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生前輝煌,死後悽慘


多爾袞:生前輝煌,死後悽慘


 多爾袞,生於1612年11月17日,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個兒子,太宗皇太極的弟弟。據說,多爾袞相貌很像其父,深得父親喜愛,努爾哈赤曾有意培養其作為自己的汗位繼承人。然而,當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時,多爾袞的母親被逼殉死,不滿十五歲的多爾袞自然無力爭奪汗位。在皇太極時期,年輕的多爾袞作戰勇敢機智,很快以其赫赫戰功、出眾才幹和對兄長皇太極的忠誠,超越幾位兄長,被封為睿親王,領正白旗,參決軍國大事,並娶了莊妃的妹妹為妻。

  皇太極死後,再次出現皇位之爭時,很快就形成了多爾袞與皇太極長子豪格兩派的嚴重對立。雙方都手握重兵,多爾袞有兩白旗的支持,豪格則有兩黃旗的擁護,兩方各不相讓,一時間難分上下。最後在大臣會議上,多爾袞審時度勢,推舉由皇太極第九子年幼的福臨繼位,由他和鄭親王濟爾哈朗共同輔政。此方案得到各方認可,諸王大臣盟誓效忠,避免了清朝內部的分裂和相互殘殺。多爾袞雖然沒有當上皇帝,卻成為清王朝的實際統治者。


多爾袞:生前輝煌,死後悽慘


  幾個月後,多爾袞抓住時機,接受明朝將領吳三桂的請求,親率大軍入關,擊敗剛剛推翻明王朝的李自成農民起義軍,一舉佔領北京。順治元年(1644)九月,奉迎幼帝福臨入京,定鼎中原。在分兵南下繼續征戰的同時,他又效法於前明,制定各種內外製度。多爾袞總攬朝綱,盡心王事,在明清王朝更替的歷史中起了重要作用,其權勢越來越大,地位越來越高,稱號由“叔父攝政王”進為“皇叔父攝政王”,直至“皇父攝政王”,等於就是太上皇了。

  然而,功高天下的多爾袞並不長壽。順治七年(1650年)十一月,多爾袞出獵塞外,於十二月初九日(1650年12月31日)病死於喀喇城,年僅三十九歲。靈柩回京時,順治皇帝親率諸王大臣出城跪迎。接著又追尊多爾袞為“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追封其元妃為“義皇后”,夫婦一同升祔太廟祭享,即視同一位真正的皇帝,極具哀榮。


多爾袞:生前輝煌,死後悽慘


  在多爾袞死後不久,順治八年(1651年)二月,有人揭發多爾袞生前曾制有八補黃袍等物,於是諸王大臣群起攻擊,稱多爾袞有謀逆之心。剛剛親政的順治馬上下詔,將多爾袞削爵,撤出宗廟,開除宗室,追奪所有封典,籍沒家產人口入官,更有甚者,還將多爾袞陵墓平毀,鞭屍示眾,並砍掉腦袋。短短兩個多月內,多爾袞的名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在沉冤一百多年以後,乾隆皇帝為多爾袞平反昭。乾隆皇帝專門發佈詔諭,肯定多爾袞首先統兵入關,“撫定疆陲,一切創制規模皆所經畫。尋即迎世祖車駕入都,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斷然否定了多爾袞有謀逆之心,“實為宵小奸謀,構成冤獄”。因此下令將多爾袞復還睿親王封號,並追諡為“忠”,補入玉牒,仍令多爾博一支承嗣。多爾袞作為非常時期的一位非常人物,其生前身後的非常際遇終告了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