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重的排溼穴位在哪?

用戶59233502361


先不談穴位,我們先來看溼是從何而來?

肺為水之上源,脾主運化利水滲溼,腎主水,一般來說溼氣重與這三髒有關,需要具體看情況。但溼又以脾最為密切,所以需要首先考慮脾經上的穴位,比如陰陵泉三陰交,地機穴(這三個穴位治療下肢水腫,效果非常明顯)。

有的人比如脾虛,不能運化水溼,也能造成溼氣重,所以這些人需要經常按揉脾經的母穴大都穴。

個人見解,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堅吃不懈1


第一個排溼口——腋下

腋窩的極泉穴是心經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臟的鬱火毒素,應常常去按揉,以疏通這口井。

第二個排溼口——肘窩

當你出現咽喉腫痛、痰黃氣喘、咳嗽咳血、心煩心熱、口腔潰瘍、失眠多夢等問題,可以在肘窩的位置連續拍打5~10分鐘。每一到兩週一次,可保這口排汙井的通暢,排出心肺毒素。

第三個排溼口——膝窩

膝窩又稱膕窩,在窩的中心點上,有一個重要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溼通道,而委中穴便是這個通道上的排汙口。所以平時可拍打此處5~10分鐘至淤斑痧點顯出,每一至兩週拍打一次。

第四個排溼口——陰陵泉

是脾經的合穴,從腳趾出發的脾經經氣再這兒往裡深入,可以健脾除溼。它在膝蓋下方,沿著小腿內側骨往上捋,向內轉彎時的凹陷,就是陰陵泉所在。

每天要用手 指按揉這裡,時間不拘,但要保證一天總共10分鐘以上。如果你體內有脾溼,按這裡會疼,但是堅持按揉,你會發現疼痛在逐漸減輕,說明你的脾溼在好轉。


第五個排溼口——足三里

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溼當然也少不了它。刺激的最好方法是艾灸。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溼氣的,如果溼氣多了運化不出去,就會變成痰飲。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生痰的問題就要健脾,而每天堅持多揉陰陵泉穴就好。

第六個排溼口——承山穴

是最有效的祛除人體溼氣的穴位,大多數人,只要輕輕一按他的承山穴,都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這都是因為體內有溼的緣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時間後,我們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就是膀胱經的陽氣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溼邪,正隨著上升的陽氣向外發散。



蔡笑英


百病多為痰溼作祟!溼氣是很多慢性病和疑難雜症的根源!

溼性重濁,喜下注,易引起各種慢性炎症,尤其是婦科炎症,溼氣大的最大表現:“身重如裹”,也就是身體發沉,人很疲累,大多數人有如圖的表現:



中醫認為自然界中氣候潮溼、脾胃不好化溼,喜食肉類等肥甘食品等是溼氣的來源,溼邪過重則易傷陽氣,陽氣不足,體內動力就不足,水溼分佈和排除更受影響!

體內除溼之穴大多在脾經胃經之上!


一,最好的是胃經上的豐隆穴!除溼化痰,利溼健脾,排溼去濁!

二,推薦脾經上的三陰交穴,尤其是女性用除溼,效果更佳。肝,脾,腎三條陰經交匯於三陰交,所以加強了它的健脾利溼效果。

三,推薦脾經上的陰陵泉。一聽名字就能感到陰冷,它也是一個祛溼排毒化痰的好穴位!

四,最後是個大招,敲打脾經!溼氣大的人多脾虛,溼困脾,脾虛生溼,惡性循環,所以敲打脾經很重要!

另外,學習一個飲食小偏方,更利於排溼,

薏仁米和紅小豆煮水或熬粥!


