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中原者得天下,那么取得哪里才可以得中原?

文|笑春风

古人讲,得中原者得天下,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统一天下得先控制中原,那么以此类推,取得哪里才可以获得中原呢?要解答这个问题,

首先,咱们先得确定了一下中原的大致范围。

所谓的中原地区,从广义上讲,包括了今天的山西、河北、京津、河南、山东等省份,几乎囊括了整个华北平原,由此出发,向南可汲取长江中下游地区丰厚财力;向西可凭借关陇天然防线,阻击蒙古高原南下东进之敌;向北则可进入辽东,开发东北黑土地;向东临海,优良港口众多,适宜利用同朝鲜半岛和日本群岛的交通来壮大自己。由此可见,中原乃是王朝霸业兴衰史上的枢纽地带,同时也是连接调度四方的政治重心。而如果再具体化之,我们会发现,在中原地区之内,还有这样一个地域,决定着中原地带的命运,如果再放大了说,这个地区,几乎左右了中国历史上王朝霸业的走向。它,就是河北。

得中原者得天下,那么取得哪里才可以得中原?

(河北省在全国的位置,正是一个沟通四方的枢纽地点)

从商朝到两汉的河北:王朝霸业的起点

河北,顾名思义为黄河以北,历史上的河北,与今日河北省所辖地区范围大致接近,北抵燕山山脉,西邻太行山脉,东濒大海,南近黄河。河北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商代,这里就是王朝霸业的重要起点,商王盘庚迁殷以前,商朝的国都一直在此处徘徊,后才正式在河南立足,所以河北的开发历史早,是他能够在早期中国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之一。后来,武周利用商朝军队主力北上攻击鬼方等间隙,乘机灭商,周人轻而易举的胜利,很快就遭到了商人旧部发动的"三监之乱"的挑战,而这场叛乱的策源地,就位于殷人聚居的河北,于是,周公举国之力,费时数年方平定叛乱,但即便如此,他仍不放心,最终还得依靠修建新城洛邑与强行迁徙商移民等方式,方才在关中之外站稳了脚跟,从此西周维持八百年霸业不坠,离不开周公对于河北地区的惨淡经营。

得中原者得天下,那么取得哪里才可以得中原?

(西周灭商与平叛路线图)

后来,周王室地位旁落,春秋战国时代战火连绵,其间,管仲为协助齐桓公成就霸业,首选出兵北上,援助燕国等抵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为扬名天下的起点,燕国在得到齐国军队支援后得以巩固,而燕所在的地区,正是河北,至于后来秦国为统一全国,率先出兵攻打燕赵两国,从此迂回包抄蒙在鼓里的齐魏等诸侯,也是看中了河北的战略价值,所以齐秦霸业可成,对于河北的经略,毫不夸张的说,是摆在突出位置的。

后来,秦末农民战争战火再起,各路诸侯同秦军作战,势均力敌,为打破僵局,给己方军队直捣秦在关中老巢争取有利条件,消灭秦军章邯等部主力的巨鹿之战,成为了扭转战局的关键节点,而巨鹿,就在今天的河北平乡。

两汉时期,河北一度因国都在长安与洛阳之间更换而有些受冷落,可事实上,在王莽取代西汉皇室,试图建立统治新秩序而遭遇失败后,真正能够肩负起收拾四分五裂的帝国烂摊子使命的,只有刘秀这一支人马。客观地讲,刘秀的军队和地盘等"硬件资源",根本无法和其他诸侯相提并论,但为什么偏偏是他能笑到最后呢?就是因为刘在离开长安是非之地后,旋即前往河北,收降地方义军,笼络地方经学家族等实力派,通过经略河北,刘秀得以从此出击,东征西讨,把敌人各个击破,再造汉王朝。

得中原者得天下,那么取得哪里才可以得中原?

(影视剧中的刘秀)

而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当中,曹操面对刘备、马超、刘表与袁绍等强敌环伺,力排众议,撇开刘表等与袁绍提前决战,并将其消灭。有人将此解释为是曹操轻视袁绍的个人魄力,其实,真正让曹操出兵的原因,其实是袁绍所占据的河北对他的生存已经构成了威胁,同时,河北在当时的经济实力不亚于唐宋以后的江南,人才辈出,难免为人垂涎三尺,

所以曹操要统一黄河南北,就必须先与袁绍开战,通过兼并黄河南北的广大区域,来建立更牢靠的物质基础,从而服务于日后南下的总方针。

附带一说的是,曹(夏侯)氏家族终结东汉的法统后,屁股还没坐热,最高权力就又拱手于他者,在司马家族篡夺曹魏皇位的过程当中,司马家族能够成功,也与其出身河北经学世家,其身份地位能够得到当地政治文化精英认可支持,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具体参见仇鹿鸣先生相关论著)。所以,日后司马炎将都城定在洛阳,除了迁都成本过大的考虑外,靠近自己的根据地河北,也是一大重要因素。

得中原者得天下,那么取得哪里才可以得中原?

