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诸侯卑秦到诸侯畏秦,透过诸侯的前后态度,看商鞅变法的成功

“诸侯卑视秦丑莫大焉”,这是要多么绝望的时候才会说出这样一句话。

孝公元年,秦国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首先是六国联合对秦国进行排挤和攻伐,以至于在百年间秦国内忧外患致使秦国百姓不断外逃,孝公即位后秦国早已经失去了秦穆公时期睥睨天下的豪迈气概,只能沦落为困守西陲贬低,与戎狄杂居的穷弱小国,秦孝公为了扭转秦国的颓势,选贤举能,任人以贤。

当商鞅在魏国不受待见之时秦国接纳了他并且给予他全权负责改革的权力,商鞅变法在极短的时间内,让秦国以一鸣惊人的方式强势崛起,在内务耕织,对外战诸侯,打的巅峰时期的楚国找不着北。商鞅变法彻底打造了一支能与列国争雄的虎狼之师,秦国终于让六国联军兵临城下而不敢再进一步,变 “诸侯卑秦”为“诸侯畏秦”,商鞅变法居功至伟。

从诸侯卑秦到诸侯畏秦,透过诸侯的前后态度,看商鞅变法的成功

一,诸侯从“卑秦”到“畏秦”的转变体现了秦的翻天覆地

众所周知,秦国的强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诸侯割据彼此征伐的春秋时期,秦国是连参展的资格都没有边陲小国,诸侯对于秦国的看法就是鄙视,就因为秦国政治、经济、文化上都落后于中原一大截,就连孔子周游讲学都不愿去秦国,所以秦国在此时弱小不堪。

1,羸弱的秦国

秦国羸弱并不是一直如此,最起码秦穆公时期还是很强大的,但是当秦穆公去世之后秦国内部矛盾重重,特别是四字夺嫡,将国家内部弄得四分五裂,然后其他的诸侯国见到秦国的困境自然想分一杯羹,于是就争相蚕食原本属于秦国的土地,直到秦国退守边疆偏居一隅之后,各诸侯国才放松对他的入侵,秦国也失去了回到中原的机会。

人穷志短,和普通人家一样,如果你家特别的穷那么自然就会被人家看不起,秦国就是处于这样尴尬的局面,战国时期的主题是分裂统一,没有人会可怜一个即将亡国的边陲国家首先,从经济上来看,当时最有钱的是齐国,齐国临靠海洋能够煮水取盐,盐铁在古代算是专卖的货物,齐国掌控了盐,所以有着巨大的的财富。楚国靠近矿产地,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所以楚国的农业发展的特别好,

其他的诸侯国几乎都在中原,虽然不是大富,但是最起码是小康,而秦国非常尴尬,被赶到西北之后也就是今天陕西那一带,在当时还是个老少边穷地区,所以秦国经济上不行。

从军事上来看,秦国主要的战事来自于魏国,而当时的魏国有多强呢?当时的魏国正好经历了魏文侯改革,国力处于巅峰他又与秦国接壤,那么自然秦国成了试金石,在与魏国的战斗中秦国一直是处于劣势,而且输的非常的惨。魏国名将吴起当时镇守西河,不断进犯秦国,在二十七年间秦国未尝胜绩,更有吴起五万魏军血洗秦国五十万大军,导致秦国丧失大量的土地,从这样子看来秦国似乎离灭亡不久矣。

从诸侯卑秦到诸侯畏秦,透过诸侯的前后态度,看商鞅变法的成功

在文化上秦国更是惨,因为创始秦国的先祖是周王的“弼马温”,不是天子近臣,亦不是天子血脉,所以,看重出身的其于诸侯国对于秦国根本就是看乡下人的眼神,春秋五霸之间时常会举行宴会但是从来都不会叫上秦国。更让诸侯国看不起的是秦穆公死时还大肆要求殉葬,这对于自封中原正统的诸侯国来讲,秦国的行径与蛮夷无二。

因此,秦国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受到了来自其他诸侯国的歧视和嘲笑,所以才会有秦孝公自我承认“诸侯卑视秦丑莫大焉”,但是就是这样的秦国,突然有一天诸侯国发现自己打不他了,并且强大到让人畏惧。

2,虎狼秦国

秦孝公即位后为了彻底破除诸侯卑秦的局面下定决心要彻底改革。在短短十数年的改革之中,秦国以风卷残云之势一扫国内颓势,军事实力得到了空前地增强,宣告着虎狼之师的回归。

国家的强大不通过战争怎么能看得出来,公元前三百四十一年开始至三百三十二年,一直压着秦国痛打了近三十年的魏国在于秦国的战斗中惨遭三连败秦国占领河西地区,大败魏军,歼灭守军七千人占领了魏国少梁。

秦孝公二十一年,秦国在商鞅的主持下联合齐国、赵国进攻魏国,商鞅设计俘虏了魏军统帅公子卬,一举歼灭了世仇魏国的军队,此战之后魏国无力再战,只能割地求饶,秦国开疆扩土锋芒毕露。

