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华为加班文化,很好奇在华为工作的外国员工是否也存在过度加班?还是中国员工专利?

先生驾到


关于题主关注的问题,非常肯定的说,华为的还远员工也存在加班行为,这并不是其中国员工的专利。世界上有伟大的企业,但没有完美的企业,华为公司很伟大,但也存在不完美的地方。

就加班文化来说,不能简单的看其工作时间,要结合企业的管理模式、文化价值以及利益驱动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价。

对于大多数抱怨加班的员工来说,为什么?

一提到加班,很多朋友都会抱怨。可是为什么呢?结合我个人了解的实际情况简单总结如下:

1.加班占用了自己的私人时间,形成了工作于生活时间的矛盾。

不收人在工作之余有自己的生活和业余安排。或者是与朋友相聚、或者是参加一些兴趣活动,但是因为工作时间的占用,个人的业余时间越来越有限。这种时间的矛盾导致很多人出现情绪上的反感和工作行为上的排斥。甚至觉得自己因为工作放弃自己的个人时间有些不值。尤其加班还受到委屈或者不公平待遇的时候,更觉得委屈。

2.加班时间是自己工作价值继续和延伸,但所得到的回报不理想。

事实上确实存在这种现象,很多人加班,并没有按照劳动法所规定的标准享受利益回报。加班费用也少得可怜。本来就已经延长的劳动时间,其工作付出和心理压力较之原来变得更大,但是所得利益回报却比较少,甚至不如平时正常上班的所得。

这样的加班容易引起员工的排斥和反感。

3.被动加班多于主动加班

虽然,绝大多数企业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和管理模式。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却是非常多的。比如加班,当加班成为一种常态的时候,并没有引起管理者的注意和深层次思考,更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工作效率的低下、工作安排的随意以及片面追求企业利益而忽视员工权益的不均衡管理使得管理者不断强迫员工加班,企业的主动于员工的被动形成鲜明的对比,导致本来就已经存在的矛盾被不断加深。问题得不到解决,加班的效率得不到提升,员工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很多员工对于加班行为的排斥于反感基本源于个人利益的考虑和个人发自内心的工作主动性缺失有关,对于企业来说这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和现实。谁能够从根本上进行解决,谁便在加班的问题上掌握了主动权,谁的员工便会少一些抱怨,在加班中有更积极的心态和效率。

华为的员工加班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情,但即使任正非也不是主张一贯加班的。

任正非在座谈会上表示,针对于加班现象,不否认华为也存在。但他认为,加班是一种工作方式,是白天在合理工作时间段没有完成任务,又不想把工作拖到明天的一种手段。按照这个逻辑来说,员工加班值得提倡。但如果员工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那么下班之后不回家干嘛呢?在公司加班的意义何在?

从整体上来说,华为从管理、利益以及文化三大方面基本上解决了员工抱怨的根本问题。

1.华为强调”本地化“战略与管理

华为是一家全球化的工资,员工接近20万人,海外员工也有数万之多。为了保持整体战略的有效性与战略执行的同步性,华为在全球执行本地化区域管理战略,以本地文化、经济和管理思维为主,来打造符合当地实际的管理。

这种情况下,即使海外员工,因为工作属地的关系,虽然要遵守华为的基本管理原则和工作流程,但在工作习惯、工作方式与工作关系处理等方面都是以自己熟悉和适应的本土文化为主。即使加班,也会遵从本地的法律法规和个人的文化认可。

2.华为以高度流程化和项目式管理为基础的绩效体系要求整体运行的高效。

即使在海外,即使是海外员工,一样是华为整体流程体系中的一部分,所做的工作是整体流程的一个环节。在高度流程化管理的华为公司,任何一个员工及其任何一项工作都对整体流程的顺畅运行起到重要作用。

在以此为基础的绩效体系下,员工的利益、责任与胜任标准都要遵从两个基本的原则:其一,个人必须能够较好的完成标准化很强的个人工作;其二,个人必须不能因为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影响流程的其他环节,更不能因为自己而耽误整体流程的运行。

