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高中老师跨学科教学有什么好处?

。。。。。


感觉更有利于教学相长,比如 ,老师尝试后引导学生试着用理科的逻辑思维去学文科,让学习更高效或者把文科的发散思维,语言逻辑趣味性的部分有时和严谨的理科融合一下,让学习本身具有更大吸引力。


valuable16


跨学科教学是STEAM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然而,这种教学却并不好做。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因STEM教育出色,去年曾公开办了一场跨学科教学示范课。他们以清洁能源为主题,融合了数学、物理、地理、生物四个学科的知识,通过动手实践和探究思考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在课程设计中,各学科知识的衔接十分紧密。然而,学校也表示,将跨学科课程常态化是个难题。

交大附中的姜华老师说,这节示范课要由四个学科老师一起备课,以一个主题为核心,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穿插进去,最终再由一个老师展示。

课是好课,但我们也明显可以看到,它耗费了大量人力资源和时间。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导钟柏昌曾经将STEM教育分为4个层次,其中最高级别就是学科融合型的STEM教育,但是这种课程,既要有一个系统的课程框架,又要保证各学科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和外在关联性。

他说,这种STEM教育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极高,个别中学可以试一试,大部分学校能发展到第三层,就非常成功了。

我们许多老师都是在学科严格分离的时代长大,读的专业也细致到各个学科,进入工作后更是只负责自己那一小摊儿:你要么教语文,要么教数学,要么教物理,不可能什么都是,尤其进入初高中,更没有跨学科代课的机会了。甚至有时候,你一个教地理的,跑去教政治,还会被学生“怀疑”不专业。

即使在跨学科教学似乎已成为常态的美国,这事儿也不好做。

上海高东中学的郑钢老师曾在美国加州约翰·格伦学校跟岗学习,这所学校“混搭”和“跨界”非常流行,他们的数学能和科学一起上;数学能和英语语言教学一起上;英语也能和科学混搭;学校不单独上信息技术课,但所有课程中,学生都要用计算机收集信息、编辑和设计。

虽然这所学校的跨学科教学很成熟,但郑钢老师也看出一点问题:他们的英语科学课不是两个老师上,而是一个老师教,这对教师的跨学科整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要么N个学科老师一起备课,小心翼翼地穿插知识点;要么从头了解一门学科甚至两三门学科,深入、内化,与自己教的本职学科各种融合……这样的跨学科教学难吗,你还敢尝试吗?

然而,在教育界,真的有一批老师愿意尝试,并孜孜不倦地探索着。

Ed Kang自幼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经过不懈努力,他最终取得了神经科学博士学位。十多年前,他认为芝加哥的学生之所以不喜欢科学,是因为缺少热爱科学的老师。于是,他离开学术界,到高中执教,并认识了自己的妻子,高中英文老师Amy Schwartzbach。

有一年,他俩有幸教同一批高中生。两人决定做一个跨学科教学的实验。

Amy 说,这种教育方法真的很有用。他们发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能在英语课上想起科学课学到的东西。

然而,他们的教学并不适应传统高中的日程与结构,学校的很多老师和领导,还是只关注考试分数。

于是夫妻俩一合计,在校外搞起了“小兼职”。他们办了一系列科学营,并取名“实验室”。第一个创意是让孩子们沉浸在哈利·波特的世界里,接受科学与工程学的洗礼。8到12岁的孩子通过一道砖墙进入实验室,就像进入霍格沃茨学习魔法的小巫师。他们穿着巫师长袍,第一天就要设计自己的魔法杖——用电路使其亮起来。为了学习“法术”,他们还要上拉丁语课。

一开始并不好做,Ed很容易设计过量的科学内容,不符合学生的接受程度。Amy说,他们经常“累得半死”。

然而,孩子们被故事世界吸引而来,却因爱上科学而留下来。夫妻俩的科学营越做越大。Ed不得不辞职,全力设计科学营的课程。

因为课程实在新颖又有用,家长和学生纷纷化身“自来水”,狂热宣传学校。

有个小男孩叫Whitman,他对这段学习经历始终念念不忘。甚至跑到学校里告诉了所有老师,连着几周都“叨叨”个没完。他的艺术老师也很激动,还捐了一笔资金,将这种STEAM教学法整合到全校的K-8课程中。之后又拿出一笔钱,带全班学生去实验室参观。

Ed和Amy的勇敢尝试,终于得到了学校和更多老师的认同。而经过奋斗泪泉滋养的芽儿,才能开出令人惊羡的成功的花。

现在许多大学,也开始提供跨学科的专业,如计算生物学、环境政策学。

美国顶级文理工程学院哈维穆德,是首批开设数学&计算生物学专业的大学之一。生物学教授Eliot Bush和计算机科学教授Yi-Chieh(Jessica)Wu正在这个项目中进行合作。

其他大学的计算生物学,学生的入门课程会开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两个方向,但是哈维穆德学院将两个学科充分融合了。大一新生刚来的时候全部要上计算机科学入门课。其中一个课程叫CS 5 Green,以生物学为主题。学生学的是计算机编程,但解决的问题都是生物学问题。等到下学期,所有学生又要上生物课Bio52,这是一门以基因组和人类健康为主题的生物学入门课。Bio52课程每周都有计算机编程作业。

大学的跨学科教学依然很难。

Bush说,由于这门课以前没上过,所以没有课本。他和一个计算机科学教授为此合著了一本名为《计算生物学:Python编程和原理》(Computing for biology: Python Programming and Principles)的教科书,以培养学生的编程技能,解决一系列生物学问题。