我愛四葉草的小幸運


要想祛除體內溼氣,並不一定非得藥物治療。要知道,我們人體可是有諸多穴位,沒有時間做艾灸,時常按摩,長久堅持,幫你輕鬆除去身體濁重溼氣,重新恢復神清氣爽。

保健第一要穴——足三里

足三里是個強身健體的大穴,此穴多氣多血,主後天之氣。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足三里穴屬於胃經合穴,所以對這個穴位進行刺激能夠起到利溼的作用。

女人保養大穴——三陰交

三陰交為足三陰經(肝、脾、腎)的交會穴,常按此穴可調補肝、脾、腎三經氣血,健脾和胃,調補肝腎,行氣活血,疏經通絡的功效。大家都知道男屬陽女屬陰,因此,除了這些作用外,三陰交還對女性有著特殊的意義。女人只要氣血足,那些統稱為月經不調,子宮卵巢的疾病都會消失,隨之長斑、痘痘、皺紋也會得到很大的改善,一定要堅持才能收到效果。

保健功效最強的補穴——關元穴

關元穴俗稱“丹田”,是人體元氣的生髮之穴也是人體保健功效最強的補穴,元氣可以理解為生命精氣,補充元氣就離不開關元穴。關元穴有培腎固本、補氣回陽、清熱利溼、培補元氣、導赤通淋作用。每天花上一點時間堅持按摩,就具有增強體質以及延長壽命的效果。

(注意:按摩關元穴時有很多禁忌,女性按摩關元穴要注意下腹部的不適,患有婦科疾病時則可以多進行按摩,但是腹部有腫瘤疾病的,則要觀察按摩後的身體情況,如果按摩了關元穴後身體不適,可前往醫院做該部位的檢查。)


健識局


大雪寒氣最重,養生以保暖為主。進入12月,大雪節氣已悄然而至,盼望瑞雪兆豐年的這一天快些到來。我國古代將大雪分為三候:一候鵑鷗不嗚;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這是說此時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再嗚叫了;由於此時是陰氣最盛時期。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性黏濁,如油入面。”溼與寒在一起叫寒溼,與熱在一起叫溼熱,與風在一起叫風溼,與暑在一起就是暑溼。溼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藥品都如同隔靴搔癢,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溼邪、痰溼有關。

身體溼氣重 這幾個穴位幫你“排溼毒”

  1、腋窩

  腋下腋窩的極泉穴是心經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臟的鬱火毒素,應常常去按揉,以疏通這口井。

  2、肘窩

  當你出現咽喉腫痛、痰黃氣喘、咳嗽咳血、心煩心熱、口腔潰瘍、失眠多夢等問題,可以在肘窩的位置連續拍打5~10分鐘,會出現青、紅、紫、黑等不同顏色的毒素反應物。每一到兩週一次,可保這口排汙井的通暢,排出心肺毒素。

  3、膝窩

  膝窩又稱膕窩,在窩的中心點上,有一個重要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溼通道,而委中穴便是這個通道上的排汙口,如果這裡不通暢,溼氣排不出去,可能會導致關節炎。平時可拍打此處5~10分鐘至淤斑痧點顯出,每一至兩週拍打一次。

  4、承山穴

  承山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上,位於小腿肚子下方正當中)是除去人體溼氣的最佳的穴道,其成效跟薏米紅豆粥有異曲同工之妙。

  取穴:直立,兩手上舉按著牆壁,足尖著地,在腓腸下部出現人字陷紋,當人字尖下取穴。

  顧名思義,承山就是承受一座山,山,就是我們的人體,人站著的時辰,小腿肚子會緊張,承山穴道置減小腹的要領是筋、骨、肉的一個紐結,是最直接的受力點。山,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我們承受的壓力。當碰到潮溼或壓力時,按壓承山,它都會幫我們負擔壓力,緩解委頓。

  揉按承山時,開首隻能輕輕地按、輕輕地揉,以感覺到酸脹微痛為宜,逐步地可以加劇伎倆,在能保障成效的情況下,應該只管即便把痛苦悲傷減到最小。也能夠在每一天早上睡醒時,將兩腿伸到床外,讓承山穴恰恰擱在床沿上,兩腿左右晃動,以推拿承山穴。

  按承山穴,都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這都是因為體內有溼的緣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時間後,我們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就是膀胱經上的陽氣在起效用了,身上的溼邪,正跟著微微升高的身體的溫度向外逃逸。

