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工程造价会不会被淘汰呢?

fure问心


作为一名合约管理从业人员,明确的表示,造价从业人员在未来并不会被淘汰,反而会越来越重要。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造价对于一个工程而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近年来,随着BIM的普及,造价人员将被取代的消息不绝于耳,但请注意,BIM虽然很先进和智能化,但其也只是在算量方面有优势,而在组价套定额方面,还是得依靠造价人员对工序的理解来进行。如果仅仅把造价等同于预算员,工作仅仅包括算量和组价,那么在未来,随着算量工作的减少,确实会影响到一部分基础造价人员的就业。但是,造价就仅仅是算量和组价吗?不妨看看造价领域最权威的一级造价工程师的范围和要求:

1.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与审核,项目评价造价分析;

2.建设工程设计,施工招投标工程计量与计价;

3.建设工程合同价款,结算价款,竣工决算价款的编制与管理;

4.建设工程审计,仲裁,诉讼,保险中的造价鉴定,工程造价纠纷调解;

5.建设工程计价依据,造价指标的编制与管理;

6.与工程造价管理有关的其他事项。

造价师执业范围如此之广,算量组价仅仅是其很小一部分的工作内容而已。广大的造价从业人员不应该把自己仅仅定位于预算员的角色,可以更多的从事合约管理和造价管理方面的工作。管理与其说是一门技术,更不如说是一门艺术,在未来,随着对工程经济与投资效益的越加重视,造价只会越来越吃香。

我是工程人罗工,欢迎关注与点赞。一起诉说工程故事,分享工程职场经验,探讨工程职业规划。工程人互帮互助。。。


工程人帮


楼主你好,目前不会被淘汰,只能说很少年轻人愿意往这方面发展。

我来分享一下上一份做预算的经历以及转行经历。

坐标深圳,17年毕业,专业建筑工程管理,拓展专业工程造价。

我和大部分同学一样,按照学校的安排,参加招聘会,一切看起来那么顺理成章。

我上一份工作是幕墙预结算,招投标这一块,短短几个月我就看透了本质,我先说下我这岗位的职责,每天看CAD,测量,算量,做EXCEL表格,看招标文件,做标书,剩下的时间就是聊天看新闻,这是上司说的,他说没什么事做可以聊天看新闻,只是不能玩游戏。

刚进去的一段时间,马上就进入工作状态,上司教我如何做EXCEL表,填数据,修改,当时觉得很轻松,过一段时间就接了大工程,拿了一套CAD图纸,算幕墙面积和造价,当然一个小白什么都不会,还是要上司指点,当时觉得很难,坚持。马上又接了一个工程,弄标书,办公室就几个人,忙的应接不暇,加班到十点多,打印标书一页页盖章什么的,累的整个人都不好了,还在坚持。就这样过了一个月,第二月也是一样,重复一样的工作,算含量,调工程价款,算价格,每个立柱玻璃一根根,一块块算,一搞就是一两周,重复性工作。

度过了忙碌时期,就是休闲时期,有时候去到就在办公室看新闻看一天,上司也出去没回来,我们几个就在聊天,完全是养老工作啊。

我开始彷徨和焦虑,于是上网疯狂搜索转行帖子,有一篇文章里面的一句话深深扎入我心:一眼就看到我五十岁的样子,当时我就慌了,我问上司工作了多久,他说工作快二十年,做这行不指望开公司,能开建筑公司都是有背景有关系的,他只能自己出来接工程找公司租个办公室自己干,我看了看上司40不到,满头白发,我就想到我以后的样子。人生应该有无限可能,可以选择当高管,跳槽,创业,转行,我为什么刚毕业就要在传统建筑行业待下去,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一个遍地黄金的时代,一想到这,我就辞职了。

很多人会问,还没找到下一家公司或者还没找到转行做什么,就裸辞,怎么生活?

我比大部分人幸运的是,我是深圳人,辞职有家里的支持。我不建议裸辞,因为你会受到各方面的压力,容易心态崩塌,可以边工作边学习,至于转行要做什么,上面提到过了——互联网行业


互联网行业是朝阳产业,建筑这类是夕阳产业,有国家的扶持,不可或缺。我把行业分为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这样更好地对比,传统行业是未来十年二十年会被机器所替代的行业,也就是说“传统行业不再需要人”,很好理解,高速公路收费站已经采用ETC识别,人工收费逐渐减少;银行自助端口出现,也不需要太多人力,自己就能操作,那么问题来了,失业的人该何去何从?第一,要么转行,第二,要么减薪继续工作,就别想着升职加薪了,比你有能力的人多了去,我们是芸芸众生的一员,你要多努力才能达到人家的水平,就拿会计来说,传统的会计证从业资格证已经取消,只能考初级会计,门槛提高了,竞争更加激烈,而且薪水还不高,你可能会想,我可以继续考证当会计的大佬,没错,是的,你将倾注一生的精力去考证,最后在你三四十岁的时候拿到注册会计师,也就是万把来块的月薪,你想买车,可以,你想买房再过十几年吧。我有个亲戚就是个例子,三十来岁刚拿到注会证,车没买,房没有,一辈子就呆在公司当个主管,看不到未来的前景。


