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豪格等人勢力雄厚,卻為何最終是六歲的福臨即帝位?

自努爾哈赤創立後金開始,為了能夠確保子孫同心,共抗外難,努爾哈赤便立下“八和碩貝勒共議國政”的治國方針,同時規定“八和碩貝勒內,擇其能受諫而有德者,嗣朕登大位”。

努爾哈赤創立的這治國及繼承製度,使得國家的決策非一人可以決定。皇太極建立大清之後,又在這制度基礎上進行完善,為了就是讓自己的子嗣與八大旗主有同等的繼承權。

皇太極之外的3股勢力

代善是皇太極的兄長,手裡掌管著正紅、鑲紅兩旗,但此時已60多歲,早已沒有了爭權奪勢的雄心,而且其掌握的兩旗也是八旗中最弱的。

豪格是皇太極長子,早年隨父出征,建功立業,早早被封親王。因皇太極在世時擁有正黃、鑲黃、正藍(豪格直接統領)三旗,故皇太極去世後這三旗的大臣(包括索尼、圖爾格、鰲拜等人)都支持立豪格為帝。


多爾袞、豪格等人勢力雄厚,卻為何最終是六歲的福臨即帝位?

多爾袞劇照

多爾袞為正白旗旗主,其胞弟多鐸為鑲白旗旗主。多爾袞相當於控制著正白和鑲白兩旗,且因多爾袞之前所立戰功,其他人無所能及,故多爾袞也是極其有能力爭奪地位的。

在這場爭奪之中,雖然有代善、豪格、多爾袞三人最有勢力,但是代善年過半百,且毫無爭權之心,所以在這場爭奪帝位之爭中,真正有實力的也就剩下了多爾袞以及豪格。

豪格、多爾袞在崇政殿針鋒相對


多爾袞、豪格等人勢力雄厚,卻為何最終是六歲的福臨即帝位?

皇太極死後第四天,多爾袞召集諸王及議政大臣在崇政殿召開討論立新君的集會。豪格在入崇政殿前便已經在殿外密佈正黃旗、鑲黃旗兵士,宮內氣氛緊張。會議剛一開始,以索尼為首的兩黃旗大臣便主張立豪格為帝。多爾袞胞弟多鐸則主張立多爾袞為帝,當時的多爾袞並沒有說話。多鐸見其兄不說話,便說:“哥哥推辭,眾人無異議的話那就立我吧,我的名字也在太祖的遺照當中”。多鐸見其兄多爾袞仍然未表態,就說:“或者立代善為帝,其資歷最長”。代善當即以自己年邁為由拒絕該提議,並提出:“若睿親王多爾袞應允實乃國家之福,否則還是應當立皇子為帝”

爭論更加激烈,豪格終於沉不住氣了,怒氣而說“我德微,不敢當此大任”,說罷怒氣而走。此時的兩黃旗兵士劍拔弩張,提出若不立豪格為帝,我等必從帝於地下。這氛圍感覺隨時要同多爾袞的兩白旗拼命。


多爾袞、豪格等人勢力雄厚,卻為何最終是六歲的福臨即帝位?

多爾袞、多鐸劇照

多爾袞仔細分析了下當時的情勢,想著與豪格相比,自己並無多大優勢,如果此時自己勉強稱帝,恐怕必將引火燒身。於是多爾袞說:“諸王爺說的都有道理,豪格既然沒有繼承帝位的心意,願意退出,那我建議立福臨為帝,由我和濟爾哈朗一同輔政,等福臨年長之後,當即歸政”

為何多爾袞提出的是福臨而不是其他皇子

這裡插一嘴介紹下,皇太子一共十一個兒子,其中四個早已夭折。除了豪格之外,有地位的后妃所生的皇子就只有兩個,一個是六歲的福臨,另一個是兩歲的博木博果爾。此時的多爾袞為了讓自己的提議更有說服力,只能選擇提議立福臨為帝。

福臨即帝位


多爾袞、豪格等人勢力雄厚,卻為何最終是六歲的福臨即帝位?

多爾袞在崇政殿提出的這個方案,大大出乎了他人的意料。不過因福臨也是皇太極之子,兩黃旗雖然憤怒,但也無奈。代善覺得這個方案可以消除現在大家的矛盾,表示贊同。多爾袞讓手下去叫豪格,豪格到後發現大家都已同意多爾袞的提案,無奈,豪格也只能同意。就這樣六歲的福臨被推上帝位,於公元1643年8月26日登基,次年改年號為順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