  5、陰陵泉

  是脾經的合穴,從腳趾出發的脾經經氣再這兒往裡深入,可以健脾除溼。它在膝蓋下方,沿著小腿內側骨往上捋,向內轉彎時的凹陷,就是陰陵泉所在。

  取穴:正坐屈膝或仰臥位,在脛骨內側髁後下方約脛骨粗隆下緣平齊處取穴。

  每天用手指按揉這裡,時間不拘,空閒的時候就可以,但要保證一天總共10分鐘以上。如果你體內有脾溼,按這裡會疼,但是堅持按揉,你會發現疼痛再逐漸減輕,說明你的脾溼在好轉。

  6、足三里

  取穴:用手從膝蓋正中往下摸取脛骨粗隆,在脛骨粗隆外下緣直下1寸處是穴。

  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溼當然也少不了它。刺激的最好方法是艾灸。每天睡覺前用艾條灸,可以協助陰陵泉祛溼。該穴是一個祛溼的要穴,而人體溼氣大就容易滋生細菌,引起水腫,以及各種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溼氣的,如果溼氣多了運化不出去,就會變成痰飲。

  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生痰的問題就要健脾,而每天堅持多揉陰陵泉穴就好。操作方法:空閒的時候按揉陰陵泉,一天要保證10分鐘。晚上睡覺前,用艾條灸兩側足三里3-5分鐘,最好灸之前先按陰陵泉1-2分鐘。

  7、豐隆穴

  取穴:正坐屈膝或仰臥位,在條口穴後方1橫指取穴,約當犢鼻與解溪的中點處。

  配合足三里按摩豐隆穴可以祛溼化痰,豐隆,象聲,轟隆打雷。長期堅持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濁溼像打雷下雨一樣排出去。從腿的外側找到膝眼和外踝這兩個點,連成一條線,然後取這條線的中點,接下來找到腿上的脛骨,脛骨前緣外側1.5寸,大約是你兩指的寬度,和剛才那個中點平齊,在附近壓按,最感痠麻沉重或者痛感明顯的地方,就是豐隆穴,每天按壓3分鐘左右。

  8、中脘穴

  取穴:仰臥位,於胸劍聯合至臍中連線的中點處取穴。

  任脈的地部經水由此向下而行,聚集及傳導地部水液,寒則補之留針或多灸,熱則瀉針出氣。

  

怎樣判斷體內是不是有溼氣

  1、看大便

  a)如果大便不成形,持久便溏,必然體內有溼。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後總會有一些粘在搪瓷馬桶上,很難衝下去,這也是體內有溼的一種表現,因為溼氣有黏膩的獨特之處。儒醫裡講,脾虛則便溏。持久以肉類為食為主,葷素配搭不合理的人,危險的是脾胃,脾是運化水溼的,脾受到危險,水溼不能完全運化,就在身板內聚集。所以,大便不成形象徵著脾虛,也象徵著體內有溼氣。

  b)如未便於察看搪瓷馬桶,也可以看手紙。大便正常的話,一張手紙就擦乾淨了。但體內有溼的人,一張手紙是不夠用的,患上多用幾張才行。

  c)看大便的色彩: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的、圓柱體香蕉形的,很暢達,若是青色的、綠色的,而且成形的也少,溼邪內鬱。

  d)如果有糞便乾燥,並且解出來的大便不成形,那說明體內的溼氣已很重很重了,溼氣的黏膩性讓大便停留在腸內,久而久之,糞毒入血,百病叢生。

  2、如果你每一天早上7點該睡醒的時辰還覺患上很困,覺患上頭上有種東西纏著,讓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覺患上身上有種東西在裹著,讓人懶得動彈,也能判斷自己體內溼氣很重。儒醫裡講“溼重如裹”,這種被包裹著的感覺就是身板對溼氣的感觸,彷彿穿戴一件洗過沒幹的襯衫似的那麼彆扭。

  3、看舌頭

  儒醫裡講: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狀況的。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乾溼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溼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溼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4、看指甲根部的月牙