以此为基础,员工的个人岗位意识与整体流程效率意识比较强,为了保证角色的合格以及流程的顺畅,工作绝不能耽误在自己手中,加班行为也就成为正常现象了。

3.华为注重劳动付出与利益价值的匹配

华为员工的待遇,大家都是知道的。与其高强度工作对应的,是超出绝大多数企业的薪资水平。应届毕业生起步年薪就可以达到数十万,这是大部分企业做不到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你凭什么拿到华为的高薪?除了自身优秀意外,更主要的是工作的付出。换句话来说,高薪的取得是以高度的执行自觉性和全部的精力付出为代价的。

另外,华为是一个几乎全员持股的公司。每个合格的员工,都会拥有自己的股权。任何一个合格员工只要勤恳努力,每年的分红都是一笔不小的数额。这点,有多少公司能做到?即使有全团持股的公司,其盈收能力能与华为抗衡吗?

所以,华为从薪资待遇与股权授予等方面充分保证了员工的利益所得。即使加班,很多人也是愿意的。

最后,华为是一家有信仰和使命感极强的公司,同时也具有巨大的品牌号召力。

在国内,很难找到一家企业能够像华为一样,有明确的价值主张、有万众一心的价值追求。这个价值超越了单纯的利益底线。看看任正非多次的讲话和很多内部发行的邮件,我们能够看出,华为对于员工的个人价值倾向、思维方向和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是梳理和统一的。

换句话说,很多员工在华为的工作不仅被赋予了创造经济价值的意义,同时被赋予了达成高度使命的意义。华为是一家有灵魂和精神的公司,员工的加班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出了简单的工作范畴,有其使命性和超越利益的价值感。

在“烧不死的鸟是凤凰,在自我批判中成长”专题仪式上,任正非就曾振臂高呼,“我们面临的时代空前伟大,信息社会、智能社会我们还根本不能想象,华为刚启航的航母正需要成千上万英雄划桨。”

同样,即使在海外,华为也具有非常明显的品牌优势。很多人以加入华为为骄傲。即使在国外,很多人才一样争着进入华为公司。因为能够得到华为的工作机会而感到满足。这样的形势下,加个班对他们来说根本不是事。


对于华为来说,不存在所谓加班文化的问题,即使任正非也不主张单纯的加班行为,因为他们已经将加班行为上升到更高的层次,那就是为使命而战,为未来而战,在利益满足的前提下,将持续的努力和付出变成一种集体性习惯。付出于努力成为了华为企业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不是海外员工独有的,也不是国内员工独有的,是属于华为的。只是这种文化不可复制,也无法模仿。


总结:

任正非说:“我们应该探索真正的劳动输出是否有回报,而不是简单的考察员工是否把精力浪费在了逢场作戏上面。作为管理层,考虑的是如何发挥团队的优势,实现利益扩大化,而不是走过场,用长时间的无意义加班消耗员工的精力。”这才是华为加班的正解!



指尖视野


我在华为海外干过几年,说说我的见闻。东亚国家,韩国,日本,加班一点不比华为差。在韩国,有几次晚上和客户吃完饭,我们回酒店,客户说,我再回去干一会。日本的末班车,永远是满满的一车人。美国人,加班没问题啊,不眠的硅谷,让我们也肃然起敬。说个小插曲,美国本地员工上下班都不刷卡,我专门请教了HR,回复说,一刷卡,万一和华为打官司,加班费付不起😓,干脆都搞成目标制员工。印度人也很拼,我们接触的Reliance,晚上也是灯火通明。欧洲人比较不爱加班,法国法律规定,下班时间,不允许因为工作原因打员工的电话,否则就算违法。总的说来,IT这个行业,竞争太激烈,能留存下来的,都是工作狂。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中国人不比他们笨,又这么勤奋,没理由在竞争中输给老外。非洲的兄弟就不提了,咋都行。


