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執政七年時間,在他手上完成中國歷史上一次天翻地覆大變動


多爾袞執政七年時間,在他手上完成中國歷史上一次天翻地覆大變動


在中國歷史上,多爾袞真正發揮主導作用的時間滿打滿算也就只有七年左右的時間,但是就是在這短短的七年時間裡,在他手上完成了中國歷史上一次天翻地覆的大變動。在極短時間內對瞬息萬變的局勢作出準確無誤的判斷,有如神助般抓住轉瞬即逝的時機,以霹靂手段準確而完整的建立起自己的親信隊伍。審時度勢指揮大軍橫掃農民軍與南明軍隊,完成了清朝入關,定鼎中原的的大計。

多爾袞雖然是在他搶奪皇位未果的情況下,提出讓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繼位,但是此舉不僅解決了很是棘手的皇位爭奪問題,而且在避免了八旗內亂的前提下,又讓自己向著權力頂峰邁進了關鍵的一步。

權力是每一個人都渴望追求的,多爾袞知道自己沒有辦法直接晉級為帝,只能在權力上多下點功夫了。那麼軍權就成了他的囊中之物。在順治登基不久,一個天賜良機就來了。

多爾袞執政七年時間,在他手上完成中國歷史上一次天翻地覆大變動

順治元年(崇禎十七年即1644年)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攻克了北京城,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標誌著享國276年的大明朝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是此時明朝還有一支大軍在山海關,看著明朝覆亡,無主的吳山桂面對聲勢浩大的農民軍,不得不向清朝多爾袞拋去了橄欖枝。在此絕佳時機多爾袞答應了吳三桂的請求,但是不急著發兵。因為此時的吳山桂還以"裂土而酬"來請求多爾袞出兵。在面對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犀利的進攻下,多爾袞知道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一定要讓吳三桂和李自成兩敗俱傷時,再出兵才是漁翁得利之時。

結果可想而知,李自成大敗,吳三桂也是元氣大傷。此次山海關以西這場大戰,多爾袞可以說是完勝,充分利用漢族之間的階級矛盾坐山觀虎鬥,挾制住吳三桂,讓其不得不邀清軍入關,還得為清軍入主中原充當馬前卒。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但是看之後待遇還是不錯的,如果不擁兵自重或許還有一個安定的晚年。

山海關一線一直是皇太極的噩夢,在皇太極有生之年沒有越過此線,可見明朝的防線還是很牢固的,多爾袞不用費多大力就攻破了山海關,佔領了北京。此時的多爾袞也是一個善聽諫言的人,很清楚的知道,

"戰必勝,攻必取,賊不如我;順民心,招百姓,我不如賊"。一改以前的屠戮搶掠政策,"嚴禁軍卒,秋毫無犯"。特別是多爾袞厚葬崇禎皇帝的舉動,贏得了不少漢族士紳的好感。也為清朝遷都北京贏得了一點點的人心。

為了建立萬世不拔之基業,多爾袞與眾大臣商議遷都北京,此舉既能很好的為部署剿滅農民軍和南明殘軍,也為完成統一華夏、雄霸九州的宏願,再者就是此地進退自如的關口,遷都於此再合適不過。

多爾袞執政七年時間,在他手上完成中國歷史上一次天翻地覆大變動

遷都之後,敗退的李自成還有一定的實力,四川的張獻忠的所率領的農民軍統一了四川全境,南京的朱由崧登基稱帝,擁有半壁江上的南明實力也不容小覷。但是在清軍入關建都北京之後,大多的明廷舊吏紛紛倒戈清廷,使本來就土崩瓦解的明廷雪上加霜。多爾袞根據此情況提出很有見地的戰略:對農民軍的主要力量堅決消滅,而對南明政權則是"先禮後兵"。根據此戰略多爾袞排兵佈陣,多爾袞命大軍攻山西,陷太原,包圍陝西。與此同時命降清的官員招撫南明,但是多爾袞在招撫的同時也派大軍佔山東、攻蘇北。在兩路大軍同時取得勝利的時候,多爾袞認為全面進攻的時候到了,命令大軍南下攻克南京,覆滅南明朝廷,殲滅農民軍。剛剛順治二年多爾袞就掃蕩了兩大抵抗的軍隊,統一華夏也是指日可待。

多爾袞是一個歷史上有很大爭議的人物,但是在他執政的七年中,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他利用時勢,完成了清朝入主中原,統一華夏的功績。但在其執政後期的六大弊政,剃髮、圈地、占房、投充(搶掠漢人為奴隸)、逋逃(逃人法)、屠城,是多爾袞最不人道、最無人性的地方。

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站在大局上看,清朝統一中國,也是大勢所趨。做出貢獻的多爾袞也做了讓後人不齒的事,讓其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編者寄語》親愛的讀者朋友,能讀到這裡說明我們緣分不淺,文章或許寫的不好,但是你的意見和建議對我還是很重要的,因為有了你的品評,我才能寫出更好的文章供大家閱讀。我如果是那匹千里馬,你就是伯樂,只有你才能鞭策著我發揮自己的才能,不斷的進步。謝謝您的閱讀。如果大家看完如有什麼想法。歡迎評論留言。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