  正常的月牙佔整個指甲蓋的1/5左右,如果遠遠不及1/5,那說明我們體內有寒,如果遠遠跨越1/5,那申明我們體內有熱。正常的月牙應該是奶白色的,越白越康健。每一個指甲的根部都有可能呈現月牙,但是,它們所表達的意義不一樣。一般來說,康健之人的大拇指以及中指應該呈現月牙。大拇指通於肺,中指通於心,這兩個指頭上的月牙正常,就說明我們的身板寒熱比力適中,不會有什麼大的康健問題;小指上一般沒有月牙,如果呈現月牙,說明腎中有熱。當然,也有人說:“我10個手指都沒有月牙。”這還區別對待,若是自小沒有,這說明你是寒性健康水平;如果因此前有現在沒有,那說明你體內寒氣較重,日常平凡需要多做祛溼的事情了。

看到這篇文章希望能帶給你幫助;更多健康養生常識希望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互動!

關注頭條號(健康會),獲取更多健康養生知識;健康需要的不僅是掌握解決困擾問題方法,還需要掌握正確方法後的堅持下去的毅力


神奇的穴位1


溼邪有以下幾個特點:

1.溼性重濁:重即沉重或重著,濁即穢濁。溼性重著,溼邪侵害人體後,多見頭昏且重如裹布帛,身體沉重如負重物和關節痠痛重著等。溼性穢濁,致病後,可出現分泌物及排洩物等穢濁不清的症狀,如肌膚瘡瘍,溼疹流水,帶下黃白量多腥穢,小便渾濁,痢下膿血等。

2.溼性粘滯:粘滯即粘膩阻滯。溼邪致病,在症狀上也可見苔膩難化,大便粘滯不爽,小便澀滯不利等症,在病程上往往較長,纏綿難愈,如著痺、溼溫、溼疹等。

3.溼為陰邪,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溼為陰邪,容易阻遏氣的正常運行,造成氣機不暢,而見胸悶脘痞,小便短澀,大便不爽等症。脾喜燥而惡溼,故溼邪尤易損傷脾陽,脾陽受困,運化不健,水溼不布,可見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大便稀溏,尿少,水腫等症。也就是說,外溼可導致內溼。

以下幾點祛溼的要點:

1祛溼重在溫脾陽

這是祛溼的核心動力來源,當灸脾的背俞穴脾俞,因背為陽,背俞穴擅長治療五臟之疾,髒亦為陽,故選脾俞灸之。

當然,還要結合患者具體情況。因脾陽與心陽,與腎陽密切相關,如果患者有心脾陽虛或脾腎陽虛時,當加灸心俞和腎俞。

2祛溼別忘健脾氣

脾主運化水溼,外溼日久,易困脾生內溼,所以要健脾氣,防且利內溼,此時要灸足太陰脾經合水穴陰陵泉,此穴功擅健脾利溼。

3祛溼要防聚溼生痰

溼邪日久,因其粘滯之性,多易聚溼生痰,此時只健脾,只利溼就不夠了,要加上化痰要穴——豐隆,建議用刮痧之法,可自上巨虛經豐隆刮至下巨虛。

4祛溼方向要向下引

因溼邪的特點有趨下性,所以症狀多在腹、陰部及下肢出現,應加入引經穴,如腹部有溼加隱白,陰部有溼加大敦,下肢正面加厲兌,下肢背面加至陰,下肢側面加足竅陰,當刺血。

5祛溼還要防溼熱

溼雖為陰邪,但因為粘滯,日久易生熱,加之當下為暑伏之時,易生溼,更易溼熱互結,且現代人缺少運動,一味靠外力祛溼,飲食肥甘厚味,易產內溼內熱,故很多少都不是單純的溼,而是溼熱,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一用艾灸


Angela緣


看了各位朋友的回答,說得都很到位。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注重祛溼,因為溼氣真的危害太大!