两个女儿大过天


对于华为来说,海外不同地区的员工的确不一样,这个分地区的,如果有些地区本来就有加班文化,那么加班也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

如果有人和你说什么“给足加班费,那个外国员工不加班”,那这就属于没在华为待过,或者没有接触过海外员工的胡扯八道。华为的海外员工是否加班,和当地的文化习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例如日本和韩国,本身客户就挺变态的,日本韩国的客户都是比较较真,并且本来就有加班文化,所以本地员工也习以为常。日韩的客户,即使在中国华为的研究所内出差,也经常搞到深更半夜,这是非常令人钦佩的事情。

中东一些国家本地员工的工作态度比较随意,中东一些国家的生活就是比较安逸的,而且事情特别多,按他们的风俗经常要做礼拜等等,反正就是伊斯兰教那一套。而且客户自己也是比较慵懒那种,所以这些地方本地员工加班也不多,华为需要入乡随俗。


非洲一些国家的确不行,的确如同一些文章说的一样,非洲小伙比较没敬业精神,经常是靠不住,想让他们加班很难,经常会找不到人。

印度还行,印度人最大的问题是不守时或者做事过于“缓慢”,但是印度人的性格其实特较真,甚至有时有点“刁难”的味道。但是以我所见,印度人该加班还是加班,但是加班可能没有中国人那么疯狂


欧美不行,欧美的文化私人时间就是私人时间,天塌下来都不会管,这和当地长久以来的长期以来法律要求有关系。大部分的欧美员工,你要让他们加班,可能比天塌下来还难。不过美国人的确比欧洲人更好一点,欧洲人养尊处优惯了。

总体来说,我觉得本地员工是否加班,和当地的文化习俗关系很密切。总体上亚洲人最勤奋,伊斯兰国家比较安逸,欧美等白种人系的发达国家比较在乎人权。


华为在海外多年,尊重海外的文化习惯是必须的选项,从我接触来看,除了少数几个地区,的确大部分的工作是由中方员工完成,中方员工经常在晚上开会、和研发搞项目分析,本地员工也没这个习惯干这种事情。

但是本地员工也是必不可缺的,本地员工是华为和本地客户沟通的重要桥梁,也是华为在海外有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当然,这里说的是普遍情况,实际上也由个例,哪里都不乏勤奋的员工,过去我就见过欧洲的拼命三郎型的本地员工,也是非常有敬业精神的。


IT老菜鸟


我多年前在深圳华为总部工作,部门内有许多印度员工。因为我们的产品线在印度有研发分支,部分产品是共同研发(当然还是我们主导、印度员工配合落实)。

加班绝不是中国员工的专利,印度员工也很拼命

大家都知道华为的狼性文化。以客户为根本绝不是一句空话,大家为了赶项目进度,真的可以说是废寝忘食。在轰隆隆的设备机房,我们国内员工在加载、调试程序,等回到工位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没想到印度员工们还在工位伏案敲代码,一边敲还一边不停的摇头。看到我们回来,他们还会主动和我们打招呼,向我们了解开发进度。我感觉他们也在憋着一股劲,暗暗的与我们较劲,肯定是不想落后于我们。

有一天晚上,已经很晚了,部门领导突然造访,估计是在家休息好了。他看到印度哥们还在埋头苦干,总想过去找个话题、说点什么。当时我们在做视频相关的项目,视频里面有个比较老的格式3GPP。他屁颠颠的跑过去,问印度哥们,“How about 三 GPP?”我估计他是想询问3GPP格式的开发进度。印度大兄弟一脸茫然的看着他,没有听懂。因为领导把3读成了中文的三,他好像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赶紧改口,“How about three GPP?”我们在旁边憋出了内伤,又不敢笑出声来。这回印度兄弟总算是明白了,开始在那滔滔不绝的用标准的印度英语开始解释。我估计印度兄弟的这波解释,他肯定也没有听懂,还在那里不停的点头,真是笑死人了。

