所以当提到这个“高等人”“低等人”概念时,本身就是一种基于“美”的价值取向判断,其中包含了道德


挪威森林里的猎人


道德只能建立在公平正义的天平上,否则只是一声叹息……


再回首1855433


那我请问你们一个个什么又叫做人性呢?


精气神之蓝莲花


高等人,你怎么会为一个高等人呢?我没听说过,一个违背宇宙法則法規的人会成为高等人无德又无善,沒有德行之人是升华,还是堕落,那么这高等人是如何产生的呢?从地獄里走出耒的,你今生做人的资格都不够,连最简单的六道轮回都不知道,还谈什么高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