排溼穴位也有不少,那在這裡我給大家著重講一下排溼穴位的最佳——承山穴

承山穴是迄今為止去除困擾現代人健康的最大頑症——人體溼氣的最佳穴位。這是為什麼呢?承山在足太陽膀胱經上,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承山穴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壓力最多筋、骨、肉的集結之處,另一方面又是人體陽氣最盛的經脈的樞紐,所以,它能通過振奮太陽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溼氣。大多數人,只要輕輕一按他的承山穴,都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這都是因為體內有溼的緣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時間後,我們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就是膀胱經上的陽氣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溼邪,正隨著微微升高的體溫向外散逸。


承山穴是一個去溼氣的好穴位,那承山穴如何找?大家一起看看承山的準確位置圖吧!




承山穴位於小腿後面正中,委中與崑崙穴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的尖角凹陷處,就是承山穴的位置。



按壓承山穴,是要有講究的。按承山穴位的時,開頭只能輕輕地按,輕輕地揉,以感覺到酸脹微痛為宜,慢慢地,可以加重手法,千萬不要把別人或自己按得劇痛難忍。誰都怕疼,在能保障效果的情況下,咱們應該儘量把疼痛減少到最小。

在按揉承山穴時,如果有明顯的脹痛感,就表明體內有溼氣。這時不要顧慮,可以持續按揉承山穴。一段時間後,就會感覺身體微微發熱,因為膀胱經的陽氣開始起作用了——體內的溼邪,正在慢慢地排出。 有些人晚上睡覺或游泳時容易抽筋,這是因為身體受了寒溼邪氣。這時只需輕按承山穴,抽筋的症狀就會很快消失。


承山穴的作用

承山穴的最大功效就是排除人體溼氣,平時可以自己按揉承山穴,能運行經氣,達到調整經絡、氣血陰陽平衡的作用。

具體做法:承山穴按上去會比較痠痛,所以手法一定要輕柔,以感覺到酸、麻、腫、脹才會有效,然後再加重手法。每天可點按1-2次,每次10-20分鐘。需要注意的是 承山穴屬於足太陽膀胱經上的穴位,膀胱經一般每日的氣血流通最旺盛的時間是下午三到五時。此時按揉效果最好。

點按時由輕到重,力量均勻,用拔罐或刮痧也有一定的效果,不過拔罐、刮痧的力量不如點按集中。此外,也可以隨意站立,雙手在胸前環抱,腳跟稍稍抬起,重心要落在腳掌前三分之二處,這樣一來,受力部位正好是位於小腿肚子上的承山穴,也可起到按摩的作用。

承山穴是足太陽膀胱經上的重要穴位之一,也是治療小腿痙攣、腿部轉筋的常用穴位。

具體做法:每逢小腿抽筋時,可用大拇指旋轉按壓承山穴,按壓1分鐘,停30秒之後再按壓1分鐘,如此反覆進行,以病者能承受,且感到酸、麻感向膕窩、小腿、足底部發散或者局部脹滿為度,直至疼痛緩解或者消失。

小腿肚是人體重要的保健部位,中老年人尤其是心腦血管病人,平時踢踢小腿肚,不僅能使肌肉充分放鬆,還能夠提高心臟供血能力。

具體做法:一條腿站立,用另一條腿的腳面踢打站立腿的小腿肚上的承山穴。在踢打過程中可以加速、緩慢,再加速交替進行,以加強小腿肚肌肉的收縮能力,每次5-10分鐘即可。此外,跑步後也可以踢踢小腿肚,起到消除疲勞的作用。只不過老年朋友踢打小腿肚時間不宜過長,力道要適當,最好踢打時要扶著椅背、牆等,以免發生意外。



P.S. 當你腹痛時,也可用承山穴治療。方法如下:拇指先輕後重按壓承山穴,酸脹明顯時,再重按深壓,同時深吸氣一口,腹部隨著吸氣鼓起,到最大限度。保持大約半分鐘後,慢慢呼出氣,拇指隨氣的呼出,逐漸放鬆。最後將承山穴輕揉數次,即可止痛。

溼氣的危害已經越來越廣為人知,找到了排溼穴位,除了平時要多揉多按外,在生活習慣上也要做一些調整。

一、越懶越要運動

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二、飲食清淡適量

腸胃系統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衡飲食。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