加班之余,我们共同探讨技术、还有“幽默”段子

加班之余,我们会探讨一些技术问题,主要是印度人写的代码太“走心”了,C程序里面用了大量的goto语句,看的让人眼花缭乱。当然,除了探讨技术问题,我们也会说一些段子。

有一次,有个哥们用英文说了一个农夫和美人鱼的故事,大意是:有个农夫在海里捞了一条美人鱼,最后他摇摇头把美人鱼给放了。印度兄弟一脸茫然,不停的在问,“Why?”结果,说故事的哥们只说了一句,“How?”结果印度兄弟们秒懂,不停的哈哈大笑。看来,在内涵段子方面,全世界男人的理解力都是一样的强大!


花雨微风


感谢您的阅读!

给足加班费,那个外国员工不加班呢?有一项调查,纽约以49小时/周的工作时间“傲视群雄”,成为美国加班最多的城市。正常来算,按照8小时工作制,一周的工作时间应该是40小时,所以美国,英国,法国等等,不可能不存在加班的。

如果说到加班,日本应该是最能体现的了,看过一个采访,采访者说:每天早上八点40开始上班,但是,我们会无偿的加班八小时!凌晨3点回家是常有的事情。

关键是,在经济泡沫时期,如果员工在晚上10点以前回家,会被认为在公司不受重视。

可见加班已经成了日本的文化,我们前段时间讨论的996工作制,马云推崇的它,并认为这是员工的福气。

其实,华为自然会有加班,不过华为的工资给的多,加班费给的高,比如有员工爆料,第一次发奖金,领导问期望多少,他说报了10W,已经觉得高了,结果领导说,看来你在互联网没有见过世面呢,直接30W以上。


在2016年,这项老数据中,据华为员工加班时间最多且最晚,基本上在晚上9点57分下班,加班时间3.96小时,接近4个小时。

可是,你听听华为员工怎么说的:周末华为基地加了6天班,虽然加班费1.4万!注意六天1万四!

所以,加班是常态,对于科技类公司,加班更是一种常事。但是,我们更希望能够更多考虑到员工的身心健康,加班费高是好事,也要给员工更好的休息呢!


LeoGo科技


任老爷子最怕的251事情还是发生了,当一家企业被强行与爱国挂钩时,每一件都会被无限放大,因为老百姓不允许你出问题,但这么庞大的一家企业怎么可能一点问题都没有呢,毕竟企业机器的每一个零件都是人组成的,所以说,买手机就买手机,买产品就买产品,千万不要因为别人买苹果小米就指责别人不爱国。


墨子吴


我在华为海外待过几个国家,说下我的了解。以两个典型的国家为例。A国本地人普遍慵懒,属于给钱也不加班的那种,时间到了立即停下手头的事情走人,另外该国法律对本地员工保护到位,主管也不敢让本地员工加班,因此中方员工工作量比较大,只能自己顶上。另外,打卡也是形式上走流程,可以在手机上打卡,不受地域限制。本地员工不加班的意识也比较强,公司给我们配了车和司机,我们经常加班很晚,司机苦不堪言,竟然团结起来罢工了……B国正好相反,B国和中国很像,一方面穷,另一方面IT人才稀缺,本地员工的薪资大多比我们要高,该国法律对加班这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员工也很拼,因为挣得多。因此本地员工加班不比中方员工少。另外提一下,日本人和韩国人加班真是猛。


山东卢云


过度加班日,韩,印度。

正常加班美国。

不加班德,法,英。估计在那些派去德,法,英的员工心里直骂街。欧洲国家员工,本来工作中有喝咖啡的习惯,效率就不高。国家还规定一周工作35小时,双休,给加班费都不加班。华为要强制让他们加班还违反当地劳动法。