从诸侯卑秦到诸侯畏秦,透过诸侯的前后态度,看商鞅变法的成功

秦惠文王七年更加强大的秦国开始更主动地对魏国进攻。攻取魏国上郡的雕阴,俘虏魏将龙贾,斩首魏军数万计。据《史记》记载,魏国被迫在第二年“纳河西地”,接着秦国先后又占领曲沃和焦。秦惠文王九年,秦国以闪电战攻下蒲阳,在强大的虎狼之师下魏军投降。秦国最终将魏国彻底赶出河西之地,纳黄河以西之地入自己囊中。

正如《史记》记载“据河山之固,东乡以制诸侯”,此时的秦国已经不容小觑。

虽然秦国已经崛起,但是真正让六国胆寒的还是多次合纵的失败。秦惠文王二十年,魏国公孙衍合纵、魏、赵、韩、燕、楚一起对秦国发起进攻,秦国固守函谷关,以一国之力打退了夸张的五国联军,并且斩杀魏、赵、韩三国军队八万人,经此一役,诸侯国对秦国的军队已经心生恐惧,秦国军队一打起仗都是如狼似虎,恨不得咬下一块肉正如《通典》所述“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六国对秦国的态度从卑秦到畏秦都是通过一场场战斗积累下来的,白起作战坑杀刘国军队超百万人,六国联军兵临秦国城下却不敢再进一步,最后仓皇而归,无人再能阻挡秦国的崛起。

有没有人曾想过,秦国为何在数十年间突然崛起?答案就是商鞅变法的成功,商鞅变法一直持续到秦国灭亡六国,甚至秦建国后仍然在用商鞅的法度,这就证明了商鞅变法非常的成功。

二,商鞅变法如同秦国的再生父母,改变了秦国整个的社会

上文说到,秦国崛起是在秦孝公即位后不久。没错,当时的秦孝公因该算是死马当作活马医,大力招揽在六国不受待见的有才之士入秦,而商鞅的到来就是上天的注定,接下来就看商鞅变法的内容如何让秦国扫六合。

1,商鞅变法核心之一,农

商鞅此人简洁明了,他上任首要的任务就是发展经济,而古代的经济就是农业为主。首先,商鞅确定秦国境内的土地私有制,鼓励农民们垦荒造田,虽然秦国蜗居西北但是在西北有着大量的未开荒土地,但是秦国地广人稀,他为了增加农耕土地,

他还向外招收六国的百姓,只要来就免三年的赋税,选的位置苦寒就免十年,这对六国百姓来说意义巨大。

其次,商鞅着重对秦国游手好闲的人下手,也就是“肉食者”秦国的贵族,这些贵族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是却剥削享受着劳动百姓的农业产物,因此规定这些贵族家里有正常能进行体力劳动者的人必须要从事农业工作,充分利用人口。还有规定凡一户如果有两个儿子,到了成人的年级必须分家,独自耕种一块天地,否则就要出双倍赋税,还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将大户拆分为小户,还规定女子到了十五岁必须出嫁,奖励生育,这些政策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秦国人口的增长,为农业生产奠定了人口基础。

从诸侯卑秦到诸侯畏秦,透过诸侯的前后态度,看商鞅变法的成功

还有,商鞅推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严禁农副商品市场化,禁止市场的流通,因为他认为商人都是狡诈追逐利益的人,居无定所,导致人口流动,还会让人无法安定下来从事农业,因此不但禁止本国商人,还禁止国外商人进入秦国。

在商鞅农业政策的推动下,秦国的粮食产量连年激增,国力迅速增强,经济一片向好,但是经济对于商鞅来说反而是次要,商鞅发展农业最终的目的是要将它作为“战”的基础,只有不断地战争,秦国才能强大。

2,核心之二,奖励战斗

六国之人畏惧后来的秦国,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秦国的军队强无敌,如狼似虎,喜欢杀戮,其实这也都是商鞅变法带来的改变。

商鞅首先废黜可世卿世禄制,改为军功授爵制度。新法规定,凡没有军功的贵族,一律解除贵族的特权,取消官爵世袭,没有官爵的平民则可以通过击杀敌军积累军功最后封王拜相,甚至奴隶可以通过参军积累战功获得人身自由的权利。此令一出,举国哗然,群过上下适龄青年都争相参军,无论贫富贵贱都只有通过军功才能够成为人上人,这就直接导致了秦国的军队闻战则喜的特征。

从诸侯卑秦到诸侯畏秦,透过诸侯的前后态度,看商鞅变法的成功

商鞅为了保障军队的强大,他还将五人设为一伍,伍设伍长,谁临阵逃脱这个伍的其他人也要跟着受罚,除非建立军功,在商鞅"斩一首爵一级"连坐的刺激下,秦国军人没有也不敢做逃兵,狭路相逢勇者胜,想要荣华富贵就要撕碎眼前的敌人,因此秦国的军队让六国为之胆寒。

综上所述,商鞅变法中力度最大成效最好的就是农、战方面的改革,从上文说到诸侯对秦国态度的改变就可以从侧面看出商鞅变法到底取得了多么巨大的成效。

总结:

从诸侯卑秦到诸侯畏秦,秦国经历了多少白眼,商鞅如同天降一般给秦国君主带来了希望,在短短的数十年间就让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让诸侯对秦国彻底改观。

从诸侯卑秦到诸侯畏秦,透过诸侯的前后态度,看商鞅变法的成功

商鞅变法的成功让秦国的经济和军事一跃成为最强,势如破竹先后灭亡六国,这难道还不能说明商鞅变法的成效举世无双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