三、避免環境帶來的溼氣

我們人體內產生溼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溼、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溼氣入侵體內。

日常生活中應留心下列事項:1.不要直接睡地板。2.潮溼下雨天減少外出。3.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溼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吹乾頭髮。4.房間內的溼氣如果很重,建議多開窗透氣。如果外界溼氣也很重,還可以打開風扇、空調,藉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四、妙用蔥、姜、蒜

蔥、姜、蒜不僅是家裡常用的調味料,還具有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例如我們可以嘗試在家裡煮一碗熱辣辣的薑湯,用薑湯的絕妙效用將體內的溼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後,病症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同樣適用於淋雨後預防感冒。

最後希望能給大家提供幫助及參考,祝健康平安🙏🏻🙏🏻🙏🏻


小陳說一說


祛溼中醫有不少辦法。中醫傳承已久,流傳下來的方法亦是相當的多,溼氣乃是脾臟受損引發,體內無法煉化排出,可通過健脾或是助力排溼!身體有1個“祛溼口”膝窩——委中穴此穴位位於咱們下肢,處於腿窩中心點,屬於膀胱經平時每次按捏幾分鐘即可,出現微熱就能停止了最大的作用就是排毒,亦是非常好的“祛溼口”,一到夏天這裡會相當溼是這由於這裡經常排溼氣出來,如果這裡也排溼失敗就會影響關節炎、腰痠背痛等疾病


飛躍超然


排溼方法:\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df29da055fff1b85d4a6fbe92e87d302\

輕養說


溼氣重經常便秘?每天按下手指,能通便祛溼 作為一枚資深溼氣重便秘黨,常因為怎麼祛溼氣而煩惱,因為溼氣重使得自己下身出現水腫,肚子一天天變胖、頭髮油膩,而且背上也經常冒痘痘、臉色也蠟黃蠟黃的。

有時候經常會連著好幾天都不上大號,而且即使上廁所,大便也是又硬又大,常常把肛門那裡撐破,出血.... 後來實在扛不住了,所以就帶電話問了有著幾十年從醫經驗的爺爺,之後爺爺就教了我手指按摩法,超級無敵管用的。體內溼氣重,經常便秘,大便乾燥,拉不出便便的寶寶們都可以學習!

下面和你們說下這按摩手指的方法,主要就是這6個穴位(具體位置見圖)

1、液門穴

位置:液門穴是手少陽三焦的常用腧穴之一,位於手背部,當第4、5指間,指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效果:可以使體內溼氣加快散去,改善便秘,便便通暢

2、商陽穴

位置:商陽穴位於人體的手食指末節橈側,距指甲角0.1寸 效果:能旺盛大腸經的氣血,調節消化道功能,加快,新陳代謝

3、陽谷穴

位置:在手腕尺側,當尺骨莖突與三角骨之間的凹陷中 效果:每天按可以通經絡,改善小腸功能,利水

4、合谷穴

位置: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效果:可以去除體內熱氣,降低燥度,使人少上火,讓便便不硬 當然這樣按摩穴位其實見效還是比較慢的,尤其是祛溼。所謂千寒易去,一溼難除。

想要更好的祛溼氣改善便秘,除了按摩穴位之外,平時可以喝點火麻荷葉酵液。其是由火麻仁、荷葉、茯苓、郁李仁等食材經過益生菌發酵製成的,所以中和了其藥性,性質溫,比較適合溼氣重、便秘以及脾胃虛的寶寶。 這個火麻荷葉也是爺爺無意當中看到的,還說食材用的也很好,祛溼效果應該不錯。

我當時喝了一個月不到,發現臉上和背上的痘痘開始消了,之前臉色發黃毛孔粗大、油膩的,現在化妝也比較少出油了,整個人看著有精神多了便秘也好了。

你要相信,生活處處有驚喜,像我每天會按摩穴位,加上喝火麻荷葉,二十幾天下了我居然瘦了8斤,小肚子都癟了,感覺整個人瘦了一圈。所以寶寶們還在等什麼?每天抽幾分鐘按摩走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