互联网行业总的来说包括市场、运营、产品三大类。新媒体是新兴产业。

市场,吸引关注公司和产品,通俗点就是引流。

运营,增加用户的粘性,持续使用产品并分享产品。通俗点就是和用户维持关系。

产品,产品功能的迭代更新,通俗点就是开发和更新产品。

新媒体运营,利用微博微信等渠道推广引流产品。


简单介绍一下互联网岗位,这里不做深究,我是一个传统建筑行业的转行者,也是互联网行业的践行者,如果你现在迷茫,看不到未来,想了解更多转行和职场经验,可以关注我公众号【千古嘉话】,不定期分享,都是我的原创经历。


祝楼主工作顺利,一切安好。


慢慢来丶反而快


在未来,工程造价不会淘汰,并且会越来越好!

首先:工程造价行业前景很好,工程造价是属于土木建筑方面的,并且每个工程都需要懂造价预算,所以,就这个工作而言,造价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况且中国的基建工程扔在进行中,就拿中建,中铁,中铁建,中水等大国企来说,像一带一路,高铁建设这么庞大的工程怎么会不需要专业造价预算方面的人呢?

还有什么安装工程,土建工程,市政工程等等,都需要用到造价的,这可是关乎民生的事情,重要而且严谨。


其次说工程造价不好的,基本上持有的观点就是新技术的兴起,例如现在流行的BIM技术。淘汰的只是简单重复的工作,但是问题分析总结还是需要专业的人来做。这个时候,造价工程师的作用就来了。

最后工程造价做的好的话,将来可以揽各种私活儿,报酬可能比工资还高呢。据说现在造价私活的酬劳都是按工程总造价的百分数给予的,做一个小项目收入也是很不错的。不过首先你要拿到造价员证,将来再评造价师职称。不过在造价行业,这个很重要,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我是建造师马明白,在学习、工作和人生的道路上,大家携手而行。


建造师马明白


本人从业工程管理9年,在大学所学的也是工程造价专业,我来回答一下你的提问,以下为个人观点,不到之处请谅解:造价工程是涉及工程建设期的整个周期,也是建筑工程和相关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部门和岗位,如投资计划、概算、签证、结算、决算等都需要比较精确的造价,以便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确定是否进行施工;现在国家由高速的发展阶段转变为稳步发展的阶段,国家也更重视民生,更重视城市面貌和配套设施,所以这几年大力建设高速公路、高铁、地铁(轻轨)等;这些项目的完成都离不开工工程造价人员的参与,当工作年限达到要求后,可以报考造价工程师,拿到此证你的工作薪酬和待遇将得到质的提升,所以说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发展前景是很可观的。


爱厨艺的建筑工程师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773473384634473050, "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12e55000daed02b077735\

造价之家实战分享


工程造价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理论基础,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上发展起来的专业学科,按专业可分为土建、安装、市政等方向。造价人员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从事建设工程招投标,建设项目投资分析,建设工程成本核算、分析和管理,熟悉建筑行业法规和最新经济政策等综合能力。资深造价人员属于懂技术、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工程建设监理公司、设计院、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基建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专业造价相关人员从事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等相关工作。一个项目从开工到竣工全程需造价人员参与,包括开工前期可研的估算、设计概算到施工中施工图预算、工程进度拨款、工程竣工结算等。不管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或者第三方造价咨询机构,都必须具备自己的核心造价人员。

综上,工程造价这个职业是不会被淘汰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如BIM技术、各种新造价软件的应用,造价人员的核心工作会从传统的算量开始向造价管理方向发展,这也要求新时代的造价人员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否则也会掉队。


建筑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这个职业是不会被淘汰的。

首先一个项目不可或缺的就是经济预算,如果造价被取消了谁来做?项目经理?会计?

项目经理的工作比想象的多很多,怎么可能会有时间做造价的事情?

再说会计,会计是会算账,可是工程的账可以吗。


所以可以放心,工程造价不会被淘汰。



58建筑网


工程造价人已完全掌握bim,工作就是喝咖啡,逗老板,拿高薪,买车买房,让人羡慕。


用户54263780832


由于最近BIM快速发展,算量基本已经不是问题,定额套价也越来越智能化,但是这块还是无法取代人员,很多定额的分析还是需要人来判断,以后人的作用在我理解主要侧重在造价内容分析,项目前景分析判断,项目运作全过程咨询,枯燥的算量肯定很快被终结。


XIMIX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不断突破和发展(BIM和大数据),专业造价必定受到冲击,同时项目管理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人为调整的因数将大幅度减少,全电子化更适合大数据的整合管理,以后造价将是项目管理员简单操作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