(晋武帝司马炎)

永嘉之乱后,长江以北陷入到五胡十六国的割据状态之中,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曾完成局部统一的汉(匈奴人所建立)、前秦与北魏,都把主要目标放在了河北这一地区,前秦苻坚从关中出发,率先灭亡盘踞河北的前燕与代,鲜卑拓跋部能在平城复国,也是靠把主要精力放在与后燕的争战当中,才得以稳住阵脚,而后燕所割据的区域,同前燕相仿。前秦和北魏放着那么多实力薄弱的小国不去欺负,为什么非要跟盘踞河北的强敌搏斗?当然是河北的战略价值有目共睹。另外,出仕北魏的汉人士族(例如清河崔氏)多来自这一地区,也正说明了,占领河北对于王朝确定自己正统、巩固的统治等意义之深远。

唐宋以前的河北:在关中本位的阴影下

不过,河北的战略价值,也曾受到关中本位体制的挑战,从周灭北齐,到唐王朝的盛世时代,其间关中的政治影响,要压过河北一头。可细心者将会发现,首先,北周灭齐,偶然性极大,主要原因为齐后主指挥失误,并非北齐衰落;其次,直到唐玄宗时代,当时社会上一直流传着一直普遍轻视关陇士族出身,而看重山东士族门第的风气,当时的山东可不是今天的山东省,而是我们前文提到的河北。李世民命人修《氏族志》,修撰者第一次所排出的氏族顺序中,崔氏等名列前茅,而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都出自河北,所以关中本位制度,在"山东"社会的精英阶层当中,是缺乏说服力的。

得中原者得天下,那么取得哪里才可以得中原?

(唐太宗的武川鲜卑血统,也备受山东士族诟病)

关中本位的优势也没有延续多久,随着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进入地方藩镇林立的时代,中央权威下移,唐王朝统治者也不得不做出一定让步,以站稳脚跟。此一时期河北地位迅速上升,这从唐廷对河朔藩镇的态度上表现最为明显。唐王朝为巩固其有限的权威,同时争取更多的合作者,对河朔军人集团采取恩威并施的举措,一方面派兵压制,一方面授予效忠者节钺,使其为朝廷用命,抵御东北少数民族契丹等进犯,同时与周围藩镇相互制衡,避免大规模叛乱发生。日后朱温血洗河朔军人核心成员,又迅速调转枪口指向曾经的东家大唐,敲响了唐王朝丧钟。所以从此可看出,

关中本位的另一面,其实是长安的朝廷与河北的军人势力共生的新秩序,而这种秩序,又是建立在河北配合中央之上的,这又是论证河北战略价值的有力论据了。

唐亡以后的河北:从重心到中心

从唐朝覆亡,到元帝国的重建大一统秩序,其间围绕河北地区的争夺,又有过三个高峰,每一个高峰背后,都承载着王朝霸业兴起的愿景,而这些军事斗争,也在无形中构塑着河北的价值。第一次,北宋初期的皇帝赵光义集结主力,攻打契丹在河北腹地燕京的防御圈,虽然在高粱河丧师无数,但经过短期休整,仍然不死心,发动了第二次北伐,这些进攻都以失败告终,但无可否认,无论是诱使石敬瑭交出燕云的契丹皇帝,还是全盘继承后周遗产的赵宋君主,河北在他们心中的位置,都是一等一的。

得中原者得天下,那么取得哪里才可以得中原?

(失去燕云的北宋,在战略上处于被动位置)

第二个高峰,就是北宋末年的童贯攻辽之战,当时,由于金国崛起,辽大势已去,眼看邻邦易主,北宋统治者自然把调整与新势力的关系,作为主要任务,而具体措施,就是借助辽内乱之时派兵干预,收回燕云地区。深居宫廷内的徽宗,长期被人们视为是一个只懂得作画的政治低能儿,可从此点来看,他对于河北价值的敏感程度与历代统治者不相上下,而这正是他政治素养不低的一个证明。只是,北宋当时的军事实力,根本无法撑起他的野心,燕云在不到一年的功夫里两度易主,金军取得河北后迅速南下,攻破开封,灭亡北宋,从此,侥幸逃脱的康王赵构只能勉强在江南维持住江山半壁,而金国,则成为了东亚大陆的新霸主。

第三个高峰,就是蒙古帝国的南侵,深居大漠的蒙古军事贵族,频频突破金国漫长的防线,并从黄土地带深入,直逼燕京,金国无法承受蒙古军队长期围城所带来的饥饿之苦,最后不得不把都城迁往开封,重演了北宋靖康之耻的悲剧。华北地区落入蒙古人之手后,忽必烈将自己的决策中枢搬到了燕京,由此开启了元朝近百年的统治历史。

得中原者得天下,那么取得哪里才可以得中原?

(蒙古军团南下)

元亡后,明王朝本设置都城在应天府(今南京),但靖难之役的发动,又让政治中心转移到靠近边关的北京。从此,河北不仅仅是政治重心,而因为三代都城的辐射,真正的成为了中心,一字之差背后,反映了河北对于王朝霸业的重要性,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曾经与河北争夺政治地位的关中,此时则由于封闭的地形而相对没落,太史公曾言"夫做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

从后来人眼光出发,这应该是概括唐以前的政治格局演变,而唐以后,西北二字则应调整为东北,至于河北地区,正在这"东北"的咽喉部位,连接着中原农耕区与蒙古草原游牧地带,这样的地理,元明清统治者能不看重吗?

今日的河北,同中国其他省区市一样,都面临着新型冠状病毒的挑战,但是回望历史,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河北一定能够与其他地区一起,共同战胜疫情,焕发出新的生机,书写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主要参考文献: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

(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商务印书馆

张光直《商文明》,三联书店

李零《我们的中国》,三联书店

仇鹿鸣《长安与河北之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仇鹿鸣《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上海古籍出版社

台湾三军大学编著《中国历代战争史》,中信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