我估计那些工作量应该都给中方员工做了,人家下班,你加班。人家双休,你加班。钱还不一定比人家多。气不气,哈哈哈。


静心思考人生1234


加班的不只是华为,加班的员工不光是中国员工,地球上没有不加班的行业,没有不加班的国度。

加班无国界,加班是一种拼搏,这样说加班其实也无奈的,今年热热闹闹的“996”大讨论结果怎么样呢?所有企业或者单位的运营方式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

把潜规则变成公开的行业规则,最终变成行业的规矩。我们讨厌加班,但又无法拒绝,只是希望加班费让我们不失望。


华为加班的狼性

华为作为一个知名的企业,也是较早提倡公司狼性文化的企业之一,虽然有非议,但是还是获得了健康的壮大的发展。对于加班的负面新闻确实也不少,但总的来说有“支持国产选华为”的说法就是一种成功和认可,在取得这样成绩的背后会有种种默默无闻的贡献和奉献,其中就有疯狂的加班。

从现有的法律法规来看,加班只要足额的支付加班费基本上问题不大。华为加班的常态化,可能是团队有一种行业的紧迫感,时间对于通信行业来说确实有点不够用。

同行业竞争激励,大家时间都是一样的,如果不多做,多搞科研,也许就会被同行甩在身后,在后面有可能关门大吉。加班,付出足够的劳动时间来争取硕果。

外国的月亮和咱一样

国外的劳工制度规范一些,这一点是必须要承认的,但要看到人家比我们都发展了多少年?相信给足时间我们也会有的,外国的月亮和咱一样,也有圆缺,只是有时候天会下雨我们不知道而已。

一直说“科技以人为本”,但是科技又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和领域,有一种不进步就是退步的紧迫感,只有努力才能保持不会掉队。

没有人希望有没完没了的加班,企业的决策层也不会有这样的希望,只是在现实面前没有其他途径可以选择。


加班不反对,但要给钱

工作就是为了挣钱养家和生活,加班是正常上班的延续,上班给上班钱,加班给加班钱,只要给钱就当时间和生命卖给了企业,如果觉得对此有异议可以选择辞职或者申请调岗到其他部门。

加班是工作中最能体现员工表现的一种行为,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可能无法选择工作的方式,

当加班无法拒绝,那么加班不反对,但要给钱。

提到华为加班,希望有一个理性的对待,哪个企业不加班?只只不过华为名声够大,很多事情被放大了,关注的人多就成了热门话题。加班,事实上也是运营成本,因为经济不同可能国外的加班费用更大一些,这个暂时是没有办法的,大同需要时间。合理加班是一种愿望,但是在科技行业界不敢歇脚啊!


大嘴老郭


首先肯定的是华为的外国员工肯定是要加班的,跟国内比差不到好多的。作为华为这样的狼性文化的公司,加班已然烙在企业文化和大的环境中了。每一个刚进入的员工会自然而然的受到影响。

其次,所谓的加班,尤其是现在的科技公司,并不是非得明文规定或是说领导要求,今天必须加班啊。项目没做完,工作还有很多,后面的人等着你出活,你不干,你不加班怎么办。

而且在美国,很多科技公司实行的是弹性工作制度,甚至还有不限时间的带薪休假。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规定你上下班时间,你想什么时候来工作就工作,又或者可能你最近心情不好,想休假,可以,给老大打声招呼就可以休息几天。但是跟这些对应的就是,你随时随地打开电脑都可以处理邮件,修改方案或是其它。对应的也是,随时随地的事情干完了才会真正下班。

虽然美国的《公平劳动法》有规定,不得强硬要求加班,加班工资是平时的1.5倍甚至可以更高补偿,但那时针对基本的工人的,科技类码农是不在这个范畴的哟。

随着中国的发展,未来加班可能更多。加班避免不了,那我们能否想想让公司把加班的工资收入涨起来,福利提升上来可能还现实些哟。

The End

职场女一枚,多年销管经历,善培训,与你分享职场干货&销售和客户那些事儿。欢迎关注,你的关注是我分享的最大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