另一个难点是课后作业。

因为没有教科书,他们也没有课后作业。两位老师要自己设计大量课后作业。这些作业还要紧密结合教科书,方便学生完成。

Jessica Wu虽然是计算机科学教授,但她上学时非常喜欢生物。上大学时,人类基因组计划刚刚完成测序,她突然意识到,如果想用大数据集来解决生物学问题,就要努力学好计算机。于是,她选修了计算机科学课程,并最终获得了计算进化生物学博士学位。

回忆起大学的学习生涯,Jessica说:“我很幸运在本科阶段就有机会从事跨学科研究,这改变了我的职业轨迹。读研究生时,我爱上了教学,所以毕业后当了一名大学老师。很高兴能有机会给新一代的大学生带来同样的机会。”

谈及学生的未来,Bush说:“我相信在未来,所有的生物学家都会成为计算生物学家——甚至实验室或野外从事研究的生物学家也是如此。数据分析将成为他们的一项重要工作。而我们的跨学科教学,正是让学生为这样的未来作好准备。”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八点家长课


跨学科教学好处多

新课程的一个特点,就是打破学科界限,注重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重视本学科知识解决其它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不同学科的教材中,有不少内容互为联系,可以相互沟通,学生可以利用其它学科中学习的知识和经验,解决本学科的问题,为新知识的学习铺平道路。所以,跨学科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

另外,不同学科特点不同,教师在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教学方法,通过听课,可以使不同的教学内容相互沟通,将这些内容与本学科教学联系起来,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同学科间的教师也可以互相借鉴好的教学方法,取它科之“石”,攻本科之“玉”,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完善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总之,历史上民族的融合,促进了历史的发展;跨学科教学实现了学科融合,必将促进教育的发展。

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式

以前我在教学中总愿意墨守成规,总觉得简单易行,效果还不错,何必改呢?通过学习,我知道旧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但还是不愿改变自己,因为一个“怕”字,怕效果不好、怕课堂难以控制、怕耽误时间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一次听课学习后,我决心拿出几节课试一试,于是我在讲“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时,我按照学习的新教学理念,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发现探究问题能力出发,改老师演示为学生操作;改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猜想,为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上完课,我认真做了反思总结,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动手能力差,效率低,耽误了时间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我可以通过努力改变。重要的是我迈出了新的一步,我开始敢于尝试,而且有信心在不断尝试中提高。


吉易跨境朱宇鹏


没有好处!回答完毕!

1、高中老师学科分工更加明确。

故意还把现在的小学阶段。很多老师都是跨专业的,比如说全校只有一两个英语老师,比如说三年级的英语老师,兼一年级的数学老师。高中不一样,分工更明确,专业要求更高。

2、高中阶段以高考为主,更应该注重专业划分。

如果一个老师什么课都可以交那就代表他什么都教不了什么都教不好,这可是高中!

综上所述,高中老师不建议跨专业教学。





欧林


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的看待:

1.跨学科教学,有一定优点。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多角度思考和理解问题;其次,当前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学科间的联系也日益密切,跨学科教学可有助于学生整合不同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学习兴趣;最后就是做为高中学生,其实最为关键的就是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比专业能力更为重要,所以关键在于老师自身的教学能力。

2.当然,跨专业教学在当前这种主要应对考试的学习上,可能会在知识点的敏感性以及讲解的专业性上有所欠缺。

综上,高中教师可跨专业教学,但建议可在高一阶段开始着手,慢慢构建属于自己、适合自己也适合学生的教学风格。教和学从来就是双向成长不断提高的过程。


十老师zxz


高中阶段如果老师没有一定水平最好不要跨学科教学!

小学阶段基本可以全科辅导,初中可以分类辅导,比如理科方面一个老师,文科方面一个老师,但高中肯定要分科辅导了,因为内容深度更加深入。

学生可以跨学科学习,老师也可以跨学科学习,但是跨学科教学是不可行的,可以提点,但不能教学。所谓教学,自己有十去教一方才游刃有余,如果有二去教一那就是误人子弟了。到了高中阶段,题目难度和内容都在加大,所以每个学科的老师都是越来越专业,对其他科目肯定可以自己去学,但是程度肯定不如那个学科专业的老师,在自己学习过程中发现的跨学科联系可以提点,但不能跨学科教学。

其实如果跨学科教学,那对老师的要求就大大增加了,对各科融会贯通,那就要基础教育的宗师级人物了。而且各学科的联系其实本身是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触发灵感,产生联系,如果是别人教的联系,那对学生来说无非是又多了一个知识点而已。

学问越到后面的大综合本来就越有问题,现在分工越来越细化,像以前有人能够集物理学家,化学家,数学家,音乐家等等之类的头衔于一身,现在呢?还存在吗?高中就是基础里面的高段,目前老师是达不到跨学科教学水平的。这个大一统学科的想法,还是先等等吧!

综上,老师可以跨学科学习,增加自己知识底蕴,但是不能跨学科教学,因为不具有这样的水平,但是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一些学科间的联系!


辰中有尘


我个人感觉高中阶段还是不要跨学科教学,每个老师积累的教学经验对学生非常关键,跨学科上课无异于让公鸡干母鸡的活,不对路子啊。如果你们学校有这种情况,要抓紧时间调整。做实验不能耽误孩子啊。


追根溯源


现在的知识体系已经发展为交叉学科,老师跨学科教学,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站在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思维模式来看待问题点。即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即利于个人,也利于社会多学科人才的培养


电子通信和数学领域


跨学科教学目前不切实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